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特色课程《竹林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竹林生态学是主要研究竹林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的基础分支课程之一。该文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陈旧、理论较多、课时少等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首先,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删减重复内容,增加最新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其次,增加实物展示和互联网资源等教学手段;再次,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分组讨论和“反转课堂”教学法对各章节进行讲授;最后,改变考核组成,在考核环节降低期末成绩比重,增加小组讨论、作业任务考察和课堂展示考察比分,更加公平客观地评价学生表现。改革实践结果表明,以上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扩宽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满意度增加,为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生态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学  综合评价  理论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a)-0191-03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安全、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1]。目前,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城市化、环境污染、资源和粮食短缺等危机和挑战,使生态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生态学教育和研究也因此而得到蓬勃发展[1]。目前,生态学已成为全世界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专业之一。2018年5月19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再次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本原则,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再次成为重要的国家议题,国家和社会需要更多具有良好的生态学科学素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竹林在生态环境改善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5,分布范围和竹林面积均居世界首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竹林的生态作用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基于学校的教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特色课程《竹林生态学》,竹林生态学,是基于植物学、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课程基本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并能运用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去分析生态系统的现象。竹林生态学是主要研究竹林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态学的基础分支课程之一。竹林生态学这门课程开设是结合生态学科发展动态和国家需求,介绍生态学科密切相关的全球环境变化、水文循环、碳循环和养分循环对于竹类资源生态环境、竹林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影响。同时关注竹类植物为在地球上持续生存所起的作用等重要领域中的生态问题。但由于但由于该课程涉及面广,其理论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在长期总结授课经验和学生实际学习产出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方法。为此,该文将从目前课程编排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并对效率进行了评价,为探讨新形势下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方案,并以期为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生态学专业优秀人才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1  目前课程编排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大纲内容陈旧,理论讲授知识偏多,重点不突出
  旧教学大纲的设置仍然在前几章重复了基础生态学的内容,这几章理论讲授包括以前其他课程介绍过的大量概念和公式,理论知识偏多。后几章加入了竹林生态的内容,总体上内容重复率与其他课程较高,对于和另一门课程——克隆植物生态学的融合性不够,没有突出课程特点。
  1.2 课程课时太少,讲授内容的深度有限
  这门课程一共32个课时,原来教学大纲分为8章,每一章只有4个课时,课时非常有限,而一些重要的内容,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在竹林生态系统中的运用、竹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竹林生态系统养分特征和竹类的生长发育和构造这些重要内容的讲授时间非常有限,僅依靠有限课堂的讲授学生很难真正地掌握和思考这部分内容。
  1.3 教材单一,忽略了课程间的联系和地方特色
  竹林生态学是一门新开的课程,目前没有出版任何名为竹林生态学的教材,因此参考书目有限,之前的教学是参考我国20世纪90年代熊文愈教授的一本《竹林培育学》,教材单一有限。同时,竹子作为南方常见的一种植物,之前的课程设置也忽略了和生活的联系,没有突出地方特色。
  2  课程改革措施
  2.1 修改更新教学大纲和教材,突出课程特色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从思想上明确认识到竹林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参考有关生态学的各种教材,综合学生的培养计划,对旧的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同时更新了国外同类参考书目,结合了目前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和对国外教材的翻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编订。新的教学大纲减少了章节,由以前的8章精简为6章,重复的1~2章专门教授生态学基础概念课删去,换成了7个专题,分别为竹类生物多样性和用途、竹类的生长发育和构造、竹林种群与群落结构动态格局、竹林生态水文过程、竹林生态系统养分特征以及气候变化与竹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这一修改对课程进行了综合、归纳和提炼,删掉了重复度高的内容,增加了最新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突出了课程特色,又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对所讲授的重点内容有更深入、直观和多元的认识,在传统PPT+板书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教学手段。   2.2.1 实物展示
  在课堂展示各种竹子的标本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讲到第三章内容“竹类的生长发育和构造”时,对于竹子高生长迅速,原因是每个竹节都存在形成层,都具有增高能力,整个竹秆不同竹节形成层的活动具有“慢—快—慢”的特点,较为难以理解,我们通过展示不同压缩力度下的多节弹簧来进行实际的演示,同时为同学们展示罗汉竹的特殊竹节,用于讲授形成层上下发育速度不一致出现的竹秆怪异形态。通过一系列的实物展示,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2.2.2 利用网络将“互联网+”优质资源引入课堂
  利用“互联网+”时代在教育上带来的优势[2],目前网络上如网易公开课、TED、可汗学院、Coursera、微信公众号共享内容等慕课和教育视频资源非常丰富,将这些优秀的网络资源介绍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网络资源寻找所要的知识,同时拓宽知识面。还有设置微信群、QQ学术问题群、E-mail方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交流和在线答疑,这一方法增加了学生的课外主动学习的资源,弥补了课时不够的遗憾,拓展了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2.3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都应该以实效为依据,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3]。竹林生态学涉及到很多的理论知识,为了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为了让指导更有针对性,除了传统的讲授法,根据课程内容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2.3.1 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
  授课过程注意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用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例如,在讲到竹类生物多样性和用途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G20峰会浙江安吉制作的送给外国政要的一款“水滴状竹拎包”的视频制作过程介绍,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总结这个案例成功的原因,与不同竹子的生态性能有哪些关系。然后情景代入,让学生上台模拟我国代表为外国政要介绍这个包制作的过程和产品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感增强,并有意识地去搜索相关的不同竹子品种生态学特性和不同用途信息。
  2.3.2 分组讨论和“反转课堂”教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设定一个不同的研究题目展开调研,每组学生展开合作,分组收集相关数据资料来整合制作调研报告,报告最后进行课堂15min左右的PPT汇报。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资料搜集,各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主题进行讲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了知识,开阔了思路,锻炼了协作能力[4]。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有助于培育独立思考辨别能力,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有效提升,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反转课堂”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进行学习,自主掌控学习进程[5-6]。在“竹林种群与群落结构动态格局”这一章,主要是基于群落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在竹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难度相对较低,我们采用了“反转课堂”法(见图1),引入学科前沿问题,提前给学生发送教学视频和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解答学生的问题,在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更加有重点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直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点评,有助于及时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一方法增加了师生互动,提高了课程效率,相关的重复性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替代,学习的目的性增强。
  2.4 改变学生成绩结构和评价方法
  为了对学生学习状况做出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之前的“出勤占30%+期末考试70%”的评价方式进行了补充和改善,避免单一的死记硬背对学生思维形成固化,新的评价结构和方法基于学生课堂、课下和期末成绩表现建立多角度综合性学习评价体系,因此新的评价体系包括“小组讨论考核(20%)、作业任务考察(20%)、课堂展示考核(20%)、课程理论知识考核(40%)”。新的评价方式降低了期末成绩,增加了小组讨论、作业任务和课堂展示等内容。新的评价体系更加公平客观,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  课程改革效果
  3.1 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实施了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后,班级出勤率由之前的90%提高到98%,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展示和提问的学生增多,在之后几次的课堂展示中,学生投入的时间明显增加,作业水平提高,出现了最新的科技讯息和文献翻译。
  3.2 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
  在课堂进行启发式教学后,学生积极踊跃地通过各种方法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同比2017年和2018年两年同一课程利用不同评价体系的学生期末成绩我们发现,在知识点考察环节(期末考试中)对于同一问题的回答,利用新的教学方式后学生的思路明显拓宽,学生回答的角度更加多样化,一些知识点低级的错误率大大下降。
  3.3 学生满意度增加
  与未进行教学改革的学期相比,学生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整体课程满意度增加了6%。课程评价给予良好比例从8%降低为1%。说明以上举措提高了学生满意度。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国家国家需要具有良好的生态学科学素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竹林生态学作为一门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能够有效地结合生态学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真正把一门地方特色课程开设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生态学的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学中笔者发现课程知识陈旧,和其他基础课程重复率高,知识点安排不科学,造成了课时的浪费,同时内容太过宽泛,知识的深度有限,评价方法单一,期末考试倾向于死记硬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调整教学大纲,增加最新的知识,培养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综合运用分组讨论、反转课堂、实物展示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开展多元化的成绩评价方法,做到公平客观地评价学生表现。这些改进活跃了课堂氛围,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同时教师教学素材也得到积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生态学专业)[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3):3-10.
  [2] 刘刚,李佳,梁晗.“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2):93-98.
  [3] 李欢.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與实践[J].高教学刊,2016(4):133-134.
  [4] 何静.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梅西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法学习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92(3):74-78.
  [5] Pedro J.Mu?oz-Merino,José A.Ruipérez-Valiente, Carlos Delgado Kloos,et al.Flipping the classroom to improve learning with MOOCs technology[J].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6,25(1):15-25.
  [6] 陈珍国,邓志文,于广瀛,等.基于FIAS分析模型的翻转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中学物理课堂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9):21-33.
其他文献
研究了自晶种成核对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酯(PTT)结晶行为的影响.示差扫描量热结果表明,经过自晶种成核处理后,PTT的结晶温度明显增加.应用Avrami方程分析了PTT等温结晶动力学,
利用含氟疏水基团的梯度分布,结合草莓形纳米SiO2粒子提供的双重粗糙表面,制备了具有类“荷叶效应”的超疏水涂膜,水接触角达(174.2±2)°,滞后角几乎接近0°.通过原子力
用丙烯酸酯化环氧大豆油(AESO)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经自由基共聚合制得一种新型的植物油基泡沫塑料.对AESO/MMA泡沫塑料的压缩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所得
提出了利用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的电子亲和势来判断其负离子聚合反应活性的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方法优化厂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几何构型,在B3LYP/6—311++G(3dr,2p)水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简称妊高征)的剖宫产与麻醉相关问题。方法对60例妊高征(轻度8例、占13.33%,中度42例、占70.00%,重度1
目的探讨护理差错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护理风险,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真正全面保障护理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临床158名护理人员就护理差错发
探讨了聚合物对碳纳米管的包覆改性.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通过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体积比=3:1)处理,使其带上羧基.将羧化MWNTs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双组分接枝聚苯乙烯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指医疗机构药剂科根据临床医师处方要求,经药师审核其配方的合理性,符合国际标准,根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经受过培训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顺
目的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方法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给患者以信任感;舒适温馨的环境及先进的设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决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