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5年的钱学森之问引发社会关于创新杰出人才培养的大讨论,国家也由此更加重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许多国家都已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下一代列入了国家发展的战略计划。当今的教育过于功利化,完全没有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也没有真正顾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的学生不会思考、提不出问题、不能自主自立自强,因此教育要实现从“输血”转向“造血”,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 徳西效应 输血 造血 创新人才
有人曾说学生的等级可分为四等:最好的是牛,喂之以草料,分泌牛奶;其次是酒壶,冠之以液体,可如数倾出,仅有少数遗留;再次是破碗,盛之以水,若如数倾出,则涓涓不剩;最漏为漏斗,倾以污水,水则流出,渣滓尽留其中。此比喻将学生分别比喻牛、酒壶、破碗、漏斗,生动形象地给我们展现了学生的几个层次的差别。但我们是不是得认真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是牛,能将草料变为牛奶,有的是酒壶,能将液体如数倾出,有的是破碗,而有的却是漏斗,污水从中流出后,渣滓尽留其中?到底是什么在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方仲永为什么儿时是牛,成年后却沦为漏斗?而名垂千古的发明大家爱迪生为什么由儿时的漏斗变为后来令人瞩目的牛?答案不言而喻,是教育,是教育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方仲永五岁因诗闻名于乡野,却因其父不当的教育方式而最终使其沦为平庸之人,而爱迪生因其母亲良好的教育方式成为流芳百世的名人,所以学生的成才与否关键在于教育,好的教育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牛”,因此我们要实施创新教育。
一、钱学森之问引发全国创新人才培养大讨论
2005年温总理看望病重的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先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中国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么一问,不仅温总理,全中国热爱华夏大地的炎黄子孙们都为之一震,“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却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与中国沾边的问鼎诺贝尔奖的都是华人、华裔,而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华儿女?即便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不是我们教育体制下的杰出成果”。难道是我们天生愚笨,不及那西方的红毛绿眼吗?那为何我们的祖先能早于西方几乎一千年算到圆周率前七位,比西方早几百年大规模航海,最令人瞩目的世界四大发明为何都源于中国?据研究表明,公元前6世纪至11世纪,世界上重要的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共231项,其中我国有135项,占总数的58.4%;11世纪到16世纪,世界上的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有67项,其中我国有38项,占54%。比前一个时期下降4.4%。鉴古知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由科学技术的复兴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诸多事实证明,我们绝非坏苗,只不过是后天的营养水分不充足,所以发育不好,没办法长成健壮的牛。
牛能将草料分泌为牛奶。把学生比作这样的牛,实际上是指学生的一种创新能力。他不仅像酒壶一样除了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从而可以运用到实际中来,而且他还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原有知识加以创新,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那便是牛奶。我们大家可以依此去想,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像牛这样能把价值升值亿万倍的人才,那历史的车轮是不是更滚滚向前?我们都渴望这样的人才,但关键是:怎么样,怎么样才能让学生都变成牛而不是漏斗?教育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学校教育可以说是人的一生最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一个人的成才绝对不可能脱离学校教育。但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几乎是机械地教学,机械地进行题海战术。当学校教育沦为高考进名校的附庸时,学生如何具备创新能力?当学生都学到麻木而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能思考,拥有无限创造性时,他们又该如何问鼎诺贝尔奖?
优秀的老师就是在扶着学生练习走路的过程当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独立跑,最后不仅会跑,更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牛”。
二、教育功利化,没有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德西效应 ”。
老人很精明,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他使用的是驱赶孩子的那种强制的办法的话,必定行不通,于是他采用了这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的办法。而这当中其实是极其巧妙地利用了人的心理,每个人做事情,无论他有没有意识到,必定有一个动机存在,所以老人通过付钱的方式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为得到美分而玩”的外部动机,因为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他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对于老人来说,这是一个有益的利用。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家长或老师在对孩子的奖励中误用或无意识地运用了德西效应。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了满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就这样慢慢地,家长已经将孩子的内部动机“获得学习的乐趣和促进自身发展”转化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奖励而学”,也许我们都不会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就是家长和老师误用了强化物(能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及持久性的结果)。强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正强化和负强化,而正强化是指通过一个强化物从而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和持久性的过程。家长和老师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物质的奖励来增加孩子考高分的行为,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种不恰当的奖励会悄悄地转化孩子的学习动机。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哪一天我们不再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奖励或者是他们没办法考得高分而获得奖励的时候,他们就不愿意学习了,因为他们会这样认为“又没有什么好处,我干嘛要学”。此时孩子已经完全把学习当成了获得奖励的手段,而不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和发展,当然他们更不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自然便不热爱学习了!可见,当手段目的化后,影响的是孩子的人格发展。 其实,如果认真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当今一大教育热点问题——热冷门专业的选择,就可以用德西效应来解释。请问有多少学生会为了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爱好的发展而学,而不是看将来是否能谋得一份好职业、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现在的中国教育是社会需要什么知识,就教什么,而学生则是将来什么可以名利双收就学什么。为什么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功利,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给予不恰当的奖励的引导。因为会计、医生、律师、翻译等职业待遇高、名声好(这就是社会给予的一种奖励),于是很多的人都不会考虑自身特点而盲目选择会计、医学、英语这些专业学习。学生现在的学习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更不是为了“让身心有一个和谐的发展以开发自己的创造性”这样的内部动机而学,而是为了“将来能获得好工作、有高薪水”这样的外部动机而学。有学者批判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越来越差,原因之一是因为大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英语上,而忽视了本专业的学习,我不否认这是原因之一。而且大多数的我们也许学英语也只是为了过六级过八级,因为有英语证书相当于手里多了一张王牌,可以为将来应聘创造更多的机会,其实这也是德西效应的体现之一。我想说的是其实很多的学生现在所学的专业都是被调剂的,即便是自己所选,也不是自己热爱或擅长的东西。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或擅长的东西,当然就不会对本专业有很高的热情,更不用说对其深入研究了。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文凭,然后将来能获得好工作,过所谓的好生活。这样的学习态度,学生当然不会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们高校培养出来的都是高文凭、低能力的人才,因为文凭只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就可以了,这也许并不需要去钻研很多,而能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培养。正如钱学森先生所问的“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中国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想原因之一便是我们现在制度的错误引导,这导致学生学习的急功近利,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好工作、好生活,而不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如身心的发展及自身潜能的开发等,所以学生对学习毫无热情,当然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习中。或者有的同学是因为所选专业的束缚,而丢掉自己所有的兴趣爱好和渐渐地埋没了自己的特长,于是正在学的没潜质,多刻苦也是水平一般,而自己有潜质的没有条件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这样导致我们学生对知识没有钻研精神,对学习没有满腔热血。这样,我们如何创新,如何成为一流的学者,如何问鼎诺贝尔奖?
三、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已意识不到自己能思考
学生和我说,他最反感死记硬背了,他要学活的,于是乎他拒绝英语所有的听写、默写和背诵。而我们都知道,英语是外语,那就意味着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东西。如何从不会到会绝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的过程,没有单词词组的积累,再多的方法都无济于事。这就好比一个技艺精湛的建筑工,无论他有多少的经验和技巧,如果没有砖瓦、水泥等等各种材料,高楼也是不可能建起来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浅显道理,那既然不记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便只能去记了。不仅要记,还要记得快,记得牢!如何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并举一反三就是老师的任务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应该始终让学生有这种意识:知识是死的,而方法是活的,我不可能改变那些先人总结和流传下来的至少目前被视为真理的知识,但是却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些知识事半功倍地掌握,并为己所用。汪广仁说:“教师在教学生方法的时候,要乐于让学生挑战自己,要多引导学生思考,看学生能否提出比老师更有效的方法。”是的,老师要让学生始终有一种信念:只要认真思考,一定可以想到更妙的方法,我一定能把这些知识拿下!无论哪一门学科,都让学生敢于挑战课本,挑战老师,挑战权威,最后学生由开始的老师领着学实现自己主动探索地学。长此以往,我不相信中国还会缺乏创新型人才!
杨振宁在谈到我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差距时曾指出:“中国学生胆子太小,觉得书本知识都是天经地义的,不能够随随便便加以怀疑,这一点跟美国的学生有很显著的差别。”在冰岛举行的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5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个人总分第一,个人理论竞赛第一,实验竞赛第一,团体理论竞赛第一,以及最佳女选手等单项奖。赛后举行了专家报告会,介绍这次考试题目的背景,并接受选手们的提问。当时国外的选手纷纷提问,但我国的中学生却没有提出一个问题。中国选手因解决问题而获得金牌,却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其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则是创新的前提。中国冠军提不出问题,正反映了我国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的教育向来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智能开发;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多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即使采用启发式教学,也是教师问学生答,课堂上学生几乎提不出任何问题,课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四、教育要从老师给学生的“输血”实现学生自己的“造血”
(一)教育不能培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地中海贫血症”患儿
一个健康成长的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上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健康成长。血液对于一个人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的人,他的造血系统必定是良好的,否则他就是一个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医学上有一种被称之为“地中海贫血症”的疾病。这种疾病由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的数量和质量的异常而造成红细胞寿命的缩短,此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有间断输血或输浓缩的红细胞以补充红细胞的不足。地中海贫血症由于长期贫血,导致机体缺氧和其他营养成分缺乏,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显然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人在生理上是极其不健康的,这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永远依靠外在的输血生命才得以延续。身体有疾病、有缺陷固然可怕,然而最可怕的是当今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学习上和精神上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永远踩着老师的脚印走,他们一旦离开了老师、家长等等的要求和安排就会无所适从。他们被培养成了做题的机器,他们没有自己任何的想法,遇事没有主见,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任何事情,他们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就是权威,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他们更毫无创新性可言,他们总是习惯于等待着长辈们给自己铺好路。他们就是典型的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因为一旦离开了老师、家长等等指导者的“输血”,他们就会手足无措,从而为社会所淘汰。就如同真正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人一样,一旦没有了外在的输血,他们的生命将会走向终结。 (二)教育要实现从老师的“输血”转向学生的“造血”
“输血”和“造血”除了本义,曾被比喻为我国农村扶贫的模式。“输血式”扶贫模式是指扶贫主体直接向扶贫客体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粮食、衣物等物资或现金,以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但实践证明,“输血式”扶贫模式不仅使得农村返贫率较高,而且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者有效脱贫。有学者认为“输血扶贫模式侧重于钱财物的发放,只能解一时之贫,却不能根除贫困根源”。更有学者基于调查指出受“输血式”扶贫模式救助的扶贫人口一直处于普遍的被动接受状况,生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未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反而养成一种惰性心理,也就是说这种扶贫模式容易使贫困者养成“等、靠、要”的消极依赖心理。基于此,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造血式”扶贫模式基于扶贫实践才应运而生,根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认为只有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才可以促使贫困者真正脱贫。“造血式”扶贫模式具体含义是指“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要素(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提高教育和文化科学水平,以促使贫困地区农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扶贫方式,也称为‘开发式’扶贫模式”。这和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不是一样的道理吗?对于年幼和近似白纸的儿童来说,家长、老师和社会所提供的一切生活、学习和思想上的直接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不能总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从而把孩子培养成只会被动接受的机器。而且在这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单纯依靠老师的传授根本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逐步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知识老化周期也相对缩短。在18世纪,即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前后,知识老化周期为80—90年;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时,知识老化周期为15—20年;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20世纪70年代,知识老化周期为5—10年。而目前,知识老化周期仅为3—5年。据调查,现在一位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是5年,即五年内他的知识中有一半已过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目的不再是通过一次性学校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知识基础,而是通过知识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掌握知识正在从学校教育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变成教育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手段。如果把老师和家长的启蒙教育比喻为对学生知识和精神的“输血”的话,那么学生最终形成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实现自己的“造血”。学生只有真正摆脱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学会不断地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才算真正独立,这样的人才是国家应该培养的人!教育就应该实现从老师的“输血”转向学生的“造血”。
参考文献:
[1] 谭贤楚.“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J/OL],2011
[2] 徐长发.青年创造力:托举梦想的未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05-17
[3] 朱慧.让“内在奖励”呼唤高效课堂[J/OL],2010
[4]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2004
注:本文是校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内隐视角下的小学生课堂行为干预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上芳,女,出生于1991年7月,广西玉林人,就读于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刚刚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专业为教育学原理。曾在《学园》上发表《让父母职业化》一文;在《现代教育科学》上发表“从’边污染边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视角看德育”。 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南环路1号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6栋5 楼 501室;邮编:434023;电话:18772611743;邮箱:1346521387@qq.com)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 徳西效应 输血 造血 创新人才
有人曾说学生的等级可分为四等:最好的是牛,喂之以草料,分泌牛奶;其次是酒壶,冠之以液体,可如数倾出,仅有少数遗留;再次是破碗,盛之以水,若如数倾出,则涓涓不剩;最漏为漏斗,倾以污水,水则流出,渣滓尽留其中。此比喻将学生分别比喻牛、酒壶、破碗、漏斗,生动形象地给我们展现了学生的几个层次的差别。但我们是不是得认真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是牛,能将草料变为牛奶,有的是酒壶,能将液体如数倾出,有的是破碗,而有的却是漏斗,污水从中流出后,渣滓尽留其中?到底是什么在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方仲永为什么儿时是牛,成年后却沦为漏斗?而名垂千古的发明大家爱迪生为什么由儿时的漏斗变为后来令人瞩目的牛?答案不言而喻,是教育,是教育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方仲永五岁因诗闻名于乡野,却因其父不当的教育方式而最终使其沦为平庸之人,而爱迪生因其母亲良好的教育方式成为流芳百世的名人,所以学生的成才与否关键在于教育,好的教育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牛”,因此我们要实施创新教育。
一、钱学森之问引发全国创新人才培养大讨论
2005年温总理看望病重的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先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中国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么一问,不仅温总理,全中国热爱华夏大地的炎黄子孙们都为之一震,“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却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与中国沾边的问鼎诺贝尔奖的都是华人、华裔,而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华儿女?即便是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不是我们教育体制下的杰出成果”。难道是我们天生愚笨,不及那西方的红毛绿眼吗?那为何我们的祖先能早于西方几乎一千年算到圆周率前七位,比西方早几百年大规模航海,最令人瞩目的世界四大发明为何都源于中国?据研究表明,公元前6世纪至11世纪,世界上重要的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共231项,其中我国有135项,占总数的58.4%;11世纪到16世纪,世界上的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有67项,其中我国有38项,占54%。比前一个时期下降4.4%。鉴古知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由科学技术的复兴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诸多事实证明,我们绝非坏苗,只不过是后天的营养水分不充足,所以发育不好,没办法长成健壮的牛。
牛能将草料分泌为牛奶。把学生比作这样的牛,实际上是指学生的一种创新能力。他不仅像酒壶一样除了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从而可以运用到实际中来,而且他还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原有知识加以创新,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那便是牛奶。我们大家可以依此去想,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像牛这样能把价值升值亿万倍的人才,那历史的车轮是不是更滚滚向前?我们都渴望这样的人才,但关键是:怎么样,怎么样才能让学生都变成牛而不是漏斗?教育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学校教育可以说是人的一生最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一个人的成才绝对不可能脱离学校教育。但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几乎是机械地教学,机械地进行题海战术。当学校教育沦为高考进名校的附庸时,学生如何具备创新能力?当学生都学到麻木而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能思考,拥有无限创造性时,他们又该如何问鼎诺贝尔奖?
优秀的老师就是在扶着学生练习走路的过程当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独立跑,最后不仅会跑,更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牛”。
二、教育功利化,没有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德西效应 ”。
老人很精明,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他使用的是驱赶孩子的那种强制的办法的话,必定行不通,于是他采用了这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的办法。而这当中其实是极其巧妙地利用了人的心理,每个人做事情,无论他有没有意识到,必定有一个动机存在,所以老人通过付钱的方式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为得到美分而玩”的外部动机,因为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他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对于老人来说,这是一个有益的利用。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家长或老师在对孩子的奖励中误用或无意识地运用了德西效应。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了满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就这样慢慢地,家长已经将孩子的内部动机“获得学习的乐趣和促进自身发展”转化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奖励而学”,也许我们都不会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就是家长和老师误用了强化物(能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及持久性的结果)。强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正强化和负强化,而正强化是指通过一个强化物从而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和持久性的过程。家长和老师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物质的奖励来增加孩子考高分的行为,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种不恰当的奖励会悄悄地转化孩子的学习动机。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哪一天我们不再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奖励或者是他们没办法考得高分而获得奖励的时候,他们就不愿意学习了,因为他们会这样认为“又没有什么好处,我干嘛要学”。此时孩子已经完全把学习当成了获得奖励的手段,而不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和发展,当然他们更不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自然便不热爱学习了!可见,当手段目的化后,影响的是孩子的人格发展。 其实,如果认真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当今一大教育热点问题——热冷门专业的选择,就可以用德西效应来解释。请问有多少学生会为了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爱好的发展而学,而不是看将来是否能谋得一份好职业、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现在的中国教育是社会需要什么知识,就教什么,而学生则是将来什么可以名利双收就学什么。为什么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功利,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给予不恰当的奖励的引导。因为会计、医生、律师、翻译等职业待遇高、名声好(这就是社会给予的一种奖励),于是很多的人都不会考虑自身特点而盲目选择会计、医学、英语这些专业学习。学生现在的学习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更不是为了“让身心有一个和谐的发展以开发自己的创造性”这样的内部动机而学,而是为了“将来能获得好工作、有高薪水”这样的外部动机而学。有学者批判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越来越差,原因之一是因为大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英语上,而忽视了本专业的学习,我不否认这是原因之一。而且大多数的我们也许学英语也只是为了过六级过八级,因为有英语证书相当于手里多了一张王牌,可以为将来应聘创造更多的机会,其实这也是德西效应的体现之一。我想说的是其实很多的学生现在所学的专业都是被调剂的,即便是自己所选,也不是自己热爱或擅长的东西。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或擅长的东西,当然就不会对本专业有很高的热情,更不用说对其深入研究了。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文凭,然后将来能获得好工作,过所谓的好生活。这样的学习态度,学生当然不会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们高校培养出来的都是高文凭、低能力的人才,因为文凭只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就可以了,这也许并不需要去钻研很多,而能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培养。正如钱学森先生所问的“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中国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想原因之一便是我们现在制度的错误引导,这导致学生学习的急功近利,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好工作、好生活,而不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如身心的发展及自身潜能的开发等,所以学生对学习毫无热情,当然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习中。或者有的同学是因为所选专业的束缚,而丢掉自己所有的兴趣爱好和渐渐地埋没了自己的特长,于是正在学的没潜质,多刻苦也是水平一般,而自己有潜质的没有条件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这样导致我们学生对知识没有钻研精神,对学习没有满腔热血。这样,我们如何创新,如何成为一流的学者,如何问鼎诺贝尔奖?
三、应试教育下的孩子已意识不到自己能思考
学生和我说,他最反感死记硬背了,他要学活的,于是乎他拒绝英语所有的听写、默写和背诵。而我们都知道,英语是外语,那就意味着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东西。如何从不会到会绝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的过程,没有单词词组的积累,再多的方法都无济于事。这就好比一个技艺精湛的建筑工,无论他有多少的经验和技巧,如果没有砖瓦、水泥等等各种材料,高楼也是不可能建起来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浅显道理,那既然不记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便只能去记了。不仅要记,还要记得快,记得牢!如何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并举一反三就是老师的任务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应该始终让学生有这种意识:知识是死的,而方法是活的,我不可能改变那些先人总结和流传下来的至少目前被视为真理的知识,但是却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将这些知识事半功倍地掌握,并为己所用。汪广仁说:“教师在教学生方法的时候,要乐于让学生挑战自己,要多引导学生思考,看学生能否提出比老师更有效的方法。”是的,老师要让学生始终有一种信念:只要认真思考,一定可以想到更妙的方法,我一定能把这些知识拿下!无论哪一门学科,都让学生敢于挑战课本,挑战老师,挑战权威,最后学生由开始的老师领着学实现自己主动探索地学。长此以往,我不相信中国还会缺乏创新型人才!
杨振宁在谈到我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差距时曾指出:“中国学生胆子太小,觉得书本知识都是天经地义的,不能够随随便便加以怀疑,这一点跟美国的学生有很显著的差别。”在冰岛举行的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5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获得团体总分第一,个人总分第一,个人理论竞赛第一,实验竞赛第一,团体理论竞赛第一,以及最佳女选手等单项奖。赛后举行了专家报告会,介绍这次考试题目的背景,并接受选手们的提问。当时国外的选手纷纷提问,但我国的中学生却没有提出一个问题。中国选手因解决问题而获得金牌,却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人类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其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则是创新的前提。中国冠军提不出问题,正反映了我国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的教育向来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智能开发;重视课堂教学,忽视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多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即使采用启发式教学,也是教师问学生答,课堂上学生几乎提不出任何问题,课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四、教育要从老师给学生的“输血”实现学生自己的“造血”
(一)教育不能培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地中海贫血症”患儿
一个健康成长的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体上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健康成长。血液对于一个人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的人,他的造血系统必定是良好的,否则他就是一个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医学上有一种被称之为“地中海贫血症”的疾病。这种疾病由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的数量和质量的异常而造成红细胞寿命的缩短,此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有间断输血或输浓缩的红细胞以补充红细胞的不足。地中海贫血症由于长期贫血,导致机体缺氧和其他营养成分缺乏,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显然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人在生理上是极其不健康的,这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永远依靠外在的输血生命才得以延续。身体有疾病、有缺陷固然可怕,然而最可怕的是当今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学习上和精神上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永远踩着老师的脚印走,他们一旦离开了老师、家长等等的要求和安排就会无所适从。他们被培养成了做题的机器,他们没有自己任何的想法,遇事没有主见,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任何事情,他们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就是权威,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他们更毫无创新性可言,他们总是习惯于等待着长辈们给自己铺好路。他们就是典型的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因为一旦离开了老师、家长等等指导者的“输血”,他们就会手足无措,从而为社会所淘汰。就如同真正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人一样,一旦没有了外在的输血,他们的生命将会走向终结。 (二)教育要实现从老师的“输血”转向学生的“造血”
“输血”和“造血”除了本义,曾被比喻为我国农村扶贫的模式。“输血式”扶贫模式是指扶贫主体直接向扶贫客体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粮食、衣物等物资或现金,以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但实践证明,“输血式”扶贫模式不仅使得农村返贫率较高,而且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者有效脱贫。有学者认为“输血扶贫模式侧重于钱财物的发放,只能解一时之贫,却不能根除贫困根源”。更有学者基于调查指出受“输血式”扶贫模式救助的扶贫人口一直处于普遍的被动接受状况,生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未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反而养成一种惰性心理,也就是说这种扶贫模式容易使贫困者养成“等、靠、要”的消极依赖心理。基于此,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造血式”扶贫模式基于扶贫实践才应运而生,根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认为只有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才可以促使贫困者真正脱贫。“造血式”扶贫模式具体含义是指“扶贫主体通过投入一定的扶贫要素(资源)扶持贫困地区和农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提高教育和文化科学水平,以促使贫困地区农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扶贫方式,也称为‘开发式’扶贫模式”。这和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不是一样的道理吗?对于年幼和近似白纸的儿童来说,家长、老师和社会所提供的一切生活、学习和思想上的直接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不能总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孩子,从而把孩子培养成只会被动接受的机器。而且在这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单纯依靠老师的传授根本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逐步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知识老化周期也相对缩短。在18世纪,即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前后,知识老化周期为80—90年;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时,知识老化周期为15—20年;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20世纪70年代,知识老化周期为5—10年。而目前,知识老化周期仅为3—5年。据调查,现在一位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是5年,即五年内他的知识中有一半已过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目的不再是通过一次性学校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知识基础,而是通过知识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掌握知识正在从学校教育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变成教育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手段。如果把老师和家长的启蒙教育比喻为对学生知识和精神的“输血”的话,那么学生最终形成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实现自己的“造血”。学生只有真正摆脱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学会不断地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才算真正独立,这样的人才是国家应该培养的人!教育就应该实现从老师的“输血”转向学生的“造血”。
参考文献:
[1] 谭贤楚.“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J/OL],2011
[2] 徐长发.青年创造力:托举梦想的未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05-17
[3] 朱慧.让“内在奖励”呼唤高效课堂[J/OL],2010
[4]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2004
注:本文是校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内隐视角下的小学生课堂行为干预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上芳,女,出生于1991年7月,广西玉林人,就读于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刚刚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专业为教育学原理。曾在《学园》上发表《让父母职业化》一文;在《现代教育科学》上发表“从’边污染边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视角看德育”。 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南环路1号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6栋5 楼 501室;邮编:434023;电话:18772611743;邮箱:134652138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