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审视中职专业教学改革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审视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层面现实困境,深层次分析教学“供需错配”的实质,从提高质量入手,以生为本,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主体、环境、资源、方式、文化、评价等多维度的有效供给策略,更好地适应中职生学习“需求”变化,促进供需双方协调共振,提高专业教学效率。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9C-0045-03
  一、问题提出
  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从经济学角度看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要素,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为中职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笔者作为一线专业教师,分析目前中等職业教育的现实困境,立足“需求侧”,通过供给侧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专业教学去产能、补短板的对应策略,实现供需匹配,打造高效专业课堂。
  二、现实困境
  (一)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
  从本市近三个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报告分析,供求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找工难”现象严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加速了智能世界的到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冲击行业产业升级换代,传统行业用人需求量削减,新兴产业企业求贤若渴,其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供需错位非常严重。
  (二)中职专业教育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
  最近网络看到的一篇文章《专业化教育真的能满足产业需求吗?》,文章谈到“互联网 公共(或共享)自行车”在各个城市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但翻看我们《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加工制造类与交通运输类,均没有找到自行车这个专业,我们总在说“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事实上逐渐开启的智能时代的产业是复合的。由此可见,中职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明显已经存在巨大落差。但是,我们依然还在用2010年修订的专业目录来管理2017年的专业建设,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三)专业课堂教学供给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审视中职生的专业课堂,你会发现中职的专业课堂依然在沉睡,教师们不研究时代的变化,不研究教学对象需求的变化,只是简单做个复读机,进行着刻板教条的知识单向度地“供给”。学生认为课程乏味无聊,教师老套死板,造成了如下的窘境:上课时,清醒没有发呆的多,发呆没有睡觉的多,睡觉没有玩手机的多。有的学生人在教室、实训室,但精神已游离于课堂之外。
  三、原因分析
  (一)“2.0”与“4.0”之间的供需错位
  工业4.0时代新兴产业的发展亟需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目前中职教育依然沿用着“职业教育2.0版”的培养模式,试图用标准化的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和师资,生产“标准化”的产品。“2.0版”生产出的产品不能适应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所创造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2.0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智能时代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版”的人才需求存在着供需错位。
  (二)中职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产业升级下现代企业需求的人才特征是跨学科、专业的跨界复合型人才,现阶段我们培养的学生知识范围还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专业”范围内,所学知识陈旧,与产业应用脱节,许多实训设备已被产业淘汰,无法适应现代产业升级的需求,大量的岗位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的专业概念。例如,“互联网 共享自行车”是加工制造、工业设计、社会公共服务以及投融资技术的结合;电子商务是“互联网 传统营销”的结合;“机器人”是电子、机械、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的结合。
  (三)中职专业教学无效供给现象严重
  中职课改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许多学校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如过去教师授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照本宣科,现在变成了“新技术老课堂”,将黑板换成投影、粉笔换成鼠标,“电灌”代替“口授”,“照屏念字”代替“照本宣科”,但本质上其实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同是复读机,学生是储存器,教学过程成了知识的灌输与记忆的单向度过程。这种变化与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的变化相比,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们并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对象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要,专业课堂依然是一种无效的供给,专业课堂无聊乏味,学生枯坐课堂,心不在焉,教师没有教学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些现象依然还是大多数中职学校专业教学的常态。如此教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吗?
  (四)严重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但目前中职专业教学依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忽视情感”现象,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素养的培养严重缺失,制约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
  四、改革路径
  (一)确保人才有效供给,提升专业与产业对接度
  针对我市近几个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情况分析,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产业市场需求量增大,现有的毕业生已不能满足服务产业升级需求,要确保市场需求的人才有效供给,就要提升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度,提升产业链良性发展,深入了解产业链的各环节并进行分析,淘汰落后专业,优化人才配置,面向特定的“服务域”,增设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专业教学中提供与产业链对接的专业领域知识技能等供给,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补上人才需求短板。
  (二)着力提升供给主体,有效提升人才供给质量
  教师是专业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决定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职业学校需要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基础理论知识的“软”能力,还要有岗位实践的“硬”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条件深入企业实践,感知企业文化,了解生产工艺、操作先进设备、传承工匠精神、锤炼岗位技能、孵化教学案例,更好地“反哺”教学,从而有效地提供“人才”供给质量,实现人才供需的有效匹配。   (三)提档升级供给环境,有效延伸专业课堂功能
  全新智能教育时代已经开启,教学环境的提档升级应致力于突破空间、时间壁垒,突破传统教室的空间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扩大专业教学活动的发生地,将教学活动的空间延伸至实训车间、机房、教学模拟室等;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搭建个性化学习时间,实现跨平台、跨终端的泛在学习应用。精细化管理专业教学环境,创造大数据分析、校企联动、线上线下、虚拟(互联网 、实训仿真技术)与现实(实验、实训操作)结合、安全与隐私保障的无时不能、无处不能的专业学习环境,将专业课堂的功能有效延伸,为专业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四)优化供给资源配置,保证教与学的有效实施
  一是通过网络去收集OER、MOOC,微课、专业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等国内外的教学资源,降低优秀教学资源的获取成本;二是灵活构建特色的APP辅助学习软件、虚拟实训仿真软件、微视频课程资源;三是淡化时空、专业、学科边界,开发与岗位需求对接教学资源;四是教师备课时结合以上三点整合重构、持续优化改进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组织,设计不同的课程结构,创设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优质高效的供給资源,供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实现自适应学习,保证教与学的有效实施。
  (五)混合创新供给方式,确保专业教学有效供给
  教学环境的提档升级、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线学习让知识的储存量无限大,但它也存在着“碎片化”样貌的不足。创新混合式教学就是利用求知者现有的新旧范式,将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统一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将过去定制的教学模式迁移为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较少的关注知识的传递,更多的关注探索与发现,从理解学生开始,把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导原则,教师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看他们的立场、焦虑、内在学习动机,创造出一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体验,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技能,还能在互动学习活动中感受进步、体验收获。
  (六)重塑专业课堂文化,增强专业教学管理智慧
  专业文化对中职生专业成长影响是巨大的,更新升级的学习环境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和控制力,但如果学生缺乏玩转这种作用机制的方法和文化规范,这样一种转向个性化的环境可能会适得其反。中职生的认知、自控力都比较弱,“说教”在他们身上很难奏效,但如果巧妙地设置些亲身参与的体验去触发他们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润泽学生,认知的种子就会根植于学生的心灵。
  (七)完善多元智能评价,凸显核心素养养成教育
  将传统专业教学课堂仅着眼于“以教为中心”的唯技教育,转变到着眼于“以学生为中心”,摒弃经验总结式的判别与群体选拔式的束缚,利用智能化时代的优势,以强化育人为目标,全面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设计多元考评机制,智能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科学了解学习情况,客观真实地评价学习者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判别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视化的显示,有助于学习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发挥优化评价的功能。
  从供给侧的角度谈中职专业教学改革并不是直接否定“需求侧”,恰恰相反,是以“需求侧”为导向,增强中职专业教学供给的精准性、科学性、有效性,实现供需双方协调共振,提高专业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章跃一
其他文献
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气候原因,这里秋收时间较为漫长,从9月中旬开始持续到11月中旬.
随着工业4.0的普及和深入,对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培养应着重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重复的技能点。本文从工业控制网络构建课程实施“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入手,
摘要:探讨谦卑型领导行为、组织自尊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4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谦卑型领导行为量表、下属组织自尊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测量。其结果为护士感知的谦卑性领导行为及开门纳言维度、组织自尊和工作投入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性。医院与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护士谦卑型领导行为和组织自尊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投入。  关键词:护士;谦卑型领导;自尊;工作投入  中图分类号
五年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岗位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以来,研究者们对五年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
渐序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是一种作文序列化和快速化相结合的作文训练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改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目标要求,对“543”
学校实施德育时,需要从德育的概念入手,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的教育,同时也应从基本的学习与生活形态入手。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弘毅精神为核心,确立以“五从、五做
本文对表面热喷涂技术的工艺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火焰喷涂、爆炸喷涂等表面热喷涂方法,并介绍表面热喷涂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
摘要:现有的高职人才培养国际化存在课程设置缺乏国际通用性、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较低、高职院校用于国际化的经费不足三个主要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从构建国际化人才的保障体系及构建国际化人才的实施体系两个方面全面提升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并全面研究了两种体系构建的相关组成因素,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国际化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保障体系;实施体系  中图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质量不高之现状,笔者通过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追溯全市中职学校数学课堂低效、乏味的根源,提出需从学生学习力、教师教学力、教学条件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寻求提高数学课堂活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C-0042-05  一、
10月26日上午10点30分,宗申巴贝锐在2017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举办了“山地王就是帕维奇”——帕维奇ZS554拖拉机发布会,引得台下人潮涌动、欢呼频频。“帕维奇”源自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