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性竖向复合隔振结构性能研究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of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一种基于大承载钢弹簧支座的多线性竖向复合隔振支座,给出了多线性竖向复合隔振支座的本构关系及构造,分析了多线性竖向复合隔振支座不同变形阶段的工作原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拟静力加载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研究了钢弹簧支座的力学性能,提出了较大振动(如地震)下的变形控制指标,对多线性竖向复合隔振结构,进行了轨道交通振动输入下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 表明,多线性竖向复合隔振支座的竖向变形不超过35mm,耦合水平变形不超过15mm,钢弹簧隔振支座可基本保持弹性,当采取水平变形控制措施时,竖向变形限值可适当放松;结构采用多线性竖向复合隔振,通过合理构造实现多阶段刚度控制,满足结构抗震设防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轨道交通导致的结构振动.
其他文献
该文从终末期肝病概念、终末期肝病患者实施安宁疗护的必要性、落实困难的影响因素及促进实施的关键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包括研制终末期肝病患者安宁疗护转介评估工具、尽早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加强终末期肝病患者安宁疗护团队能力建设、加强支持性照护管理,以期为国内终末期肝病患者开展安宁疗护提供理论参考.
日照海韵广场1#塔楼采用圆钢管混凝土框架柱-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带伸臂桁架加强层的结构体系.首先将塔楼的ETABS模型转为SAP2000模型,再将SAP2000模型导出的数据库转换为ABAQUS整体结构模型.模态分析结果表明SAP2000与ABAQUS结果基本一致.考虑2组天然波和1组人工波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6个工况,分析结构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材料的弹塑性,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1/100的限值要求,连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大部分剪力墙未出现损伤,仅顶部几层出现了受压损伤,
凤凰之舟大剧院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地标性仿生建筑.项目由上部钢结构与下部混凝土结构构成,根据造型需要,分为头部、颈部、背部、两翼、尾部等部分,内部建筑功能主要包括剧院、演艺大厅、附属车库、商业、餐饮等.针对造型及建筑功能复杂的特点,对整体结构布置、钢结构选型、传力路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抗连续倒塌、大跨屋面舒适度、复杂节点应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结构传力路径明确,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且留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介绍了青少年户外培训基地综合体育馆的工程概况,阐述了跨度为105m的弦支穹顶结构体系优化设计及选定过程.将初设方案和施工图优化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对比内容包括屈曲模态、几何非线性屈曲、双非线性屈曲等.除此之外进行了整体抗连续倒塌验算.研究成果表明将外侧网架与单层网壳弦支穹顶连接成整体,并通过悬挑桁架和环向桁架进行整体刚度加强后,结构整体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有效避免了单层网壳转折点受力集中,同时结构不会发生连续倒塌破坏,并节约了预应力索用量、支座数量以及整体用钢量,经济指标更为良好.
以北京亦庄X39地块学校溜冰场大跨度、大荷载楼盖为例,首先介绍此类构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板的力学模型、预应力筋形式、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空心区上翼缘受压高度的局部调整、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板跨中变形计算等;在构件设计基础上,介绍了空心板结构整体设计过程,包括计算模型、预应力效应的考虑、舒适度的计算等;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在施工中又采取了一些技术优化措施,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一期项目包含了1~5号展馆、共享大厅、卸货平台和地下车库四部分.地上总建筑面积226240m2.其中,1号展馆为国内首个3层的会展中心展馆,结构类型为钢框架-支撑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其余展馆为钢框架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展馆楼面均采用箱形截面主次桁架的结构形式,屋盖采用倒三角空间管桁架,最大建筑高度为49.75m(室外地面至曲面屋面中心线),最大跨度达70m.对展馆部分工程概况、结构体系、主体结构设计及结构性能分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将波纹腹板(曲线形腹板)H型钢应用于结构设计.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门诊妇儿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按8度0.20g进行设计.为降低地震输入响应,减小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提高其抗震性能并满足结构减震目标,采用消能减震技术——黏滞阻尼器(VFD).采用YJK软件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ETABS振型分解反应谱(补充复核)、弹性时程和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并将减震及非减震结构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采用该消能减震技术后,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基底剪力和层间位移角的减震效果显著,满足结构既定附加等效阻尼比要求;时程法结构基底剪力减震率远高于反应谱法结构基
某景观挑台采用大跨度柔性悬挑钢结构,挑出长度约27m,在人行荷载及山区复杂风场下易发生结构竖向振动.人行荷载作用下的舒适度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大于规范限值,不满足舒适度要求;采取TMD减振措施后,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得到了有效控制.根据数值风洞模拟得到的体型系数及Python编程模拟的风荷载时程,采用时域分析法进行风振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振动加速度满足舒适度要求,风荷载单独作用下无需额外采取结构减振措施.人群荷载及风荷载共同作用时结构的竖向振动加速度稳定值小于0.5m/s2,但加速度峰值大于两种荷
一般情况下,最大层间位移角在结构方案调整下的演变模式与典型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平动分量.两者的强相关性决定了优化最大层间位移角应从研究平动成分的优化策略人手.建立了最大层间平动位移角与结构布置方案的联系数学模型,并量化分析了两者的敏感性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侧向荷载作用下,依据结构的侧移变形形态,合理选择最大层间平动位移角的配套优化调整方案,能辅助结构工程师进行高效决策;地震作用下,应优先采用保证结构刚度降幅低于自重降幅的优化调整方案,以合理优化结构造价.
某会展中心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主体结构跨度大、层高大且平面不规则.屈曲约束支撑作为耗能构件,分别应用在结构框架及大跨延性桁架两个部分.采用SAP2000软件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考察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