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社会极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当前世界范围城市发展中的较为共性的社会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将立足于社会极化对城市发展的两个社会效应,分析城市体育生活方式构成要素的表现形式特征。
1.社会极化理论视阈下体育生活方式内涵
1.1 社会极化理论的背景与含义
极化是指事物或事件沿某一个方向持续发展并达到顶峰,它表示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表示其发展结果。社会极化,一般地被认为是经济地位、社会背景、发展机会等不同的人群之间差别的扩大,包含收入极化、人口极化、居住极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举世瞩目的现代社会问题。在西方社会,人们不仅注意到了地区之间的极化现象,同时更把城市内部的社会极化作为研究的焦点。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从经济转型、种族、职业收入、财富分配、家庭结构和教育等多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社会极化的社会效应首先表现在城市社会阶层分化。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农民、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而当代中国社会可以清晰地划分出“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等。城市社会极化的另一个社会效应就是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社会转型以来,中国城市居民收入逐渐阶层化,在住宅商品化过程中,国家和单位将退出住房管理分配的舞台,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通过房价的过滤作用,在居住模式和居住区位上形成了明显的分化,城市社会空间出现分异。
1.2 社会极化演进与体育生活方式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几乎均生活在“单位”之中,而城市“单位行政化”和“单位办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单位人”和各种单位是体育生活方式的主体。“对于国家而言,单位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最坚实的支撑者和巩固者;对于个人而言,单位又是个人社会化及其价值实现的唯一通道。”单位人参加单位有规律组织的体育活动,如同投入工作一样,形成一种体育生活方式,但其目的是为单位树立形象,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单位文化建设。单位利益是此生活方式的最高追求。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企业、事业单位,通过制定年度体育工作计划,面向全体职工,开展工间操、体育竞赛、体育锻炼等活动,统一规格的满足他们的体育需求。职工在享受单位的这种“福利”过程中,人人平等。职工个人自主喜欢的体育活动,体现了体育生活方式中的核心因素——主动自我发展,单位却很少顾及。
由于“单位办社会”的特点,城市中的各个单位成为了满足单位成员各方面需求的社会实体。单位的生产、销售任务都由国家统一指派和解决,单位远离市场,城市各单位间没有竞争。因此,单位把体育作为福利,在工作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就成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为满足职工的体育需求,城市单位提供体育服务时,采取的是行政化手段,追求的是行政效果。因此,气氛热烈、声势浩大、宣传效果好、较短时间内可完成的体育活动成为首选,而符合这种体育生活活动形式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是竞技性的体育项目,以及集体性项目,如工间操。这些体育活动内容易于形成常规,也便于操作。而其他充分体现职工个人自主性需要的活动内容,如非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体育项目,由于很难达到气氛热烈、声势浩大、宣传效果好、较短时间内可完成的标准,而被放弃。
2.社会极化对我国城市社会不同阶层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
2.1 社会阶层差异对体育生活方式影响日益显现
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社会各阶层由于经济收入、居住空间、审美情趣等各种社会因素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各阶层亚文化正逐步显现,与各阶层相对应的体育分层也已具基雏型。以经济能力高低为基础,以职业为划分内容,参照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特点,可将我国市民体育分层为精英体育、中产体育、大众体育、基本体育、体育匮乏,其分别对应为上层阶层、上层中产阶层、下层中产阶层、工人阶层和下层阶层。
2.2 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主体人数数量各阶层分布不均
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为: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化是体育生活化的核心”,而体育生活化作为名词概念来使用,与体育生活方式是同义的。因此,在这里,城市体育人口肯定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主体。
2.3 体育生活方式的空间布局与各阶层经济收入有较强联系
“河南省城市体育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和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都有超过15%的人群选择去经营性的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经理人员阶层中更是有42.11%的社会体育人口选择经营性体育场馆进行活动。而社会底层等经济收入有限的群体,大多会选择附近的公共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参与体育活动”,可见,体育生活方式的空间选择与各阶层经济收入有较强联系。
2.4 各阶层践行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式各异
当前由于现代生产方式中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给现代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种种剧烈变化,成为产生“神经衰弱、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所谓现代“文明病”的主要原因。我国冠心病死亡率近8年在城市中增加了53.4%,其病因均与现代文明病有关。
一般来说,中下层阶层中的工人群体由于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以及体力负荷较大,他们会选择轻松休闲以及恢复型的体育活动内容;中上层和中中层中的工薪人员因为日常闲暇时间零散而无法去离家较远的体育场馆活动,只能依靠单位组织定期的体育活动,或者和朋友约好,周六周天参加活动;社会上层由于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他们可以选择陪练或者专业教练为他们服务。
2.5 社会下层中的城市农民工难于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型职业群体,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城市经济的各个行业,他们与生活在城市的职工一样为城市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但作为城市社会底层,他们体育参与困难,更别说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3.社会极化视阈下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生活方式特征
3.1 以城市景观为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成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特有的城市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具有历史意义、象征意义和标志性价值的景观就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市民共同心理文化形成的基础。当前,我国各大城市为了展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推广体育项目,正大力借助城市景观在市民心目中的影响力,有计划地开展以城市景观为背景或场地的体育活动。近年来,上海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如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沙排赛、黄浦江上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苏州河国际龙舟邀请赛以及金茂大厦国际低空跳伞表演、滨江大道国际女子壁球精英赛、外滩陈毅广场中国自由式轮滑公开赛等等。由于这些以城市景观为背景开展的体育活动影响力大,辐射面宽,吸引了城市各个社会阶层的关注,成为了上海市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3.2 不同类型社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设施条件存有差距
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城巾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后于2005年颁布了《城巾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这是我国城市体育生活方式设施条件的制度保障。但我国仍有75.1%的居民要求尽快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这说明,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设施条件问题严重,数量少,种类单一是其主要症结。
但在不同类型社区,体育设施条件存有差距。体育设施在杭州市城西居住区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较多,而社区级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的特征。而分布不均匀主要在于城西居住区的发展是由东、向西逐步展开的,早期建设的小区集中于该区的东部,这些小区体育设施最为缺乏。帕吉斯的有关城市空间分异的“过滤”理论认为:由于城市的向外扩展,最富裕的家庭迁向城市特定的区域,并呈现聚居的阶层特征。
3.3 不同类型社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形式各异
我国各类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或其它基层群体组织的居民的比例分别为:传统街道社区占33.0%,单位社区占33.6%,新型综合社区占25.9%,边缘社区占7.4%;而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中排在前三位的是:与同事朋友一起锻炼、个人锻炼和与家人一起锻炼,组织化程度较低;单位社区的居民,参加单位组织的锻炼取代了与家人一起锻炼的第三位位置。可见,边缘社区体育生活方式组织化程度低于其它类型社区;城市单位在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服务上还起着一定的作用。
4.研究结论
4.1 社会极化过程前,虽然体育成为了城市“单位人”工作和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仍然为一种“准体育生活方式”,因为无论从体育价值取向、体育需要的满足渠道、体育生活方式的时间保障,还是从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标准来看,体育生活方式主体的自主性都非常缺乏。而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体育生活是一种恢复人的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它意味着一种人的解放,其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4.2 社会极化带来了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和城市空间分异。由于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各阶层相对稳定的体育生活方式慢慢显现,只有社会底层中的农民工群体除外;各阶层体育活动的空间选择以及体育生活方式主体数量分布都不同;体育消费意愿变化与社会阶层等级的变化相一致。由于城市空间分异,以城市景观为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成为了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生活方式条件、体育生活方式形式以及体育消费水平随城市社区不同而各异。
4.3 社会极化现象将会在我国城市发展的历程中长期存在,这就意味着城市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空间分异将持续进行,并对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变迁产生深远影响,但任何城市社会阶层,任何城市空间区域,都希望体育生活方式的进入,因为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人的需要。因此,“体育,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在社会极化过程中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付文旭,大学本科,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1.社会极化理论视阈下体育生活方式内涵
1.1 社会极化理论的背景与含义
极化是指事物或事件沿某一个方向持续发展并达到顶峰,它表示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也表示其发展结果。社会极化,一般地被认为是经济地位、社会背景、发展机会等不同的人群之间差别的扩大,包含收入极化、人口极化、居住极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举世瞩目的现代社会问题。在西方社会,人们不仅注意到了地区之间的极化现象,同时更把城市内部的社会极化作为研究的焦点。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从经济转型、种族、职业收入、财富分配、家庭结构和教育等多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社会极化的社会效应首先表现在城市社会阶层分化。改革开放前,我国主要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农民、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而当代中国社会可以清晰地划分出“十大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等。城市社会极化的另一个社会效应就是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社会转型以来,中国城市居民收入逐渐阶层化,在住宅商品化过程中,国家和单位将退出住房管理分配的舞台,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通过房价的过滤作用,在居住模式和居住区位上形成了明显的分化,城市社会空间出现分异。
1.2 社会极化演进与体育生活方式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几乎均生活在“单位”之中,而城市“单位行政化”和“单位办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单位人”和各种单位是体育生活方式的主体。“对于国家而言,单位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最坚实的支撑者和巩固者;对于个人而言,单位又是个人社会化及其价值实现的唯一通道。”单位人参加单位有规律组织的体育活动,如同投入工作一样,形成一种体育生活方式,但其目的是为单位树立形象,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单位文化建设。单位利益是此生活方式的最高追求。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企业、事业单位,通过制定年度体育工作计划,面向全体职工,开展工间操、体育竞赛、体育锻炼等活动,统一规格的满足他们的体育需求。职工在享受单位的这种“福利”过程中,人人平等。职工个人自主喜欢的体育活动,体现了体育生活方式中的核心因素——主动自我发展,单位却很少顾及。
由于“单位办社会”的特点,城市中的各个单位成为了满足单位成员各方面需求的社会实体。单位的生产、销售任务都由国家统一指派和解决,单位远离市场,城市各单位间没有竞争。因此,单位把体育作为福利,在工作时间开展体育活动就成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自然选择。为满足职工的体育需求,城市单位提供体育服务时,采取的是行政化手段,追求的是行政效果。因此,气氛热烈、声势浩大、宣传效果好、较短时间内可完成的体育活动成为首选,而符合这种体育生活活动形式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是竞技性的体育项目,以及集体性项目,如工间操。这些体育活动内容易于形成常规,也便于操作。而其他充分体现职工个人自主性需要的活动内容,如非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体育项目,由于很难达到气氛热烈、声势浩大、宣传效果好、较短时间内可完成的标准,而被放弃。
2.社会极化对我国城市社会不同阶层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
2.1 社会阶层差异对体育生活方式影响日益显现
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社会各阶层由于经济收入、居住空间、审美情趣等各种社会因素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各阶层亚文化正逐步显现,与各阶层相对应的体育分层也已具基雏型。以经济能力高低为基础,以职业为划分内容,参照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特点,可将我国市民体育分层为精英体育、中产体育、大众体育、基本体育、体育匮乏,其分别对应为上层阶层、上层中产阶层、下层中产阶层、工人阶层和下层阶层。
2.2 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主体人数数量各阶层分布不均
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为: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化是体育生活化的核心”,而体育生活化作为名词概念来使用,与体育生活方式是同义的。因此,在这里,城市体育人口肯定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主体。
2.3 体育生活方式的空间布局与各阶层经济收入有较强联系
“河南省城市体育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和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都有超过15%的人群选择去经营性的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经理人员阶层中更是有42.11%的社会体育人口选择经营性体育场馆进行活动。而社会底层等经济收入有限的群体,大多会选择附近的公共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参与体育活动”,可见,体育生活方式的空间选择与各阶层经济收入有较强联系。
2.4 各阶层践行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式各异
当前由于现代生产方式中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给现代人类日常生活带来了种种剧烈变化,成为产生“神经衰弱、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所谓现代“文明病”的主要原因。我国冠心病死亡率近8年在城市中增加了53.4%,其病因均与现代文明病有关。
一般来说,中下层阶层中的工人群体由于工作劳动强度较大,以及体力负荷较大,他们会选择轻松休闲以及恢复型的体育活动内容;中上层和中中层中的工薪人员因为日常闲暇时间零散而无法去离家较远的体育场馆活动,只能依靠单位组织定期的体育活动,或者和朋友约好,周六周天参加活动;社会上层由于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他们可以选择陪练或者专业教练为他们服务。
2.5 社会下层中的城市农民工难于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约为1.2亿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型职业群体,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城市经济的各个行业,他们与生活在城市的职工一样为城市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但作为城市社会底层,他们体育参与困难,更别说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3.社会极化视阈下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生活方式特征
3.1 以城市景观为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成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特有的城市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具有历史意义、象征意义和标志性价值的景观就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市民共同心理文化形成的基础。当前,我国各大城市为了展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推广体育项目,正大力借助城市景观在市民心目中的影响力,有计划地开展以城市景观为背景或场地的体育活动。近年来,上海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如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沙排赛、黄浦江上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苏州河国际龙舟邀请赛以及金茂大厦国际低空跳伞表演、滨江大道国际女子壁球精英赛、外滩陈毅广场中国自由式轮滑公开赛等等。由于这些以城市景观为背景开展的体育活动影响力大,辐射面宽,吸引了城市各个社会阶层的关注,成为了上海市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3.2 不同类型社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设施条件存有差距
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城巾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后于2005年颁布了《城巾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这是我国城市体育生活方式设施条件的制度保障。但我国仍有75.1%的居民要求尽快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这说明,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设施条件问题严重,数量少,种类单一是其主要症结。
但在不同类型社区,体育设施条件存有差距。体育设施在杭州市城西居住区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居住小区级体育设施较多,而社区级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的特征。而分布不均匀主要在于城西居住区的发展是由东、向西逐步展开的,早期建设的小区集中于该区的东部,这些小区体育设施最为缺乏。帕吉斯的有关城市空间分异的“过滤”理论认为:由于城市的向外扩展,最富裕的家庭迁向城市特定的区域,并呈现聚居的阶层特征。
3.3 不同类型社区城市体育生活方式形式各异
我国各类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或其它基层群体组织的居民的比例分别为:传统街道社区占33.0%,单位社区占33.6%,新型综合社区占25.9%,边缘社区占7.4%;而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中排在前三位的是:与同事朋友一起锻炼、个人锻炼和与家人一起锻炼,组织化程度较低;单位社区的居民,参加单位组织的锻炼取代了与家人一起锻炼的第三位位置。可见,边缘社区体育生活方式组织化程度低于其它类型社区;城市单位在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的服务上还起着一定的作用。
4.研究结论
4.1 社会极化过程前,虽然体育成为了城市“单位人”工作和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城市体育生活方式仍然为一种“准体育生活方式”,因为无论从体育价值取向、体育需要的满足渠道、体育生活方式的时间保障,还是从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标准来看,体育生活方式主体的自主性都非常缺乏。而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体育生活是一种恢复人的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它意味着一种人的解放,其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4.2 社会极化带来了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和城市空间分异。由于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各阶层相对稳定的体育生活方式慢慢显现,只有社会底层中的农民工群体除外;各阶层体育活动的空间选择以及体育生活方式主体数量分布都不同;体育消费意愿变化与社会阶层等级的变化相一致。由于城市空间分异,以城市景观为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成为了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生活方式条件、体育生活方式形式以及体育消费水平随城市社区不同而各异。
4.3 社会极化现象将会在我国城市发展的历程中长期存在,这就意味着城市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空间分异将持续进行,并对城市体育生活方式的变迁产生深远影响,但任何城市社会阶层,任何城市空间区域,都希望体育生活方式的进入,因为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人的需要。因此,“体育,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在社会极化过程中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付文旭,大学本科,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