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大夫说“诊所”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柯大夫诊所”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诗歌报月刊》开设的一个栏目,在当时曾产生一定影响。不记得想法最初是如何产生的,或许是有感于当时评论界流行的西式文风,或许那天身体刚巧有点不舒服去过医院,因事情过去实在太久,具体细节记不起来了。但出于当年刊物负责人蒋维扬先生的建议是可以肯定的,时间应该是1990年下半年。好像在一封信里他先问起,还说可以考虑专栏形式。然后双方通过信件反复讨论,把有关内容、篇幅、风格等基本确定下来,其中甚至还谈到了稿费,说短文不易,要写好的话付出精力也不会少,主動提出可以适当提高。另外文责自负,作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编辑部不会改动,总之,虽是千把字的小玩意,作为刊物一方的办事风格却体贴而温情,依稀透出几分民国范儿,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具体实施已是次年初,这也是所有专栏的一个惯例。但不知为什么是从第二期开始而不是第一期,是寄得晚了,还是稿子中途出了问题,同样也想不起来。只知在每期的四十八页中占据了一页,真正属于我的大约是半页,其余半页要用来刊登所谓“病人”的作品,而我的工作就是确诊他的病情并写出合格的“诊断报告”,同时还要附上有效的处方,以利他的诗歌身体能尽早康复。敬业是肯定的,不然对不起刊物的信任,效果如何就不敢保证了。有一次为了一个复杂的“病例”,一时吃不大准,不得不请来其他诗人朋友一起“会诊”。还有一次写“处方”时涉及美国诗人勃莱的一首诗,为了确保疗效,特意比较了各种版本,努力找出其中最好的,为此自然也付出了不少时间。
  以现在文坛的玩法来看,这样的“胡闹”已经不会吸引多少眼球,但在当初,不仅惊世骇俗,甚至还有另张异帜的嫌疑,如“诊所”开张时贴“开业启事”,关闭时贴“停业启事”,专栏题签为白大褂和红十字,在编辑部所在地合肥宿州路九号还有正式的“挂号室”,简直像是要跟白求恩抢饭碗的样子。这显然得益于刊物的宽容与开放,让我这个没有行医执照的江湖郎中,技术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却能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随心所欲地“玩”了一把。后来栏目有点小名气,碰到诗坛朋友也有以“柯大夫”相称的,回想起来真是很有意思。如今时间过去差不多有近三十年,至于当初为什么会选中我,不是别人,而自己又怎么会想出这样的点子来,至今仍然胡里胡涂。
  柯平,1956年12月生于浙江湖州,曾任湖州师范学院教授。著有诗集《历史与风景》《诗人毛泽东》《写给小白的71首情诗》《诗话浙江》《文化浙江》等。专著有《阴阳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都是性灵食色:明清文人生活考》《素食者言》等。
其他文献
马驹  从今以后,我只是定窄盐沟上  一匹撒欢着的马驹 亲爱的  没事吃吃草,偶尔也嗷叫着几声  告诉你,我一直在你身旁  未曾离开过,而且还负责永远爱你  母亲  这是6月?对!毫无疑问  6月6日的凌晨6:08  唉!失眠了,窗外只有几颗星贼亮着  但这会儿那个像牛一样犟的女人肯定又背  个竹筐  出现在定窄盐沟那片山头了  雨季已来临  我答应你,亲爱的  下个雨季一定要和你好好相爱  再也
(一)  登山之前,我是一个彻底的怀疑论者  微信里的山水,永远无法突破  相册的容量。昨夜,拐杖在梦里  点石成金,所以当遇见状如白鳍豚的石头  从砂石里探出头颅和身子时  我的心,颤抖了一下  凭什么,要让一块石头  活在人的假想中?景区指南上  中文和英文的间距适中  还有更多的石头  被命名,被翻译,被蒙尘的眼  带入光线摇晃的午后。倦意袭来  十二潭池的凉意  要远远大于神话的吸引力  
龙崎市的稻田  对岸只有树丛环绕着房舍,  间距的别称,是从精灵到巢穴。  稻田间的行车路,阳光碾过的大地。  那时夕阳昏沉,一只白鹭立在田间,  ——它的家人,是我。  禾苗用来呼吸,水面吹弹可破。  穿制服的学生不慌张,在岁月中  游荡,眼眶压低在云和晚霞之间。  这里有美丽的生命,泥土也在生长。  行步的白头巾。  野鸭栖息的草丛,  以及泄密的花粉,飞舞在晶莹的水汽中。  想到蛙鸣,夏夜的
那些花一直以花的形式理解草  以草的名義标注芬芳  ──我是否混淆了概念  泥土已将一切清晰地标注  谁住在谁的心里?  我一直住在村庄  一直以村庄的名义标注自己  那些异于村庄的城市  因被村庄团团围住而  失去血色  发出机械般的吼声  谁还比村口的那棵树更加  难以企及?  年年自我否定 又自我肯定  年年放弃那些花那些果实与叶片  但它永远不放弃  紧紧握住根的泥土  那些粉红色的花朵 
一场夜雨突如其来  被灯光包装得五颜六色的城市  被夜色包裹着无法逃逸的光  碎了一地  柏油路的街面流淌着各式的光  有的兴奋,有的冷静  有的温馨,有的忧伤  有刺眼的有黯淡的  最卑微的光总是和阴沟里的水  一起熄灭,一起堕入更黑的黑夜  這场雨收割了城市的夜晚  把它藏入更深更黑的夜  雨水汇流成河  带着好多灯光的悲伤汇流成河  这是今夜城市的主题  主人公是黑暗里一片流动的灯光  在夜
平原  郑州黄河迎宾馆的梧桐树林高大如山  我看见的平原沿着公路展开  在泥土和灰中生长的植物有可能是蔬菜  也有可能是苗圃  我的确没有认真看它们一眼  太阳和它的光在浑浊的空气里  像一个很久没有洗澡的人  那些逐鹿中原的英雄呢,金戈铁马呢  仿佛一場厮杀并未结束  它们的声音从我心底升起又落下  它们的魂灵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便跃跃欲试  多么难以平静的平原啊  无法隐藏或埋葬的历史总会盘旋空中
主持人语:  诗人关注哪里,恩想和情绪也就会流向哪里。陈仓  的诗歌带有故乡的根性,他是纯朴的,诗却有着和别人  不一样的独特视角。他不以机巧取胜,有时还表现得有  些笨拙,他知道人生是不圆满的,这不妨碍他追求他的  诗歌理想,他用审视的眼睛观看周围世界,在变幻的风  云中保持他最初的信念。阿华的诗如同她笔下的青江,  注重于勾勒和映射人的真实内心,面对现实的不足和缺  失,她选择用自己的想象予以
两颗水珠  快相遇了  感谢荷叶托着我们,轻轻摇晃  阳光从远处过来  照射在我们的小窗户上  感谢水草簇拥、安静地衰败  我们得以看清自己  在滚动中消失又出现  感谢世界柔软  我是一颗也是两颗  或者无数颗  我们尚未相遇  再小的荷葉也会太大  但快了  我们已经在世界的同一侧面  在倾斜到来之前  我们还有漫长的永恒  失踪者  ——银河边  距离上一次相见已经太久  想不起当时舍不得放
北风将金黄的银杏叶彻底剪落  飞舞是两种外力的唆使  而这一切被站在四楼的我发现  我并不打算把其归至悲壮之列  深秋与初冬无明显之界  这不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浩劫  室内的某个局部  一杆旧式的十六两秤被高高挂起  被称物与秤砣努力达成妥协  我们称之为平衡  在慵懒的阳光下  室内的某个局部变得温和起来  森林深处  正午,我去了一片很久未至的森林  那里人迹罕至。红黄将天空彻底渲染  这里是森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被侵犯,是5年前在上海生活的时候。  有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2号线一如往常人潮拥挤,列车从人民广场行驶至南京东路,  往常漆黑一片的隧道里突然闪耀起了光影的追逐,朝窗外望去那是投放在墙壁上的一则牙膏广告,  画面并不是非常清晰但总是一片阖家欢乐的气氛。  那一刻,除了对富有未来感的高科技感到兴奋以外,我心底同时升起了一阵厌恶与深深的忧虑。  难道就连这么点时间,我也不配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