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野:蓝天碧野赤子心

来源 :北京支部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nie123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生致力于人民文艺事业,70年来先后出演和导演《茶馆》《家》等数十部经典文艺作品,德艺双馨,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杰出贡献。”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4岁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导演蓝天野获颁“七一勋章”。
  投身戏剧这一行,成为新中国话剧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蓝天野用70多年的党龄践行了他的入党誓言——“入党了,就把自己的全部交给党”。
  “是党让我走上了戏剧道路”
  1944年,蓝天野在国立北平艺专油画系学习绘画。1945年年初,几年没有音讯的三姐石梅从解放区回到北平,在中共中央华北局城市工作部工作。“我们的新家立刻就成了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点,几位交通员到这儿来联系。”在姐姐的影响下,蓝天野接受了革命思想,开始参加革命工作。“上级党组织交给姐姐一部短波收音机,每天晚上我们收听解放区的电台,把信息记录下来。然后由我刻到蜡版上,油印成传单,再由姐姐拿出去散发。”蓝天野回忆道。
  蓝天野还担任了北平地下党的一名交通员。他经常骑着自行车从西直门到西山脚下的联络点,与解放区的联络员见面。“我送去的是解放区需要的一些物资、生活用品,还有书,有些还是大部头的,每次能带多少就带多少。我还制作过一些演戏用的化装油彩,送给解放区文工团用。”谈及这些工作,蓝天野说:“当时真没想过危险。我就觉得其他的事情自己做不了,做这些就是为党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1945年9月,蓝天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年,他18岁。
  入党后不久,上级党组织指示蓝天野将工作重点放在戏剧战线。“组织上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党怎么决定,我就怎么做。”为进一步加强对戏剧战线的领导,党组织决定筹备成立北平市戏剧团体联合会(以下简称“北平剧联”),将北平所有的职业剧团、半职业剧团及学生剧团都组织起来,并成立北平剧联党支部,蓝天野成为党支部的一员。
  在北平剧联筹备期间,大家决定用一场话剧公演来扩大影响力,选择的剧目是剧作家李健吾的代表作《青春》。在这部喜剧中,蓝天野饰演一个绰号叫作“红鼻子”的老更夫。导演石岚要求蓝天野将这个角色演绎成一个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老农民。然而,从小在北平城长大的蓝天野,从没有体验过农村生活。为了演好角色,他跑到城外郊区村子里,与农民交朋友。“我去的次数多了,跟村民就熟了,临走时他们还会去地里割上一把新鲜的韭菜给我带着。”通过深入体验生活,蓝天野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更夫形象。此后,他潜心探索表演艺术,逐步走上了专业话剧表演之路。
  “是党让我走上了戏剧道路。”回首这段经历,蓝天野感慨地说:“当时真没有想到我会一辈子从事戏剧事业,但我坚定跟党走。我这一辈子都听党的话,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只要组织需要,我就要发好光和热”
  1952年,蓝天野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是北京人艺建院后的第一批主要演员,也是如今唯一一位仍活跃在舞台上的人艺第一代演员。他塑造过70多个角色,导演过14部话剧。蓝天野说:“每一个角色,不论戏多戏少,包括临时被拉去顶替个群众角色都算在内,每次我都是认真去创造的。”
  在蓝天野执导的一部部优秀作品、表演的一个个鲜活角色背后,支撑他潜心创作、精彩演出的动力,是他对党始终如一的忠诚和担当。
  《茶馆》是一部让蓝天野刻骨铭心的作品。从1957年首次开始排练到1992年,他一共演了374场。曾有一位观众评价说:看了你们的戏,我才知道革命为什么发生。蓝天野说,这比夸他们演得好更让他高兴,观众看了戏能有所思考,这让他感到演员这个职业是有意义的。
  话剧《家》是由曹禺根据巴金先生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被称为“从文学作品到戏剧剧本改编的典范”。北京人艺曾在1984年将这部作品首次搬上舞台,蓝天野任导演。之后,这部话剧27年没有再演出。201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剧院党委决定重排献礼剧目《家》。为重现经典风采,院党委邀请已经阔别话剧舞台19年、84岁高龄的蓝天野加盟剧组。蓝天野说,多年没登台了,当时心里的确有些忐忑。“我是老党员,只要组织需要,我就要发好光和热,”他向院党委表示,“如果演不好,请导演随时把我换下来。”
  為在剧中饰演好冯乐山这个角色,蓝天野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创作激情。他不顾年事已高,每天一早就赶到剧院参加排练,直到晚上10点多全体排练结束后才离开。一天,他在排练中不慎摔伤,手指骨折,这可吓坏了周围的人。蓝天野起身后的第一句话是“对不住大家,让各位受惊了”。第二天,他又准时出现在排练现场。蓝天野的精彩演出,成为该剧成功的点睛之笔。
  蓝天野说:“赶上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参与进去,能为党的文艺事业多做一点事。”87岁复出执导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88岁重新执导话剧《贵妇还乡》,90岁执导北京人艺原创话剧《大讼师》,93岁连续登台11场参演话剧《家》,94岁再次出山执导《吴王金戈越王剑》……蓝天野执着艺术理想,在舞台上书写了光彩人生。
  “为人艺培养人才,是我分内的事,没什么豁不出去的”
  心怀对话剧艺术的执着,蓝天野把传承北京人艺精神、培育年轻演员的重任挑在了肩上,为中国话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他为一批又一批青年演员讲授戏剧表演理论和技巧,倾尽全力培养艺术人才。北京人艺演员濮存昕说:“他把自己一生的艺术修养、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人格修为传给了青年演员。”
  2012年,北京人艺创排了现实题材大戏《甲子园》。蓝天野受邀担任艺术总监。在紧张的排练演出中,蓝天野的言传身教让年轻演员懂得了“人艺人”应当具备的艺德和品性,领悟了在社会生活历练中提高人格修养和艺术水准、静心塑造人物角色的真谛。一部大戏《甲子园》,彰显了“戏比天大”的艺术追求在几代“人艺人”中的薪火传承。
  2015年,88岁高龄的蓝天野再次执导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代表作《贵妇还乡》。在两个多月的排练中,他每天早来晚走,对每一位演员的台词和动作仔细推敲、认真讲解,并亲自示范。在一次排演中,有位年轻演员的肢体动作始终不到位,站在一边的蓝天野突然扔掉手里的拐棍,准备倒地做示范。“您这么大岁数了,这样做很危险。”旁边的人一边说,一边赶紧扶起老爷子。蓝天野却说:“为人艺培养人才,是我分内的事,没什么豁不出去的。”
  2020年6月,北京人艺68周年院庆当天,93岁的蓝天野带领后辈们用“云演出”的方式为观众献上经典话剧片段。“如果我不参加,北京人艺院庆的舞台上就少了一代人,我必须来!”蓝天野说。
  (本文部分资料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提供)
  (责任编辑:宋丽群)
其他文献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救国道路。正是在救亡图存的历史选择中,北京成为中国革命早期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成为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聚集地。  近现代北京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体缩影。在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辈领导下,北京在救亡图存的抗争中成为新文化运动中
期刊
1955年,16岁的张献坤从河北省怀来师范学校毕业。那年夏天,她怀里揣着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骑着一头小毛驴,唱着“我们将要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放射光芒”的毕业歌,来到当时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延庆县。从这时起,张献坤便把根扎在了延庆……  “我也要去延安!”  张献坤出生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日军铁蹄践踏下中华儿女的不屈抗争,给孩童时代的张献坤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的堂姑夫是地下党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这一重要论断鲜明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践意义与时代价值,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历史奋斗和精神命脉的本质关系,为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坚信马克思主义行,就是要始终
期刊
中山公园位于故宫旁边,虽面积不大,但美丽幽静。春天满园的郁金香争奇斗艳,秋天金色的银杏映衬着金瓦红墙,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曾是明清两朝皇家的社稷坛,100多年前成为北京第一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这里不但有很多精美古建、珍贵文物和奇花异草,还留下了不少名人的足迹。  社稷坛中“五色土”  从中山公园南大门进去,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保卫和平”牌坊。走过牌坊,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高大铜像,底
期刊
活动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  活动名称:“重温誓词 缅怀先烈”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主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党性修养  活动内容:2021年4月9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开展“重温誓词 缅怀先烈”主题党日活动。在英雄塑像和纪念碑前,党员们聆听无名英雄的光辉事迹。党员们在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并行鞠躬礼后,依次敬献鲜花,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悼念
期刊
今年以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自委”)各级党组织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改革破题、靶向攻坚、分类施策,为无法按正常程序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历史遗留项目解决“沉珂宿疾”,使得影响居民落户、子女入学等一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得以化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这么多年,我们对办房产证都不抱希
期刊
北京市商务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原北京市商务局行政事务服务中心,2021年7月改为现称),作为北京市商务局窗口单位,承担市商务局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制证、送达等工作;承担全市商务领域政务服务事项的业务咨询、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将党建与业务紧密融合,秉持“小小窗口”提供“满满服务”的理念,以行动诠释初心,用真情为民解忧,把“快暖优”便民服务送到
期刊
密云区冯家峪镇西口外村利用山场资源广阔、蜜源植被丰富的特点,发展中华蜜蜂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一箱蜂,一亩田。”在密云区冯家峪镇西口外村村民中流传的一句话道出了农民收获喜悦的心声。  西口外村位于冯家峪镇西北部,村域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3万多亩,林木生态覆盖率达98%,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饲养中华蜜蜂提供了优良的蜜源基础。村里有中华蜜蜂养殖户15户,蜜蜂900余群
期刊
楼顶保有昔日隆福寺殿宇建筑旧影的隆福大厦,曾经是京城盛极一时的商业中心,却因业态老旧而沉寂多年。如今,以隆福大厦为中心的隆福寺地区迎来了新生。  登上隆福览胜景  7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登上隆福大厦9层,寻找木木美术馆正在展出的日本艺术家坂本龙一的声音装置作品。当我们穿过彩绘雕檐的中式殿宇,走过倒映着白云的薄薄的水面,登上红墙外侧的视廊,顿时被眼前所见美景惊呆了:  向西看,远处西山黛色隐约,近处北
期刊
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一个发展曾备受地理位置制约的偏远山村,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依靠青山绿水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走出了一条乡村生态振兴路。  进入门头沟,再沿着永定河一路向西行驶,来到妙峰山镇,道路愈发蜿蜒曲折。妙峰山镇炭厂村就在上苇甸路的深处,被高山包围。村口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赫然醒目。  如今,这个发展曾备受地理位置制约的偏远山村,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依靠青山绿水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