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是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生成、发展的,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应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确保校园文化的方向;培育主体文化,增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活力;打造特色文化,提升和谐校园文化的品位。
  [关键词]大学精神 和谐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张苏峰(1969-),男,河南扶沟人,周口师范学院公共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河南 周口46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09)和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地方高校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1884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167-02
  一、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和谐校园主要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即学校各方面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体现在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从内容上看,和谐校园文化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 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大学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表现在外在的、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形式,也叫载体文化,它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它所体现的是大学校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文明、高雅、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既是大学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大学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反映,是师生陶冶情操,培育和谐校园文化,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
  2 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以和谐为追求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内容,既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又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它体现的是大学中人与人的和谐。大学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要以高扬生命意识、关注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为核心内容,才能体现和谐校园的真正魅力。
  3 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在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形式,如大学的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等。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它所追求的是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人人心情舒畅的氛围,体现的是人与学校的和谐。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保障。
  二、大学精神及基本内容
  1,大学精神。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指出:“大学之使命有二:一日学生之训练,一曰学术之研究。”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而其中大学精神又是灵魂。“大学精神就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权威的角色定位,价值中立、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大学固守其传统、不随波逐流、引领社会文明不断进化的独特精神贵族气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体现在理念、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们的价值追求、生活理念、道德理想与行为规则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在大学发挥着激励意志、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的功能。
  2 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自由精神、批判创新精神、科学与人文精神、社会关怀精神等。第一,自由精神一为学术自由,二为人格独立。高校作为知识分子云集的领地,学术自由是其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必要土壤和重要环境,大学承载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职能要求大学必须具有自由精神。自由精神要求大学人要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不受权威的干扰和利益的引诱,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必须忠于事实真相,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恪守独立人格,耐得住寂寞,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思考和科学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创造。第二,批判精神表现为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通过对历史和现实作甄别和审视,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达到破除迷信、蒙昧与保守,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大学的教育与科研发展史就是科学史上证伪过程的展开史,是一个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扬弃过程。”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建立在对陈旧观念和习惯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发现不足,修正谬误,才能为创新提供机会。创新精神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也即是超越,大学以人才培养为己任,而创新性恰恰是优秀人才的核心特质。同时,大学在创新中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第三,科学精神表现为追求真理和实事求是,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探求真理,要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并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树立敢于批判谬论、纠正错误的气度和勇气。在追求真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认识过程中遵从规律,克服主观臆断和盲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以人的平等、自由、幸福,社会的民主、和谐、进步为起点和归宿,体现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乃至人与科学的终极关怀,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第四,社会关怀精神体现为高等教育要关注现实、传承文化、服务社会,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同时,它体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直接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通过校园文化对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
  三、大学精神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灵魂
  1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生成、发展的基础。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和谐精神,实现大学的和谐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学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大学精神是其基本要素,和谐是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生成、发展的基础。大学精神作为对学校历史、品格、特色、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文化的高度凝聚和整合,是已被广大师生员工普遍认同和接受,并广泛渗透在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培养目标、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学精神是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是先进的;体现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心和互助,是和谐的;提倡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又是宽容的。
  2 大学精神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是大学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在一所学校的历史发展中,大学精神须经长期积淀而成,它反映了大学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等,它既是一种文化结晶,又发挥着文化的力量,它渗透在大学校园的各方面,以其特有的凝聚、导向、塑造等功能在大学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灵魂作用,发挥着丰富大学的内涵、提升大学境界、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和实现自我完善、塑造健全人格和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思潮多元、文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彰显大学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首要任务。任何一所大学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既是一部学校的物质发展史,也是一部学校的文化史。大学精神可以通过激发广大师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豪感,把个人的成功与学校的成功、个人的命运与学校的命运、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使学校的发展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有助于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办学特色,而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正是一所大学的魅力之所在,有助于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贯穿于办学理念之中,从文化的原创性、独立性、传承性和开放性去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继承历史传统的优秀人才。
  四、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确保和谐校园文化的方向。大学是高级人才聚集之地,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灵魂,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文化中的理论指导,对于廓清广大师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坚守大学精神,实现正确的文化选择,共同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导,既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又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使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成长同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奉献社会、增长才干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价值。要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在比较交流中融合、统一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2 培育主体文化,增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活力。首先,建设学生文化,彰显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是和谐校园文化成果的直接享受者,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主体力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充分重视建设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学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自课堂以外,健康的学生文化使学生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成才、科学研究方面的主体作用,尤其要重视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群体组织的校园社团是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成分,承载着重要的文化教育功能。建设学生文化要统筹规划,把学生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个育人工作和人才培养当中,形成合力:要明确学生文化建设的目标,在科学的规范下,通过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实现其功能;要把大学精神渗透到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中,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吸收大学精神,继承并更好地发扬大学精神。其次,要注重教师文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校园文化及各类校园活动的主导者,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主体。教师文化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成分。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大学教师作为大学生的人生榜样和引路人,在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文化是学校成功管理的重要因素。弘扬大学精神,重视教师文化,有助于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给教师充分的学术自主权和学术空间,使教师的职业意识、主体意识、育人理念、价值取向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教师在治学、育人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建设教师文化,发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学生文化和校园文化发展。
  3 打造特色文化,提升和谐校园文化的品位。“大学特色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具有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的个性特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所在,命脉所系。培育和强化特色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大学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大学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声誉、社会地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面临着国内和国际高校竞争的压力,特色成为一所学校在激烈竞争中获得发展的根本,只有特色才有生命,才可能培养出有特色的学生。校园文化记录着学校的历史与传统,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追求,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又是培育学校特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打造特色校园文化,首先要有创新的精神,对其他高校的优秀传统只能借鉴,而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校园文化的规划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定位、传统,校园文化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围绕中心开发特色;校园文化要体现地域特点,尤其要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地域文化既是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培养的重要资源和优势所在,也应该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着力点。
其他文献
【国际在线】和中国一样,法国也有高考。法国高中会考的最大特点就是:考试种类丰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除了各种考试的大体分类外,在每项考试中,还包括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和自选
花椒因产于凤县而得名凤椒.凤椒栽培历史悠久,久负盛名.<辞海>中介绍到:"凤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并富山林特产,以凤党、凤椒驰名".
【光明日报】从今年起,由捷克教育部支持研发的最新一代“反剽窃”电脑软件系统,开始在捷克一部分高校正式投入实际应用。随着校方及教育管理部门打击学术腐败的力度加大,今后高
本书是现实治疗(Reality Therapy)大师格拉瑟博士的力作。我个人学习现实治疗有二十多年,亲身体验其理论的实用性,受益无穷。看到中译本《了解你的学生》的问世,感到莫大的喜悦。
茶叶是一种四季饮品中医认为.茶叶是”万病之药”.具有“上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利二便”之功效。现代医学也证实,茶叶具有防癌、抗衰老、利尿解毒等保健作用、
《消失的唱片店》之岁月如刀这张黑胶唱片中收录了八首歌,记录了近三十年的不同人生历练,或迷惘,或坚定,或放弃,或执着。在音乐中所表达的情绪,透露出一个懵懂少年的跌跌撞撞
国有林场是我省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共有国有林场258个(含森工系统24个林场),经营总面积5936.68万亩.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截止2002年底,共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4
4月12日,陕西省林业斤张社年厅长到户县省森工医院、宁西林业局检查工作。在与森工医院领导进行了座谈、视察了医院病房并参观了医院的先进设备后,对省森工医院的良好发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