如何有效地来挖掘语文教学资源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xins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相对陈旧,学生缺乏系统的语文能力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相对较差,这对进人中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一定不利影响。而农村潜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开发与利用。随着综合性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出,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优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校本课程。
  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来挖掘这些资源呢?
  一、自然资源的挖掘
  大自然是语文取之不尽的源泉。他们的眼里没有林立的高楼和精彩纷呈的歌舞,但他们却拥有一个比城市学生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那里有高山、有流水、有花草树木、有虫鱼鸟兽、那是自然的天籁,有着无穷的奥秘。这个丰富得无与伦比的大自然,不仅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更蕴藏着供我们使用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我们安康是个古城,全国南北交汇之地,历史悠久,山清水秀,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很丰富,瀛湖、香溪洞、南宫山、擂鼓台等自然景观,带着学生去亲近,去体会,在碧水蓝天、千亩林园中,在百鸟争鸣的音韵里,学生学着观察,试着感悟,他们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发现自然现象中的美妙。如在进行“感受自然”、“我爱我家”、“寻觅春天的踪迹”等这些综合性学习时,我们可凭借农村中学的优势,因势利导,利用我们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带学生到田间地头去尽情地寻觅春天的踪迹,欣赏田埂上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新芽,山坡上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和微微的风,这样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情不自禁融到活动中去。又如在进行“漫话探险”这一综合性活动时,我利用双休日,组织同学们游当地胜景“一线天”,尽览家乡风貌,探究自然的奇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险和互助合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更积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二、社会资源的挖掘
  每个人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学生再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式的书呆子,语文学科以认识社会为主线,培养学生民主、合作、竞争、进取等现代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以此为资源.让学生到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如:在开展“关注我们的社区”这一综合性学习时,刚好我们镇是人群集中的社区,学校也正好组织了“学雷锋”活动,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到社区去,打扫社区卫生、看望孤寡老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又如我镇属本县的经济强镇,有几家厂矿企业,于是我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企业,走访乡镇有关领导,进行调查访问,让学生了解家乡,萌发他们“长大后我一定要建设好家乡”的理想。又如开展“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走向社会,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我市的“汉黄二调”、“龙舟”文化,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对祖国的民族艺术产生更加深切的感情。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促使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三、人文资源的挖掘
  人文资源是指文化世界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各种广告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人文资源。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学生也不像城里少年那样拥有优裕的物质生活,去学跳舞,去逛公园,虽然农村学生没有这样色彩富丽斑斓的生活画面,但是他们却拥有同样丰富的生活感受。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勤劳无怨的父母,有淳朴善良的邻里,有纯真无邪的朋友,更有与父母一道走向田间地里那种沉甸甸的生活感受,有从老师手中接过破旧的课外书籍时的那份欣喜,农村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的,生活的感悟也同样是厚实的。
  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一个与传统课程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它需要教师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需要学生全员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综合性学习这门新课程大放异彩。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让语文学习走出课堂、走近自然、走向社会。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自然、社会、生活中的语文资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勇于创新,获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地理教学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培养  How the teaching of geography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creative quality  Liu
期刊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一、以趣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
期刊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国外一些心理学家跟踪调查了数百名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大致相同的少 年。当这些被调查的对象步入显示成果的年龄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
期刊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教育研究的热点。高考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素质教育应是高考命题人员研究的课题,也应是高考中实施的内容,近几年的高考数学命题在这方面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初步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素质是人的综合品质,素质教育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性各层面上,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素质教育立足于人的潜能的开发和综合品
期刊
【摘要】教师要善于创造富有探究的氛围,而富有探究的氛围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着共生关系。如果教师教学能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那么数学课堂将会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们将因此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也将因此而生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能力;学习兴趣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explore and improve int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生的文化、政治素养,充实和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为专业教学支撑和服务,培养学生能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内涵,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关键词】中职语文;与专业结合 ;实用性 ;学生主体  Analysis on the method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Liu Yu  【Ab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这就要对其进行理性思考,采取一些措施对策,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课堂教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教授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提高记忆能力,扩充词汇量是十分重要的,词汇量决定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笔者从偏远地区高中学生识记单词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经验,从指导记忆方法着手,寻求提高偏远地区高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偏远地区高中; 记忆单词; 记忆方法; 提高记忆能力  How to make remote areas of poor students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其
期刊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