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高等教育招生体制的约束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是以高考为核心的招生制度,这种高度统一和集中的招生制度使高考制度几乎是我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惟一的链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这种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科技素质的需要,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一方面,这种招生制度仅以文化知识作为惟一的评价手段,难以衡量一个人的全面素质。选拔出来的学生有的高分低能、后劲不足、潜力不大,创新能力不足等。另一方面,这种招生制度人为地制造了区域间的不平等性。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是以省为单元组织录取的,招生政策和录取线标准由各省制定,不同省份的录取标准差别较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录取标准成倒差。这就人为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平等性,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 高等教育办学经费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经费问题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我国高等教育投入虽然近年来一直成增加趋势,但仍没有达到财政性教育经费4%的目标,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投入仍有很大的差距,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的巴西高等教育投入也有一定的差距。
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模式主要依靠政府,尚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在高等教育不断扩张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出现的经费困难就再所难免。即使在发达国家,政府也难以承担高等教育扩张所需要的全部费用。而发达国家的美国以及欧洲其它国家,高等教育投入模式相对多元化,主要包括政府投入、产学研合作收入、专利收入、社会捐赠等,而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民间资本得不到有效利用,社会捐赠机制没有完全形成,这种社会融资体制的落后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又一重要障碍。
三 高等教育办学特色无法呈现
第一,办学跟从、模仿过于严重。国内的一些院校为了提高自己前进的步伐,使自身办学层次升级,便趋之若骛,盲目跟从全国重点大学办学模式,出现国内跟从国外,普通高校跟从重点高校,地方院校模仿一般大学的办学模式,专科院校为尽快升入本科院校而实行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普通本科模仿重点大学的办学模式,不抓教学,偏搞学术科研,导致了专科教育本科化,本科教育研究生化,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办学模式,使自有的办学特色消解,办学盲从无序。
第二,“为了特色而特色”的办学模式。一是拿专家创一流,拿硬件创特色。一些学校为了争创特色专业,强抓某一学科,高薪聘请该学科的业内专家,购买与学科相关的仪器、设施,兴建教学楼,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殊不知一个特色专业的创建需要一定的历史积淀、师资积累、社会影响,在没有相应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人事制度的配合下,这种“尝试”终将破产。二是拿“特点”当“特色”。一些学校在某个学科获得了奖项,受到了表彰,便大张旗鼓,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这种“特色”的建设上,因而忽视了学校重点学科和正常工作,使学校陷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第三,高等院校的重“外延”,轻“内涵”。随着学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的饮食、住宿是各个高校面临的首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各个学校不得不扩大校舍,征地圈地,从而忽视了对教学质量的追求。
四 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下降
第一,师资水平的大打折扣。一个学校的发展依靠教师。好的师资是一个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各个高校在纷纷大批引进师资、吸引人才的时候,由于前几年(2004、2005、2006年)迎接本科评估的时候,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师资的学历水平,大批引进了高学历人才,而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大批量的引进人才,人才的优秀度就会大打折扣,而在随后再次需要高水平人才的时候,高校的空缺岗位廖廖无几,致使高层次人才受到冷落。
第二,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随着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开设了大量新兴专业。一方面开设了一些面对市场需要、应对科技变化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扩充了传统专业。而教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上市场变化一日千里,使得高校无法看清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可能开设的专业已经被市场所淘汰,这就造成了大批大学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有些专业是高等教育与地方政府联合培养的地方专门人才,而这些人才一般情况下是为某些特殊投资企业培养的,一旦这些企业撤资或倒闭等,针对此类企业培养的人才就再无用武之地。
我国的传统学科专业设置有增无减,传统文史专业,如哲学、历史每年也在扩招,这些专业本来就业岗位有限,就业面窄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伴随着扩招的进程,这些学科也不甘落后,纷纷扩招,扩招的结果必然导致更多的大学生失业。
第三,大学内部教育资源短缺。大学扩招犹如暴风骤雨,突然到来,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教育行政部门事先没有计划,大学没有准备,突然启动。1999年招生扩大了45%,此后连年扩招,这样学校不得不把有限的经费应用于扩大校舍,购买硬件设施等,这样就忽略了教师、学科、专业的建设,学校生源的扩大与资源的短缺必然影响教学的质量。
第四,大学的行政化、官僚化。在我国大学,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和传统的原因,已经形成重行政、轻学术的现象。大学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学院精神向经济理性主义和新管理主义意识转化。整个大学不是教授治校而是行政治校,将基础学术组织(院、系、所)视为下属机构,将教师视为被领导者,职能部门沾染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第五,学生素质的下降。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进入高校后,一些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与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并且身体素质下降,自治能力差,缺乏自觉行为、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等不良的现象。
五 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问题
第一,学校重视不够。就业指导仅仅是学校就业指导的一个部门在做这个工作,一直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多以招生为主,很少把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规定了思想政治课、语言工具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四大类课程,就业指导课很难列席其中,虽然就业指导部门多次要求就业指导课应作为大学生必修课之一,但很难引起学校的重视。加上课程设置的陈旧,就使得大学毕业生仍然以天之骄子自居,毕业后不愿到艰苦行业,或行业待遇差、就业环境差的行业工作,导致大量自愿性失业的情况发生。
第二,就业指导教材的不规范。由于就业指导课还没有正式的被请上课堂,因此就业指导教材也不规范,市场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以营利为目的,请一些所谓专家编写了一些就业指导教材,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联合编写了一批就业指导教材,这些“教材”都很难作为正规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多以辅导员为主进行授课,辅导员的素质又参差不齐,很难保正授课 的质量。加上教材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就业指导课的质量也只能流于形式。
六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第一,专业知识无法应用于实践。由于大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缺乏实践技能,在实际工作操作中,难以在短期内胜任,而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更多的考虑到实际运用能力,而大学毕业生由于上学期间实习少,实践少,因此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差,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满意。
第二,创新能力不足,适应能力不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意识淡漠,学习主动性差,进入工作岗位后,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不断变化,大学毕业生往往束手无措,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成为困扰当代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问题。
第三,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缺乏。由于长期以来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职业素养的缺乏。一些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敬业精神不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为企业奉献,遇到问题时把个人利益放到第一位,把企业利益放到次要的位置上,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乐于高高在上,天之骄子的感觉,不愿意为他人服务,与其它企业或单位交往时,缺乏诚信的品质,喜欢独打单干,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求职技巧、求职能力的欠缺。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由于平时学习的紧张,往往在临近毕业时才着手找工作,在工作面试时,往往准备不充分。由于准备不足,对应聘的单位缺乏了解,在回答对单位的印象时往往仓促紧张,给招聘者一个不好的印象。同时,一些学生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到工作信息的筛选上,认为找工作时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素质和学历,这样在对信息的筛选上往往比较盲目,不能筛选出准确有用的信息,这样在面试时往往答非所问,错失了应聘的良机。
七 科技进步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经济技术在推动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它也造成了一定的副面影响。它是一个导向,指引着人们对教育的投资方向,指引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一方面,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大量开设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生化技术等高科技专业,以求赢得更高的就业率。随着此项过程的加快,必然达到市场的饱和,甚至供过于求。另一方面,金融风暴、经济泡沫,导致大批跨国公司纷纷裁员,使得白领工作压力增大,时刻面临失业的威胁。近几年的就业寒冬现象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当前就业的压力和现实。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是以高考为核心的招生制度,这种高度统一和集中的招生制度使高考制度几乎是我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惟一的链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这种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科技素质的需要,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一方面,这种招生制度仅以文化知识作为惟一的评价手段,难以衡量一个人的全面素质。选拔出来的学生有的高分低能、后劲不足、潜力不大,创新能力不足等。另一方面,这种招生制度人为地制造了区域间的不平等性。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是以省为单元组织录取的,招生政策和录取线标准由各省制定,不同省份的录取标准差别较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录取标准成倒差。这就人为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平等性,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 高等教育办学经费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经费问题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我国高等教育投入虽然近年来一直成增加趋势,但仍没有达到财政性教育经费4%的目标,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投入仍有很大的差距,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的巴西高等教育投入也有一定的差距。
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模式主要依靠政府,尚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在高等教育不断扩张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出现的经费困难就再所难免。即使在发达国家,政府也难以承担高等教育扩张所需要的全部费用。而发达国家的美国以及欧洲其它国家,高等教育投入模式相对多元化,主要包括政府投入、产学研合作收入、专利收入、社会捐赠等,而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民间资本得不到有效利用,社会捐赠机制没有完全形成,这种社会融资体制的落后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又一重要障碍。
三 高等教育办学特色无法呈现
第一,办学跟从、模仿过于严重。国内的一些院校为了提高自己前进的步伐,使自身办学层次升级,便趋之若骛,盲目跟从全国重点大学办学模式,出现国内跟从国外,普通高校跟从重点高校,地方院校模仿一般大学的办学模式,专科院校为尽快升入本科院校而实行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普通本科模仿重点大学的办学模式,不抓教学,偏搞学术科研,导致了专科教育本科化,本科教育研究生化,研究生教育大众化的办学模式,使自有的办学特色消解,办学盲从无序。
第二,“为了特色而特色”的办学模式。一是拿专家创一流,拿硬件创特色。一些学校为了争创特色专业,强抓某一学科,高薪聘请该学科的业内专家,购买与学科相关的仪器、设施,兴建教学楼,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殊不知一个特色专业的创建需要一定的历史积淀、师资积累、社会影响,在没有相应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人事制度的配合下,这种“尝试”终将破产。二是拿“特点”当“特色”。一些学校在某个学科获得了奖项,受到了表彰,便大张旗鼓,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这种“特色”的建设上,因而忽视了学校重点学科和正常工作,使学校陷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第三,高等院校的重“外延”,轻“内涵”。随着学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的饮食、住宿是各个高校面临的首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各个学校不得不扩大校舍,征地圈地,从而忽视了对教学质量的追求。
四 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下降
第一,师资水平的大打折扣。一个学校的发展依靠教师。好的师资是一个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各个高校在纷纷大批引进师资、吸引人才的时候,由于前几年(2004、2005、2006年)迎接本科评估的时候,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师资的学历水平,大批引进了高学历人才,而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大批量的引进人才,人才的优秀度就会大打折扣,而在随后再次需要高水平人才的时候,高校的空缺岗位廖廖无几,致使高层次人才受到冷落。
第二,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随着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开设了大量新兴专业。一方面开设了一些面对市场需要、应对科技变化的新兴专业,另一方面扩充了传统专业。而教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上市场变化一日千里,使得高校无法看清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可能开设的专业已经被市场所淘汰,这就造成了大批大学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有些专业是高等教育与地方政府联合培养的地方专门人才,而这些人才一般情况下是为某些特殊投资企业培养的,一旦这些企业撤资或倒闭等,针对此类企业培养的人才就再无用武之地。
我国的传统学科专业设置有增无减,传统文史专业,如哲学、历史每年也在扩招,这些专业本来就业岗位有限,就业面窄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伴随着扩招的进程,这些学科也不甘落后,纷纷扩招,扩招的结果必然导致更多的大学生失业。
第三,大学内部教育资源短缺。大学扩招犹如暴风骤雨,突然到来,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教育行政部门事先没有计划,大学没有准备,突然启动。1999年招生扩大了45%,此后连年扩招,这样学校不得不把有限的经费应用于扩大校舍,购买硬件设施等,这样就忽略了教师、学科、专业的建设,学校生源的扩大与资源的短缺必然影响教学的质量。
第四,大学的行政化、官僚化。在我国大学,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和传统的原因,已经形成重行政、轻学术的现象。大学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学院精神向经济理性主义和新管理主义意识转化。整个大学不是教授治校而是行政治校,将基础学术组织(院、系、所)视为下属机构,将教师视为被领导者,职能部门沾染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第五,学生素质的下降。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进入高校后,一些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与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并且身体素质下降,自治能力差,缺乏自觉行为、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等不良的现象。
五 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问题
第一,学校重视不够。就业指导仅仅是学校就业指导的一个部门在做这个工作,一直没有受到学校的重视,学校多以招生为主,很少把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规定了思想政治课、语言工具类、体育类、计算机类等四大类课程,就业指导课很难列席其中,虽然就业指导部门多次要求就业指导课应作为大学生必修课之一,但很难引起学校的重视。加上课程设置的陈旧,就使得大学毕业生仍然以天之骄子自居,毕业后不愿到艰苦行业,或行业待遇差、就业环境差的行业工作,导致大量自愿性失业的情况发生。
第二,就业指导教材的不规范。由于就业指导课还没有正式的被请上课堂,因此就业指导教材也不规范,市场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以营利为目的,请一些所谓专家编写了一些就业指导教材,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联合编写了一批就业指导教材,这些“教材”都很难作为正规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多以辅导员为主进行授课,辅导员的素质又参差不齐,很难保正授课 的质量。加上教材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就业指导课的质量也只能流于形式。
六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第一,专业知识无法应用于实践。由于大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缺乏实践技能,在实际工作操作中,难以在短期内胜任,而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更多的考虑到实际运用能力,而大学毕业生由于上学期间实习少,实践少,因此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差,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满意。
第二,创新能力不足,适应能力不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意识淡漠,学习主动性差,进入工作岗位后,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不断变化,大学毕业生往往束手无措,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成为困扰当代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问题。
第三,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缺乏。由于长期以来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职业素养的缺乏。一些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敬业精神不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为企业奉献,遇到问题时把个人利益放到第一位,把企业利益放到次要的位置上,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乐于高高在上,天之骄子的感觉,不愿意为他人服务,与其它企业或单位交往时,缺乏诚信的品质,喜欢独打单干,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第四,求职技巧、求职能力的欠缺。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由于平时学习的紧张,往往在临近毕业时才着手找工作,在工作面试时,往往准备不充分。由于准备不足,对应聘的单位缺乏了解,在回答对单位的印象时往往仓促紧张,给招聘者一个不好的印象。同时,一些学生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到工作信息的筛选上,认为找工作时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素质和学历,这样在对信息的筛选上往往比较盲目,不能筛选出准确有用的信息,这样在面试时往往答非所问,错失了应聘的良机。
七 科技进步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经济技术在推动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它也造成了一定的副面影响。它是一个导向,指引着人们对教育的投资方向,指引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一方面,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大量开设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生化技术等高科技专业,以求赢得更高的就业率。随着此项过程的加快,必然达到市场的饱和,甚至供过于求。另一方面,金融风暴、经济泡沫,导致大批跨国公司纷纷裁员,使得白领工作压力增大,时刻面临失业的威胁。近几年的就业寒冬现象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当前就业的压力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