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非花,叶子花
【出 处】
: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发表日期】
:
2021年9期
其他文献
实践情况表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囚徒困境下,共同犯罪案件中刑事被追诉人“认罪”的真实性与自愿性更难以把握,辩护律师常会陷入两难境地;质证“走过场”导致庭审虚化等问题,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暴露得尤为突出;而“另案处理”乱象丛生、证明标准的实现路径特殊、同案犯责任不清等共同犯罪案件的特定问题,更不容忽视。侦查人员严禁过度“诱导”部分犯罪嫌疑人认罪,检察官谨慎审查共同犯罪案件中的“认罪”,严格适用“另案处理”,充分保障刑事被追诉人的有效辩护权,才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科学论断同样适用于粮食领域.一方面,我国粮食生产保
新《民事证据规定》重构了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和鉴定意见的法定委托要件,环境司法活动中最为关键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亦须因之作出相应调整。从鉴定意见内涵界定角度视之,以往法庭采信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时的资质中心主义和科技中心主义有必要向以审判为中心的法定主义转变。从鉴定人诉讼地位角度视之,在“有专门知识的人”制度体系中,当事人聘请的鉴定人、“专家辅助人”以及法院委托的鉴定人、“专家辅助人”都应当顺应庭审实质化改革要求,明确当事人聘请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在庭审中的科技对抗角色和法院委托的鉴定人对
循证警务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犯罪预防控制与警务行动模式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警务模式。循证警务体现为警察与社会关系重构下警务目标转型的现代性话语及理论建构,体现为犯罪控制主导下的警察专业化向后现代风险防控主导下的“知识-权力-技术”共治的警务改革演进脉络和话语转向。循证警务在中国警务改革实践中的本土性知识构建与应用,需要将循证警务的哲学、理念、技术与决策逻辑嵌入到中国的社会治安治理与风险防控体系之中,并经由循证警务机制实现治安治理的力量、资源、政策、技术等要素的整合,推进治安警务机制的完善、结构优化、资
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建立以来,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完善鉴定制度、推动控辩平等对抗、强化质证权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率却远低于预期,运行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制约其功能发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该制度在我国尚处于构建阶段,相关法律规定较为概括,一些根本性问题尚未厘清。虽然2018年实施的《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等对该制度运行的程序进行了一些细化,但诸如刑事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权利义务
在英国,专家在参与法院审判时至少曾分别扮演过以下四个角色:当事人的专家、特别陪审团、技术陪审员和法庭专家,这一发展脉络与诉讼中查明事实的主导权之变化及对抗制的确立和发展有关。近年来,英国民事司法改革通过限制专家证据的运用、强调专家对法院之职责以及限制专家证言的适用,重塑了专家证人的权利和责任--“法院的专家”成为专家证人的新角色和新定位,其选任权、资格、职责等也随之发生着转变。这一转变实质上是英国为克服当事人主义的弊端,而将法院对专家证据的控制权逐步进行了强化。在我国,法官的鉴定权责与鉴定人权责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