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界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其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听说课程所占比例明显偏少,而且在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的选择中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实施改革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说课 课程改革 可行性研究
1.学习者分析
本研究所选取的159名学生均为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分别来自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从他们的英语入学成绩来看,达到100分以上的仅有29人,约占总人数的18%。这部分同学具有相对较好的语言基本功,能够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流利的口语展示及简单交流。他们的学习动机较为丰富,都对英语表示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希望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成绩在80分到90分之间的(处于及格水平或接近及格水平)有100人,占总人数的63%左右。这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语言基本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诸如发音不标准、不够流利等困难,在听力方面很难识别连读、弱读及不完全爆破等常见语言现象,是上升空间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学习动机方面较为单一,多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而学习英语,仅有少数人是为了保持兴趣。
另有30人处于8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19%左右。这部分同学语言基本功较差,很难用口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听力方面的障碍较多,个别同学甚至表示完全听不懂英语,包括慢速的VOA等材料。这类同学大部分不存在较强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但仍希望通过努力能够通过等级考试。
针对语言水平如此参差不齐的学习者,仅靠课堂的讲授很难满足他们全部的学习需求。而大部分同学单一的学习动机,更是增加了课程设置的难度,如何既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逐渐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这愈发凸显了现有听说课程存在的诸多不足。
2.听说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评教结果及访谈反馈,现阶段听说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的选用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需求不符,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方面涉猎过少,对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效果不够明显。而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教材的地位一直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贯彻实施教学大纲的关键之一,又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钱瑗,1995)。据统计,课堂教学信息的98%都来自教材,而且学生作业时间安排的90%也是由教材决定的(Suaréz,引自王胜利赵勇,2006)。可见,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材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而现阶段所选教材,话题难易程度不一,对于某些同学来说毫无挑战,但对于另外一部分同学而言很难驾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大量补充适合本班大部分学生语言水平的资料,这就导致少数基础较好的同学感觉不到进步,兴趣会渐渐丧失。另一小部分同学仍然处于迷茫状态,很难树立良好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二,课时的有限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从第一学期的每周两个课时到第二学期的平均每周一个课时,听说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缩小。另外,2012级的学生多为“90后”,他们个性较为张扬,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较难接受,需要更多开放式的互动和展示空间。而在90分钟的课堂教学里,由于班级学生数目众多,很难为每位同学都提供充裕的时间展现自己所学,师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受到了较大限制。这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语言学习多集中于课堂完成,很难做到在课堂上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直接导致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不够地道、准确。再加上大部分同学的动机较为单一,都以通过四级为己任,或者只看重期末考试成绩,往往忽略了培养真实语言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换言之,现有听说课程评价形式单一,仍然存在过多应试成分,而忽略了语言作为沟通工具的天然属性。因此,对听说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3.结语
通过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及对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学与教的矛盾显而易见。要想完善听说课程的设置,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及布置教学任务。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时,学习效率才能有所提高。其次,要丰富教学手段。虽然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毕竟编写者的出发点与实际教学活动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不但能够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还能够解决有限的课时带来的各种问题,加强师生互动,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教学评价的方式可以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多元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并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
总之,只有做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相融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混合,才能真正做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安平.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2]林岚.论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要素[J].牡丹间师范学院学报,2009(3):96-98.
[3]钱瑗.介绍一份教材评估一览表[J].外语界,1995(1).
[4]宋艳.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保障分析[J].教学实践,2012(6):108-109.
[5]王坤,李洋.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设置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3):101-102.
[6]王胜利,赵勇.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6(5).
题目来源:宁波大红鹰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说课 课程改革 可行性研究
1.学习者分析
本研究所选取的159名学生均为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分别来自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从他们的英语入学成绩来看,达到100分以上的仅有29人,约占总人数的18%。这部分同学具有相对较好的语言基本功,能够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流利的口语展示及简单交流。他们的学习动机较为丰富,都对英语表示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希望通过各种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成绩在80分到90分之间的(处于及格水平或接近及格水平)有100人,占总人数的63%左右。这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语言基本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诸如发音不标准、不够流利等困难,在听力方面很难识别连读、弱读及不完全爆破等常见语言现象,是上升空间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学习动机方面较为单一,多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而学习英语,仅有少数人是为了保持兴趣。
另有30人处于8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19%左右。这部分同学语言基本功较差,很难用口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听力方面的障碍较多,个别同学甚至表示完全听不懂英语,包括慢速的VOA等材料。这类同学大部分不存在较强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但仍希望通过努力能够通过等级考试。
针对语言水平如此参差不齐的学习者,仅靠课堂的讲授很难满足他们全部的学习需求。而大部分同学单一的学习动机,更是增加了课程设置的难度,如何既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逐渐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这愈发凸显了现有听说课程存在的诸多不足。
2.听说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评教结果及访谈反馈,现阶段听说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材的选用与大部分同学的学习需求不符,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方面涉猎过少,对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效果不够明显。而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教材的地位一直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贯彻实施教学大纲的关键之一,又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学习策略的主要来源(钱瑗,1995)。据统计,课堂教学信息的98%都来自教材,而且学生作业时间安排的90%也是由教材决定的(Suaréz,引自王胜利赵勇,2006)。可见,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材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而现阶段所选教材,话题难易程度不一,对于某些同学来说毫无挑战,但对于另外一部分同学而言很难驾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大量补充适合本班大部分学生语言水平的资料,这就导致少数基础较好的同学感觉不到进步,兴趣会渐渐丧失。另一小部分同学仍然处于迷茫状态,很难树立良好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二,课时的有限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从第一学期的每周两个课时到第二学期的平均每周一个课时,听说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缩小。另外,2012级的学生多为“90后”,他们个性较为张扬,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较难接受,需要更多开放式的互动和展示空间。而在90分钟的课堂教学里,由于班级学生数目众多,很难为每位同学都提供充裕的时间展现自己所学,师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受到了较大限制。这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语言学习多集中于课堂完成,很难做到在课堂上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直接导致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不够地道、准确。再加上大部分同学的动机较为单一,都以通过四级为己任,或者只看重期末考试成绩,往往忽略了培养真实语言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换言之,现有听说课程评价形式单一,仍然存在过多应试成分,而忽略了语言作为沟通工具的天然属性。因此,对听说课程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3.结语
通过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及对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学与教的矛盾显而易见。要想完善听说课程的设置,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及布置教学任务。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时,学习效率才能有所提高。其次,要丰富教学手段。虽然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毕竟编写者的出发点与实际教学活动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不但能够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还能够解决有限的课时带来的各种问题,加强师生互动,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教学评价的方式可以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多元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并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
总之,只有做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相融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混合,才能真正做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安平.外语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2]林岚.论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的要素[J].牡丹间师范学院学报,2009(3):96-98.
[3]钱瑗.介绍一份教材评估一览表[J].外语界,1995(1).
[4]宋艳.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保障分析[J].教学实践,2012(6):108-109.
[5]王坤,李洋.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设置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3):101-102.
[6]王胜利,赵勇.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6(5).
题目来源:宁波大红鹰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