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关键环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抓好。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无论从解决中国经济当前的突出矛盾,还是从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其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再次,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业基础,做好农村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总之,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重要体现。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显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视困难,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1、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发达的县市。工业化进程滞后造成大多数县缺乏大宗税源,县级财政十分困难,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剧了城镇就业困难,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工业化落后,又没有主导产业,就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基础,第三产业也就难以有大的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2、融资环境差、筹资渠道少、资金制约严重
据调查,近年来,县域经济调整和发展的资金都极其有限。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融资渠道单一、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3、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一是真正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大发展的体制、政策、融资、社会环境还尚未形成;二是缺乏能人带动,真正能够组织带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领军人物难以寻觅;三是县域经济的组织管理者对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热衷于搞规划、抓项目、招商引资,认为这个来的快,甚至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对民营经济主体的培育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认为民营经济只能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也有的只注重“催生”,而忽视培育,结果生的快,灭的也快。县域民营经济内在自生发展机制迟迟建立不起来,民营经济的主体迟迟不能到位,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县域经济既不同于国家宏观经济,又不同于企业微观经济,既不完全是农村经济,又区别于城市经济,县就是沟通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結合点。县域经济准确的定位只能是作为城乡经济结合部和交汇点的小城镇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对策。
1、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强化工业导向作用
俗话说,“无工不富”。工业化落后,缺乏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乏力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大制约因素。环顾当今中国,沿海地区无一不是工业经济先行之地。我国的百强县,各省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前移位次较多的县市,都是靠工业快速增长拉动的。
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就必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而核心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过程,工业化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县域经济发展要突破,必须拉长工业这条短腿。
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县域经济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和壮大,关键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县(市)要用抓大项目、抓结构调整的精神,毫不动摇地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全面地贯彻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县(市)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公有经济改革,公有退出的领域要让民营经济去占领、去发展,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
3、积极、稳妥、全面地推进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步伐
要加快改革和创新县域金融体制,积极、稳妥、全面地推进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步伐。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二是创新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县域经济以客户、中小个体民营企业为主的特点,根据其“急、频、小”的贷款要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特色化服务、差别化服务、多样化服务。三是拓宽农村注资渠道,启动农业资本运作体系。特别要选择有发展后劲、并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资本运作促其快速做大做强。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无论从解决中国经济当前的突出矛盾,还是从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其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再次,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业基础,做好农村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总之,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重要体现。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显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视困难,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1、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发达的县市。工业化进程滞后造成大多数县缺乏大宗税源,县级财政十分困难,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剧了城镇就业困难,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工业化落后,又没有主导产业,就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基础,第三产业也就难以有大的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2、融资环境差、筹资渠道少、资金制约严重
据调查,近年来,县域经济调整和发展的资金都极其有限。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融资渠道单一、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3、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一是真正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大发展的体制、政策、融资、社会环境还尚未形成;二是缺乏能人带动,真正能够组织带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领军人物难以寻觅;三是县域经济的组织管理者对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热衷于搞规划、抓项目、招商引资,认为这个来的快,甚至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对民营经济主体的培育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认为民营经济只能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也有的只注重“催生”,而忽视培育,结果生的快,灭的也快。县域民营经济内在自生发展机制迟迟建立不起来,民营经济的主体迟迟不能到位,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县域经济既不同于国家宏观经济,又不同于企业微观经济,既不完全是农村经济,又区别于城市经济,县就是沟通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結合点。县域经济准确的定位只能是作为城乡经济结合部和交汇点的小城镇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对策。
1、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强化工业导向作用
俗话说,“无工不富”。工业化落后,缺乏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乏力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大制约因素。环顾当今中国,沿海地区无一不是工业经济先行之地。我国的百强县,各省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前移位次较多的县市,都是靠工业快速增长拉动的。
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就必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而核心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过程,工业化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县域经济发展要突破,必须拉长工业这条短腿。
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县域经济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和壮大,关键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县(市)要用抓大项目、抓结构调整的精神,毫不动摇地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全面地贯彻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县(市)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公有经济改革,公有退出的领域要让民营经济去占领、去发展,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
3、积极、稳妥、全面地推进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步伐
要加快改革和创新县域金融体制,积极、稳妥、全面地推进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的步伐。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二是创新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县域经济以客户、中小个体民营企业为主的特点,根据其“急、频、小”的贷款要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特色化服务、差别化服务、多样化服务。三是拓宽农村注资渠道,启动农业资本运作体系。特别要选择有发展后劲、并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资本运作促其快速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