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津平2”来了,海底便有了“路”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yy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中交一航局研发、上海振华重工建造的自升式碎石铺设整平船“一航津平2”在南通下水。作为世界最大、最先进的自升式碎石铺设整平船,“一航津平2”投产后将进一步巩固我国在海底隧道基础施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深水碎石铺设的“3D打印机”
  在海底隧道施工建设中,沉管基础整平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工艺,碎石整平船则是基础整平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港口建设逐步向深水化、大型化方向迈进。此次下水的“一航津平2”为我国碎石整平领域的第五代核心装备。
  “一航津平2”主船体为箱型“回”字结构,船长98.7米,宽66.3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型深6.5米,桩腿总长75米,可根据水深工况环境接长至95米,铺设整平作业最大水深50米,每4个船位即可完成单个沉管管节抛石整平作业;经“一航津平2”高精度整平后,沉管隧道的连接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其作业速度也是全球最快的,一次整平的最大范围可以达到2500平方米,相当于6个标准篮球场的面积。因铺设作业的高效率和自动化,所以该船被誉为深水碎石铺设的“3D打印机”。
  预计今年7月,“一航津平2”将服役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的又一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作为世界级超大型“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深中通道的海底沉管隧道长约6.8千米,为双向八车道超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具有“超宽、变宽、深埋、回淤量大、挖砂坑区域地层稳定性差”五大技术难点,工程规模和技术难度前所未有。
  “津平1”的升級版
  与港珠澳大桥深水整平的功勋船舶“津平1”相比,“一航津平2”在性能、规格、国产化程度等方面均实现超越,多项性能位居国际领先水平:该船铺设范围更广,整平效率更高,整平速度较“津平1”提升了1倍,最高可达每分钟5米;作业寿命更长,桩腿使用寿命长达2000小时。
  中交一航局科学技术部总经理李增军介绍,为了保证在50米深水下作业,“一航津平2”桩腿直径接近3米,是“津平1”的1倍多。另外,加宽的船体也使工程速度大大加快,加上船上各项设备的运行速度也被提高了,工期被大大缩短。“一航津平2”可在18小时左右完成一个碎石机床铺设作业,165米长标准管碎石基床分4个船位可以整平完成 ,每个船位作业时间为18小时,单个标准管节基床所需时间为3~4天,与之相比,“津平1”在港珠澳大桥沉管施工时,180米长标准管碎石基床则需要分7个船位整平完成,耗时7~12天。
  速度快了,精度也提高了。“耗时越短,沉积的淤泥会越少,最后的工程质量受到的影响就小了。”李增军介绍,他们还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静态测量,解决了动态测量带来的精度差的问题,动态部分则使用光学仪器进行测量,最终将整平精度控制在正负40毫米以内。
  在具有船舶“大脑”之称的施工管理系统方面,与引进自日本施工管理系统的“津平1”不同,“一航津平2”已完全实现了施工管理系统的国产化,可自主进行作业的“指挥”,包括设备控制、远程故障诊断、船舶定位和监控等,协调各方同时运行,发出指令并接受反馈。除了匹敌国外系统的各项性能,“一航津平2”的施工管理系统还解决了施工操作对系统的影响,周边环境对测控精度的影响,运行速度、精度等因素间的相互影响这三大业界难题。(本刊综合)
其他文献
本文集是第五届中美教育研讨会的论文摘要集.全书共收集论文82篇.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方向性转变,教育体制改革的评价,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创新,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性激
会议
近日,有关双胞胎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和马克·凯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种在太空待一年导致基因突变7%的说法被许多人转发。长时间太空旅行真的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甚至改变人类基因组?一项新研究发现,太空旅行不会导致人类出现长期重大的表观遗传变化,这或可稍稍缓解人们对长期太空旅行的担忧。  基因表达改变不代表基因突变  斯科特·凯利和马克·凯利是一对同卵双胞胎,都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
期刊
本文集是第四届中美教育研讨会的论文摘要汇编.全书共收集论文133篇,内容涉及教育改革中的素质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研究,以及创新精神,创新
水闸作为水利工程中一种常见的基础性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如果水闸施工不合理,将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所以要对水闸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
无论在国家经济建设范围内还是在人民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很多范围都有所应用,为现代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虽然在电气自动化本身课程科目涉及的内容是比较
4月2日中午12时,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条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过江通道——南沙大桥正式通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首个投入使用的“超级工程”,南沙大桥既是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出行的民生工程,又是代表中国桥梁建设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工程。   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动脉”  南沙大桥全长12.89公里,双向8车道,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终点与东莞市沙田镇相接,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鸥岛
期刊
4月15日上午8时34分,一个身长52厘米、体重3850克的男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手术室诞生,他是我国大陆首个试管婴儿产下的宝宝。31年前,其母亲郑萌珠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而这次的顺利生产再次证實了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也体现了中国辅助生殖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降生  时光倒回30多年前,甘肃礼县盐官镇的郑桂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城市发展中,一直面临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城市的设计和规划,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在人类文明中,城市建设是我们生活重要的一
本文集是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会议的论文摘要集.全书共收集中英文论文126篇,其中英文63篇,中文63篇.内容主要涉及TK基因突变试验,细胞突变诱变技术,单细胞凝胶
会议
本文集是中国土壤学会于2001年11月在陕西杨凌地区召开的土壤侵蚀与区域水土保持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摘要集.全书共收集论文105篇,重点讨论土壤侵蚀机理,过程及新技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