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军校《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初探

来源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9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各高校掀起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浪潮。如何在各个学科中巧妙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学英语也不例外。本文在探讨军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军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旨在探索和实践军校大学英语“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其他文献
李贺诗受楚辞影响深远,善写虚幻的神仙鬼魅境界,风格诡谲幽丽,被杜牧称赞为\"骚之苗裔\"。李贺诗歌也受李白、杜甫、韩愈等人的影响,却以鲜明独特的个性与李、杜、韩相区别。李贺短暂的一生都用在了呕心沥血的创作之中。其诗多乐府歌诗,以致他的全部作品被人称为《李长吉歌诗》,其中有50余首乐府歌诗被宋人郭茂倩收录于《乐府诗集》。李贺精通音乐,熟悉各种乐器的演奏技法,至少在欣赏音乐方面有很高的修养和天赋。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展现的那个波澜壮阔、和人心弦的魔法世界让很多孩子着迷。大家对里面的隐身衣、飞天扫帚、会飞的汽车、喝下去就能让骨头长好的生骨药水、能显示目标活动路线的活点地图等等奇妙的魔法和魔法物品都念念不忘,可这些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现在是否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呢?
抗日战争时期,无线通信技术在中共军队的信息传输中居重要地位.设备、人员、制度、结构,是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要素.抗日战争初期,通过大量购买器材、培训人员、厘定制度,中共构建起由中央军委统领、以师级战略单位为核心节点、大体抵达团级单位的无线通信体系,基本满足其远程信息传输的需求;与此同时,则出现了报务和机要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纪律意识薄弱,以及通信制度松弛、结构庞大等现象.随着通信需求的增加和外在压力的增强,中共军队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安全和效率方面遇到严峻挑战.为此,中共中央一方面调整无线通信的结构、减少通
毛泽东受教于中国传统文化,少年时期便熟读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以及明末清初大批思想家的文章,拥有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和渊博的历史知识。同时,西学东渐之风日盛,他关心时事,阅读了大量改良派的论著,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冯桂芬的《校庐抗议》、梁启超的《新民说》等,并广泛涉猎十八九世纪欧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如严复翻译的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约·穆勒的《穆勒名学》、赫胥黎的《天演论》和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方面的书等,由此开拓了西学视野。
质量升级是瞄准国际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实现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质量升级遵从成本和市场转移成本的MO模型,研究在异质性技术性贸易措施作用下,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困境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进口国强制性卫生与植物检疫(SPS)措施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升级和出口增长存在相左的作用方向,企业在"保增长"的出口策略下选择扩张式市场转移后会被质量升级困境锁定.实证检验发现:在面对发达国家SPS措施时,中国出口农产品质量升级效果不佳,技术落后企业较技术前沿企业更容易转移市场,逃避质量升级;
本文从学习的四大支持系统即课堂硬件设备与软件升级、教材、教案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组织以及课程测试与成绩计算四个方面比较中美课堂教学的差异,并为国内高校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建议:(1)改进考核方式,大幅增加过程考核性比重;(2)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进一步增加教学业绩的比重;(3)在教师教育和培训中,加强“亲历”实践教育;(4)提升课堂硬件设施;(5)出台政策实施更为灵活的选课机制。
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79元20世纪80年代后期,社会文化史研究开始在近代史领域兴起,强调历史上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之间的互动.该书在同乡群体与同乡观念互动的视角中加入政治的维度,推动了社会文化史的展开.该书勾勒出了明清以来乡谊流动与政治运作互动的历史画卷.
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肩负着代表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光荣使命。“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做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7月同共青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殷殷嘱托。
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的6个基层检察院开展了第一轮的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如今,第二轮试点已经扩大到全国10个省份的上百家基层检察院。学术界也已经围绕刑事合规制度这一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纵观现有研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大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合规刑事激励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98元中国留日学生既是近代中日关系剧变的产物,也深刻地影响着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因而,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研究成果丰硕,但往往侧重研究留日学生的"出国史"和回国后的社会活动史,相对忽视他们在日本的"留学史".本书以"逆向思维",运用大量中日文原始资料,详细考察作为中国留日学生接受国的日本,究竟制订了哪些接受、教育、管理、安置中国留日学生的政策,并将这些政策置于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的宏观视野下进行微观分析.日本从明治末期初步建立对中国留日学生的接受、教育、管理、安置政策,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