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有个著名的清官包公,然而人们并不熟知的还有另外一位清官,他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爱民如子的事迹,却比包公早了整整60年。
这个人就是广西桂林恭城人周渭。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其家乡修了一座周渭祠。
周渭祠位于恭城县城东,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即1478年。
祠堂的整个建筑组群由门楼、庭院、大殿堂,以及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
周渭,字得臣,恭城县路口村人,进士出身,一生四处游宦,刚正不阿、政绩卓著。历任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最终官至监察御史。公元999年,周渭77岁病故时,因为过于清贫,家人竟然无力承担下葬所需费用。皇上闻之,赐钱十万,方才使其入土为安。
周渭虽为朝廷高官,但一直心系乡土,曾奏请减免赋税、重定田税,提倡办学、开发民智,因而被后人尊为“周王”。
周渭祠的大殿堂是一问两榀五拄穿斗架、硬山顶、三面砖墙混合结构的建筑,是乡人祭祀周渭的场所。
门楼是周渭祠的主体建筑,也是祠堂组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屋顶为重檐歇山式,上铺绿色琉璃瓦,脊饰双龙含珠,翘檐悬挂铜铃;正门四柱五开间,明间、次间和梢间递进为三个层次。在梢间外围墙壁挑檐上,全楼用1000多根坚实木料互相串连吻合,合理承担上层荷载,使屋面飞檐远挑,蔚为壮观。
它的架构具有浓厚的广西地方特色:首先是一前一后四根檐柱的巧妙运用。前两根檐柱的作用是支撑下一层的屋檐瓦面,后两根金柱穿过下层屋顶承担了上层屋檐的重量。
另一个特色就是这些结构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斗拱。
广西古代的工匠对穿枋挑檐技艺的运用极为娴熟。著名的容县真武阁、全州燕窝楼,以及这座周渭祠的斗拱,地域不同,风格各异,但均是设计独特,做工精巧,令后世叹为观止的建筑作品。
门楼斗拱拱身两片斜向45度角,中间伸出一片,形成一个三爪型组合。而整体构造又由座斗、交互斗、鸳鸯交手斗,三种形式组合成严谨而有规律的蜂窝状,因此,周渭祠门楼又有了一个“蜜蜂楼”的别称。
把斗拱制作成蜂窝状的结构,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外,还有更为巧妙的作用:即使微风穿过,气流便会在蜂窝的缝隙间迂回萦绕,发出嗡嗡作响地轰鸣声,使雀鸟蝙蝠不敢稍歇,更不可能在此安营扎寨。这种对建筑起到很好保护作用的构造设计,是中国古代斗拱建筑中唯一的一个实例。
周渭祠斗拱的构造及其作用在建筑学上被所引为经典,是研究古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周渭祠正是因为其斗拱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而被国务院列入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
周渭祠有一幅长达500米的巨型壁画,叫梅山图,藏于周渭祠的后殿。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千年以前瑶民生产、生活和信仰的情景。1000多个形貌各异的人物,有的耕种桑织,有的渔猎商贸,有的休闲嬉戏,有的挥毫泼墨,个个神情兼备、栩栩如生。这幅绘制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型古壁画,无论艺术水准还是历史价值,都堪称“中国一绝”,更有西南瑶乡的“清明上河图”的美誉。
周渭是恭城人民十分景仰的历史人物,因而县内遗迹甚多。除祠堂外,城内还另建有周渭庙,俗称“老庙”。老庙建于明初,占地1000平方米,现在的规模是清乾隆年间大修后的式样。
城郊有一石台,高3米,宽6米,相传周渭少年时曾在这里牧牛读书。乡人便将它称为“御史台”。
城东凤凰山上的这面摩崖石刻,记述了周渭的生平事迹以及诗作。刻工俊朗飘逸,诗词也工整优美。石刻作于清嘉庆十六年,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也算是前人留下的一件供后人凭吊的古迹了。
这个人就是广西桂林恭城人周渭。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其家乡修了一座周渭祠。
周渭祠位于恭城县城东,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即1478年。
祠堂的整个建筑组群由门楼、庭院、大殿堂,以及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
周渭,字得臣,恭城县路口村人,进士出身,一生四处游宦,刚正不阿、政绩卓著。历任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最终官至监察御史。公元999年,周渭77岁病故时,因为过于清贫,家人竟然无力承担下葬所需费用。皇上闻之,赐钱十万,方才使其入土为安。
周渭虽为朝廷高官,但一直心系乡土,曾奏请减免赋税、重定田税,提倡办学、开发民智,因而被后人尊为“周王”。
周渭祠的大殿堂是一问两榀五拄穿斗架、硬山顶、三面砖墙混合结构的建筑,是乡人祭祀周渭的场所。
门楼是周渭祠的主体建筑,也是祠堂组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屋顶为重檐歇山式,上铺绿色琉璃瓦,脊饰双龙含珠,翘檐悬挂铜铃;正门四柱五开间,明间、次间和梢间递进为三个层次。在梢间外围墙壁挑檐上,全楼用1000多根坚实木料互相串连吻合,合理承担上层荷载,使屋面飞檐远挑,蔚为壮观。
它的架构具有浓厚的广西地方特色:首先是一前一后四根檐柱的巧妙运用。前两根檐柱的作用是支撑下一层的屋檐瓦面,后两根金柱穿过下层屋顶承担了上层屋檐的重量。
另一个特色就是这些结构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斗拱。
广西古代的工匠对穿枋挑檐技艺的运用极为娴熟。著名的容县真武阁、全州燕窝楼,以及这座周渭祠的斗拱,地域不同,风格各异,但均是设计独特,做工精巧,令后世叹为观止的建筑作品。
门楼斗拱拱身两片斜向45度角,中间伸出一片,形成一个三爪型组合。而整体构造又由座斗、交互斗、鸳鸯交手斗,三种形式组合成严谨而有规律的蜂窝状,因此,周渭祠门楼又有了一个“蜜蜂楼”的别称。
把斗拱制作成蜂窝状的结构,除了具有审美功能外,还有更为巧妙的作用:即使微风穿过,气流便会在蜂窝的缝隙间迂回萦绕,发出嗡嗡作响地轰鸣声,使雀鸟蝙蝠不敢稍歇,更不可能在此安营扎寨。这种对建筑起到很好保护作用的构造设计,是中国古代斗拱建筑中唯一的一个实例。
周渭祠斗拱的构造及其作用在建筑学上被所引为经典,是研究古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周渭祠正是因为其斗拱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而被国务院列入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
周渭祠有一幅长达500米的巨型壁画,叫梅山图,藏于周渭祠的后殿。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千年以前瑶民生产、生活和信仰的情景。1000多个形貌各异的人物,有的耕种桑织,有的渔猎商贸,有的休闲嬉戏,有的挥毫泼墨,个个神情兼备、栩栩如生。这幅绘制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型古壁画,无论艺术水准还是历史价值,都堪称“中国一绝”,更有西南瑶乡的“清明上河图”的美誉。
周渭是恭城人民十分景仰的历史人物,因而县内遗迹甚多。除祠堂外,城内还另建有周渭庙,俗称“老庙”。老庙建于明初,占地1000平方米,现在的规模是清乾隆年间大修后的式样。
城郊有一石台,高3米,宽6米,相传周渭少年时曾在这里牧牛读书。乡人便将它称为“御史台”。
城东凤凰山上的这面摩崖石刻,记述了周渭的生平事迹以及诗作。刻工俊朗飘逸,诗词也工整优美。石刻作于清嘉庆十六年,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也算是前人留下的一件供后人凭吊的古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