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民建通常是指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工民建施工技术以及质量都提出更高要求。因为提高对整体要求,所以更需要采用合理性预算造价管理模式,以实现最大程度上保障工民建造价管理质量水平。本文对工民建预算在管控造价中的作用进行概述,又从对其控制措施出发,即准备阶段工作、施工阶段工作、竣工阶段工作,愿为现代化工民建发展提供一些保证。
关键词:工民建;预算造价;管理控制
前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建筑企业意识到预算造价管理在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为使建筑企业良性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以及防范意识,需要将预算造价管理工作深入纳进实际工作开展中。项目预算可以作为企业发展重要任务,尤其是预算方法需具备有效性、科学性。只有重视预算管理工作,方可在保证工程质量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1 工民建预算在管控造价中的作用
1.1预算更加合理化
在建筑企业提交投资企业有关预算文件和证明材料审核后,工作人员开始工程成本预算工作。审核结束之后,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即拟定投资合同。在此过程中,依照合同相关条款,投资商开始为建筑工程分配投资款项,从而对建筑成本实现有效控制[1]。
1.2有效控制工民建成本
在工民建整个造价管控中,依照施工图设计开展预算工作是最基础环节。与此同时,为有效控制每个领域项目成本,工程过程中的消耗量计算要依据组织设计以及投入资本来完成。为达到控制预算目的,主要根据施工图考量施工时所涉及到的项目,同时与组织设计整合一起完成。
1.3合理化设计施工图
在设计施工图时,计算审批工作量首先要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与要求。其次,依照每项额度预算,统计出直接数据或者间接数据。最后,根据得出数据来统计预算成本,并且为整个工程投资成本控制提供有效依据。
1.4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项目预算成本计算,合理化分配预算成本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为工程造价以及预算之间奠定良好基础,需要合理化使用项目资金。为减少造价成本,需要规划预算。
2 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措施
在对工民建预算造价管理控制时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前期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而在这三个阶段管理过程中,在前期准备阶段里做到合理控制预算造价,不仅对保证工程质量带来深远影响,还对整个工民建工程进展顺利起到较大促进效果。在准备阶段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即管控施工设计、管控招投标。
2.1在准备阶段管理与控制预算造价
第一,施工设计时期。无论是何种建筑工程,能够做到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缩短成本资金,就说明造价管理工作有效在该工程执行。对于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设计时期控制,应先从选择控制设计方案上开始,从而控制设计预算[2]。在工程建设中,施工设计是对整个工程各个阶段具体设计,其中包含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应用技术情形、建筑材料使用情况等。基于此,工民建预算中设计时期造价管理是对整个建设工程中施工质量、建设具体情况等有着深远作用以及影响。而且设计时期造价管理在整个建设造价管控中效果最高。设计时期管控造价主要包括工民建施工设计方案、各项成本投资、使用材料市场、质量情况等。为保障工民建施工质量为原则,提高工民建设计预算造价管控效果,要做好以上施工设计中各项预算造价管控。
第二,招投标时期。施工企业素质以及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优秀的施工企业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一定程度成本投资,同时还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控较为重要阶段为招投标时期,这时期对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成本有着很大影响力。在招投标时期管控预算造价内容主要包含招投标方式方法、有关合同施工条款文件等,对这些部分检查审核工作要非常严谨进行。与此同时,为保障工民建建设成本有效降低且施工技术以及方法均符合要求,还要注意管控预算成本造价。另外,在此时期为防止对工民建工程有所影响,对有关合同文件做到妥善保管和管理。
2.2在施工阶段管理与控制预算造价
在对工民建施工阶段管控预算造价过程中,主要费用项目涉及诸多。例如,施工进度支出成本,施工文件管理成本,机械设备投入以及施工使用材料等。因为在整个工民建建设过程中,施工过程所用资金使用率较大。所以,要合理对施工阶段成本進行管控,可在施工技术、施工流程等方面进行管控成本,进而减少非必须资金投入。
一般情况下,施工阶段是消耗预算成本最多时期。有关单位应根据文件要求,为保障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应明确具体工作内容,使工程能够优化完成。为不影响预算造价,需要采用合适方法,以现场调查为依据,控制实际进度完成情况,从而实现优化经济效益。在施工阶段管控预算造价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管控时可实施责任制度,研究施工具体内容以及有关施工项目从而建立相应责任制度[3]。将预算造价管控工作落实到施工中每一个领域,甚至是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者上,从而实现对施工中各个项目都能够掌握。通过建立健全责任制,对各阶段工作者细化工作责任,以便于有效开展各项活动。二是加强管控施工组织方式,主要管理体现在施工技术指标等合同文件具体内容编制。完善并且管理施工组织文件不仅便于管理实际施工情况,为后期工程提供参照,还能有效保障施工质量。三是对控制造价动态情况,在实际施工时,可能会发生与设计不相符的时候,这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对预算造价成本进行增加或者减少,从而达到管控整个工程预算造价目的。四是管控施工变更、使用材料和机械设备等方面,降低预算成本。当现场发现使用较差建筑材料时应明令禁止,同时减少施工设备以及材料浪费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预算造价管控目标。在现场通过分析资料和相关经历,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前提下详细判断,达到严格管控投资成本目的。
2.3在竣工阶段管理与控制预算造价
在工民建管控预算造价中,对于施工结束后,在竣工阶段管控预算造价,是在结算以及整理收集信息资料。主要对处理竣工有关事宜处理和验收产生的成本进行管控。在保障施工质量和验收结果情况下,减少竣工阶段造价预算成本消耗。具体实施措施可为,一是严格按照工民建有关合同要求,管控成本以及费用。当发现未按合同要求而产生额外费用,特别是用于风险性成本费用,要及时将其减少。工作人员在执行此项工作时,对资料要反复且严格核算,保证工作严谨性。二是审核变更和签证情况[4]。对于施工中出现变更情况,需要反复审核以及签字。约束管理所投入资金,确保不会浪费成本费用。有关人员要遵守有关条例,严格执行有关工作。三是严格按照投标单价执行施工验收工作。为实现预算造价管控工作科学性、全面性,要做好收尾工作。
结论:在整个工民建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预算造价管理具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建筑企业需要对每个领域项目所用资金支出要有明确管理控制。这样不仅能保障工程质量水平,还能提高预算造价管理水平,使得工程顺利开展、节约投资成本,实现整体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旭.对于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151-152.
[2] 郭红英. 探析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运用[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01):72.
[3]焦博.对于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探究[J].民营科技,2018(07):185.
[4]杨利丹. 对于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探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24):3244.
关键词:工民建;预算造价;管理控制
前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建筑企业意识到预算造价管理在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为使建筑企业良性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以及防范意识,需要将预算造价管理工作深入纳进实际工作开展中。项目预算可以作为企业发展重要任务,尤其是预算方法需具备有效性、科学性。只有重视预算管理工作,方可在保证工程质量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1 工民建预算在管控造价中的作用
1.1预算更加合理化
在建筑企业提交投资企业有关预算文件和证明材料审核后,工作人员开始工程成本预算工作。审核结束之后,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即拟定投资合同。在此过程中,依照合同相关条款,投资商开始为建筑工程分配投资款项,从而对建筑成本实现有效控制[1]。
1.2有效控制工民建成本
在工民建整个造价管控中,依照施工图设计开展预算工作是最基础环节。与此同时,为有效控制每个领域项目成本,工程过程中的消耗量计算要依据组织设计以及投入资本来完成。为达到控制预算目的,主要根据施工图考量施工时所涉及到的项目,同时与组织设计整合一起完成。
1.3合理化设计施工图
在设计施工图时,计算审批工作量首先要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与要求。其次,依照每项额度预算,统计出直接数据或者间接数据。最后,根据得出数据来统计预算成本,并且为整个工程投资成本控制提供有效依据。
1.4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项目预算成本计算,合理化分配预算成本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为工程造价以及预算之间奠定良好基础,需要合理化使用项目资金。为减少造价成本,需要规划预算。
2 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措施
在对工民建预算造价管理控制时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前期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而在这三个阶段管理过程中,在前期准备阶段里做到合理控制预算造价,不仅对保证工程质量带来深远影响,还对整个工民建工程进展顺利起到较大促进效果。在准备阶段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即管控施工设计、管控招投标。
2.1在准备阶段管理与控制预算造价
第一,施工设计时期。无论是何种建筑工程,能够做到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缩短成本资金,就说明造价管理工作有效在该工程执行。对于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设计时期控制,应先从选择控制设计方案上开始,从而控制设计预算[2]。在工程建设中,施工设计是对整个工程各个阶段具体设计,其中包含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应用技术情形、建筑材料使用情况等。基于此,工民建预算中设计时期造价管理是对整个建设工程中施工质量、建设具体情况等有着深远作用以及影响。而且设计时期造价管理在整个建设造价管控中效果最高。设计时期管控造价主要包括工民建施工设计方案、各项成本投资、使用材料市场、质量情况等。为保障工民建施工质量为原则,提高工民建设计预算造价管控效果,要做好以上施工设计中各项预算造价管控。
第二,招投标时期。施工企业素质以及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优秀的施工企业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一定程度成本投资,同时还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控较为重要阶段为招投标时期,这时期对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成本有着很大影响力。在招投标时期管控预算造价内容主要包含招投标方式方法、有关合同施工条款文件等,对这些部分检查审核工作要非常严谨进行。与此同时,为保障工民建建设成本有效降低且施工技术以及方法均符合要求,还要注意管控预算成本造价。另外,在此时期为防止对工民建工程有所影响,对有关合同文件做到妥善保管和管理。
2.2在施工阶段管理与控制预算造价
在对工民建施工阶段管控预算造价过程中,主要费用项目涉及诸多。例如,施工进度支出成本,施工文件管理成本,机械设备投入以及施工使用材料等。因为在整个工民建建设过程中,施工过程所用资金使用率较大。所以,要合理对施工阶段成本進行管控,可在施工技术、施工流程等方面进行管控成本,进而减少非必须资金投入。
一般情况下,施工阶段是消耗预算成本最多时期。有关单位应根据文件要求,为保障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应明确具体工作内容,使工程能够优化完成。为不影响预算造价,需要采用合适方法,以现场调查为依据,控制实际进度完成情况,从而实现优化经济效益。在施工阶段管控预算造价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管控时可实施责任制度,研究施工具体内容以及有关施工项目从而建立相应责任制度[3]。将预算造价管控工作落实到施工中每一个领域,甚至是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者上,从而实现对施工中各个项目都能够掌握。通过建立健全责任制,对各阶段工作者细化工作责任,以便于有效开展各项活动。二是加强管控施工组织方式,主要管理体现在施工技术指标等合同文件具体内容编制。完善并且管理施工组织文件不仅便于管理实际施工情况,为后期工程提供参照,还能有效保障施工质量。三是对控制造价动态情况,在实际施工时,可能会发生与设计不相符的时候,这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对预算造价成本进行增加或者减少,从而达到管控整个工程预算造价目的。四是管控施工变更、使用材料和机械设备等方面,降低预算成本。当现场发现使用较差建筑材料时应明令禁止,同时减少施工设备以及材料浪费现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预算造价管控目标。在现场通过分析资料和相关经历,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前提下详细判断,达到严格管控投资成本目的。
2.3在竣工阶段管理与控制预算造价
在工民建管控预算造价中,对于施工结束后,在竣工阶段管控预算造价,是在结算以及整理收集信息资料。主要对处理竣工有关事宜处理和验收产生的成本进行管控。在保障施工质量和验收结果情况下,减少竣工阶段造价预算成本消耗。具体实施措施可为,一是严格按照工民建有关合同要求,管控成本以及费用。当发现未按合同要求而产生额外费用,特别是用于风险性成本费用,要及时将其减少。工作人员在执行此项工作时,对资料要反复且严格核算,保证工作严谨性。二是审核变更和签证情况[4]。对于施工中出现变更情况,需要反复审核以及签字。约束管理所投入资金,确保不会浪费成本费用。有关人员要遵守有关条例,严格执行有关工作。三是严格按照投标单价执行施工验收工作。为实现预算造价管控工作科学性、全面性,要做好收尾工作。
结论:在整个工民建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预算造价管理具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建筑企业需要对每个领域项目所用资金支出要有明确管理控制。这样不仅能保障工程质量水平,还能提高预算造价管理水平,使得工程顺利开展、节约投资成本,实现整体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旭.对于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151-152.
[2] 郭红英. 探析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运用[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01):72.
[3]焦博.对于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探究[J].民营科技,2018(07):185.
[4]杨利丹. 对于工民建预算中造价管理的控制探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