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教育领域,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并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已经建立起了密切的关联。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语文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有用人才,如何扬长避短,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合于语文教学,是本文所积极探讨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理性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9.151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教师意识的转换
   当代教育应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我们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一个环节,我们不应该起主导作用,应该起的是帮助和引导作用,以往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应该还给他们,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更是我们展现自我能力的一个契机,是对我们素质的一个新的考验,逃避和抵制不应该属于我们当代的教育者。我们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地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活动中,主动迎接挑战,为自己的教学事业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二)教师技能的变化
   信息技术让教师的角色也更加多元化,除了要具有原来的基本功之外,还得具备一系列的信息技能。比如知识的搜索,要建立自己的标准来提取出相关的信息;知识的筛选,要依据自己的条件和需求来判断其使用价值等。其中,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的重要技能之一,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对计算机、多媒体的基础知识作一定的了解,能熟练掌握其基本的操作技能,在实践运用中熟练运用。而且,还能根据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领域的更多深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自我信息技术水平,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的需求。
   (三)学生素养的提高
   (1)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将声、色、乐、画融于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更直观地去接触到景、物、人,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儿童强烈的探究欲望唤醒了。学习有了兴趣,也就变得轻松愉悦了。(2)学生的视野更宽广。语文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宽广。透过课堂,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去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多的机会,增加了信息量,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3)学生的能力被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更好的熏陶和陶冶,学生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或者同他人合作,运用多媒体等,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创造、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也能树立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二、语文教学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存在的误区
   1.过分重视网络资源。因为网络的便利性、快捷性,如今往往成为教师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信息来源的渠道。但是,教学媒介没有唯一,很多的方式也能帮助我们获取学习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图书馆、影视、广播等都不可忽视。
   2.课件偏离原本价值。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大量罗列出于课文相关的一系列材料,但这大量的材料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使用起来又受到限制,所以往往是让学生走马观花似的粗略了解,也让学生容易疲倦,让原本有兴趣的内容蜻蜓点水,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有的课件内容过于繁多,学生往往应接不暇,被课件一个劲地牵着往前走,反而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付出了大量精力,却事倍功半。
   3.教师学生发展受阻。现在很多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他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料,作为己用。而少了自己的思考和设计。或者在备课时只是运用大量的时间去编制好多媒体课件,而忽略了对教学的其他的设计。课堂就成了课件的展示,课堂的教学也就受课件的束缚,按着程序一步步来,不能有变化和改动了。学生也依据设计好的程序,一步步地“被牵着鼻子走”。课堂成了一道循规蹈矩的程序,没有了“突发情况”,没有了学生突然灵感下冒的“小泡泡”,学生的思维能力被扼制了,不利于学生的求异,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是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三、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我们应该积极地接受,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但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素养,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围绕这个目的,与这一目的相背驰,都不是正确的。
   (二)体现教师的个性
   语文教学课堂不能用机器代替教师。机器永远是机器,它不能替代教师和学生进行真挚地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借助信息技术的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實际情况,例如有的擅长书法,有的口才极佳,有的演技不错……这些自身的优势应该好好得到利用,避其所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而不做信息技术下教学的“芸芸众生”者,毫无特点,可以被他人随意地替代。
   (三)强调学生为主体
   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活动应该秉承素质教育的原则,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更要突破课件的束缚性,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巧妙的情境,留足思考的空间,积极地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带来了帮助,有着独特的优势,受到欢迎和喜爱。但它的运用也因为越来越深的渗入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我们不能片面地盲目运用,这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适当的、合理的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让它为语文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业,而不是喧宾夺主,让语文教学走出一条新道路,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明智之选。
  参考文献
   [1]薛清芬.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J].教育创新学刊,2011,(10).
   [2]宁小青.让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中[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
   [3]梁为丽.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C].2010.
   [4]韩艳梅.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动因及质变[J].教育科学,2002,(5).
其他文献
近年来,河北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全省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小城镇数量剧增,到1999年底,全省共有小城镇1971个,其中建制镇75
改革开放 20年来,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导致了价值观的多元取向。在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我国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面临挑战与机遇。与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物质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集装箱用钢金属塑性变形抗力进行试验研究。实测了不同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和变形程度下集装箱用钢的变形抗力,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变形抗力的影
以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为对象,进行了误差源分析。以三坐标测量机和激光跟踪仪为主要测量手段进行了标定试验。通过试验,获得了该机床的关键几何参数的加工和装配误差,为机床的误差补偿提供了重要依据。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复合材料圆角面外受载的应力分布,预测圆角区的分层载荷、部位与破坏载荷,研究不同铺设方式对圆角区应力分布的影响.并针对工程实际中圆角经常出现的制造缺陷
针对某型飞机机身蒙皮天线通过孔出现的裂纹,给出了具体的修理方案,结合结构几何特点和受载形式建立了修理结构的有限元细节模型,利用损伤容限分析流程及方法,进行了裂纹扩展分析
用加快城市化建设,来解决农民人口过剩问题,是最大的结构调整。明确农民的权利,提出企业的义务,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是政府要做的三件事。城市能收容多少人是个市场要素配置的过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