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同样会在自身消失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198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的短篇小说集《到十九号房间去》(杨振同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题材广阔,体系庞大,关涉人文、地理、哲学、宗教、政治等领域。其小说以白人知识分子中产阶层的视角对非洲和欧洲各阶层人群的日常生活做了全景式扫描,时空辽远纵深,风格奇谲多变,故事异彩纷呈。莱辛对男女关系有着庖丁解牛式的理性观察。小说家像冷静的预言家、神奇的魔术师,建立了一种对男女关系生动描摹的叙述美学。她在看似舒缓的叙事节奏中,给予了人物壮阔神秘、瞬息万变、意外不断的情感命运,洞微烛幽式的构思因穿透常人思维而发光。即便写家长里短,也深含哲思,在冷峻精确的文字外观下密布着深思熟虑的情节回廊,读者若顺着叙事幽径探索,终可由阡陌交通而得豁然开朗之境。
  十九个短篇小说中,除《英格兰对英格兰》《两个陶匠》《天堂里上帝的眼睛》等几篇写教育、二战、梦与回忆、阶层对立,多半涉及婚恋情爱,叙述从容不迫。作者对人物的心理空间做了多重拓展,在心灵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矛盾对立中推进故事,以相对传统的结构及针法细密的语言,去探测变幻莫测的人性渊薮。婚恋中的男女主人公,尤其是女性的面目栩栩如生,她们都无一例外向往宽广的精神世界。《到十九号房间去》的苏珊,被温吞水般的生活困住,觉察到心灵自由的缺失,她的出走是为了捍卫精神生活或拯救灵魂,命运却没有为她松绑,最后,她让自己在人世间消失了。苏珊想要什么并不重要,她是毀于精神之厄。《另外那个女人》中的罗丝,因困惑而追寻,又在意外中再次发现自我及他我,不合常规的探寻为其舒展而曲折的情节一再提供打开的引擎,结局透露的意义动摇了整个女性主义世界观的核心。小说多视角的技巧成全了人物的心理探险之旅,以强劲的想象力对主题向纵深开掘。莱辛往往用陌生化的设计摧毁我们的现实认知,《恋爱的习惯》《目击证人》《他》《女人》这几篇小说有极致的精神强度,几乎都获得了一种貌似平淡的强大力量。我无法不在感受其叙事诡谲的同时,痛感自己的写作还是有必须剔除的庸常和僵化。
  莱辛小说以会讲故事而著称,用思辨的话语带动读者去反思,在叙述中带出自己的见解,在谜一样的时间节点摊开命运的底牌,犹如洪水具有涤荡更新的特质。从苏珊到马修,从罗丝到吉米,从朔尔茨到福斯特,都在反复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远比民族差异危险得多。基于此,男女的差异更是大于几个民族差异的总和。男女之间,犹如白昼被黑夜吸引(或飞蛾被灯火诱捕),惊讶于黑夜特有的深邃与神秘,月光安静地燃烧,在夜晚沉醉的种种物什,在呼喊并闪着微光。男女相爱同理于黑夜永远追逐白天的脚步,悲喜交织的两性事件发生、分岔及收束犹如宿命,男女组成的太极图唇齿相依又矛盾丛生,莱辛对男女关系的探索迷人深刻,极具开创性。
  莱辛小说的魅力,也得益于她比其他小说家都更持续于情感地带的挖掘工作。可以说,莱辛担当起小说家在两性意识形态上的责任,其意图是精神探索,其笔下的男女关系似有意于引导我们去反观自身。女性有黝黑纤巧的触须,细致而隐秘,惯于借助婚姻厘清自我并充分表达。在她的小说里,时间似有摧毁更新一切存在的使命,看似美满难得的婚姻终究要走向不圆满。两个相爱的男女,曾经在同样的源头会合交融,也可能像无数支流那样渐行渐离,进而相忘于江湖或永不相交。在莱辛看来,这种结局对女人或男人都是一种试炼。苏珊和罗丝以及乔治的人生悲剧,都可以归结为人们往往囿于成见而自以为是,他们终究受挫于源自有限经验的神断法。莱辛以超越两性的睿智去表现男女关系内在的尖锐,她把情感故事置于发展的序列中,也表达了命运转折的合理性,在抽丝剥茧的分解中衍生出小说的离乱魅力,读者若能从整体上把握,应能更好理解人物。
  跟十九世纪狄更斯、司汤达、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现实主义作家相较,莱辛也提供温情,但她似乎更着力于温情的复杂与多义。迥异于《大卫·科波菲尔》《战争与和平》《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些提供善恶是非判断的作品,她的创作情感炽烈,人物却很难打上道德标签,即便出现惊世骇俗或打破常规的两性关系,也不轻易用善恶来划分。男女关系时有不可言说的复杂性,不是压跷跷板,无法用简单的是非解释这种非对称性,女性的得救并不意味着男性的毁灭。我以为,在好的写作里,无须营造伦理判断的氛围,“真的无限”远胜于那种概念化的“恶的无限”。莱辛只是冷静陈述对人生的勘探和钟情,写出她对人类命运多舛的悲悯,并沉湎于人物在精神性上的解密。
  莱辛的小说打通了想象的生活和真实的生活,男女事主分分合合的纠葛产生了澎湃的力量,他们更像一个个叙事英雄,自备举足轻重的气质,他们自成方圆的短处和长处也让人为之着迷。这些短篇小说的结尾,让我想起美国作家安·毕尔斯《枭河桥记事》、美国女作家雪莉·杰克逊《摸彩》和英国作家伊夫林·沃《勒弗戴先生的短暂外出》结尾的奇异之美及惊悚效果,也让我想起了德国作家聚斯金德《香水》结尾的无限苍茫、迷狂和荒诞,这都类似希区柯克电影式的结局—看来我是一个倾心于情节突变或意外处理的热爱者。杨振同先生精心迻译的莱辛小说,给了我美妙的阅读体验,这是好的事情。
其他文献
二○一九年七月中旬去东京查资料,最后一天在内阁文库看完书,眼看时间还早,决定顺路去神保町转转。临近黄昏,暑气消散大半,沿着皇居的护城河慢悠悠往西走,不到十分钟来到靖国大道。道旁的原书房很久没有来过,店头一千或几百日元一册的学术书架仍在,一如三年前。随意翻了翻,发现两册二玄社影印碑帖集中间夹着一册线装书,经年发黄的题签上写着书名《读书余滴》。  书开本很小,厚不过二十多页,是作者手写影印本,字体介于
期刊
“三块玉”扇面画  | 1 | 那幅画,就挂在楼梯的拐角,左旁客房的门,整日都开着。画面戏剧般地叙述,古典绘画通常都是这样的方式。为此,我母亲很是不高兴,说又在瞎花钱,于是我把六千块降至六百块,母亲不响了。  一出戏被定格,那里面有三个人物,日日夜夜僵持在故事里,剧情没有发展,当然也不知道前因。有一两次起夜,开灯去观看,他们三人仍是保持着一贯的姿势。这画里满是竹石以及水榭、花草,中央假山石下,坐着
期刊
一  月满屋梁,静夜自思,余随毕生以视人疾苦为事,而于一己攸关之萦萦大者,反竟漫不经心,茫然自适。去国大本生而甘之如饴,年四十前,念念不及治产;年五十前念念不及为家;而年六十前,亦念念不及故国山川。最难解者,每值翘首云天,憧憬唏嘘之际,小草恋山之一瓣心香,回旋燕京禁城夕照之须臾,乃远在富士晨曦之上。每念扶桑何负于我?而去之三十年,乐不思蜀。华夏于我何尤?而念兹在兹。(《敌乎?友乎?廿载燕云关山月·
期刊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歌德  拿到陈雪虎这本《理论的位置》,耳边回响起早年熟知的歌德的这句名言,感想良多。雪虎好学深思,博览群书,理论功底扎实,和他聊起来,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十分过瘾。自然,关于理论之用,是我们常涉及的话题。  生命之树固然常青,而理论并非只是灰色,今天来说,理论可谓是五彩斑斓。一直以来人们将理论看成是生活的某种附加物,它是外在的,是对已有生活事实的梳理、阐释和评价,认为这
期刊
一  老话说“逼上梁山”,但《水浒传》里真正被逼无奈上山落草的就那几个,林冲、杨志、鲁智深、武松,之前史进也算得一个。史进因暗通少华山“贼人”被官府追杀,乡里已无容身之地。且说起初还不肯落草—“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史进跟朱武那伙人喝酒吃肉称兄道弟,却不愿和光同尘混迹其间,可见上山为盗是莫大的污名。当然,被逼上梁山的还有宋江。那些人里边,宋江上山的道路最为艰难曲折。  自第二
期刊
想当初,头一回看那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的时候,忽然想用一个相似的有趣名字描述近况,那大约是“我正在旅馆里写作”。为什么?说起来真还有不少缘故。  这些年,去过的旅馆数不胜数,大小各异,风格差距也很大,具体坐落在哪条街叫什么名都已记不得了。回想起来,有一点还是挺令我惊诧的:好像特别“适合”写作的那些旅馆,远不似之前想象中的那么惬意,更非凯鲁亚克或海明威常去的咖啡馆那般有“调调”。  但凡是游客
期刊
一、《约翰王》的原型故事  有研究指出,出自乔治·皮尔(George Peele,1556-1596)之手的旧戏《骚乱不断的英格兰国王约翰王朝》(以下简称《约翰王朝》)可能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约翰王》的重要原型故事。《约翰王》梁实秋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年版  关于《约翰王朝》对莎剧《约翰王》有何影响,梁实秋在其《约翰王·译序》中说:“这部旧戏虽然不是什么天才之作,但是主要的故事穿插以及几个
期刊
当我们言说诗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它很熟悉,但是一说到诗是什么的时候,又觉得它很模糊。熟悉,是因为它是我们身体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模糊,是因为诗的内涵太丰富、它的外延无边。笔者觉得,借用布鲁克斯和沃伦的说法,倒也简单明了:诗是一种言说的方式(a way of saying,《理解诗歌》)。作为一种言说的方式,诗有其共性,然而,一个诗人所写的诗歌能立于诗之林,必然有其诗的范畴内的个性。叶芝的诗亦然。《當你
期刊
二○二○年,故宫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画册《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展卷把玩,细细观赏,令人颇有“大快朵颐”之感。  苏轼不仅是中国后世文人和书画家们的创作主题,也非常明显地影响了日本的诗、书、画领域。我这里要说的,仅仅是苏轼诗文和画作中的石头,如何进入日本江户时期的俳人与谢芜村的一幅俳画与一首俳句,在文学意象上与松尾芭蕉、西行法师展开对话,奏出回响,让世界文学和艺术主题愈加层次丰
期刊
二○二○年八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墨西哥哲学家萨穆埃尔·拉莫斯 (Samuel Ramos,1897-1959) 的代表作《墨西哥人民及其文化剪影》(El perfil del hombre y la cultura en México,1934;中文版译作《面具与乌托邦》)。该书作为“拉美思想译丛”系列问世的第一部,拉开了向国内推介拉美思想大家的帷幕。梳理墨西哥乃至拉美二十世纪的思想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