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叙述中的逻辑“陷阱”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青年》,发行量,批判性思维,史料实证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5—0063—03
  对于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如何尽可能地利用好手中的教材来实现教学目标,有思考的价值。然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呈现的有关《新青年》雜志的介绍资料尚有存疑之处。笔者认为这有可能是编撰者为了理顺教材的相关内容,而为学生构建的一种“想当然”的“因果逻辑”,因此有必要厘清。
  一、《新青年》1917年的发行量
  我们先来看教材的介绍:
  1917年《新青年》每期发行量达到一万六千多份。读者称它为青年界的“良师益友”,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用“每期”和“达到”等词来说明《新青年》在1917年的发行量,教材编撰者显然想表达《新青年》在1917年的受欢迎程度。而“良师益友”“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等语句则显然是想说明《新青年》在当时青年群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编撰者将这一对《新青年》介绍的补充资料安排在了“《新青年》的诞生”这一内容之中。如此安排应该是为了论证“《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这一观点。可见,历史叙述中的“因果逻辑”在这一内容的安排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中学生来说,这似乎是理所当然就可以接受的,对老师而言,亦是极方便而又有说服力的资料补充。
  但是,这样的安排恰恰给师生留下了一个陷阱:为什么仅给读者呈现了《新青年》在1917年的发行量,而忽略了1915年和1916年的发行量?要知道,人教版教材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都表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既然《青年杂志》的创办被看做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那么,《青年杂志》以及改名后的《新青年》的发行量理应得到重视。显然,教材中的表述会让学生想当然地认为,《青年杂志》创办之后即是“畅销品”。而一线教师如若不细加搜集材料,亦容易不由分说地引导学生远离历史的真相。
  问题是,《青年杂志》在创办之初的1915年,以及改名为《新青年》的1916年的发行量到底如何?以及这样的发行量之下,是否足以说明其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同时,若《新青年》在1915年和1916年,甚至在1917年的发行都极为不畅,又该如何跟学生解释这一与教材观点看起来相悖的结论?
  学术界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表明,《新青年》在1917年的发行量并不像人教版所呈现的那样,而是另有说法。王奇生教授在比照相关史料之后指出:“1917年8月,《新青年》出完第3卷后,因发行不广,销路不畅,群益书社感到实在难以为继,一度中止出版。后经陈独秀极力交涉,书社到年底才勉强应允续刊。”“承印(《新青年》——笔者注)的上海群益书社每期付编辑费和稿费200元。以当时商务印书馆的例规,在不支付编辑费的情况下,至少需销数2000本以上,出版商才有可能赚钱。”可见,假若《新青年》在1917年的发行量果真能够达到每期16000多份,那么,群益书社肯定能够获得不菲的利润,又如何可能“因发行不广,销路不畅……一度中止出版”?
  至于《新青年》在1915年和1916年的发行量,王奇生在查阅《胡适往来书信选》和《吴虞日记》中发现的数据很值得注意:“据吴虞称,1916年底《新青年》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3个月后,销数超过30份。”总之,这大体上可以说明:《青年杂志》以及改名后的《新青年》在1915年至1917的发行量并不很乐观,尤其难以达到1917年的每期16000多份。章清甚至用“经营惨淡”来形容《新青年》在早期的发行。
  二、《新青年》之于新文化运动
  教材中呈现《新青年》在1917年“可观”的发行量,应该是和教材编撰者的历史叙述逻辑相关,主要是想说明《新青年》的受欢迎程度,及其对当时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影响之大。
  从有关研究成果来看,《新青年》在社会抑或是在思想界所掀起的影响有一个由小至大,最终成为引领一个时期风潮的过程。
  “《新青年》并非一创办就名扬天下,景从如流……早期《新青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以青年为拟想读者的普通杂志。”即使在随陈独秀北迁北大,作者群新增了章士钊、蔡元培、钱玄同等资深学者的情况下,《新青年》仍旧没有摆脱“普通刊物”的面貌。尤其是,1917年8月,群益书社终因《新青年》发行不广而中止其出版。
  至于《新青年》何时真正成长为一本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杂志,王奇生指出:“1919年初春的这场‘新旧之争’,使《新青年》及其同人声名大震。杂志的最高印数达到一万五六千份……1919年5月,《新青年》决定重印前5卷。这无疑是《新青年》销路大开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新青年》真正成为‘名刊’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材编写反映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教材编撰者真正要说明的,当是新文化运动在特定历史时期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从而突出其历史地位和意义。
  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材在74页有这样的叙述:“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解读教材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一叙述,重点是抓住“思想解放”和“民主与科学的洗礼”这两个关键词。
  关于“思想解放”,就不得不提1917年新文化运动大力提倡的文学革命。从新文化运动之后逐渐高涨的发展态势来看,文学革命确实是新文化运动中极为关键的一步。文学作为思想传播的工具,以更贴近大众的形式和内容启迪国民思想确实是至关重要的。早期《新青年》所刊载的文章基本上都还是文言文,这就将其自身的读者群限定为有一定“智识”的知识分子,如此,便难以实现其唤醒更广大无“智识”之国民的目标。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这被认为是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不过,这并没有立即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直到1918年3月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双簧戏”,以及由此引发蔡元培和林琴南的“林蔡之争”,文学革命才真正为媒体、思想界所关注,《新青年》亦因此开始声名大噪。   值得注意的是,从创刊到终刊,《新青年》刊载专门讨论“民主”的文章只有3篇,而讨论科学的也不过五六篇(《新青年》总计发表各类文章1529篇)。根据这样的数据,又该怎么说明“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当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呢?胡适在1923年说过:“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民主”亦是如此。可见,“民主与科学”当是晚清以来经国人的反复倡导,至五四时期已然成为思想界中的主流话语。陈独秀在1919年《新青年》上发表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便极力表达这么一种观点:《新青年》是拥护民主与科学的,谁非难“本志”,便是反对民主与科学。如此看来,陈独秀在《新青年》上高擎“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为新文化运动争取到了主流话语权的同时,也使得后世史家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影响之一归结为“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当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三、实际教学中的处理
  综上所述,人教版教材所呈现的《新青年》1917年的发行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
  首先,应先明确相关历史真相,让学生明白,《新青年》并非创办之初便名扬天下。然后,教师接着提问:如果教材告诉我们的数据可靠,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新青年》的发行量在1917年发生井喷似的增长?學生在阅读教材之后,依据教材中“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等内容,可以得出“文学革命,尤其是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做法有利于《新青年》在普通民众中传阅”这一结论。在这里,教师并不能因为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与这一答案不完全相符而否定学生,而是要肯定学生这一回答的合理性。
  紧接着,向学生呈现有关《新青年》在1917年所遇到的尴尬:因为发行不广和销量不畅,《新青年》在1917年8月中止出版。如此一来,将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冲击,并质疑教材。显然,帮助学生产生质疑精神是这一环节设计所需要的预期结果。
  于是,教师接着便可以补充有关《新青年》在1919年销量大增以及重印前五卷的相关材料,让学生思考1919年《新青年》声名大震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学生明确《新青年》的社会影响,又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新青年》杂志所刊载的内容在当时的中国是必要和急需的,并且自觉地联系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
  经过上述的设计,就可以在学生脑海里形成较为清晰的印象:一方面,《新青年》成为一本引领时代的名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相当曲折的历程(这样学生更能深刻理解当时的社会情状);另一方面,《新青年》在1919年销量大增,意味着经过《新青年》的艰苦努力,新文化运动得以形成规模,并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同时,在这一设计中,教师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论从史出、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素养。
  总的说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教材的细节性问题,并研读相关的学术成果,增加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深度。教材的编撰者有其特有的思维逻辑,但是并不排除有些看起来合情合理,却是“想当然”的逻辑。对这类问题,教师大可以利用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充分利用好教材呈现的每一个细节,中学的历史课堂也可以具备相当的深度。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却是被淡化和边缘化的篇章。华师大版上海高中历史教材聚焦一战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旨在呈现民族解放运动共通性的同时,探讨其多样性。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暴力斗争又被视为最“革命”、最有效的抗争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甘地开创的以非暴力反抗方式实现民族解放的道路,无论与同时代的亚非拉国家还是与印度历史上的民族解放斗争做比较,都显示出其独特性。
?眼关键词?演有效设问,深刻思维,发散思维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1-0056-05  从某种意义上说,试题的设问是一道题目的灵魂,它决定着思维能力考查的方向、性质和水平,也是我们衡量题目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效的设问应具有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但在近年的高考中,却频现思维层次低下,甚至毫无思维含量的题目
审判查理一世意味着英国君权观念发生了变化,标志着英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历史上弑君事件虽多,但英国正式通过法律审判形式处死国王的事件却是首次。处死国王,但依然保留君主制,是英国变革的一个重要特点。立宪君主制使英国能够充分利用原有的政治和法律资源,并在无意中给英国提供了一种新的权力制衡方式,遏制了政治精英的野心,保证了英国式变革的成功。  从15世纪以来的历史看,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普遍趋势是从
有调查显示:如今人类每天都会产生2.5 quintillion bytes的数据(quintillion為10的18次方);手机每分钟都会发出1600万条短信;到2020年,全球移动设备数量预计将达到100亿台……  大数据:大机遇 大挑战  在美光科技亚太区解决方案架构总监See Ghee Tan(陈诗义)看来,这些大数据是全球的财富,可以在医疗、交通、制造等多个行业中帮助人们解决复杂问题。例如
[关键词]亲其师,信其道,集体备课,课后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1-0035-04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在西方影响极大的一种教学理,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也被理解为一种教学思想。  追本溯源,有效教学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对于教学科学化运动,大致观点是:教学是一门科学
关键词 中世纪中国史,学科素养,美国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唐宋文明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64-05   在中国历史中,我们一般没有中世纪这种说法,中世纪(The Middle Ages),绝对是个外来名词,它是西方人习用的一个历史名词,专指欧洲历史上的中古时期,简称“中世纪”或“中古”。但在美国初中生的历史课本中,“中世纪
关键词 优质课,评比,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68-03  优质课评比,是由国家、省、市、县教育部门通过层层选拔,集中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反馈等进行的综合考评活动。它主要从两个方面(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理念层面、操作层面、策略层面)加以评判。在优质课评比中取得佳绩,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IT采购团队的表现一贯差强人意,这一方面归因于他们面临重重障碍:个别团队成员只是偶尔露个面,却拥有过大的影响力;没有让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加入团队;过分关注供应商在其产品方面的宣传;对安全不够重视,不一而足。  那么,当IT专业人员是采购团队的成员时,他们可以如何改善情况并确保采购很成功?据Gartner声称,他们其实大有可为。  这家研究公司调查了来自全球大中型企业的1464名受访者,结果发现他们
[摘要]协饷制度是清代军饷供应的中心环节之一,对于保障军需供应,维护清朝统治作用綦重。清前期,四川属于受协省份,由户部指拨邻近省份协济军饷。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作为国家财薮的东南各省先后遭受兵燹,财政供支捉襟见肘。为了应对时局,清廷将四川视为财政搜罗的重点所在,令其协济他省军需。四川由受协省份变成承协省份,以成同年间为关键。本文意在探讨清代四川财政地位转换的内外因素、过程及其影响,借以管窥近代协饷
[关键词]历史学,核心素养,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1-0040-05   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之后能够留下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建立在历史学学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