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螨浸出液脱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至1994年我们观察了用粉尘螨注射液(上海医科大学红旗制药厂)脱敏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88例、女63例,其中1~3岁55例,4~7岁61例,8~12岁34例,>16岁1例;均具有典型的风团样斑丘疹,呈纺锤形,中央有小水疱,少数四肢末端见有大水疱者,伴有继发感染或湿疹,致糜烂.32例为新发病例,其余为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的复发病人.二、皮肤过敏试验治疗前病人常规做皮肤过敏试验.方法:取1:100浓度的粉尘螨注射液一滴于消毒后前臂内侧皮肤表面上,然后用消毒三棱针穿过试液点刺皮肤至出血为度.

其他文献
麻风病的发病机理、疫苗的制备及早期血清学诊断的研究都需要提供高特异性的麻风杆菌抗原,而麻风杆菌体外尚不能人工培养,所以目前麻风杆菌的抗原分析和筛选主要依赖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工程等.MPT51蛋白是结核杆菌分泌蛋白的一种,具有多种免疫活性,且认为和85复合体抗原有同源性.本研究用原位斑点杂交法从麻风杆菌基因文库中筛选及克隆出编码麻风杆菌的MPT51类似蛋白即MPL51蛋白全基因片段,建立了此基因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存在于银屑病皮损内的炎症介质,参与皮损炎症过程[1].甲氨喋呤(MTX)是治疗银屑病有效药,其机理主要是抑制表皮细胞过度增殖,而对中性粒细胞(PMN)影响的研究少见报道。
为了研究和了解病原真菌的分布及动态,我们对哈尔滨医科大学近十余年来门诊就诊的皮肤科患者做了深、浅部真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分离,并与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阶段的病原真菌培养结果相比较,观察菌群动态变化,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深部真菌多数来自全省各地,浅部真菌来自全省各地与本市市民,各占50%。
期刊
例1男,12岁,45天前头部出现数个小脓疱,自涂一扫光10余天无效,脓疱发展为脓肿,自觉瘙痒,未接触浅部真菌病患者,家里养狗.当地医院诊断为疖肿,抗生素治疗无效.皮肤科情况:头顶右侧约7cm5cm脓肿,其上毛发稀少易拔出,挤压脓肿毛孔溢脓汁,其周围散在小脓疱.实验室检查:WBC11.0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单核细胞0.05,尿常规、肝功能、胸透皆正常.
期刊
期刊
1994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尼莫地平(nimodipine)和曲尼司特(tranilast)联合治疗了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107例,取得较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
期刊
我们在常规真菌学鉴定的基础上,应用API系统对120份临床分离菌及实验室保存菌种进行了鉴定,所得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