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学的“三维”思考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学对于高中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素养的形成承载着重要功能。该模块的教学应以真实问题情境为载体,通过创设学习者观察和进入问题的真实情境、关注学习者分析和理解问题的立场视角、指导学习者掌握和运用理性思维工具的方法,共同推进教学进程,以增强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认同和理论自信。
  关键词: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真实情境;主场视角;思维方法
  在高中段已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以下简称《常识》)作为选修模块,对于高中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素养的形成承载着重要功能。《常识》模块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培育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以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正如《常识》在“致同学们”中所阐明的:“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指导下,拓展国际政治视野,观察国际现象,了解真实的国际社会,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有助于我们以深邃的目光、开放的心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批判地继承、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有助于我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理性精神”作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常识》主要是介绍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二战以后重要国际组织的兴起及其作用。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内容,《常识》教学应以真实问题情境为载体,围绕“以国际重大时政为背景设置相关学科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正确立场和视角,掌握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三个维度,使师生双方经由共同的问题探究与辨析历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创设学习者观察和进入问题的真实情境
  学习是由问题驱动的,真正能够激发学习者兴趣、活跃其理性思维并推动教学双方深入探究的问题,一定是在客观、真实的情境中产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思想政治课堂的魅力之源。《常識》中的许多概念、原理与观点较为抽象,不少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疏远感,但是《常识》内容又与当代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现象和问题具有高度关联性,这就要求《常识》教学要始终关注这些现象和问题,并学会运用学科专业工具,引导学生“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常识》是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只有为学生开好这扇窗,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纵论天下大事,洞观世界风云”的舞台,才能使《常识》教学“常活”“常新”。
  《常识》教材中所引用的素材,主要包括了历史和时政两大类,“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材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更新,力求使用最新的素材,以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感。”[1]
  以《常识》专题三为例,2016年美国政坛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中美关系是当代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我们需要把思考美国政治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政治制度问题引入到教学之中,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批判性地认识西方的民主政治,也有助于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和自信。我们可以通过“素材替代”的方式使问题情境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真实感,如下表所示:
  另外,在2016年度的重大国际时政中,英国脱欧公投、意大利修宪公投、联合国新任秘书长产生、联合国安理会在国际安全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加入WTO 15周年等新闻事件,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鲜活素材。
  二、关注学习者分析和理解问题的立场视角
  理性精神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常识》教学要注重培养高中生“判断政治是非,并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的能力”[2]。这一能力关乎价值理性,简单地说,即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思考选择什么样的立场和视角分析问题。
  作为选修模块的《常识》与作为必修模块的《政治生活》,虽然其教学的基本目标都指向“政治认同”,但是在教学的具体立场和视角上,则有明显的不同。在《政治生活》学习中,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现实“政治生活”的当事者与参与者出现,即以个体立场——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着对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自信与认同;而《常识》教学则基于国家立场,即我们每个人在观察和分析国际问题的时候,是从维护本国利益和民族情感的立场出发的,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大国,我们在与其他重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两种基本视角:其一,对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我们主要是批判者和借鉴者;其二,对于在构建当代国际社会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我们主要是参与者、合作伙伴和建设者。
  教学视角与立场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习者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向与效果,这体现在素材裁剪、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以及评价等诸多方面,从深层次上说,选择本身就蕴含了某种特定的价值取向。
  在观察、分析美国的政治现象和制度时,我们主要选择批判者的立场和视角。典型的如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试卷中第41题的第2问:运用“美国的三权分立”的知识,说明国会何以常常使总统提出的议案胎死腹中。
  设问中的“议案胎死腹中”充分表明了命题者的立场和视角,批判性的价值导向十分明显。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在按照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关时政素材、设置相应问题时,应充分注意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导向。
  三、指导学习者掌握和运用理性思维的方法
  《常识》模块的内容十分庞杂,不仅主体(国家和国际组织)及其性质多种多样,而且所涉及的政治制度种类繁多,性质有别,在时间、空间上的跨度都很大。要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内容,既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也需要掌握综合思维的方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性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复杂政治问题的剖析和思考。   本模块教学中,比较方法由浅而深地运用包括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同一国家不同制度间的比较,如美国政治制度中的总统制与三权分立制度;第二层次是同类性质国家之间的比较,典型的如专题二第四框比较“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第三层次则是不同性质国家之间的比较,尤其是我国的政体与英、法、美三国政体的比较,如我国的民主集中制与美国三权分立制的比较。第三层次是《常识》教学的落脚点,知识层面的比较分析,最终应为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的目标服务,诚如北京师范大学张宏毅教授所言,“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只有把中国的政治制度放到与世界其他重要国家如英、法、美的比较中,才能做到更为历史地、全面地评价我国的制度,才能真正懂得我国现行制度的优点和历史地位。”[3]
  比较方法的运用,归根到底是为了增进学生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认同和理论自信。
  综合思维的方式,就是学会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4]。
  《常识》教学中综合思维方式的运用,也宜把握三个层次:首先,对于每一制度或组织应加以综合分析,一方面,对每一制度或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应进行综合分析,如理解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既涉及美国的政党制度,也涉及美国总统制政体的运行,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另一方面,对每一制度宜作全面剖析,既要把握其历史的进步性,也要分析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其次,是不同国家制度或国际组织之间的综合分析和认识,如我们可以参加2016年杭州G20峰会的各国领导人职务称呼的不同,分析其背后的不同政体,并进一步辨别这些政体的具体内涵和特点,以加深理解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辩证关系。再次,我们对于任何知识的理解,不仅需要依据相应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展开,而且对于任何制度的分析和批判都要把握其所植根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如此才能形成真切深刻的体认,正如萧公秦在分析美国政治制度时所指出的,“美国民主受到一种更深的政治文化习惯无形地支撑着,那就是,人们从根本上不信任政府与官员。基于这种不信任而产生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处处对政府的行为设防,处处对政府及其官员保持警惕与怀疑。”[5]一种制度,如果离开了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环境,则未必能够产生其意料中的效果,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这也是我们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的深层次原因。
  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的相遇与碰撞,使我们更为深刻和自觉地放眼世界,反思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存在的痼疾,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在批判地借鉴西方政治文明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笔者以为,与《常识》教学密切相关的核心素养培育,就是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经由对我国政治制度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制度的理性思辨,以及正视我国通过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挥日益重要的影响力这一事实,巩固和深化“政治认同”。《常识》的比较式批判分析与《政治生活》(必修)的解剖式系统分析相互呼应,从内外两个方向共同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10.
  [2]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科目考试说明[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6(1):35.
  [3]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编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44.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59.
  [5]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1):405.
其他文献
立足生活主题的教学设计是指在深刻解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教材中的生活主题内容为教学单元,通过主题概念的厘清、主题困惑的解决和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解决核心问题和构
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负荷越来越大,对电力系统安全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近些年来,电力事故多发,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生产秩序,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传统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显,已经引起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运作方式的不同,网络信息监控的特点和模式也不一
道德养成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 更是学科的主要育人目标之一.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 要从学生的道德认知出发, 注重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激发学生的道德意志,
6月19日,中国药科大学的张灿教授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种对抗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s)的新策略:利用免疫细胞运输抗癌药物,穿透血
摘 要:不同类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有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不同解决策略。如图表学习策略、史料运用策略、联系学习策略和问题探究策略,应通过解决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实例,提高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图表学习;史料运用;联系学习;问题探究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策略,是指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学业质量标准是该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 操作化、 层级化描述, 是考试评价、 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编制学业质量标准应坚持发展性、 整体性、 水平性、
目的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抗高级别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6例高级别胶
在互联网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侨乡学生的家国情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需学校去研究和思考。侨乡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目的探讨骨肉瘤潜在的miRNA分子调控网络,为解析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差异表达分析获得骨肉瘤组织表达水平发生显著性改变的miRNA,并找到具有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