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惊闻史铁生先生辞世噩耗,我又重读了他的一些散文,也读了史铁生的朋友们以前写他的一些文章。我不知如何表达对他离去的震惊和痛惜,就只好去阅读。而这种集中阅读是可以相互参照的,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与地坛》中有个句子曾广为流传:“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重读史铁生,让我知道了这个句子的来历。据他说,当年他陷入绝望几欲自杀时,是听了卓别林的劝。在一部电影中,一个女人想自杀,但被卓别林扮演的那个角色发现了,女人埋怨他,发疯地喊:“你为什么不让我死?为什么不让我死!”卓别林慢悠悠不动声色地说:“着什么急?早晚会死的。”
这个故事让我产生一些联想。自从史铁生七十年代初患病之后,生死问题便成了他考虑的首要问题,直到他写出《我与地坛》,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解决。因为《我与地坛》不只是一篇美文,其中还融入了他豁达、从容的生死观。《我与地坛》发表那年,正好是史铁生的不惑之年。
说到《我与地坛》,我想谈谈姚育明《回顾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姚育明是《上海文学》杂志社的编辑,与史铁生相熟,1990年12月曾到北京组稿。她自然是希望能组到史铁生的稿子的,但史铁生当时并未做出任何许诺。姚育明回到上海不久,却收到了史铁生寄去的《我与地坛》,让她大喜过望,终审看后也兴奋地说要发到来年第一期。不巧那期稿子小说的分量不够,终审便让姚育明和史铁生商量,看能否把这篇稿子作为小说发表。史铁生不同意,且很坚决地说:“就是散文,不能作为小说发。如果《上海文学》有难处,不发也行。”史铁生的态度让编辑部感到为难,于是曾任《上海文学》执行副主编的蔡翔很严肃地对姚育明说:“你好好和史铁生商量,就说帮《上海文学》忙,史铁生人蛮好的,也许他会改变主意。”姚育明是否又与史铁生商量过,此文未写到,只是写到了编辑部的一个变通做法:最终,《我与地坛》既没放到小说栏目中也没放到散文栏目里,而是以“史铁生近作”为标题发表出来了。
这件事情让我感慨的地方有三。一、据《我与地坛》文后所标日期,这篇长散文写成于1989年5月11日,改定于1990年1月7日。而从定稿到交出稿子又花去将近一年时间。早就听说史铁生写得很慢,且对自己的文字精益求精,《我与地坛》便是一例。二、没想到编辑部对小说与散文的定位如此随意,他们为了一个现在看来很荒唐的理由,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史铁生商量。为了劝说成功,终审还给姚育明支招:“再说小说的地位比散文重,没有亏待他啊。”三、史铁生的答复让我看到了他柔中有刚的一面,他坚持散文就是散文,不能作为小说发表,是在捍卫一种文体的尊严。
那么,散文的尊严又是什么呢?说白了其实很简单:真实。这种真实是所写之人和所叙之事的真实,更是一种心情的真实,思绪的真实。史铁生说:“在白昼智谋已定的种种规则笼罩不到的地方,若仍漂泊着一些无家可归的思绪,那大半就是散文了。”(《病隙碎笔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与地坛》是思绪之文。而那些经年累积的思绪,是不允许虚构的。
但小说却可以是虚构的真实。在真实的本义上,小说真实显然是无法与散文真实相提并论的。但非常奇怪的是,20世纪以来,小说似乎已形成了一种文体霸权,以至于小说的地位高过了散文。比如,在许多人心目中,所谓作家往往是指小说家,没有写过小说的散文家通常不够作家的分量。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有了这种偏见呢?不得而知。但当年的《上海文学》编辑部起码是持有这种偏见的。否则他们就不会那样去劝说史铁生了。
我是很欣赏史铁生先生的这份坚持的。我甚至猜想,当史铁生如此坚持作品的文体属性时,很可能他会觉得,《我与地坛》冠以小说之名是对它的伤害甚至侮辱。《我与地坛》发表已经二十年了,它被无数读者喜欢的诸多原因中,很可能有读者也是在散文层面与它形成心灵共鸣的。如果它是小说,读者当然也会喜欢,但也许这种喜欢就成了另一种喜欢,而且,它那种撼动人心的力量可能也会因此减弱。
(选自《 民生周刊 》2011年第2期)
这个故事让我产生一些联想。自从史铁生七十年代初患病之后,生死问题便成了他考虑的首要问题,直到他写出《我与地坛》,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解决。因为《我与地坛》不只是一篇美文,其中还融入了他豁达、从容的生死观。《我与地坛》发表那年,正好是史铁生的不惑之年。
说到《我与地坛》,我想谈谈姚育明《回顾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姚育明是《上海文学》杂志社的编辑,与史铁生相熟,1990年12月曾到北京组稿。她自然是希望能组到史铁生的稿子的,但史铁生当时并未做出任何许诺。姚育明回到上海不久,却收到了史铁生寄去的《我与地坛》,让她大喜过望,终审看后也兴奋地说要发到来年第一期。不巧那期稿子小说的分量不够,终审便让姚育明和史铁生商量,看能否把这篇稿子作为小说发表。史铁生不同意,且很坚决地说:“就是散文,不能作为小说发。如果《上海文学》有难处,不发也行。”史铁生的态度让编辑部感到为难,于是曾任《上海文学》执行副主编的蔡翔很严肃地对姚育明说:“你好好和史铁生商量,就说帮《上海文学》忙,史铁生人蛮好的,也许他会改变主意。”姚育明是否又与史铁生商量过,此文未写到,只是写到了编辑部的一个变通做法:最终,《我与地坛》既没放到小说栏目中也没放到散文栏目里,而是以“史铁生近作”为标题发表出来了。
这件事情让我感慨的地方有三。一、据《我与地坛》文后所标日期,这篇长散文写成于1989年5月11日,改定于1990年1月7日。而从定稿到交出稿子又花去将近一年时间。早就听说史铁生写得很慢,且对自己的文字精益求精,《我与地坛》便是一例。二、没想到编辑部对小说与散文的定位如此随意,他们为了一个现在看来很荒唐的理由,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史铁生商量。为了劝说成功,终审还给姚育明支招:“再说小说的地位比散文重,没有亏待他啊。”三、史铁生的答复让我看到了他柔中有刚的一面,他坚持散文就是散文,不能作为小说发表,是在捍卫一种文体的尊严。
那么,散文的尊严又是什么呢?说白了其实很简单:真实。这种真实是所写之人和所叙之事的真实,更是一种心情的真实,思绪的真实。史铁生说:“在白昼智谋已定的种种规则笼罩不到的地方,若仍漂泊着一些无家可归的思绪,那大半就是散文了。”(《病隙碎笔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与地坛》是思绪之文。而那些经年累积的思绪,是不允许虚构的。
但小说却可以是虚构的真实。在真实的本义上,小说真实显然是无法与散文真实相提并论的。但非常奇怪的是,20世纪以来,小说似乎已形成了一种文体霸权,以至于小说的地位高过了散文。比如,在许多人心目中,所谓作家往往是指小说家,没有写过小说的散文家通常不够作家的分量。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有了这种偏见呢?不得而知。但当年的《上海文学》编辑部起码是持有这种偏见的。否则他们就不会那样去劝说史铁生了。
我是很欣赏史铁生先生的这份坚持的。我甚至猜想,当史铁生如此坚持作品的文体属性时,很可能他会觉得,《我与地坛》冠以小说之名是对它的伤害甚至侮辱。《我与地坛》发表已经二十年了,它被无数读者喜欢的诸多原因中,很可能有读者也是在散文层面与它形成心灵共鸣的。如果它是小说,读者当然也会喜欢,但也许这种喜欢就成了另一种喜欢,而且,它那种撼动人心的力量可能也会因此减弱。
(选自《 民生周刊 》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