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传统运营商的心底之殇
如果我们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互联网是电信业催生出来的,传统运营商覆盖广泛的网络,搭建起互联网产业链舞台。OTT、腾讯微信、QQ、新浪微博这些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已经成了传统运营商心中的痛。一个个耀眼明星在这个平台上“劲歌热舞”,风头也渐渐盖过,甚至取代传统电信业的未来。腾讯凭借各种终端上的QQ、微信几乎成为IM市场上的垄断者,新浪微博则网罗了海量的用户,新的商业模式也应运而生,人们的生活不断被新的技术重塑。市场环境的改变与数据业务形成鲜明对比,运营商的传统语音、短信业务的生存空间在慢慢萎缩,年轻的原生态团队、原有的PC端互联网大鳄,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成群而至,虽然运营商依然可能依靠成熟的3G模式,为自身带来不菲的收入,但是与互联网企业比较,它们的成绩变得黯淡许多。
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巨头的眼里,这些机会本来都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中国移动若干年前的“移动梦网”概念,谁说它不是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国内版雏形?在互联网泡沫期,几大门户正是依靠着运营商提供的机会,才渡过了“冰河时代”,从而对运营商感激不尽。一大批CP、SP当年像苍蝇一样围绕在电信运营商的周围,轰都轰不走,甚至由此牵出了中国移动腐败窝案和包括大批寄生公司在内的利益链条。而在苹果推出了伟大发明——APP Store后,除了让运营商措手不及和招架不住外,往昔的“美好时光”,也随着传统运营商们在新时代日渐式微而一去不复返。同时,国内三大运营商还需面对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尚在孕育中的移动虚拟运营商(MVNO)和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威胁。
二 、传统运营商的冲击与挑战
其实,全球范围内的电信运营商,都面临着相同的冲击与挑战,怎样才能在互联网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将公众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自己身上,如何不会沦为简单的“管道”,是需要共同解答的难题,也是一场新的博弈。市场格局会随着这场争斗重新洗牌,一个新的丛林法则即将出现,弱者在这个新的世界中不会存活,谁都有可能掉入被淘汰名单,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传统运营商。
不改变等于坐以待毙,传统运营商深知这个道理的重要性。于是我们看到,它们的态度由本能的排斥变成主动地迎接,希望构建一个包括硬件制造商、终端制造商、第三方内容开发者和用户在内的新生态系统,完成传统电信企业与互联网基因的结合。“飞信”“飞聊”“沃友”“翼聊”相继粉墨登场,传统运营商旗下的多个互联网业务基地、移动操作系统、手机浏览器等等让人眼花缭乱,但给人深刻印象的却屈指可数。虽然三大运营商亦步亦趋地推出了应用商店、手机阅读、手机音乐、手机动漫、云计算、手机游戏,却对互联网公司无法形成太大杀伤力,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传统运营商转型上,垄断思维、体制、同质化成了转型最大的障碍。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特殊的选择机制会导致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有益的特征,并非在进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或被保留。拥有更多的手指对人类的生活可能会更加方便,但是这种方便不会增加任何繁殖机会,反而会减少。这种观点似乎也是在为运营商的转型提供疑问:当改变发生时,运营商们能否通过环境的考验?
三 、传统运营商的战略部署
2013年亚洲通信展在上海开幕,与往年一样中国移动再次如约而至。TD-LTE产业已经成熟,今年预计将有11款TD-LTE手机上市,其中,高集成度的28纳米的TD-LTE智能手机也已经上市,这表明TD-LTE产业水平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随着全球终端芯片厂商的集体发力,TD-LTE多模多频段手机技术趋于成熟,今明两年将迎来TD-LTE终端多样化、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目前,我国TD-LTE在芯片、终端、仪器等关键设备方面已具备进入大规模商用的条件。这些信息都在说明,中国移动在经历了惨痛的3G教训后,在不可逆潮流的推动下,正在卷土重来。但在各种势力的多重挤压之下,其能否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光辉未来?这显然不仅与中国移动有关,三大运营商正在共同寻求答案。
中国电信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产业链,在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传统的产业链环节,对产业链进行改进和提升。3G业务原本就已经是以数据为核心,微信的出现将会与数据业务产生协同作用,两者目前不存在矛盾。今年,中国电信的交易会虽仍以手机终端为主,中国电信与中国银行在移动支付上进行战略合作,其车联网服务系统也已在无锡上线。中国电信在互联网上的雄心是有目共睹的,要做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向互联网转型的成功者。然而,中国电信果真了解互联网吗?以现今的实力,能从三大运营商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弄潮儿?如果不能,那应该做些什么?
大量的OTT业务将运营商逼得十分局促,它们消耗了运营商惊人的流量,分流了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和利润。尤其是微信,对运营商的异质替代作用十分明显,导致中国移动2012年业绩增幅降至历史低谷。近期,有关运营商对微信磨刀霍霍的消息频频爆出。面对滚滚而来的OTT洪流,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的传统运营商开始觉醒,它们一边发力自有的OTT业务,一边对互联网基地进行公司化改造,试图通过“去电信化”重新夺回话语权,避免沦为“空心管道”。但要想破局,浑身流淌着垄断血液的运营商必须放下身段。只有彻底地打破捆绑在体制上的枷锁,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产业链合作顺势而为,运营商才能长出移动互联网因子。经历几年的艰难探索,运营商明白,它们最大的责任还是管道,应该把管道经营做好。运营商不惧怕沦为“管道”,管道梳理通畅了,用户的黏性自然会上来,增值业务的价值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挖掘。而在缺乏与互联网、市场化相匹配的机制的情况下,一味想着流量变现,疏忽了管道的修葺,传统运营商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四 、传统运营商的自我救赎
在互联网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电信业似乎总是进退失据。电信运营商在“被管道化”的危机面前瞻前顾后,当以OTT为代表的互联网业务正逐步侵蚀电信业传统业务——语音和短信时,电信运营商却始终无法拿出有效的应对办法。彷徨中的电信业和电信运营商,真的要变成明日黄花,成为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吗?
传统运营商要有放弃做互联网产品的决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行业的发展,终端与应用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应用成了移动互联网的标准配备,也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三大运营商不仅是信息通信的管道,而且还是内容与应用的提供者,但是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运营商语音业务受到OTT企业的威胁,逐渐被“管道化”了。为了应对此种变化,运营商随机应变,上了多个互联网产品项目,与互联网企业直接竞争,但多发展势头低迷,影响范围较小,吃力不讨好,电信运营商如何转型呢?显然,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总结世界电信运营商的失败经验,开放的态度才能引领电信运营商构建平台的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传统运营商其实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强大的网络是传统运营商的最大优势,没有强大网络的支撑走超低价策略的移动虚拟运营商也无法做得一帆风顺。如果不能以真正的开放态度来吸引合作伙伴和用户的加入,电信运营商很难在与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传统运营商应该搭建一个生态系统平台,构建一个让硬件商、终端制造商、第三方内容开发者和用户全部参与的生态系统,而传统运营商的角色应该定位成这个智能平台的引领者。当移动通信市场进入成熟期后,移动网络运营商市场争夺的焦点转向存量市场,移动用户的业务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差异化服务成为争取客户的主要手段。传统的移动运营商往往没有能力满足所有细分市场的需求,此时MVNO灵活创新的优势得以显现,MVNO毫无疑问是最具创新力的群体。同传统运营商相比,MVNO无论是在业务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方面都明显更快。尽管目前多数MVNO的业务还局限在语音、短信和数据连接上,但是,一些颇具创新的苗头已经显现。很多传统运营商已经意识到了MVNO宝贵的创新力,已经退市的大部分MVNO就是被传统移动通信运营商收购,其原因是想降低竞争压力,同时将其收为己用。
如果我们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互联网是电信业催生出来的,传统运营商覆盖广泛的网络,搭建起互联网产业链舞台。OTT、腾讯微信、QQ、新浪微博这些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已经成了传统运营商心中的痛。一个个耀眼明星在这个平台上“劲歌热舞”,风头也渐渐盖过,甚至取代传统电信业的未来。腾讯凭借各种终端上的QQ、微信几乎成为IM市场上的垄断者,新浪微博则网罗了海量的用户,新的商业模式也应运而生,人们的生活不断被新的技术重塑。市场环境的改变与数据业务形成鲜明对比,运营商的传统语音、短信业务的生存空间在慢慢萎缩,年轻的原生态团队、原有的PC端互联网大鳄,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成群而至,虽然运营商依然可能依靠成熟的3G模式,为自身带来不菲的收入,但是与互联网企业比较,它们的成绩变得黯淡许多。
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巨头的眼里,这些机会本来都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中国移动若干年前的“移动梦网”概念,谁说它不是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国内版雏形?在互联网泡沫期,几大门户正是依靠着运营商提供的机会,才渡过了“冰河时代”,从而对运营商感激不尽。一大批CP、SP当年像苍蝇一样围绕在电信运营商的周围,轰都轰不走,甚至由此牵出了中国移动腐败窝案和包括大批寄生公司在内的利益链条。而在苹果推出了伟大发明——APP Store后,除了让运营商措手不及和招架不住外,往昔的“美好时光”,也随着传统运营商们在新时代日渐式微而一去不复返。同时,国内三大运营商还需面对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尚在孕育中的移动虚拟运营商(MVNO)和国家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威胁。
二 、传统运营商的冲击与挑战
其实,全球范围内的电信运营商,都面临着相同的冲击与挑战,怎样才能在互联网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将公众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自己身上,如何不会沦为简单的“管道”,是需要共同解答的难题,也是一场新的博弈。市场格局会随着这场争斗重新洗牌,一个新的丛林法则即将出现,弱者在这个新的世界中不会存活,谁都有可能掉入被淘汰名单,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传统运营商。
不改变等于坐以待毙,传统运营商深知这个道理的重要性。于是我们看到,它们的态度由本能的排斥变成主动地迎接,希望构建一个包括硬件制造商、终端制造商、第三方内容开发者和用户在内的新生态系统,完成传统电信企业与互联网基因的结合。“飞信”“飞聊”“沃友”“翼聊”相继粉墨登场,传统运营商旗下的多个互联网业务基地、移动操作系统、手机浏览器等等让人眼花缭乱,但给人深刻印象的却屈指可数。虽然三大运营商亦步亦趋地推出了应用商店、手机阅读、手机音乐、手机动漫、云计算、手机游戏,却对互联网公司无法形成太大杀伤力,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传统运营商转型上,垄断思维、体制、同质化成了转型最大的障碍。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特殊的选择机制会导致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有益的特征,并非在进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或被保留。拥有更多的手指对人类的生活可能会更加方便,但是这种方便不会增加任何繁殖机会,反而会减少。这种观点似乎也是在为运营商的转型提供疑问:当改变发生时,运营商们能否通过环境的考验?
三 、传统运营商的战略部署
2013年亚洲通信展在上海开幕,与往年一样中国移动再次如约而至。TD-LTE产业已经成熟,今年预计将有11款TD-LTE手机上市,其中,高集成度的28纳米的TD-LTE智能手机也已经上市,这表明TD-LTE产业水平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随着全球终端芯片厂商的集体发力,TD-LTE多模多频段手机技术趋于成熟,今明两年将迎来TD-LTE终端多样化、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目前,我国TD-LTE在芯片、终端、仪器等关键设备方面已具备进入大规模商用的条件。这些信息都在说明,中国移动在经历了惨痛的3G教训后,在不可逆潮流的推动下,正在卷土重来。但在各种势力的多重挤压之下,其能否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光辉未来?这显然不仅与中国移动有关,三大运营商正在共同寻求答案。
中国电信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产业链,在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传统的产业链环节,对产业链进行改进和提升。3G业务原本就已经是以数据为核心,微信的出现将会与数据业务产生协同作用,两者目前不存在矛盾。今年,中国电信的交易会虽仍以手机终端为主,中国电信与中国银行在移动支付上进行战略合作,其车联网服务系统也已在无锡上线。中国电信在互联网上的雄心是有目共睹的,要做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向互联网转型的成功者。然而,中国电信果真了解互联网吗?以现今的实力,能从三大运营商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弄潮儿?如果不能,那应该做些什么?
大量的OTT业务将运营商逼得十分局促,它们消耗了运营商惊人的流量,分流了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和利润。尤其是微信,对运营商的异质替代作用十分明显,导致中国移动2012年业绩增幅降至历史低谷。近期,有关运营商对微信磨刀霍霍的消息频频爆出。面对滚滚而来的OTT洪流,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的传统运营商开始觉醒,它们一边发力自有的OTT业务,一边对互联网基地进行公司化改造,试图通过“去电信化”重新夺回话语权,避免沦为“空心管道”。但要想破局,浑身流淌着垄断血液的运营商必须放下身段。只有彻底地打破捆绑在体制上的枷锁,以更开放的姿态与产业链合作顺势而为,运营商才能长出移动互联网因子。经历几年的艰难探索,运营商明白,它们最大的责任还是管道,应该把管道经营做好。运营商不惧怕沦为“管道”,管道梳理通畅了,用户的黏性自然会上来,增值业务的价值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挖掘。而在缺乏与互联网、市场化相匹配的机制的情况下,一味想着流量变现,疏忽了管道的修葺,传统运营商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四 、传统运营商的自我救赎
在互联网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电信业似乎总是进退失据。电信运营商在“被管道化”的危机面前瞻前顾后,当以OTT为代表的互联网业务正逐步侵蚀电信业传统业务——语音和短信时,电信运营商却始终无法拿出有效的应对办法。彷徨中的电信业和电信运营商,真的要变成明日黄花,成为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吗?
传统运营商要有放弃做互联网产品的决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行业的发展,终端与应用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应用成了移动互联网的标准配备,也是国内三大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三大运营商不仅是信息通信的管道,而且还是内容与应用的提供者,但是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运营商语音业务受到OTT企业的威胁,逐渐被“管道化”了。为了应对此种变化,运营商随机应变,上了多个互联网产品项目,与互联网企业直接竞争,但多发展势头低迷,影响范围较小,吃力不讨好,电信运营商如何转型呢?显然,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总结世界电信运营商的失败经验,开放的态度才能引领电信运营商构建平台的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传统运营商其实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强大的网络是传统运营商的最大优势,没有强大网络的支撑走超低价策略的移动虚拟运营商也无法做得一帆风顺。如果不能以真正的开放态度来吸引合作伙伴和用户的加入,电信运营商很难在与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传统运营商应该搭建一个生态系统平台,构建一个让硬件商、终端制造商、第三方内容开发者和用户全部参与的生态系统,而传统运营商的角色应该定位成这个智能平台的引领者。当移动通信市场进入成熟期后,移动网络运营商市场争夺的焦点转向存量市场,移动用户的业务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差异化服务成为争取客户的主要手段。传统的移动运营商往往没有能力满足所有细分市场的需求,此时MVNO灵活创新的优势得以显现,MVNO毫无疑问是最具创新力的群体。同传统运营商相比,MVNO无论是在业务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方面都明显更快。尽管目前多数MVNO的业务还局限在语音、短信和数据连接上,但是,一些颇具创新的苗头已经显现。很多传统运营商已经意识到了MVNO宝贵的创新力,已经退市的大部分MVNO就是被传统移动通信运营商收购,其原因是想降低竞争压力,同时将其收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