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能创设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发展综合能力。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何合理巧妙地在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合理地进行分组
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是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在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和个性差异进行互补分组,尽量让兴趣相投的同学在一组,可以让学生们有共同的话题,避免因个性差异而造成冷场和离群现象,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教师要留意学生的长处优点,并时常以此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上进心,小组合作模式恰好可以让学生的长处得到最大的发挥,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擅长的事项自行分配职位,例如,表达能力较强且最具领导能力的同学担当组长,文笔优异的同学担当本组策划人员,而擅长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同学则可担当小组“情报”人员,这样可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利用,让每个人的优势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高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环节中的实践应用
1.预习环节
在预习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第一单元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内容包括:预习提纲、预习重点、预习小结与反馈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阅读方式由学生自主讨论决定,既可以独自阅读,也可以轮流阅读,还可以讨论阅读,但是要注意记录相关重点。其次,由小组长带领学生填写学案,并列出提纲,将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做好标记,然后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要不停穿插于学生当中,为学生及时指点迷津。学生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研究解答。第三,教师应结合教学提纲分配学习任务,要求每个小组都讲出文章的一个或两个知识点。第四,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分配到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和分析,派出一名代表讲解知识点,由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第五,小组小结和反馈,反馈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既可以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也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还可以进行习作练习。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反思。最后,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2.学习和展示环节。
对预习的成果进行展示,体现了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学生学习和展示的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对于简单的问题不要展示,对于重点问题、疑点问题、拓展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进行展示,意在開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升级学生综合能力、具有代表性和价值型的问题,一定要加大展示力度。
首先,让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回顾上节知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其次,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当复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出学习重点和难点。展示课的目标不同于预习课的目标,展示课的目标侧重于总结学习规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展示来获得学习技能,而预习课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第三,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再由组长分配给小组成员,然后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一般的模式是:中下游学生负责讲解和分析;上游学生负责点评和拓展。在这一环节我们要注意: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要均衡,如果题目较难,可以安排两组一题,如果题目较简单,就一组一题;限制任务完成的时间,这样会让学生产生紧迫感,从而加快自己的行动;根据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对小组进行打分和评比。最后,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兴趣,可以采取多样化评比,如:小组成员都参与的加五分;参与点评加十分;灵活变换任务方式的加二十分。当学生展示完毕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谈一下本节课的主要收获。
3.评价环节。
评价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教师选择展示课上的疑难问题,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意在查缺补漏、巩固提高;二是教师事先收集历史资料和新理念,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运用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总结,一方面对合作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帮助学生了解每个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弥补小組合作学习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包括:参与程度、积极性、活跃性、团结合作、合作效果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要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多采用鼓励和激励性语言,少使用讽刺和挖掘性语言。
三、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教师是学生在求学路上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时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当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点拨,发挥引导者的优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拨乱反正,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从原本肤浅的认识到对本质的认知,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拓展思维,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小组学习质量。
一、合理地进行分组
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是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在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能力高低和个性差异进行互补分组,尽量让兴趣相投的同学在一组,可以让学生们有共同的话题,避免因个性差异而造成冷场和离群现象,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教师要留意学生的长处优点,并时常以此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上进心,小组合作模式恰好可以让学生的长处得到最大的发挥,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擅长的事项自行分配职位,例如,表达能力较强且最具领导能力的同学担当组长,文笔优异的同学担当本组策划人员,而擅长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同学则可担当小组“情报”人员,这样可以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利用,让每个人的优势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高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环节中的实践应用
1.预习环节
在预习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第一单元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内容包括:预习提纲、预习重点、预习小结与反馈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阅读方式由学生自主讨论决定,既可以独自阅读,也可以轮流阅读,还可以讨论阅读,但是要注意记录相关重点。其次,由小组长带领学生填写学案,并列出提纲,将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做好标记,然后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要不停穿插于学生当中,为学生及时指点迷津。学生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研究解答。第三,教师应结合教学提纲分配学习任务,要求每个小组都讲出文章的一个或两个知识点。第四,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分配到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和分析,派出一名代表讲解知识点,由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第五,小组小结和反馈,反馈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既可以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也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还可以进行习作练习。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反思。最后,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2.学习和展示环节。
对预习的成果进行展示,体现了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学生学习和展示的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对于简单的问题不要展示,对于重点问题、疑点问题、拓展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进行展示,意在開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尤其是那些有助于升级学生综合能力、具有代表性和价值型的问题,一定要加大展示力度。
首先,让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回顾上节知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其次,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当复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出学习重点和难点。展示课的目标不同于预习课的目标,展示课的目标侧重于总结学习规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展示来获得学习技能,而预习课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第三,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再由组长分配给小组成员,然后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一般的模式是:中下游学生负责讲解和分析;上游学生负责点评和拓展。在这一环节我们要注意: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要均衡,如果题目较难,可以安排两组一题,如果题目较简单,就一组一题;限制任务完成的时间,这样会让学生产生紧迫感,从而加快自己的行动;根据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对小组进行打分和评比。最后,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由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解答。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兴趣,可以采取多样化评比,如:小组成员都参与的加五分;参与点评加十分;灵活变换任务方式的加二十分。当学生展示完毕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谈一下本节课的主要收获。
3.评价环节。
评价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教师选择展示课上的疑难问题,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意在查缺补漏、巩固提高;二是教师事先收集历史资料和新理念,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运用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总结,一方面对合作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帮助学生了解每个小组的实际学习情况,弥补小組合作学习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包括:参与程度、积极性、活跃性、团结合作、合作效果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要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多采用鼓励和激励性语言,少使用讽刺和挖掘性语言。
三、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教师是学生在求学路上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时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当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要积极引导点拨,发挥引导者的优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拨乱反正,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从原本肤浅的认识到对本质的认知,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拓展思维,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小组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