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是第一教育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发展到了一个较高层次,从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的方式,教师教的方式到师生互动方式,无处不存在信息技术的“身影”。可见,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无可取代。教育各个应用领域和实施过程及评价过程都很好地整合了信息技术。基于此,笔者从哲学高度认识和实践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普遍功能。
  一、对信息技术的再认识
  信息就是知识。信息技术就是关于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加工和知识的输出的技术。知识的获取就是个体注意与知觉的过程,知识的加工就是个体新旧图式有效整合的过程,知识的输出就是个体再认和再现或创意的过程。这些过程的实现采用的方法和策略称之为信息技术。
  二、关于“教育力”的概念界定
  教育力,简而言之就是教育的能力。教育者利用教育资源向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能力。可见教育力的体现要借用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资源呈现或量度。教育者、教育对象与教育资源是教育力的三要素,是一个学校的、国家的甚至整个社会的教育综合实力与能量的陈述方式。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能动者,承担着教育资源和对象的组织和管理,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
  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过程中的能动者,承担着向教育资源和教育者自主探究和发现的任务,基本上可以分为基础教育对象、职业教育对象及成人教育对象。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对象规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
  教育资源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媒介体,是一个包括教育工具及动力,存储、控制、信息等在内的整合系统。其中教育工具是最主要的、决定性的子系统,它是教育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的出现即是一个生动而具有说服力的证明。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因此都有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者是受教育者,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者。人人都要有利用教育资源,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人人都要有集体意识,学会与人共处与合作,才能最终推动教育力不断向前进。
  教育力的概念是一个迁移的概念,既有哲学高度的共性(物质性与社会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表现在:教育力的生产形式是人对人的“加工”,是一种精神生产,为物质生产提供动力和方法。表现为人类肉体和精神的延续和升华。
  三、信息技术是第一教育力
  首先,信息技术是教育力。如果把教育力看做一个结构和内容很复杂的系统的话,教育者、教育资源、教育对象则是教育力中的实体性要素,而信息技术是知识形态的教育力或潜在的教育力,是教育力系统中的非实体性要素。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教育力。信息技术只有通过加入教育过程,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教育力,才能实现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效。信息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教育力主要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第一,通过教育和学习信息技术可以转化为教育者的经验和技能,使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第二,通过信息技术开发和编程,信息技术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媒体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第三,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拓展教育对象的学习方式,发现新的认知领域及新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第四,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使教育力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总之,信息技术作为智性因素,通过渗透到教育力各个要素和环节中转化为现实的精神力量而发挥作用。现代教育力及要素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教育力=信息技术×(教育者 教育资源 教育对象)
  最后,信息技术是第一教育力。信息技术在教育力的不同阶段和水平上,所占地位和所起作用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是教育力中首要的因素和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教育力的发展,教育力的发展主要是由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是第一教育力。
  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
  信息技术在教育资源开发上有利于知识内容呈现和管理。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特别在学校课程实施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价值,从远的方面说它将对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习惯、方法起到关键性作用,从近的方面说,它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技术基础,没有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信息技术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思想。目前课程整合大多研究技术层面的东西,在知识的呈现、师生的交互方面,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确实都很好地利用了起来,但是当我们离开这个硬件环境的时候,又回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上。在这个时候及时把信息技术思想武装到课堂教学中才真正实现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良性整合。不妨把学生看做信息环境中的“工作站”,老师是“服务器”,师生关系是“网络化的”,课程标准是信息传输“协议”。知识流不就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环境中流动的吗?要想网络畅通安全,那我们就好好研究“工作站”、“服务器”、“网络”及“协议”。
  因此,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师生的互动都要信息技术支撑的网络和多媒体平台实现,没有信息技术,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将是一句空话,这样的信息化教育将是一种划时代的有效尝试。知识就在这样一个庞大的、能动的、智能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力系统中流动着、加工着,不断创造出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10年1月5日,本刊记者罗娅嫔专程采访了湖南省株洲市九方小学邓石军校长.邓石军,现任株洲市石峰区教育局副局长、株洲市九方小学校长,先后被评为株洲市“十佳青年教
为了了解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开展本次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最被学生认可的课堂教学是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互相结合,相辅相成;只要教师在教学时能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高密度、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对畜禽健康检测产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此外,由于近几年来口蹄疫、禽流感疫情连续爆发,畜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面临严重的威胁。根
内部控制是由监事,经理的公司董事会和执行的所有工作人员,针对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实现
在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形成一定的建设机制以加快网络课程建设,是目前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广州地区高校的实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育者如何兴其利、去其弊?应以引导为主,将学生从不健康的娱乐和交往中引向学习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活动中去.教育者除了运用科学的德育方法和技术手
多媒体信息平台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有其价值与作用,本文尝试把表现性评价与小学音乐学科的新课程改革相联系.探究基于多媒体信息平台对小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的方法与途径.
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博客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博客技术给习作教学带来的效应,并提出了博客技术应用于习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信息技术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运用的妙处:给古典诗歌导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诗歌朗读进入真正的春天,让学生在名家诵读中深深地领悟了诗人的情感:利用直观视觉的冲击中开创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