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fox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祖母,但她说:“我跟他们的关系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这真是一段非常有洞察力的话。其实我们何止和自己的祖先有这樣的关系,我们和自己的一切支持系统都是这样的关系。
  就是平时不觉得有什么用,但它们就这样躺在我们的血液里。
  记得有一位早年间流落到西方的中国人说过,有一次他实在是身无分文,又举目无亲,濒临绝境。但是他靠着自己这张中国人的脸,教起了太极拳,居然还挣到了钱,渡过了难关。
  祖先、文化这些听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才是我们随身带着的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清荷夕梦摘自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
其他文献
大数有多大?  某知名周刊上有篇文章,呼吁大家不要在开车时给手机充电。文章说车上的电都是燃烧汽油而来的,这种发电模式太浪费了。有多浪费呢?美国人每年因为在车上给手机充电,总共多消耗了价值2亿美元的石油!  2億美元?这个数字很大吗?美国开车的人差不多有2亿,这相当于每人每年多花l美元。而这1美元可以让人在车上给手机充电——不知道省去多少麻烦,这可能是你所花过的最值的1美元。  所以理解大数的一个好
期刊
1954年,生物学家F.A.布朗从康涅狄格的海边挖到了一批牡蛎,将其放进千里之外芝加哥一个地下室里的水族箱。他是一个生物节律研究者,知道牡蛎会随着潮水的涨落而起居。  搬入新居的头两个星期,什么都没有改变。牡蛎们依然按照它们正常的规律生活:它们时而缩回去,时而张开壳,捕捉海水里的浮游生物喂养自己,一切遵循着遥远的康涅狄格海岸潮起潮落的节律。  但是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发生了一件难以解释的事情。它们
期刊
“千呼万唤始出来”,数字人民币终于亮相了。作为四大试点城市之一的深圳,前段时间通过抽签的方式将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发给5万名市民。  然而,数字人民币刚推出没多久,市场上竟出现了假冒的数字人民币钱包。人们纷纷哀叹:“还不知道真的什么样,假的已经出来了。”那么,数字人民币究竟是个什么新事物?  这一次央行主推的数字人民币,专业名称叫作DC/EP,是“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
期刊
设想一次聚会,每个人将他认识的最愚蠢的人带来参加。谁做出最愚蠢的事,谁就将获胜。  一场冒险的赌博。因为蠢事永远是不确定的。一个聪明人在晚会上说出一句蠢话,一个愚笨的人做出一个明智之举,或保持缄默,这都不是没有可能的。这样反倒会将带他来的人置于一种滑稽的角色中。  那个把别人带来的人不再是人们想象的那个人。智慧将对愚蠢进行思考,从而忘记这一点,即任何品质走到极端,都会走向其反面。就像剪刀、和纸张(
期刊
在想象的深处,可能有些东西要消失,那通常是我们很熟悉的,比如我们念念不忘的社会和道德,还有类似的一些事物。那时,仿佛临近了一个天体物理学所说的“黑洞”,具有不可思议的吸力,它将一切都纳入其中,永不餍足。我们总是谈到想象力,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作家能走多远。文学的核心是诗,而诗是最难表达和描摹之物,它就在想象的深處。  诗中写到了爱情、故事、斗争、虚无、理想,但这是它的表象,而不是本质与核心
期刊
就像咖啡館中,那个香颂女歌手唱的那首歌一样,歌曲让我们知道,破碎的心无法再修补。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教训。如果一个人抱着极大的信念,义无反顾地接近另一个人,最终被伤害了,那么“他的心碎了”,便永远也无法再将自己的信任无条件地奉献给他人了。世上再没有什么比人类这种动物更敏感了。人类无法忘记心灵和情感的创伤。无论生活为他带来何种友情或爱情,他都会心生怀疑。所有的关系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是危险的游戏,
期刊
我在楼上等待父親向我挥手。  隔着邮局二楼厚重的大玻璃窗,我努力朝楼下停车场上的父亲挥手。父亲看见我了,他没有举起手来,只是面无表情地抬头仰望着,一双瘦弱的手掌还无助地攫在我的机车手把上,好像若不如此,眼前的机车就会立刻被人偷走。  小时候,父亲载我到邮局领钱时,我总站在现在他的位置上。没有例外,父亲独自上了二楼之后,便会从大玻璃窗内朝我用力挥手,看看我是否听话地守候着在他心中属于贵重财产的脚踏车
期刊
奧地利摄影师斯特凡·德拉桑在柏林和维也纳的博物馆中游览时发现,看展人的外形与其衣饰的色彩不经意间就与他们所观看的作品契合。于是一系列作品应运而生。  德拉桑喜欢在古老的大师作品前寻求这样的“契合”。他为此做了一系列规划:每周一前往罗浮宫,每周二去蓬皮杜艺术中心,每周三则去毕加索美术馆……而且在每个博物馆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作品中惊人的巧合与默契常让人以为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但德拉桑保证,这些完
期刊
我儿子七岁。有一天,他回家跟我说他们班新来了一位同学,这个小男生来自俄罗斯,很腼腆,一句英语都不会说。儿子跟我说这些的时候,神情很沮丧,他说他觉得这个俄罗斯男孩很孤独。之后好几天,儿子没再提过这个男孩,我想,大概是他们的老师想出办法帮他了吧。  大约过了三个星期,有一天,我进入儿子的房间,见他正在使用翻译软件,他将自己写的英语用软件翻译成俄语。我问他时,他说这样他就可以同那位俄罗斯男孩交流了,然后
期刊
《棒!少年》是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一群处在困境中的少年如何通过棒球抚平自己的来处,找到自己的归处。  2015年,中国国家棒球队前队长孙岭峰创办了“强棒天使”棒球基地,他从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招募了十几名7到10岁的困境少年,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和孤儿。孙岭峰想用10年的时间培养他们,让他们参加国家、国际比赛,成为职业选手,或者作为体育特长生走进大学,最差的结果也可以留在强棒天使队做教练,拥有一份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