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47-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平台。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对构建有效课堂的认识。
一、注重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计划和安排,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设计应以所教课程的总目标为指导。然而,仅仅了解总目标、总任务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必须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学习目标,再根据总目标、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等,把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明确、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比如英语阅读,是通过阅读学习词汇、语法,还是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阅读后理解大意、细节还是推断作者的意图、文中人物的意图?理解多少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确定一节课的教学起点。只有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把握好学生通过学习后的潜在发展水平,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从教师的角度讲,有效的教指的是能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主导着课堂的气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表情、手势和体态等,既可以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协调融洽,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拘谨刻板、冷漠紧张;教师有气无力,学生往往也就无精打采。因此,教师必须十分谨慎地处理好、控制好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摆正师生关系,创设积极向上、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做高高在上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如,在查找资料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但所有内容应由学生自己去鉴别、选择;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尽量控制在十至二十分钟,其余的时间则留给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转换角色,做忠实的听众,注意聆听每位学生的发言,同时也应适时地调动气氛让课堂讨论顺利进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出很大的努力,因为它比以前的教学更有难度。
四、创设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是最好的,效率也是最高的,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课堂教学应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组的组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的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之教师适当的激励,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五、优化练习布置
练习的目的有: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教学内容。课外作业则是一个增效过程,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此外,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获得能影响其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47-0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平台。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教学内容并没有减少,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对构建有效课堂的认识。
一、注重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计划和安排,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设计应以所教课程的总目标为指导。然而,仅仅了解总目标、总任务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必须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学习目标,再根据总目标、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等,把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明确、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比如英语阅读,是通过阅读学习词汇、语法,还是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阅读后理解大意、细节还是推断作者的意图、文中人物的意图?理解多少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确定一节课的教学起点。只有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把握好学生通过学习后的潜在发展水平,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从教师的角度讲,有效的教指的是能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主导着课堂的气氛。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表情、手势和体态等,既可以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协调融洽,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拘谨刻板、冷漠紧张;教师有气无力,学生往往也就无精打采。因此,教师必须十分谨慎地处理好、控制好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摆正师生关系,创设积极向上、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做高高在上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如,在查找资料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但所有内容应由学生自己去鉴别、选择;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应尽量控制在十至二十分钟,其余的时间则留给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转换角色,做忠实的听众,注意聆听每位学生的发言,同时也应适时地调动气氛让课堂讨论顺利进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出很大的努力,因为它比以前的教学更有难度。
四、创设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是最好的,效率也是最高的,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课堂教学应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组的组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的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之教师适当的激励,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五、优化练习布置
练习的目的有: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教学内容。课外作业则是一个增效过程,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此外,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而且要使学生获得能影响其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