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通过参加英国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以及观摩英国课堂教学,对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有了更多的思考。作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应注重探究的过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中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探究内容及目的进行合理分组,并选择科学的讨论方法让科学探究更有效。
关键词:科学探究;讨论;分组;有效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1-005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22
2013年6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由无锡市教育局和英国埃塞克斯郡教育部门联合组织的为期三周的教育教学培训。除了参加当地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讲座外,笔者还走进当地学校,观摩课堂教学,对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注重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课堂离不开探究。新课程标准上如是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现在国内的化学课堂上也随处可见科学探究的身影,在第一单元我们就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让学生们了解探究需要观察和实验,通过对吸入的空气以及呼出气体的不同的探究,让学生亲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在很多知识的传授特别是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填鸭式的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然而,我们的探究更多的是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途径。在英国的培训让我对科学课上实施探究的目的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在英国我们体验了一个关于黑盒子的探究,学生分组猜测六个黑盒子里分别是什么。通过逐一摇晃它们,来了解每个盒子里东西的一些特性:例如是有弹性的、比较小、比较重等,并将它写在相应的格子中,然后小组内将这些特性进行总结,并最终讨论得出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教师让每组派一个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给各组学生一点时间再进行讨论,如果需要修改探究结果的可以上黑板修改。
在整个探究过程,每一位学生都在积极参与,他们仔细聆听盒内物体碰撞盒子的声音从而来判断这些物体的特性,而在小组内总结时,他们又需要阐述自己得出这些特性的理由,极力说服其他组员同意自己的观点得出统一结论,最后他们在看到其他组同学的结论后,可能又会产生分歧,继而又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到了,大家都在等待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盒子里到底是什么?教师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探究么?没有最终的正确结论?
实际上,我们现在不同领域里的探究,很多都没有正确答案,也不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科学家们在思考摸索实践中,不断研究,最终有一些得出的结论在无数次后人的实验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而有一些可能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这才是真正的探究,可能并没有正确的结论,但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是如何的,实施探究所需要的坚持不懈、勇于质疑、创新的精神以及基本的科学素养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探究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不必在意最后的结果,让学生真正关注探究的过程,享受探究的过程。当学生真正遇到想要探究的问题时,他们也会勇于乐于去探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二、 充足的探究时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
我们观摩过有关“昆虫的一生”的一个主题科学探究,它主要研究昆虫在什么环境中比较容易生存。第一堂课,学生围坐在讲台前,与教师讨论昆虫适宜生存的环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它适宜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如何捕捉昆虫。第二堂课,学生简单回顾上一节课提出的猜想后,以小组为单位到学校操场上用仪器去捕捉昆虫。教师并没有事先告知在操场的哪一块容易捉到昆虫,只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最终,所有的小组都在树丛里或者水边捕捉到了大量昆虫。第三堂课,学生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这样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实践自己的思考结果、最终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最难能可贵的是教师的放手,完全让学生自由地去捕捉,让他们经历捕获不到昆虫的失落促使他们自己去思考,继而寻找新的地点捕捉到昆虫,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经常如此,相信每一位学生对如何探究都有深刻的认识,也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探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科学素养以及实施探究所需要的坚持不懈、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活动中包含的探究要素可多可少,教师指导的程度可强可弱。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然而,化学作为启蒙学科开设在初三,面临一年后参加中考的升学压力,在真正实施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会将时间一再压缩,留给学生的时间也相应减少。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们被老师牵着鼻子进行猜想,一旦提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旋即被否定;制定计划这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环节往往被省略,教师已经事先制定好等等。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学会适当放手,学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收获的才会更多。
三、 有效的分组方法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探究活动中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以及进行实验等这些环节中,或多或少都会运用到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小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课堂中一般最简单的分组方法就是前后比较靠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验操作环节,有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与他分在一组如果操作能力比较弱,可能就不愿意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导致实施实验探究的时候部分学生就沦为观看者,这时候就需要在分组时考虑能力强弱,将能力相仿的学生分配在一组,让每位学生都在操作中体会到快乐;在讨论环节,如果一个组内都是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可能时间到时他们都没有讨论出结果,这时候又需要在分组时考虑按能力搭配分组,这样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同学,最终达到良好的讨论效果。 在培训中我发现,英国教师会在课前事先将男女生分别按能力不同由高到低进行排列,继而根据不同的要求将学生分组,例如同性别同能力,混合性别混合能力等,在实施探究活动时,根据不同探究活动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分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并且在其中获得能力上的提高。
有一种叫“信使”的分组讨论方法,它可以让讨论激烈而有度,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其中。
这是讨论有关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的问题。有两个事件可供选择:跳伞运动员跳出舱门后,一个人上班途中。每个事件中都有几张出现状况时的卡片,例如一个人发现自己快迟到了,他在途中发现一个红灯、有一群学生正在过马路等等,这些卡片没有按照顺序摆放,需要学生将这些卡片摆放在事先绘制好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对应的点上,同时还需要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小组合作完成这项任务,然后,小组内派一位同学作为信使到其他组去聆听、分析、共同讨论那一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可能另一小组所拿到的题目并不是一样的,但是通过讲解结论给信使听,信使听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该小组同学可能会对本来的结论进行进一步修正。当信使重新回到本组时,往往会发现刚才讨论的结果都变了,小组成员又会解释改变的原因,可能又是一轮修正。
经过几轮后,教师统一讲解,讲解期间也是不断的提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如果这个卡片放在这里可不可以?最终得出结论。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都非常的兴奋,不断的共同探讨,共同修正,当然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又需要辩论,极力证明自己的想法。相信在这样的讨论氛围下,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都轻而易举地做到了,学生也愿意去探讨。
四、科学的讨论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讨论的形式很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小组内进行讨论与交流,然后分派学生代表进行组外交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讨论往往只是一小部分平时就比较活跃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很多学生还是游离在外。
这是英国课堂中关于“是否允许在我们居所附近建立水电站大坝”的讨论。教师事先制作六个不同颜色的卡片(红色代表信息和证据、深粉红色代表感情和回应、浅粉红色代表缺点、黄色代表优点、绿色代表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蓝色代表掌控、确定目标方向也就是组长)。每一小组成员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在讨论中他就负责卡片相应的那一部分的论述,讨论中各个同学都非常主动积极的负责相关内容的探讨,其他同学也会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大家得出统一结论。
就像彩色打印机,先将各种颜色分解成基本色,然后将每种基本色彩打印在相同的纸上,就会得到彩色的打印结果。同理,我们将学生分组,然后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最终得到全方位的“彩色”思考。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每位同学都必须负责一个角度,即使他平时是不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的,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讨论中去。
使每一个学生都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来,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冯杨译. 六顶思考帽[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3] 缪建新.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 朱良才.让教学更生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认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科学探究;讨论;分组;有效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1-005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22
2013年6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由无锡市教育局和英国埃塞克斯郡教育部门联合组织的为期三周的教育教学培训。除了参加当地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讲座外,笔者还走进当地学校,观摩课堂教学,对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注重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课堂离不开探究。新课程标准上如是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现在国内的化学课堂上也随处可见科学探究的身影,在第一单元我们就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让学生们了解探究需要观察和实验,通过对吸入的空气以及呼出气体的不同的探究,让学生亲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在很多知识的传授特别是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填鸭式的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然而,我们的探究更多的是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途径。在英国的培训让我对科学课上实施探究的目的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在英国我们体验了一个关于黑盒子的探究,学生分组猜测六个黑盒子里分别是什么。通过逐一摇晃它们,来了解每个盒子里东西的一些特性:例如是有弹性的、比较小、比较重等,并将它写在相应的格子中,然后小组内将这些特性进行总结,并最终讨论得出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教师让每组派一个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给各组学生一点时间再进行讨论,如果需要修改探究结果的可以上黑板修改。
在整个探究过程,每一位学生都在积极参与,他们仔细聆听盒内物体碰撞盒子的声音从而来判断这些物体的特性,而在小组内总结时,他们又需要阐述自己得出这些特性的理由,极力说服其他组员同意自己的观点得出统一结论,最后他们在看到其他组同学的结论后,可能又会产生分歧,继而又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到了,大家都在等待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盒子里到底是什么?教师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探究么?没有最终的正确结论?
实际上,我们现在不同领域里的探究,很多都没有正确答案,也不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科学家们在思考摸索实践中,不断研究,最终有一些得出的结论在无数次后人的实验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而有一些可能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这才是真正的探究,可能并没有正确的结论,但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是如何的,实施探究所需要的坚持不懈、勇于质疑、创新的精神以及基本的科学素养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探究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不必在意最后的结果,让学生真正关注探究的过程,享受探究的过程。当学生真正遇到想要探究的问题时,他们也会勇于乐于去探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二、 充足的探究时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
我们观摩过有关“昆虫的一生”的一个主题科学探究,它主要研究昆虫在什么环境中比较容易生存。第一堂课,学生围坐在讲台前,与教师讨论昆虫适宜生存的环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它适宜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如何捕捉昆虫。第二堂课,学生简单回顾上一节课提出的猜想后,以小组为单位到学校操场上用仪器去捕捉昆虫。教师并没有事先告知在操场的哪一块容易捉到昆虫,只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最终,所有的小组都在树丛里或者水边捕捉到了大量昆虫。第三堂课,学生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这样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实践自己的思考结果、最终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最难能可贵的是教师的放手,完全让学生自由地去捕捉,让他们经历捕获不到昆虫的失落促使他们自己去思考,继而寻找新的地点捕捉到昆虫,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经常如此,相信每一位学生对如何探究都有深刻的认识,也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探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科学素养以及实施探究所需要的坚持不懈、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活动中包含的探究要素可多可少,教师指导的程度可强可弱。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然而,化学作为启蒙学科开设在初三,面临一年后参加中考的升学压力,在真正实施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会将时间一再压缩,留给学生的时间也相应减少。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们被老师牵着鼻子进行猜想,一旦提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旋即被否定;制定计划这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环节往往被省略,教师已经事先制定好等等。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学会适当放手,学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收获的才会更多。
三、 有效的分组方法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探究活动中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以及进行实验等这些环节中,或多或少都会运用到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小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课堂中一般最简单的分组方法就是前后比较靠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验操作环节,有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与他分在一组如果操作能力比较弱,可能就不愿意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导致实施实验探究的时候部分学生就沦为观看者,这时候就需要在分组时考虑能力强弱,将能力相仿的学生分配在一组,让每位学生都在操作中体会到快乐;在讨论环节,如果一个组内都是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可能时间到时他们都没有讨论出结果,这时候又需要在分组时考虑按能力搭配分组,这样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同学,最终达到良好的讨论效果。 在培训中我发现,英国教师会在课前事先将男女生分别按能力不同由高到低进行排列,继而根据不同的要求将学生分组,例如同性别同能力,混合性别混合能力等,在实施探究活动时,根据不同探究活动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分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并且在其中获得能力上的提高。
有一种叫“信使”的分组讨论方法,它可以让讨论激烈而有度,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其中。
这是讨论有关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的问题。有两个事件可供选择:跳伞运动员跳出舱门后,一个人上班途中。每个事件中都有几张出现状况时的卡片,例如一个人发现自己快迟到了,他在途中发现一个红灯、有一群学生正在过马路等等,这些卡片没有按照顺序摆放,需要学生将这些卡片摆放在事先绘制好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对应的点上,同时还需要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小组合作完成这项任务,然后,小组内派一位同学作为信使到其他组去聆听、分析、共同讨论那一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可能另一小组所拿到的题目并不是一样的,但是通过讲解结论给信使听,信使听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该小组同学可能会对本来的结论进行进一步修正。当信使重新回到本组时,往往会发现刚才讨论的结果都变了,小组成员又会解释改变的原因,可能又是一轮修正。
经过几轮后,教师统一讲解,讲解期间也是不断的提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如果这个卡片放在这里可不可以?最终得出结论。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都非常的兴奋,不断的共同探讨,共同修正,当然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又需要辩论,极力证明自己的想法。相信在这样的讨论氛围下,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都轻而易举地做到了,学生也愿意去探讨。
四、科学的讨论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讨论的形式很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小组内进行讨论与交流,然后分派学生代表进行组外交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讨论往往只是一小部分平时就比较活跃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很多学生还是游离在外。
这是英国课堂中关于“是否允许在我们居所附近建立水电站大坝”的讨论。教师事先制作六个不同颜色的卡片(红色代表信息和证据、深粉红色代表感情和回应、浅粉红色代表缺点、黄色代表优点、绿色代表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蓝色代表掌控、确定目标方向也就是组长)。每一小组成员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在讨论中他就负责卡片相应的那一部分的论述,讨论中各个同学都非常主动积极的负责相关内容的探讨,其他同学也会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大家得出统一结论。
就像彩色打印机,先将各种颜色分解成基本色,然后将每种基本色彩打印在相同的纸上,就会得到彩色的打印结果。同理,我们将学生分组,然后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最终得到全方位的“彩色”思考。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每位同学都必须负责一个角度,即使他平时是不愿意参与到讨论中来的,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讨论中去。
使每一个学生都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来,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冯杨译. 六顶思考帽[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3] 缪建新.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 朱良才.让教学更生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认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