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油田的文化饱涵了石油文化、西北文化、军事文化、盆地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基因,其核心就是以“爱国、创业、奉献”为精髓的柴达木石油精神,它有着“学会生存、精神引领、坚韧不屈、借力创新、包容和谐”的典型特征。
青海油田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先驱之一、中国第四大天然气区、中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和甘青藏三省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作为国内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油田,在平均海拔2700-3000米的生命禁区实现了跨越发展,打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相背离”的魔咒,独特的文化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青海油田的文化源头
石油文化:青海油田作为中国石油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壮大等都是在中国石油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第一批勘探开发人员也是来自于石油行业,可以说石油文化中的会战文化、英雄文化、榜样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侵津了青海油田的每一个细胞。
西北文化:青海油田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人的生活习惯、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石油人,西北文化中的厚拙、坚韧、沉稳、豪放、热情等特征体现明显,对“力”的崇拜则是西北人最重要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图腾”。
军事文化:1954年第一批进入柴达木盆地的科学家是在解放军的护卫下才完成勘探任务的,复转军人最多时占到油田员工总数的1/3以上。从一定意义上讲,石油文化就是军队文化与产业文化的结合。直到现在,各种军事术语如会战、指导员等还在油田一直使用。
盆地文化:凝聚力强、自成一体、随遇而安是盆地文化的共性。柴达木盆地由于人口稀少,新中国建立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开发者相继进入,文化又具有了“五湖四海”、“移民”和“开发者”的特征,形成了“兼容式”的文化特点。
政治文化: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一直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建国初期,中国的石油又叫“志气油”,即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石油人的政治情结也没有丢失。青海油田从1954年勘探到现在大规模开发,更多的是国家需要和政治考虑,并不是真正的企业行为。
二、青海油田的文化核心
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就是为国分忧、发展企业、报效国家。青海石油人在60年的历史中,从创业建设,到改革上市,再到加快发展,始终把个人、油田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以国家和油田利益为重,个人服从油田,油田服从国家。苦难百战昆仑山,戈壁变成大油田。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不屈不挠、求实创新、创造价值。青海石油人在60年的柴达木油气勘探开发中,永不低头,永不停步,永攀高峰,“苦干不苦熬,遥远不边远”,千方百计为祖国找石油、多找油、找好油,努力加快发展柴达木石油工业。
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就是无悔无怨、胸怀全局、实现理想。在“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恶劣环境里,青海石油人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流血牺牲,默默奋斗,无怨无悔,多产油气。忘了小家、小我和小事,献了青春、终身和子孙。
柴达木石油精神的三个组成部分是辩证统一。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根本出发点,是创业、奉献的思想基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奉献的必然要求;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是柴达木精神的本质体现,是爱国、创业的实际行动。
三、青海油田的文化特征
学会生存:西北地区的文化首先是一种生存文化,而柴达木盆地更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生存的需求更加突出。生存是西北人的一种独特的智慧,它有着中原文化缺少的一些文化基因,蕴藏着西北人生存发展最古朴、最深层的密码。青海油田为了生存,曾经收缩战线、精简人员、自降工资、生活自救,克服困难坚守阵地,为油田发展赢得条件。
精神引领:60年来,几代青海石油人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使命,战天斗地、顽强拼搏、舍亲撇家、无私奉献,铸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以“爱国、创业、奉献”为精髓的柴达木石油精神,成为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坚韧不屈:“一卷行李一口锅,牵着骆驼走沙漠,渴饮昆仑雪,饥啃青稞馍……”第一批石油地质勘探队员在缺氧、缺水、缺生活物资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揭开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神秘面纱。60年来,油田机关多次搬迁,勘探开发几上几下,三年自然灾害的考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扰乱,青海石油人“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志气更高”。
借力创新:1954年,在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柴达木盆地发现了18个地质构造和9处油苗;1979年-1983年,由青海、胜利、玉门三个油田参加的甘青藏石油会战,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500多万吨;进入21世纪,“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一期二期项目相继展开,集聚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10多名院士,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包容和谐:从地形上,柴达木盆地有戈壁、草原、山地、荒漠、湖泊、湿地,自然风貌是多姿多彩;从人群上,早在周代就是西羌驻牧之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又为吐谷浑辖地。油气勘探开发后,来自祖国各地的石油人在此相聚;从文化上,世俗的儒、佛、伊斯兰文化,行业的石油文化,这些文化彼此“碰撞”,相互吸纳;从组织上,青海油田是青海省第一大企业,连续19年第一大纳税大户,并为甘肃敦煌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孙丁国,男,河南省濮阳县人,1965年6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广东石油学校(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现为青海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啟香,女,青海省湟中县人,1982年5月生于,2004年7月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党员,经济师,现为青海油田企业文化处(党委宣传部)主管。
青海油田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先驱之一、中国第四大天然气区、中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区和甘青藏三省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作为国内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油田,在平均海拔2700-3000米的生命禁区实现了跨越发展,打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相背离”的魔咒,独特的文化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青海油田的文化源头
石油文化:青海油田作为中国石油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壮大等都是在中国石油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第一批勘探开发人员也是来自于石油行业,可以说石油文化中的会战文化、英雄文化、榜样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侵津了青海油田的每一个细胞。
西北文化:青海油田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人的生活习惯、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石油人,西北文化中的厚拙、坚韧、沉稳、豪放、热情等特征体现明显,对“力”的崇拜则是西北人最重要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图腾”。
军事文化:1954年第一批进入柴达木盆地的科学家是在解放军的护卫下才完成勘探任务的,复转军人最多时占到油田员工总数的1/3以上。从一定意义上讲,石油文化就是军队文化与产业文化的结合。直到现在,各种军事术语如会战、指导员等还在油田一直使用。
盆地文化:凝聚力强、自成一体、随遇而安是盆地文化的共性。柴达木盆地由于人口稀少,新中国建立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开发者相继进入,文化又具有了“五湖四海”、“移民”和“开发者”的特征,形成了“兼容式”的文化特点。
政治文化: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一直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建国初期,中国的石油又叫“志气油”,即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石油人的政治情结也没有丢失。青海油田从1954年勘探到现在大规模开发,更多的是国家需要和政治考虑,并不是真正的企业行为。
二、青海油田的文化核心
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就是为国分忧、发展企业、报效国家。青海石油人在60年的历史中,从创业建设,到改革上市,再到加快发展,始终把个人、油田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以国家和油田利益为重,个人服从油田,油田服从国家。苦难百战昆仑山,戈壁变成大油田。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不屈不挠、求实创新、创造价值。青海石油人在60年的柴达木油气勘探开发中,永不低头,永不停步,永攀高峰,“苦干不苦熬,遥远不边远”,千方百计为祖国找石油、多找油、找好油,努力加快发展柴达木石油工业。
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就是无悔无怨、胸怀全局、实现理想。在“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恶劣环境里,青海石油人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流血牺牲,默默奋斗,无怨无悔,多产油气。忘了小家、小我和小事,献了青春、终身和子孙。
柴达木石油精神的三个组成部分是辩证统一。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根本出发点,是创业、奉献的思想基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奉献的必然要求;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是柴达木精神的本质体现,是爱国、创业的实际行动。
三、青海油田的文化特征
学会生存:西北地区的文化首先是一种生存文化,而柴达木盆地更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生存的需求更加突出。生存是西北人的一种独特的智慧,它有着中原文化缺少的一些文化基因,蕴藏着西北人生存发展最古朴、最深层的密码。青海油田为了生存,曾经收缩战线、精简人员、自降工资、生活自救,克服困难坚守阵地,为油田发展赢得条件。
精神引领:60年来,几代青海石油人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使命,战天斗地、顽强拼搏、舍亲撇家、无私奉献,铸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以“爱国、创业、奉献”为精髓的柴达木石油精神,成为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坚韧不屈:“一卷行李一口锅,牵着骆驼走沙漠,渴饮昆仑雪,饥啃青稞馍……”第一批石油地质勘探队员在缺氧、缺水、缺生活物资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揭开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神秘面纱。60年来,油田机关多次搬迁,勘探开发几上几下,三年自然灾害的考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扰乱,青海石油人“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志气更高”。
借力创新:1954年,在国内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柴达木盆地发现了18个地质构造和9处油苗;1979年-1983年,由青海、胜利、玉门三个油田参加的甘青藏石油会战,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500多万吨;进入21世纪,“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一期二期项目相继展开,集聚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10多名院士,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包容和谐:从地形上,柴达木盆地有戈壁、草原、山地、荒漠、湖泊、湿地,自然风貌是多姿多彩;从人群上,早在周代就是西羌驻牧之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又为吐谷浑辖地。油气勘探开发后,来自祖国各地的石油人在此相聚;从文化上,世俗的儒、佛、伊斯兰文化,行业的石油文化,这些文化彼此“碰撞”,相互吸纳;从组织上,青海油田是青海省第一大企业,连续19年第一大纳税大户,并为甘肃敦煌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孙丁国,男,河南省濮阳县人,1965年6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广东石油学校(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现为青海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啟香,女,青海省湟中县人,1982年5月生于,2004年7月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党员,经济师,现为青海油田企业文化处(党委宣传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