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3—0168—01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应用性比较强,且也是小学阶段主要的学科之一。通常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综合素质,再加上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更应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从当前的教育实际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由于活动经验的缺乏,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帮忙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呢?
一、联系生活教数学,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从教材内容来看,很多内容都与生活密切相关,且很多数学素材也是从生活中挖掘的。加之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教数学,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他们才能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教数学。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悟出一定的数学道理,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能在学习活动中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以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的内容为例,这部分的内容涉及到循环小数,为了降低理解难度,笔者在课堂上创设了问题情境:“大家应该都跟爸爸妈妈去买过水果吧,假若妈妈花10块钱买了3个苹果,你们能算出来一个苹果是多少钱吗?”这样的应用题对学生来说很简单,他们很快列出了除法式子,计算出一个苹果是3.3333333……元。学生发现,这个式子怎么除也除不尽,一直都是在“3”这个数字上循环。之后教师让学生继续计算“11÷3”“19÷3”等等,学生在验算的过程中就能发现这些数字都是除不尽的,且余数相同。此时,教师引入课题。实践证明,这样教学,由于激发了学生的内需,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强化课前准备,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经验
教师要重视课前准备工作,为学生准备所需的道具,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又动脑。同时,教材的内容也不能局限于课本,要科学灵活地设计。这样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主要的是还丰富了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以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1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幣,并且在课堂上准备一些物品,分别贴上价格。如,铅笔0.5元、钢笔3元、作文本2元、书包80元等等。然后假设教师是商店的小老板,让拿到钱的学生到教师这里买东西。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但是对人民币的认知还比较笼统,这时就出现了拿1元钱去买钢笔、拿5元去买书包等等这些现象。这时,教师再引入新课的学习,充分利用刚才学生手中拿到的人民币教他们区分人民币的不同。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课堂实践,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主要源自学生思考、观察、交流等活动,为了能够有效积累活动经验,教师要重视课堂实践,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与丰富基本的活动经验。
以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为例,若教师只是单纯地借助公式来计算,只会让学生感到单调、枯燥。反之,若让学生动手操作,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动手将自己画出的这个图形剪出来,之后用切割法将这个图形转换为长方形。在此过程中,学生积累了相应的活动经验,并且也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从而准确地把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3—0168—01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应用性比较强,且也是小学阶段主要的学科之一。通常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综合素质,再加上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更应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从当前的教育实际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由于活动经验的缺乏,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帮忙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呢?
一、联系生活教数学,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从教材内容来看,很多内容都与生活密切相关,且很多数学素材也是从生活中挖掘的。加之生活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教数学,才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他们才能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生活实际教数学。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悟出一定的数学道理,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能在学习活动中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以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的内容为例,这部分的内容涉及到循环小数,为了降低理解难度,笔者在课堂上创设了问题情境:“大家应该都跟爸爸妈妈去买过水果吧,假若妈妈花10块钱买了3个苹果,你们能算出来一个苹果是多少钱吗?”这样的应用题对学生来说很简单,他们很快列出了除法式子,计算出一个苹果是3.3333333……元。学生发现,这个式子怎么除也除不尽,一直都是在“3”这个数字上循环。之后教师让学生继续计算“11÷3”“19÷3”等等,学生在验算的过程中就能发现这些数字都是除不尽的,且余数相同。此时,教师引入课题。实践证明,这样教学,由于激发了学生的内需,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强化课前准备,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经验
教师要重视课前准备工作,为学生准备所需的道具,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又动脑。同时,教材的内容也不能局限于课本,要科学灵活地设计。这样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主要的是还丰富了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
以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1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幣,并且在课堂上准备一些物品,分别贴上价格。如,铅笔0.5元、钢笔3元、作文本2元、书包80元等等。然后假设教师是商店的小老板,让拿到钱的学生到教师这里买东西。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但是对人民币的认知还比较笼统,这时就出现了拿1元钱去买钢笔、拿5元去买书包等等这些现象。这时,教师再引入新课的学习,充分利用刚才学生手中拿到的人民币教他们区分人民币的不同。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课堂实践,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主要源自学生思考、观察、交流等活动,为了能够有效积累活动经验,教师要重视课堂实践,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与丰富基本的活动经验。
以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为例,若教师只是单纯地借助公式来计算,只会让学生感到单调、枯燥。反之,若让学生动手操作,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动手将自己画出的这个图形剪出来,之后用切割法将这个图形转换为长方形。在此过程中,学生积累了相应的活动经验,并且也发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从而准确地把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