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过敏药物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s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了一顿海鲜大餐后,你的皮肤却通红一片;本该细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你却不停打喷嚏,鼻子奇痒难耐。天啊,又过敏了!
  对于过敏体质人群来说,一旦发现过敏先兆,比如打喷嚏、眼睛发痒、流鼻涕等,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服用抗过敏药物。但要提醒,抗过敏药物也不可滥用,患者服用抗过敏药物时,应注意以下用药事项。
  用药后可能犯困,有些人群要慎用对于过敏人群,白天宜使用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晚饭后或睡前可用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药物。慢性过敏性疾病因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应选用一些无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的药物。抗过敏药物主要分两类,最常用的是抗组胺药。虽然抗组胺药已经发展至第三代,但仍有少部分人服用这类药物后會犯困甚至是嗜睡,高空作业、驾驶或操纵机器期间应慎用。
  用药不必太“专一”“我去年夏天得了急性荨麻疹,医生给我开了一种药,吃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今年夏天快到了,小李赶紧到药店再次购买这个药品。她觉得,既然有效,那么家里常备几盒很有必要。其实,使用抗过敏药不需要这么“专一”。长期用一种抗过敏药,尤其是服用时间超过一个月,可能会引起药效下降。如果服用抗过敏药后效果不明显,也不能擅自加大药物剂量。此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换用另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过敏药。最好不选用同类或与其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
  别一见好就自己停药通常,对于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抗过敏药(即联合用药)可以增加治疗效果。但对于需要长期联合用药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应立即停用所有药物。建议先停用一种药物,再逐渐停用全部药物,这样才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临床上,一些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患者之所以病情反反复复,就是因为症状稍微好转就自行停药造成的。
  抗过敏药也可能引起过敏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抗过敏药本身也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在使用抗过敏药物的过程中,疾病迁延不愈或出现新的过敏反应症状,如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甚至休克,应考虑抗过敏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建议及时就医。少数人甚至会发生白细胞数目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同时,用药期间还应禁忌辛辣或腥膻食物,避免搔抓皮肤或热水烫洗;服药期间不得同时饮酒或服用镇静催眠药。
  当心过量服用抗组胺药物毒性小、安全范围大,但因应用广泛,药物的急性中毒亦可发生,特别是儿童误服后中毒较为常见。服药过量时最常见的症状有嗜睡、头晕、共济失调,2小时内可发生面部潮红、瞳孔扩大等抗胆碱能作用。中枢兴奋作用主要见于儿童,表现为幻觉、中毒性精神病等,最终可导致惊厥。
  因此,用抗过敏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要注意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服药后仔细观察自己的症状有无变化,一旦发现药物无效甚至症状加重,立刻停药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其他文献
慢性尿道炎同房后发作怎么办    广东读者梁某来信说,20年前的一次性生活使其患了尿路感染,由于没及时医治而转成慢性,且每次同房后的次日或第三天尿路感染就发作,尿细菌培养可见大肠杆菌,经治而愈;但同房后又发作,十分痛苦。中药吃了不少,但效果甚微。故投书杂志社,请专家指点治疗方法。  答梁某读者:  您20年前曾因性生活而致尿路感染,因错失治疗良机而致病成慢性,尿培养可见大肠杆菌。看来,诊断无异议。
期刊
免疫力的提升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饮食摄取均衡营养,是提升免疫力的关键。同时也要注意动吃平衡,维持健康体重;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张弛有度,保证心态平和。  ——何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公众对免疫健康的关注度空前高涨。然而,免疫力越强越好、多喝果汁可有效提高免疫力……这些在朋友圈出没的免疫“小知识”暗藏陷阱,一不小心就能让人掉进“坑”里。调研显示,中国
期刊
3月21日,由郑州大桥医院和北京斯利安药业公司共同举办的主题为“新生无陷·新斯路”——《预防出生缺陷科普手册》暨爱心礼包捐赠活动,在郑州大桥医院举行。  多年以来,郑州大桥医院将“孕妇学校”作为健康宣教阵地,长期致力于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教,从科普健康生活理念、指导科学营养运动到规范产前筛查及诊断,多角度、多层面关爱孕妇,关爱下一代,为预防出生缺陷做出了不懈努力。  此次斯利安《预防出生缺陷科普手册
期刊
说起血压,大多数人都知道撸起袖子,用台式血压计测量上肢(一般是右上肢)肘窝肱动脉处的血压。当然,现在还有电子的腕式血压计,不用撸袖子扎袖带,就能测量腕部肱动脉的血压。如果测得的血压数值高于80(舒张期)/120(收缩期)毫米汞柱,医生就会说你的血压高了。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许多严重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变、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等等,需要及时规范的用药治疗,控制血压达标。久而久之
期刊
牛年春晚贾玲出演的小品《一波三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笑,特别是一些与健康知识有关的段子让人印象深刻。但是,这些“梗”在专家眼里却不是笑料,甚至有些担忧,因为这正是临床中患者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老年人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体检耽误事  【小品片段】  贾团长说现在我们都什么岁数了啊,我都说了多少次了,咱们比赛之前,就不要去体检,咱们这个年纪呀,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一去体检反而耽误事。 
期刊
家在福州市区的小玢新婚没多久。因为正在事业上升期,不想太早生孩子。可是,小玢每次服用避孕药时,脑海里就会出现大大的问号。原来,她听人说避孕药里含有激素,吃多了容易发胖,还可能发生乳腺癌,因而惶恐不已。  这其实是女性的一个认识误区。紧急避孕药和复方口服避孕药中孕激素含量差异很大,如每片紧急避孕药毓婷含孕激素0.75毫克,而复方口服避孕药含孕激素0.125毫克,相差6倍。服用大量的性激素避孕才易引起
期刊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马兜铃、天仙藤、黄连羊肝丸等四个品种未被继续收载。《中国药典》2020版编制大纲中明确提出,野生资源枯竭的品种将从药典退出,这或为穿山甲未收载进本次药典的原因之一。  穿山甲是全球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国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下降了90%,距离灭绝仅有一步之遥。今年6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
期刊
江苏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卒中中心启动.24小时为患者服务  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脑卒中呈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已经成为导致我同疾病死亡的第一病因。因此加大防治、及早干预,刻不容缓!“中医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我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展中医药防治脑中风的研究。2016年我院被确定为省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
期刊
美国糖尿病协会第80次科学会议(2020 ADA年会)公布了糖尿病预防计划结果研究(DPPOS)的最新数据。  这是迄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糖尿病预防研究之一。此次公布的数据展示了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长达22年的糖尿病预防作用,且拓展更新了包括微血管并发症、心血管事件、癌症发病率和年龄因素影响等多方面的结果。  1996 - 2001年,由美国国立糖尿病、消化、肾脏疾病研究所( NIDDK)领衔
期刊
1807年,法国外科医师Alexis Boyer首先提出骨肉瘤一词。骨肉瘤是一种原发于骨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虽然病名中没有带“癌”,却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老百姓通常称之为“骨癌”。  儿童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许多患儿家庭因此而致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和重大疾病诊疗保障工作。2019年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