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2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稻曲病是一种常发病害,其发病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会造成部分水稻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为防止此病害发生,针对其表现症状、发病条件,提出了较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稻曲病;症状;发生条件;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26-01
  稻曲病俗称稻灰孢、谷花病、青粉病等。该病发生于水稻穗部,危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快,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墨绿色。开始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风吹雨打容易脱落。稻曲病过去只在中晚稻田零星发生。近几年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密穗型高产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在沿淮地区发生呈逐年上升之势。在不少地方造成较大损失。据农科所2011—2012年连续2年对全县三大种植水稻乡镇(阜南县洪河桥镇、张寨镇、老关乡)30家种植水稻大户稻曲病发生情况调查统计:3个乡镇每年平均种植中晚熟杂交水稻5 200 hm2,病穗率高达30%~40%,病粒率最高达40%,平均12.5%。折算损失稻谷450~1 200 kg/hm2,每年直接损失稻谷4 280 t,按2.6元/kg算,直接经济损失1 112.8万元。另外,由于其病粒有毒,不能作为国家储备粮,更不能作饲料,否则会引起禽畜慢性中毒,内脏发生病变甚至死亡。可见,稻曲病危害极大。通过近几年的观察研究,总结出一套较完善的稻曲病防治措施,以供广大农民借鉴。
  1 发生症状
  稻曲病主要在水稻孕穗后期到抽穗扬花期感病,危害穗上部分谷粒,少则每穗1~2粒病粒,多则可有10多粒甚至几十粒,受害病粒菌丝在谷粒内形成块状,逐渐膨大,形成比正常谷粒大3~4倍的菌块,颜色初始为乳白色、黄色,后逐渐变为墨绿色,最后孢子座表面裂开散出墨绿色的粉状物,有毒。在孢子座表面可产生黑色、扁平、硬质的菌核。整个谷粒失去原形状,被病菌包围取代。
  2 发生条件
  稻曲病菌以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或落入土中的菌核越冬,来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最初浸染[1-3]。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6~28 ℃,24~32 ℃时发育良好,低于12 ℃或高于36 ℃不能生长。田间湿度大,露水过重且上午露水干得慢的情况下,稻曲病发生重。着粒稀的品种谷粒上结水时间较短,稻曲病发生较轻;着粒紧密的品种,谷粒上露水不易干,稻曲病发生重而普遍。中、晚稻品种,若在抽穗扬花期遇持续阴雨天气,稻曲病发生较重[4-5]。施氮量过大、过迟,会导致叶片生长宽大下垂,田间荫蔽通风透光性差,稻株氮碳比失调,抗性下降,稻曲病加重,尤其对于杂交型水稻,因其生长旺盛,叶色浓绿,郁闭且开花时颖壳张开时间稍长,更有利于病菌入侵,发生程度更重[6-7]。
  3 综合防治
  稻曲病在抽穗扬花期易发生,最早在孕穗后期就可侵入穗苞。同时结合此病发生危害的各种因素,生产上以预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防治。
  3.1 选用抗病品种
  稻曲病的抗性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应因地制宜,选择一些适合当地种植、抗病性较强的水稻品种。
  3.2 清除病原
  播种前清除病残体及田间病源[8-9]。进行大田灭茬,杀死病原。将发病的田块在水稻收割后深翻,以便将菌核埋入土中。
  3.3 种子消毒
  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24 h,再用清水浸泡24 h,然后催芽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0 g药加清水100 kg搅匀)浸种60~70 kg,浸48 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
  3.4 水肥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慎重施用氮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推广浅水灌溉技术。孕穗后期,宜浅水勤灌,干湿交替,勿大水漫灌,长期淹水[1-6]。
  3.5 药物防治
  3.5.1 选准药物。2011—2012年,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分别对国内外多种防治稻曲病的药物进行试验总结。结合全国基层示范县超级杂交水稻示范项目,把12个超级水稻品种分成4个小区,每小区3个品种,每个品种333.3 m2。分别用4种不同药物或药物组合在相同时间内进行防治试验,具体施药如下:在水稻破口期前5~7 d在第一小区用75%肟菌·戊唑醇1 500 g/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1次,间隔7~10 d再喷施1次,(如喷施后遇雨需重喷)进行防治。在第二小区用12.5%井冈·蜡芽菌3 000 mL/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间隔7~10 d再喷施1次,进行防治。在第三小区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加20%井冈霉素375 g/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间隔7~10 d再喷施1次,进行防治。在第四小区用28%稻后安600 g/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间隔7~10 d再喷施1次,进行防治。通过以上4种试验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为75%肟菌·戊唑醇和28%稻后安,2种防治效果均达到85%~90%。其他2种防治效果较差,只能达到75%。因为28%稻后安价格较低,建议广大农民使用,也可使用75%肟菌·戊唑醇,对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这2种药药剂毒性低,对水稻后期叶病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可作为大面积稻田应用的首选药物。
  3.5.2 掌握好施药时间。对稻曲病侵染特性的研究表明,此病菌侵染的主要时期为水稻破口初期,同时考虑到水稻穗颈瘟及螟虫的各项防治,穗期病虫害总体防治时间应选在水稻破口初期最好。
  3.5.3 注意事项。防治稻曲病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气温高时可减少防治次数;湿度大时,要重点防治;向阳的田块可减少防治次数;阴雨天气多,要加强防治。如用井冈霉素防治,在破口前5~7 d以常规用药量的1~2倍药剂防治1次,其效果比常规用药量防治2次好。井冈霉素施药后应保持稻田水深3~6 cm 3 d。由于稻曲病是水稻后期病害,一定要注意使用药剂的安全期。
  4 参考文献
  [1] 胡圣法.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8):155,157.
  [2] 黄世文,余柳青.国内稻曲病的研究现状[J].江西农业学报,2002(2):45-51.
  [3] 程艳辉,曹远银,张晶,等.稻曲病菌培养条件的优化[J].河南农业科学,2011(5):120-123.
  [4] 赖贵青.稻曲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S2):59-60.
  [5] 杨兵.白湖圩区水稻稻曲病发生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4):603.
  [6] 薛春梅,潘正艳,吕国光,等.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吉林农业,2011(9):81.
  [7] 王欢,涂军民,梅凯华,等.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68.
  [8] 刘天晓.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9):347.
  [9] 王维超.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北方水稻,2013(1):46-47.
其他文献
马铃薯Y病毒是近年来危害烟草生产的重要病毒之一,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与品质。本研究利用DNAMAN软件对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录的马铃薯Y病毒(PotatovirusY,PVY)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
地下室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来自于人们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运用巧妙的设计和现代科技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地下室的优、缺点进行剖析,提出一系列改善地下空间设计
对56例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做鼻咽腔温度测定,观察体温对麻醉后苏醒的,结果表明,低温组手术病人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正常体温组为长,说明维护手术病人的体温有利于患者麻醉后
分析了文县茶树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阐述了晚霜冻害、春季低温灾害、干旱、高温热害、冰雹等气象灾害对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介绍了沙漠设施红提葡萄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苗木调运及贮藏、建园、定植、温室环境温度调控、肥水管理、枝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及采后
目的探讨“韦氏三联九针”联合青盲一号方治疗颅咽管瘤切除术后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采用“韦氏三联九针”联合青盲一号方治疗的颅咽管瘤术后视神经
目的分析产后饮食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及便秘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2例,门诊编号尾数为单数者分入观察组,尾数为双数者分入
顺北油气田属于超深断控型油气藏,完井中出现完井工具失效、井壁坍塌、无法在水平段多体动用产能、管材腐蚀严重等问题,原用于岩溶缝洞型油藏的裸眼完井方式适应性降低,阻碍
进行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桔红蜘蛛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克胜集团生产的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对柑桔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期较短。建议在春、秋季平均每
私人银行,是专门为富豪提供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财富管理,为富豪一段时期甚至一生的金融需求提供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