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也正是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所以高校院校一定要深入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不断的寻求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依照学生不同的专业出发,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能清楚的了解到与自身专业最相符的创业方向,这样也能为学生今后的创业生活提供前进的动力,使越来越多的体育院校学生都投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中,以此实现个人的价值。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67-02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就业问题出现频率越来越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心加强,大部分高校开启了大学生创业指导的课程,以此使大学生创业能得到一系列的帮助与指导,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的培养[1]。本文将对高校创业教育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分别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创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在教育理念中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理念。而从目前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体育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来看,在体育院校中展开创业教育有很强的紧迫性。高校大学生在创业的认知上还是较为理性的,认为创业要想得到成功,就必须要有高超的知识技能以及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现阶段高校的毕业生在创业中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并有一些学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我国在创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导致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应对创业目标进行确定,提升再为学生制定相关培养计划[2]。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管理体制保障,教育管理机制依然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等问题,教育管理学生理念还未统一,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体,应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倡导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究其原因,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教师对于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过于传统,通,无法跟上教育体制的改革,无法起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兴趣,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无法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新课程改革没有对具体学科目标进行规定,因此给学校和教师更多发挥空间,但正因如此,导致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教育目标,学生甚至不知道学习该学科的价值所在,再加上课程内容相对枯燥无味,同时还存在知识点重复交叉的现象,不少高校的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没有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类的专业或选修课程,也未对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作出系统的规划,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而创新创业的课程没有和专业结合,在管理类专业学生中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不高[3]。
此外,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大部分人认为自主创业是学生毕业后的事情,正是因为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滞后,使创业活动未得到重视。尽管后来有部分学校开始着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依然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导致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目的。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众多,其中师资力量的缺乏是不容忽视的。据研究,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术专家,未受过专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一定创新创业意识,这也是导致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不到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
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创新与创业教育得到了有效发展。“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行业领域内具备较高研究水平及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创业人才”则是指能将科技创新物化为一种新产品,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创建一种新企业的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高校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充分应用自身的地域与专业的优势以及师资水平,以此综合衡量是否能与自身的创业途径相符合。学生选择的专业不一样,那么自身所具备的一些专业素质以及知识技能自然也不同。因此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确定一个正确的培养方向。本文将从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构建专业师资队伍、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开展创业教育课程
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创新理念充分融入,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开发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以赛代练”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开展多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传统课程设置具有一定局限性,严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传统课程设置已经无法再适应各大院校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对创新课程设置时必须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学理念,运用新的理念来设置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之上,不要让学生背负太多学习压力,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一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事业中能得到有效应用。据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入一些社会实践性,可以邀请一些自主创业的企业家前来讲座,加深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创业的艰难困苦,让学生做好创业心理准备。实践出真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只有积极主动去实践,才能获得更灵活的知识,让学生走向社会也是开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据此,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早已成为当前教学的趋势,我们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4]。
(二) 构建专业师资队伍
高素质师资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作用,为了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培养适合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应由实践型教师与理论型教师、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构成。高校应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增强良好职业道德,对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感进行强化,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将知识系统及时更新,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让学生学到有实际意义的知识。高校领导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实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引用更多鲜活的例子,使教学内容与社会更契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例如,将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到创业教育教学当中去,充分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让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认识更加深刻[5],此外,教师也应该学会操作多媒体设备,并广泛应用课件来教学,生动的课件能够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图像、课件等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知识,感官的刺激能极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同学之间融洽,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 (三) 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创业操作能力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能够单独完成,对学生而言,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平台。学校在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时应加强与校外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多参与创业活动,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教师也应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去,开拓视野,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掌握新技术,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在校内建立各种实验中心,另一方面走出校门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以中南大学为例,率先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创业通识、技能、实训类课程共86门;成立全国首家SIYB培训项目管理部,开办全国首个创业实训试验班,提供创业培(实)训近6000人;在全国率先设立创业实践学分,目前在校学生组建创业工作室553个;先后建立创业依托基地、实践基地、模拟基地916个;创建全国首家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性服务网站——中国大学生创业网;培养了涌现出中宣部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
三、结束语
创新是经济的内核,是一切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让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深入了解。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不断创新与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高校应专注于创业研究和教学,开设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和研究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39-44.
[2]蔡春驰.开展内创业教育:重视内创业者的培养——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趋向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01):86-89.
[3]李琳,赵炜中,王娟.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探析[J].才智,2012(12):333.
[4]尉肖帅.探析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3):120-124.
[5]张莉.工商管理重点专业群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2):95-96.
[6]齐二石.创新实验室模式下高校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天津科技,2014(09):3-6.
[7]刘尧飞.我国高校典型创业教育模式與发展对策[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38-142.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67-02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就业问题出现频率越来越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创业自信心加强,大部分高校开启了大学生创业指导的课程,以此使大学生创业能得到一系列的帮助与指导,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的培养[1]。本文将对高校创业教育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分别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创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在教育理念中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理念。而从目前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体育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来看,在体育院校中展开创业教育有很强的紧迫性。高校大学生在创业的认知上还是较为理性的,认为创业要想得到成功,就必须要有高超的知识技能以及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现阶段高校的毕业生在创业中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并有一些学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我国在创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导致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应对创业目标进行确定,提升再为学生制定相关培养计划[2]。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管理体制保障,教育管理机制依然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等问题,教育管理学生理念还未统一,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体,应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倡导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究其原因,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教师对于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过于传统,通,无法跟上教育体制的改革,无法起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兴趣,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无法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新课程改革没有对具体学科目标进行规定,因此给学校和教师更多发挥空间,但正因如此,导致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缺乏教育目标,学生甚至不知道学习该学科的价值所在,再加上课程内容相对枯燥无味,同时还存在知识点重复交叉的现象,不少高校的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没有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类的专业或选修课程,也未对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作出系统的规划,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而创新创业的课程没有和专业结合,在管理类专业学生中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不高[3]。
此外,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大部分人认为自主创业是学生毕业后的事情,正是因为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滞后,使创业活动未得到重视。尽管后来有部分学校开始着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依然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导致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目的。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众多,其中师资力量的缺乏是不容忽视的。据研究,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学术专家,未受过专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一定创新创业意识,这也是导致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不到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
二、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创新与创业教育得到了有效发展。“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行业领域内具备较高研究水平及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创业人才”则是指能将科技创新物化为一种新产品,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创建一种新企业的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高校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充分应用自身的地域与专业的优势以及师资水平,以此综合衡量是否能与自身的创业途径相符合。学生选择的专业不一样,那么自身所具备的一些专业素质以及知识技能自然也不同。因此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将教育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确定一个正确的培养方向。本文将从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构建专业师资队伍、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开展创业教育课程
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并将创新理念充分融入,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开发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以赛代练”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开展多种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传统课程设置具有一定局限性,严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传统课程设置已经无法再适应各大院校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对创新课程设置时必须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学理念,运用新的理念来设置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之上,不要让学生背负太多学习压力,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一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事业中能得到有效应用。据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入一些社会实践性,可以邀请一些自主创业的企业家前来讲座,加深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创业的艰难困苦,让学生做好创业心理准备。实践出真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只有积极主动去实践,才能获得更灵活的知识,让学生走向社会也是开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据此,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早已成为当前教学的趋势,我们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4]。
(二) 构建专业师资队伍
高素质师资队伍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作用,为了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培养适合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应由实践型教师与理论型教师、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构成。高校应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增强良好职业道德,对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感进行强化,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将知识系统及时更新,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让学生学到有实际意义的知识。高校领导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实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引用更多鲜活的例子,使教学内容与社会更契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例如,将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到创业教育教学当中去,充分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让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认识更加深刻[5],此外,教师也应该学会操作多媒体设备,并广泛应用课件来教学,生动的课件能够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图像、课件等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知识,感官的刺激能极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和谐,同学之间融洽,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 (三) 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创业操作能力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能够单独完成,对学生而言,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平台。学校在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时应加强与校外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多参与创业活动,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教师也应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去,开拓视野,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掌握新技术,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在校内建立各种实验中心,另一方面走出校门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以中南大学为例,率先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创业通识、技能、实训类课程共86门;成立全国首家SIYB培训项目管理部,开办全国首个创业实训试验班,提供创业培(实)训近6000人;在全国率先设立创业实践学分,目前在校学生组建创业工作室553个;先后建立创业依托基地、实践基地、模拟基地916个;创建全国首家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性服务网站——中国大学生创业网;培养了涌现出中宣部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典型。
三、结束语
创新是经济的内核,是一切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为促进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让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深入了解。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不断创新与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高校应专注于创业研究和教学,开设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和研究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39-44.
[2]蔡春驰.开展内创业教育:重视内创业者的培养——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趋向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01):86-89.
[3]李琳,赵炜中,王娟.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探析[J].才智,2012(12):333.
[4]尉肖帅.探析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3):120-124.
[5]张莉.工商管理重点专业群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2):95-96.
[6]齐二石.创新实验室模式下高校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天津科技,2014(09):3-6.
[7]刘尧飞.我国高校典型创业教育模式與发展对策[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