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法并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初探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就是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以知识教学为载体,同时渗透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教育.知法并行教学模式就是物理科学方法之一.
  “知法并行”教学模式的提出,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它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中的知识发展过程和伴随知识的发展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方法为基础,将知识的发展过程及其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整理出来的线索,使“知识线”和“方法线”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展开,并行前进的一种科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将知识线和方法线自始至终把整个课堂的主心骨紧抓不放,使一堂课的条理非常清楚.以往教学过程中,科学方法经常采用隐处理,即不明确表达出来,这就使学生不能获得对科学方法的理性认识.而知法并行是将“知识线”和“方法线”紧密结合起来,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能使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方法,让学生自觉地以科学方法为指导来加深知识的理解.
  下面以《液体压强》这节课为例,进行“知法并行”教学模式设计.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液体压强是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二节.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验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并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达成这个目标,本案例主要从知识线和方法线并行的方法对本节课进行设计.以便让学生更明确学习过程中通过什么科学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是在学习了固体压强的基础上学习这节内容的,对压强产生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学生肯定可以猜测到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会产生压强,但是对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还是不了解,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就是通过实验来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和液体对容器底部都有压强;
  (2)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使学生乐于研究有关液体压强的问题,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培养他们养成仔细关注周围现象的好习惯,提高他们与同伴间的互动合作能力,通过介绍教学方法,培养他们严谨、踏实的求学作风.
  3教学重点
  (1)液体内部有压强;
  (2)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4教学难点
  猜想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5教学器材
  薄塑料袋,两端开口玻璃管,橡皮膜,透明塑料桶,压强计,水,盐水.
  6教学过程
  知识线主教育事件子教育事件方法线呈现方式备注创设情境导入播放“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下潜视频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法多媒体视频
  (思考:为何潜水器不能无限制地下潜?)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怀;
  ②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体验压强的存在(1)液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实践法演示实验
  初步感知先给学生做个示范,为后面的两个实验做好铺垫确定观察对象?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从现象中你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观察法
  提问法
  归纳法学生口头回答:(①对象:开口玻璃管一端的橡皮膜②水对橡皮膜有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得橡皮膜发生形变,说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旨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液体对容器
  的侧壁的压强除了书上的方法你是
  否还有其他办法可以
  证明液体对容器的侧
  壁也有压强提问法
  类比法
  猜测法
  小组讨论法
  实践法小组合作型探究
  (将玻璃管侧壁小孔的橡皮塞换成橡皮膜,观察橡皮膜是否向外凸出)①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及与同学的交流合作能力
  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3)液体对浸在其中
  的物体存在向上的
  压强独立思考,并通过借
  助桌上的实验器材
  来验证提问法
  实践法
  多媒体教学法
  对比法学生演示实验
  多媒体演示通过学生的演示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做,播放视频,让学生寻找自己实验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缜密性由以上的几个实验你
  是否能得出什么结论提问法
  归纳总结法学生口头表述
  板书板演(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试画出装满水后的瓶
  子,在不同高度戳三
  个孔,喷出水的路径.
  用实验来验证理论分析法
  实践法
  设疑法①学生先自己画三个孔射出水的远近图
  ②亲自操作这个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③三个小孔射出水的远近为何不同提高学生的猜疑能力,让他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液体内部的压
  强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猜想法小组交流(液體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方向有关)提高学生猜想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介绍压强计的原理讲授法
  演示法
  模型法
  等效替代法演示实验(思考:①如果漏气会怎么样?②通过观察什么就可以知道金属盒探头上所受压力的大小?③采用什么方法使u形管中的液体看起来更清楚)为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作铺垫,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液体内部的压强
  大小与方向有关控制变量法
  实践法小组同学探讨(①选择哪些器材,需要控制哪些量②实验过程中观察的对象是谁③该如何操作④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通过和同伴交流并亲自动手实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由学生动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老师适当地进行指导)总结法板书板演(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总结能力(2)液体内部的
  压强大小与
  深度有关类比法
  控制变量法
  实践法小组同学探讨(①选择哪些器材,需要控制哪些量②实验过程中观察的对象是谁③该如何操作④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完善刚才实验中不足之处,熟练操作本次实验总结法板书板演(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总结能力(3)液体内部的
  压强大小与
  深度有关类比法
  控制变量法
  实践法
  练习法
  图片直观教学法小组同学探讨(①选择哪些器材,需要控制哪些量②实验过程中观察的对象是谁③该如何操作④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从图片中判断深度的大小熟练操作本次实验
  进一步加深对深度概念的理解总结法板书板演(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分析归纳法板书(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学以致用
  液体压强在
  生活中的应用液体压强在生活
  中的具体应用直观法
  提问法
  例证法
  练习法多媒体投影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利用液体压强的一些实例,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7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将物理方法显性地表示出来,因为能力与方法是密切联系的,学生在完成某个任务的能力强弱,是与掌握方法的自觉程度与熟练程度密切相关的.所以笔者在探究实验时,注重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自己去讨论解决.尤其是在探究液体对容器侧壁是否有压强时,学生将实验进行了改变,虽然他的方法只能是粗略地看出,但他们至少是有自己的思路,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他们就会运用课堂上的改进方法来着手,进一步解决这类题目.本堂课的设计就是基于知法并行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对自己进一步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的参与,才能使客观存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使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加工、组织、简化、记忆、系统化重建及应用等过程,原有的认知结构会演变为更加清晰牢固的新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他文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实验还是揭示物理现象的基本方法,也是论证物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新课改也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的课堂作用,与时俱进,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教师还要重视实验演示,同时尽量给学生较多自己动手的机会,管理学生做好分组实验.  1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应该以实验为基础,由于实验是一种探究性
笔者自大学本科毕业后,曾先后工作于我县沿口初级中学及海安紫石中学,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及物理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大有裨益.但在农村初中,由于学校硬件设施,学生素质及教师教学能力的限制,在全面推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农村初中实际情况,分析农村初中
在科学教学中,举例子是很重要的环节,它能使学生明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规律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能对知识学习产生正迁移.而有时举非例子也一样重要,它能从另一个角度,从另一个层面来加以阐述,使学生对概念和规律得以更深的理解.其实,只有正反两面都清楚了,才算对某概念或规律真正的掌握.因此,例子和非例子是有效学习的保障.以下是笔者运用例子与非例子进行教学,撰写成文,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1例子与非例子在概念教
我们的生活与大气息息相关,通过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很容易了解到大气压是存在的且很大.然而,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既抽象又陌生的概念.为了适应新课程的理念,现行的各版本教材编者巧妙地设计了实验方案,让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器材估测大气压的数值,在实验中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但各版本教材对该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又不尽相同,笔者对其进行了综合的比较与分析,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处理,运用最优化
物理教学中“问题探究”的作用  1.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1)有明确的学习目标;(2)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初中学生的学习毅力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学习兴趣就成了他们搞好学习的关键.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胜和好奇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探究,认真钻研去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去解决问题.当他们求得知识后,这种胜利者的心理就得到了满
“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陶老先生的这句话道破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应注重“生活化”,抓住生活注意活水源头,才能保证渠清如许.否则,缺失了生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师生双边互动的行为过程.课堂活动包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有讲述、提问、演示、评价、组织讨论等,学生活动有:听讲、练习、操作、观察、交流、答问等.课堂各个环节的活动设计(包括学生活动),都应该是教师课前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点精心预设的,不能是随意散漫的,更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但当前许多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存在着诸多误区,有待近一步改善或纠正. 
详细阐述了地埋管管径对水泵能耗和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在地埋管内水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选取5种不同管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适当增大地埋管管径可减小流体在地埋管内流动
学会领略因自己的创造,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思维因生成而发展.教育的意义总是要形成什么, 总是要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所形成、有所构建,教育的本身是实践的.教育的意义,在已发生的地方显现着,与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着一系列生活联系.因而,教育的意义不是一个概念的认识、一个知识的掌握,而是学生思维的提升、实验课堂生成的深化.现在精彩的课堂不是看教师表演的如何,而是看学生学习的怎样、课堂生成的怎样.  物理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