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咱爸咱妈六十年》幕后故事:一生一世做好人

来源 :爱尚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爸妈都是党员,部是好人,我写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与家里的事情
  
  早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编剧赵刚,现为四川大学与四川音乐学院艺术系的教授。所以,我对他的采访是在四川大学一间宽敞的教室里进行的。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咱爸咱妈六十年》的成功,赵刚更加感同身受了。
  “我当年下过乡。当过兵,做过煤矿工人。改革开放后又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回忆起自己的文艺道路,赵刚颇有感触地说。“当时,我的父母都举双手坚决反对,闹得不可开交。我爸爸更是火冒三丈地说,赵刚,你要是进了文艺界会犯错误的!是啊。在我们这个特殊的革命家庭里,当时谁也不了解文艺界是具体干什么的,在我们眼里。文艺界就是一个禁区。但是,我是一个比较叛逆的人,执意去上海戏剧学院报到上学了。在学校里,我第一个穿上了喇叭裤,招摇过市,甚至是刺激,这些都是剧中援朝的经历。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当了一名专业演员。”
  《咱爸咱妈六十年》最初剧名为《母亲的故事》,写的就是编剧赵刚自己父母和家里的事情。所以,故事朴实而真实。
  “我爸妈都是党员。都是好人,可是改革开放后,‘好人’这个词却有了一层贬义,说一个人好,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这个人没有本事,老实挣不着钱。所以我的感触就特别深,就想写一部作品告诉人们什么是好人,我觉得写我的父母就很有意义。”说起创作初衷,赵刚这样说。
  剧中故事大多是赵刚父母的缩影,剧中的高树江。生活中叫赵树江,而剧中的白玉兰就是生活中的白玉兰,赵刚将母亲白玉兰原原本本地搬到了电视剧里。
  “我的母亲白玉兰是一位很戏剧性的人物,也很可爱。她是河北人,17岁参加革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才18岁的她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与父亲就是在参加革命后认识的,父亲是我母亲的领导,比我母亲大10岁。这个剧中前半部分非常真实,我母亲白玉兰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什么事情都是拿得起放得下,与剧中宁静饰演的白玉兰性格很像。父亲的性格与王志飞饰演的高树江有一些区别,现实中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的性格,其实吵架的事情并不多,但他也和剧中的高树江一样,非常坚持原则,耿直无私。父亲死后,母亲为我父亲立了一个碑,碑文是‘终生奋斗,两袖清风’。而现已79岁高龄的母亲,在看到自己的故事被搬上荧屏。并且由宁静饰演自己,非常激动。”赵刚说。
  由于当年的叛逆,使赵刚由此成为这个特殊家庭里唯一一个与文化事业沾边的人,也成为家中的另类,父亲眼中的逆子。
  “剧中援朝出国就是我当年的真实写照。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心有余悸。父亲说我是叛国投敌,并当着全家人的面写下遗书,永远不让我再进这个家门。”赵刚回忆说。
  温馨而和睦的家庭气氛由于赵刚的一次次出人意料而打破了,而在赵刚的眼里,家已经不再是家,而是桎梏,是梦想破灭的地方。因此,每次离家出走,他都会在心里一次次地欢呼,我又离开你们了!
  或许正是由于赵刚的“大逆不道”,才会有今天的《咱爸咱妈六十年》。接受我采访的时候,赵刚总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深邃目光投向东北方向。在遥远的济南,是他成长的地方。这里有他年近八句的老母亲白玉兰,以及他的兄弟小妹。
  
  白玉兰的命运与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的婚姻也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眼前的白玉兰已经是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笑声朗朗。1958年8月4日,山东省地质学校成立,丈夫赵树江出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她一同调来济南,从此,她与这座千年古城有了不解之缘。
  1949年7月,白玉兰参加了革命工作,不久,她便被调到河北省第一区任妇联副主任,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候,她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区委书记赵树江。
  “赵树江1939年入党,是我的上级,开始只是工作关系,后来就发展成恋人了。”白玉兰拿出家中的影集。一边翻阅着。一边回忆道,“不过,我们的最终结合,还是区妇联主任出面做的媒。赵树江比我大十岁,我当时之所以选择了他,主要是因为我刚参加工作,幼稚得很。文化程度又不高,需要一个人来帮助我。赵树江思想品德高尚,全心全意为党工作,各方面都比我强。”
  白玉兰回首这些往事的时候,脸上总会挂着幸福的微笑。白玉兰与赵树江共养育了三儿一女,赵刚是老大。出生在1951年,原名叫援朝。采访白玉兰的时候,她会经常说“我那大儿”如何如何,而这个“大儿”竟然不是赵刚。那么,他又是谁?
  原来。在与白玉兰结婚之前,赵树江曾有过一段不成功的婚姻,并有一个儿子叫赵全忠。离婚多年后,才与白玉兰组成了新的家庭。
  “结婚的时候,赵树江曾给我说过这件事,我当时并不在意。”白玉兰将目光久久地落在“大儿”赵全忠的照片上。而思绪已经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难以忘怀的日子。“赵树江有个儿子。我是知道的,但是,我并不知道,他的前妻离婚而没有离家。1954年,他回老家看孩子,回来后才将实情告诉了我。”
  赵树江的前妻还住在老家的家里,仍然是赵家的人。这是白玉兰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于是,她与赵树江发生了结婚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争吵,这一吵就是几个月。最终,她提出了离婚。
  “后来,领导和同事们都出面劝解,我经过反复地考虑,终于默认了这个事实。”白玉兰说到这里,眼睛里散发着慈祥的光芒,“我对赵树江说,老赵啊,我认命了,我以后不会再为此闹了,从今往后,大儿子和他的母亲,我们都负担起来。”
  白玉兰说到做到,几次让赵树江回老家接他们母子到济南,却都被拒绝了。后来,白玉兰又多次提出让赵全忠来济南上学,又未能如愿。
  在赵树江的老家,白玉兰是家喻户晓的好人,她负担了赵全忠与其母亲的全部生活费用,赵全忠每次来济南,她都会为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从头到脚买几身全新的衣服。赵全忠从结婚到生儿育女,将孩子抚养成人,白玉兰的供给都是他主要的经济来源。
  “赵全忠的母亲是女人,我也是女人,我不帮她。谁还能帮她?”白玉兰为自己对赵全忠母子的无私付出做着解释,“我与赵忠全的母亲没见过面。但是,在我的心里,一直将她当作我的大姐。她带着孩子在农村生活,不容易啊,就够苦的了。我绝不能袖手旁观。”
  这是由两个婚姻引发出的一对特殊姐妹,她们未曾谋面,却情同手足,是个有口皆碑的人间佳话。做个好人,白玉兰的这个人生信条一辈子都没有改变过。
  
  十日之内,白玉兰将三个儿子送到了部队,她与丈夫的共同心愿是让孩子们一生一世做个好人
  
  赵刚、赵斌、赵宏、赵华是白玉兰的亲生儿女,在孩子们的眼里。母亲与父亲都是一身正气,品德高尚的人。
  “我和赵树江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让他们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谈起对儿女们的教育,白玉兰说,“为人处世要厚道,不占别人的便宜,工作认真负责,这是我们对孩子的起码要求。还有。让孩子们一生一世 做个好人,这是我和丈夫的共同心愿。”
  1970年底,为了让三个儿子接受锻炼,白玉兰毅然将他们送到了部队,三个儿子在十天之内穿上军装,到了军营。
  “赵刚由农场,赵斌从济钢,赵宏由学校。一齐到了部队,当时在济南市,就我们一家。”白玉兰将三个儿子身着军装的照片从影集里取出来,深情地看着说,“部队是所大学校。是锻炼人的好地方,在部队接受良好的教育,会让他们享用一生。”
  三个儿子从不同的地方到了不同的部队,但是,他们却同时接到了母亲白玉兰的同一个必须做到的要求:勤俭节约,每月将节省下来的生活补贴与粮票寄回老家,接济大哥赵全忠。
  “实际上,赵树江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啊。”说起教育孩子们做好人,白玉兰感慨万端地说,“我的娘家生活相对贫困,1955年,我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了我的母亲与三个未成年的弟弟,是赵树江伸出了援助的手,将我的母亲接到城里,他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百般照顾,直到母亲去世。我的弟弟们都是在赵树江的资助下才上了学,成了有文化的人,有一个弟弟还读了中专。我的小侄女两岁没有了母亲,又是赵树江将她接到身边,将她抚养大。”
  互敬互爱,互相帮助,首先要从自己的家庭做起。同样,做个好人,也要从自己的家庭做起。长辈言传身教,孩子们耳濡目染。共同将这个大家营造得温情四溢。走向社会后,孩子们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这个时候,他们会向母亲白玉兰“抱怨”说,妈妈,我们小的时候。你怎么不教我们多长个心眼儿啊。
  1996年,73岁的赵树江久病不愈,去世了,白玉兰擦掉眼泪,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五年前,我的大儿赵全忠也六十多岁,不能劳动了,他来信说,当地规定,修剪果树十年以上者,如果一次性交上一万八千元。就能享受退休待遇,每个月领七百五十元的退休金。”白玉兰再次讲起了大儿赵全忠的故事,“我接到信后,首先想到的是我的老头赵树江,他对我的娘家人那么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我不能对不起他。他不在了,我有责任照顾好他与前妻的儿子。”
  实际上。大儿赵全忠一直是白玉兰的一块心事,自己的亲生子女都有工作,会老有所养,只有赵全忠的晚年生活没有保障。老家当地的规定无疑能了却她的心事。于是,白玉兰将孩子们叫到身边,召开家庭会议,商量给赵全患寄钱的事。白玉兰第一个表态说,你们兄妹自愿。愿出多少就是多少,剩下的我全包了。这个三百,那个五百,不到一个星期,孩子们将钱交到了白玉兰的手里,她则拿出一万六千多元,用电汇寄给了大儿赵全忠。
  “在农村,每月能拿七百多元生活就衣食无忧了。”说到这里,白玉兰如释重负地说,“我的这个心病也就没有了。”
  没有心病的白玉兰更加快活,她自小能歌善舞,退休后则成了老年秧歌队的骨干分子。一招一式,风采依旧。
  由儿子赵刚编剧的《咱爸咱妈六十年》拍摄完成,在北京电视台首播时,电视台制作了特别节目《首播庆典》。将白玉兰请到了演播大厅,与剧中白玉兰的饰演者宁静一起与观众见面。白玉兰身着大红色的毛衣,还戴了一条洁白的项链,在耀眼的灯光下。面对台下无数的观众,她镇静而大方,用纯正的河北话说了一句“我才是真正的白玉兰”,让现场气氛顿时走向高潮。接着,她与宁静共同演唱了一曲《一条大河》。更是引得掌声雷动,满堂喝彩。
  电视剧中的白玉兰是个好人,生活中的白玉兰更是个好人。好人一生平安,那么,就让我们祝愿白玉兰老人。以及千千万万像白玉兰一样的好人,一生平安!
其他文献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召开,山东以礼仪之邦的热情、儒雅赢得了四海宾朋的赞誉,而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也给八方来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华滨环联实业有限公司的多家下属公司作为全运会指定接待酒店,以高雅整洁的居住环境和馨香浓郁的鲁菜特色为好客山东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身在齐鲁。必将以继承发扬鲁菜文化精髓为自身使命,位于济南市工业南路的环联假日酒店和七里堡环联鲁菜皇酒店,一直不遗余力地挖掘博大精深的鲁
期刊
在2009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上。澳大利亚JJLC公司的葡萄酒产品在众多中外品牌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得四块奖牌,取得骄人成绩。就此。我们电话专访了澳大利亚JJLC公司总经理李海燕女士。    记者:请问您是如何开始进入葡萄酒这个领域的?这里面又有什么机缘?  李海燕:我对葡萄酒产生兴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当我还在中国大陆医院做医生的时候,我总是建议一些中老年患者睡前一杯红葡萄酒。因为红葡萄酒不
期刊
二十三岁的那个下午,我遇见了舒晨。    一    那天,和所有的日子没有什么区别,阳光淡淡地照在办公室里。桌上瓶插的百合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在细细的清香中做着公司的规划。门,就在这一刻轻轻地开了,公司经理杜米窈窕地站在我的面前。她的身后站着一个男人,一个春光灿烂的男人。  “这是新招聘来的,叫舒展,自己特意慕名要求给你做助手。”杜米介绍着,语气中不无一丝羡慕的意味。  舒晨真如他的名字一样。一
期刊
沙拉(salad),上海人习惯称“色拉”,而广东人喜称“沙律”,这种地地道道的西方菜式早已在全世界盛行。作为西餐中的头盘和开胃菜肴,沙拉在中国更多地被时尚人士所钟爱,被视为小资生活的一种点缀。  记得小时候,母亲从超市买来一大瓶沙拉酱(西方人称之为马乃司)。把苹果、香蕉切成块,拌上酱,就那么吃。初时觉得很美味,一吃一大碗,吃得久了,就觉得味道单调,以为沙拉只有这一种口味。其实不然,沙拉的品种和口味
期刊
初冬,暖阳。  蓝天,碧水,绿色起伏的草坪。  挥杆,击球,舒展性情的人。  11月的崮云湖国际高尔夫球场,有着盈盈绿意和初冬微凉的清爽气息。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见到了山东省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书记、省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王健敏女士。  这次见到的王健敏与在第十一运会组委会办公室里初次见到的她很不一样,当时全运会召开在即,办公室里电话、手机铃声此起彼伏,王健敏不停地解决来客和电话里的各项问题,虽然紧张却有
期刊
你是否还对“抓住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这样的理论深信不已,为了迷住中意的他而苦苦磨练厨艺?  你是否依然执著于做“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对于他所有的要求都倾尽全力去满足,来换取你渴望的幸福?  很多女人以为做个“乖乖女”,就能捕获自己的白马王子,却不知幸福离自己越来越远。  现在有这样一本书,它能告诉你你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这本书叫《“坏”女人有人爱》。  书作者谢里·阿尔戈是美国南加利
期刊
随着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我国也提早进入流感高发季,虽然相关疫苗已接种使用,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流感来势汹汹,但是可防可控,并不可怕。流感时刻,我们不仅需要增强自己的免疫力,而且要从根本上形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认识流感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只要很少的病毒就可造成感染,而且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即使感染过某种流感的人也
期刊
贾又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  1942年生于河北省肃宁县,196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承李可染,以中国北方太行山为创作基地,从事山水画创作以及美术理论研究。1992年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的“世界名人二十世纪成就奖”。出版有《贾又福谈画篇》、《贾又福山水教学体系》、《贾又福集:苦修集、怀乡集、观化集》等。
期刊
繁花青春的纪念是以一朵花的姿态拥有爱的芳香。
期刊
摘 要:小说《沉沦》的当下性解读主要从写作主体作者、写作的文本内容、接受者读者三个方面来分析。寂寞是作者创作的来源,写作是为了排遣寂寞,写作的内容是寂寞之心的反映。作品完成后,其解说权就不再属于作者,而是属于读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解读。而生活在把消费寂寞作为时尚的今天,不妨在此大胆地套用一句流行语:“哥写的不是作,是寂寞。”  关键词:寂寞 《沉沦》 当下性 解读  小说《沉沦》是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