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水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近年来,河蟹养殖在黑龙江省发展较快,已受到渔业养殖户的广泛欢迎。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养殖的生产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我省一些地区的渔场正在改变过去单一的池塘养殖方式,结合实施省渔业“丰收计划”项目《河蟹综合养殖技术》进行池塘蟹鱼生态养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蟹鱼生存环境
池塘是养殖蟹鱼的生活场所,创造适宜的水体环境是提高养殖单产的首要措施。因此,渔场要完全按照省渔业丰收计划实施方案的标准和要求执行。选好点、清好塘、消好毒。一般单塘面积5~20亩,水深1.5~2.5米,少淤泥、光照好,注排水方便,保水力强,供电可靠,并备有增氧机,机泵管带齐全。有利于调节水质,改善环境,促进蟹鱼生长,提高单产,增加效益。
二、严把苗种质量关,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要想取得高产量、高效益,苗种的规格、质量是关键。应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苗种,入池前用3%的盐水和1%的小苏达混合液彻底清毒,并根据池塘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池塘平均亩放扣蟹应在900只左右,如果密度小,浪费水域空间,密度大,影响生长。所以说,太稀太密均不利于提高池塘产量和蟹鱼的规格与质量。
三、加强管理,科学饲养
1、彻底清塘消毒,苗种适时入池:放苗前清淤消毒,杀灭病原体,还可提高池塘贮水深度,改善池塘环境扩大蟹鱼活动空间。4月中旬应把蟹苗放完,真正做到早入池、早适应、早开食、快生长。
2、栽种水草:因为河蟹有蜕壳的生活习性,在蜕壳后较短的时间里,其抗御敌害的能力较弱。所以要为河蟹躲避敌害,创造条件,在人工池塘移植或栽种部分优质水草,如苦草、稗草、轮叶黑藻、浮萍等,覆盖面约占水面的30%~50%。其好处是:①塘中水草丰茂,水质清新,使河蟹有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的感觉,促进生长。②可为河蟹提供喜食的植物性饲料,有利生长。③可帮助河蟹脱壳时作隐蔽物,防止敌害侵袭,提高饲养成活率。④可降低水的肥度,保持水清氧足,为河蟹的生存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
3、保持水位,调节水质:应根据天气和水温度变化情况,适时加入新水,调节水质,每10天注水一次,保持一定的水位和良好的水域环境。
4、科学饲养,坚持“四定”投饵法,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做到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相结合,精饲料和青饲料相搭配,实行由精到青再到精的喂养方法。并根据季节、水温变化、天气情况和河蟹的摄食量酌情增减饲料,灵活掌握,以让河蟹吃饱又不浪费为原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5、河蟹的饲料种类:动物性饲料有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蚍肉、蚕蛹、畜禽加工下脚料、畜禽血、鱼粉、昆虫幼体、浮游动物、丝蚯蚓等。植物性饲料有各种菜类、嫩草、麦类、饼类、豆渣、麦麸、米糠等,还有人工配合饲料。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投喂饲料。
6、饲料投喂: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要搭配投喂。掌握“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6月份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夏季7月份至8月上旬,河蟹生长旺季,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并重,多喂一些水草;8月中旬以后多投喂动物性饲料。河蟹的日投饲量为河蟹总重量的10%~15%。每天注意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根据河蟹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投喂2次,上午和傍晚各投喂1次,以傍晚投喂为主,上午的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1/3,傍晚的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2/3。将饲料投在蟹沟中即可,多点投喂。
7、坚持巡塘,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坚持每天早晚巡塘,定期检查蟹鱼生长情况,并每月泼洒20×10-6生石灰水和1×10-6漂白粉各一次,预防疾病,还应做好防逃、防盗、防鼠害等项工作,杜绝一切隐患发生,保证生产顺畅进行。
四、蟹鱼生态养殖,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经实践验证,池塘养蟹不需增加其他设备和投入,不需另行投饵便可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效益。而且鱼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和水中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以及河蟹的残饵碎屑等。还能有效地控制水体肥度,净化水域环境。利于蟹鱼健康生长,增加池塘产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适时捕获、销售
一般在9月上旬蟹黄、蟹膏丰满后开始捕捞。操作时要注意保护河蟹附肢完整,起捕后的成蟹可用网箱暂养,随时上市销售,或放入越冬池等待价格较高时再出售。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养殖的生产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我省一些地区的渔场正在改变过去单一的池塘养殖方式,结合实施省渔业“丰收计划”项目《河蟹综合养殖技术》进行池塘蟹鱼生态养殖,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蟹鱼生存环境
池塘是养殖蟹鱼的生活场所,创造适宜的水体环境是提高养殖单产的首要措施。因此,渔场要完全按照省渔业丰收计划实施方案的标准和要求执行。选好点、清好塘、消好毒。一般单塘面积5~20亩,水深1.5~2.5米,少淤泥、光照好,注排水方便,保水力强,供电可靠,并备有增氧机,机泵管带齐全。有利于调节水质,改善环境,促进蟹鱼生长,提高单产,增加效益。
二、严把苗种质量关,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要想取得高产量、高效益,苗种的规格、质量是关键。应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苗种,入池前用3%的盐水和1%的小苏达混合液彻底清毒,并根据池塘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池塘平均亩放扣蟹应在900只左右,如果密度小,浪费水域空间,密度大,影响生长。所以说,太稀太密均不利于提高池塘产量和蟹鱼的规格与质量。
三、加强管理,科学饲养
1、彻底清塘消毒,苗种适时入池:放苗前清淤消毒,杀灭病原体,还可提高池塘贮水深度,改善池塘环境扩大蟹鱼活动空间。4月中旬应把蟹苗放完,真正做到早入池、早适应、早开食、快生长。
2、栽种水草:因为河蟹有蜕壳的生活习性,在蜕壳后较短的时间里,其抗御敌害的能力较弱。所以要为河蟹躲避敌害,创造条件,在人工池塘移植或栽种部分优质水草,如苦草、稗草、轮叶黑藻、浮萍等,覆盖面约占水面的30%~50%。其好处是:①塘中水草丰茂,水质清新,使河蟹有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的感觉,促进生长。②可为河蟹提供喜食的植物性饲料,有利生长。③可帮助河蟹脱壳时作隐蔽物,防止敌害侵袭,提高饲养成活率。④可降低水的肥度,保持水清氧足,为河蟹的生存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
3、保持水位,调节水质:应根据天气和水温度变化情况,适时加入新水,调节水质,每10天注水一次,保持一定的水位和良好的水域环境。
4、科学饲养,坚持“四定”投饵法,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做到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相结合,精饲料和青饲料相搭配,实行由精到青再到精的喂养方法。并根据季节、水温变化、天气情况和河蟹的摄食量酌情增减饲料,灵活掌握,以让河蟹吃饱又不浪费为原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5、河蟹的饲料种类:动物性饲料有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蚍肉、蚕蛹、畜禽加工下脚料、畜禽血、鱼粉、昆虫幼体、浮游动物、丝蚯蚓等。植物性饲料有各种菜类、嫩草、麦类、饼类、豆渣、麦麸、米糠等,还有人工配合饲料。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投喂饲料。
6、饲料投喂: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要搭配投喂。掌握“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6月份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夏季7月份至8月上旬,河蟹生长旺季,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并重,多喂一些水草;8月中旬以后多投喂动物性饲料。河蟹的日投饲量为河蟹总重量的10%~15%。每天注意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根据河蟹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每天投喂2次,上午和傍晚各投喂1次,以傍晚投喂为主,上午的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1/3,傍晚的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2/3。将饲料投在蟹沟中即可,多点投喂。
7、坚持巡塘,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坚持每天早晚巡塘,定期检查蟹鱼生长情况,并每月泼洒20×10-6生石灰水和1×10-6漂白粉各一次,预防疾病,还应做好防逃、防盗、防鼠害等项工作,杜绝一切隐患发生,保证生产顺畅进行。
四、蟹鱼生态养殖,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经实践验证,池塘养蟹不需增加其他设备和投入,不需另行投饵便可获得理想的产量和效益。而且鱼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和水中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以及河蟹的残饵碎屑等。还能有效地控制水体肥度,净化水域环境。利于蟹鱼健康生长,增加池塘产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适时捕获、销售
一般在9月上旬蟹黄、蟹膏丰满后开始捕捞。操作时要注意保护河蟹附肢完整,起捕后的成蟹可用网箱暂养,随时上市销售,或放入越冬池等待价格较高时再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