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后抗凝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85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患者,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术后对患者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同时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抗凝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在临床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主要是以扩张患者冠状动脉内径,解除患者动脉内径的狭窄问题,使得其相应的心肌供血量得到增加,进而解除患者的相应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此外,其还具有无痛苦和创伤小以及效果好等优点。术后对患者合理地使用抗凝药物则对患者手术是否成功有直接性的影响[2]。如果使用抗凝治疗不当,则会出现血栓栓塞情况或者抗凝过度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我院对此次收治的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85例住院患者,均为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36例。年龄在51~75岁,平均为(62.5±2.0)岁。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伴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10例。对这些患者都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患者平卧在手术台,并且采用2.0%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穿刺其右桡动脉置入,动脉鞘管沿钢丝送入,止血器加压包扎。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和病种以及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立即给患者采用鹽酸替罗非班进行静脉滴注,并且给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U进行皮下注射,每12h注射1次,维持5~7d。术后给患者口服波立维,首次服用300mg,之后75mg/d服用,12个月后停用。并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如下:
由于支架是一种金属异物,因此,需要对患者采用抗凝治疗[3]。此时要对患者进行讲解介入治疗后进行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患者心理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还需要给患者介绍相关抗凝治疗所出现的并发症[4]。比如在对患者使用肝素和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等情况,因此,需要患者掌握相关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果患者出现皮下出血和黑便以及血尿等情况时,要及时地向医生进行报告,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要让患者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和药物的效果进行了解,指导患者按时地服药抗凝药物,同时让患者定时地进行复查凝血酶原的时间以及出凝血的时间。在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可以食用一些蔬菜和新鲜水果。患者不能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以及食用含有复合维生素和维生素K较为丰富的食物,以免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期间,患者不能出现碰撞受伤出血情况,不能使用一些较为锐利的器具和硬尖物剔牙以及挖耳道等,以免发生出血,同时要对患者的血凝情况进行观察。
在对患者使用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时,一般选择患者的腹壁前外侧,药液应该注入患者的脂肪层。主要是由于腹壁脂肪层比较厚实,左右交替,因此,针头应该垂直进入而不是倾斜进入捏起的皮肤皱褶,进针的深度大约为110cm。根据患者的腹壁厚度来决定注射深度,在注射完成后,要对局部压迫5min。
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时间为24~48h.同时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及意识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术后,患者应该保持平卧位,并做好相关的生活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此外,患者还需要多饮水,以便造影剂能及时的排出体外。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凝血情况来调节滴速,术后给予泵入盐酸替罗非班610mL/h。当患者凝血时正常值>215倍时,则要警惕患者发生出血情况。凝血时<115倍时,则说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栓。
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重点巡查,检查伤口是否出血,同时查看只血器是否出现移动或者脱落情况。对患者的面部颜色和血压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情况。术后4~6d对止血器进行放气或者将加压包扎的弹力绷带松开,术后12h完成解除。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牙龈出血和黑便以及血尿、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要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发生脑出血情况。在患者支架置入后24h内,患者很容易发生血栓,在3个月内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要严密地观察患者桡动脉的搏动情况,避免患者发生脑栓塞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胸痛情况,则说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栓情况,应该及时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在患者出院时,要对患者说明相关药物存在的效果和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按时、定量地服药,不能出现擅自停药。在服药期间,要观察是否出血或者存在血栓形成的倾向。比如出现黑便,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则需要立即来院就诊。出院后,患者要戒烟戒酒,同时要食用一些低盐和低脂的食物,要进行适当的运动。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A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以下表1。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后抗凝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85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患者,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术后对患者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同时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抗凝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在临床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主要是以扩张患者冠状动脉内径,解除患者动脉内径的狭窄问题,使得其相应的心肌供血量得到增加,进而解除患者的相应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此外,其还具有无痛苦和创伤小以及效果好等优点。术后对患者合理地使用抗凝药物则对患者手术是否成功有直接性的影响[2]。如果使用抗凝治疗不当,则会出现血栓栓塞情况或者抗凝过度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我院对此次收治的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85例住院患者,均为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36例。年龄在51~75岁,平均为(62.5±2.0)岁。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伴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10例。对这些患者都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患者平卧在手术台,并且采用2.0%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穿刺其右桡动脉置入,动脉鞘管沿钢丝送入,止血器加压包扎。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和病种以及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立即给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静脉滴注,并且给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U进行皮下注射,每12h注射1次,维持5~7d。术后给患者口服波立维,首次服用300mg,之后75mg/d服用,12个月后停用。并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如下:
由于支架是一种金属异物,因此,需要对患者采用抗凝治疗[3]。此时要对患者进行讲解介入治疗后进行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患者心理的焦慮和紧张等不良情绪。还需要给患者介绍相关抗凝治疗所出现的并发症[4]。比如在对患者使用肝素和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等情况,因此,需要患者掌握相关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果患者出现皮下出血和黑便以及血尿等情况时,要及时地向医生进行报告,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要让患者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和药物的效果进行了解,指导患者按时地服药抗凝药物,同时让患者定时地进行复查凝血酶原的时间以及出凝血的时间。在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可以食用一些蔬菜和新鲜水果。患者不能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以及食用含有复合维生素和维生素K较为丰富的食物,以免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期间,患者不能出现碰撞受伤出血情况,不能使用一些较为锐利的器具和硬尖物剔牙以及挖耳道等,以免发生出血,同时要对患者的血凝情况进行观察。
在对患者使用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时,一般选择患者的腹壁前外侧,药液应该注入患者的脂肪层。主要是由于腹壁脂肪层比较厚实,左右交替,因此,针头应该垂直进入而不是倾斜进入捏起的皮肤皱褶,进针的深度大约为110cm。根据患者的腹壁厚度来决定注射深度,在注射完成后,要对局部压迫5min。
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时间为24~48h.同时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及意识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术后,患者应该保持平卧位,并做好相关的生活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此外,患者还需要多饮水,以便造影剂能及时的排出体外。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凝血情况来调节滴速,术后给予泵入盐酸替罗非班610mL/h。当患者凝血时正常值>215倍时,则要警惕患者发生出血情况。凝血时<115倍时,则说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栓。
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重点巡查,检查伤口是否出血,同时查看只血器是否出现移动或者脱落情况。对患者的面部颜色和血压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情况。术后4~6d对止血器进行放气或者将加压包扎的弹力绷带松开,术后12h完成解除。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牙龈出血和黑便以及血尿、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要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发生脑出血情况。在患者支架置入后24h内,患者很容易发生血栓,在3个月内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要严密地观察患者桡动脉的搏动情况,避免患者发生脑栓塞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胸痛情况,则说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栓情况,应该及时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在患者出院时,要对患者说明相关药物存在的效果和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按时、定量地服药,不能出现擅自停药。在服药期间,要观察是否出血或者存在血栓形成的倾向。比如出现黑便,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则需要立即来院就诊。出院后,患者要戒烟戒酒,同时要食用一些低盐和低脂的食物,要进行适当的运动。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A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以下表1。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的狭窄,使病变冠脉供血区心肌处于长期的缺血状态,造成患者发生心肌冬眠和心功能障碍。对患者进行支架手术,则主要是通过冠状动脉导管将支架送到冠脉内病变处,支架打开后能够支撑血管壁,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冠脉血流,最终达到治疗心绞痛等效果。此外,其还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血管闭塞等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则是支架手术整体治疗的一部分。由于支架是金属材料,很容易发生血小板聚集的情况。所以,术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减少患者发生出血和支架血栓等并发症。经过此次治疗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临床上,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同时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容杰英,黄凤珠.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社区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05:105-106.
[2] 段亚平.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急性血栓形成1例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7:2104-2105.
[3] 张政香,崔萍,杨玺,侯敏燕.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1,09:940-941.
[4] 高敏.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32:123-124.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抗凝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在临床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主要是以扩张患者冠状动脉内径,解除患者动脉内径的狭窄问题,使得其相应的心肌供血量得到增加,进而解除患者的相应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此外,其还具有无痛苦和创伤小以及效果好等优点。术后对患者合理地使用抗凝药物则对患者手术是否成功有直接性的影响[2]。如果使用抗凝治疗不当,则会出现血栓栓塞情况或者抗凝过度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我院对此次收治的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85例住院患者,均为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36例。年龄在51~75岁,平均为(62.5±2.0)岁。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伴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10例。对这些患者都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患者平卧在手术台,并且采用2.0%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穿刺其右桡动脉置入,动脉鞘管沿钢丝送入,止血器加压包扎。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和病种以及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立即给患者采用鹽酸替罗非班进行静脉滴注,并且给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U进行皮下注射,每12h注射1次,维持5~7d。术后给患者口服波立维,首次服用300mg,之后75mg/d服用,12个月后停用。并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如下:
由于支架是一种金属异物,因此,需要对患者采用抗凝治疗[3]。此时要对患者进行讲解介入治疗后进行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患者心理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还需要给患者介绍相关抗凝治疗所出现的并发症[4]。比如在对患者使用肝素和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等情况,因此,需要患者掌握相关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果患者出现皮下出血和黑便以及血尿等情况时,要及时地向医生进行报告,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要让患者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和药物的效果进行了解,指导患者按时地服药抗凝药物,同时让患者定时地进行复查凝血酶原的时间以及出凝血的时间。在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可以食用一些蔬菜和新鲜水果。患者不能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以及食用含有复合维生素和维生素K较为丰富的食物,以免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期间,患者不能出现碰撞受伤出血情况,不能使用一些较为锐利的器具和硬尖物剔牙以及挖耳道等,以免发生出血,同时要对患者的血凝情况进行观察。
在对患者使用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时,一般选择患者的腹壁前外侧,药液应该注入患者的脂肪层。主要是由于腹壁脂肪层比较厚实,左右交替,因此,针头应该垂直进入而不是倾斜进入捏起的皮肤皱褶,进针的深度大约为110cm。根据患者的腹壁厚度来决定注射深度,在注射完成后,要对局部压迫5min。
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时间为24~48h.同时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及意识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术后,患者应该保持平卧位,并做好相关的生活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此外,患者还需要多饮水,以便造影剂能及时的排出体外。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凝血情况来调节滴速,术后给予泵入盐酸替罗非班610mL/h。当患者凝血时正常值>215倍时,则要警惕患者发生出血情况。凝血时<115倍时,则说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栓。
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重点巡查,检查伤口是否出血,同时查看只血器是否出现移动或者脱落情况。对患者的面部颜色和血压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情况。术后4~6d对止血器进行放气或者将加压包扎的弹力绷带松开,术后12h完成解除。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牙龈出血和黑便以及血尿、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要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发生脑出血情况。在患者支架置入后24h内,患者很容易发生血栓,在3个月内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要严密地观察患者桡动脉的搏动情况,避免患者发生脑栓塞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胸痛情况,则说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栓情况,应该及时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在患者出院时,要对患者说明相关药物存在的效果和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按时、定量地服药,不能出现擅自停药。在服药期间,要观察是否出血或者存在血栓形成的倾向。比如出现黑便,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则需要立即来院就诊。出院后,患者要戒烟戒酒,同时要食用一些低盐和低脂的食物,要进行适当的运动。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A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以下表1。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后抗凝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85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患者,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术后对患者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同时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抗凝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在临床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主要是以扩张患者冠状动脉内径,解除患者动脉内径的狭窄问题,使得其相应的心肌供血量得到增加,进而解除患者的相应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1]。此外,其还具有无痛苦和创伤小以及效果好等优点。术后对患者合理地使用抗凝药物则对患者手术是否成功有直接性的影响[2]。如果使用抗凝治疗不当,则会出现血栓栓塞情况或者抗凝过度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我院对此次收治的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85例住院患者,均为我院在2008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36例。年龄在51~75岁,平均为(62.5±2.0)岁。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伴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10例。对这些患者都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手术,患者平卧在手术台,并且采用2.0%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穿刺其右桡动脉置入,动脉鞘管沿钢丝送入,止血器加压包扎。术后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和病种以及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立即给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静脉滴注,并且给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U进行皮下注射,每12h注射1次,维持5~7d。术后给患者口服波立维,首次服用300mg,之后75mg/d服用,12个月后停用。并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如下:
由于支架是一种金属异物,因此,需要对患者采用抗凝治疗[3]。此时要对患者进行讲解介入治疗后进行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患者心理的焦慮和紧张等不良情绪。还需要给患者介绍相关抗凝治疗所出现的并发症[4]。比如在对患者使用肝素和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等情况,因此,需要患者掌握相关出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果患者出现皮下出血和黑便以及血尿等情况时,要及时地向医生进行报告,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要让患者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和药物的效果进行了解,指导患者按时地服药抗凝药物,同时让患者定时地进行复查凝血酶原的时间以及出凝血的时间。在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可以食用一些蔬菜和新鲜水果。患者不能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以及食用含有复合维生素和维生素K较为丰富的食物,以免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期间,患者不能出现碰撞受伤出血情况,不能使用一些较为锐利的器具和硬尖物剔牙以及挖耳道等,以免发生出血,同时要对患者的血凝情况进行观察。
在对患者使用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时,一般选择患者的腹壁前外侧,药液应该注入患者的脂肪层。主要是由于腹壁脂肪层比较厚实,左右交替,因此,针头应该垂直进入而不是倾斜进入捏起的皮肤皱褶,进针的深度大约为110cm。根据患者的腹壁厚度来决定注射深度,在注射完成后,要对局部压迫5min。
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时间为24~48h.同时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及意识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术后,患者应该保持平卧位,并做好相关的生活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此外,患者还需要多饮水,以便造影剂能及时的排出体外。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凝血情况来调节滴速,术后给予泵入盐酸替罗非班610mL/h。当患者凝血时正常值>215倍时,则要警惕患者发生出血情况。凝血时<115倍时,则说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栓。
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重点巡查,检查伤口是否出血,同时查看只血器是否出现移动或者脱落情况。对患者的面部颜色和血压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情况。术后4~6d对止血器进行放气或者将加压包扎的弹力绷带松开,术后12h完成解除。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牙龈出血和黑便以及血尿、皮肤黏膜出血等症状,要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发生脑出血情况。在患者支架置入后24h内,患者很容易发生血栓,在3个月内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要严密地观察患者桡动脉的搏动情况,避免患者发生脑栓塞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胸痛情况,则说明患者可能会发生血栓情况,应该及时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在患者出院时,要对患者说明相关药物存在的效果和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按时、定量地服药,不能出现擅自停药。在服药期间,要观察是否出血或者存在血栓形成的倾向。比如出现黑便,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则需要立即来院就诊。出院后,患者要戒烟戒酒,同时要食用一些低盐和低脂的食物,要进行适当的运动。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A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以下表1。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的狭窄,使病变冠脉供血区心肌处于长期的缺血状态,造成患者发生心肌冬眠和心功能障碍。对患者进行支架手术,则主要是通过冠状动脉导管将支架送到冠脉内病变处,支架打开后能够支撑血管壁,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冠脉血流,最终达到治疗心绞痛等效果。此外,其还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血管闭塞等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则是支架手术整体治疗的一部分。由于支架是金属材料,很容易发生血小板聚集的情况。所以,术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减少患者发生出血和支架血栓等并发症。经过此次治疗后,试验组发生皮下水肿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占9.3%明显低于对照組19.0%(8/42);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0.3)d明显少于对照组(11.6±0.5)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临床上,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采用抗凝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同时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容杰英,黄凤珠.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社区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05:105-106.
[2] 段亚平.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急性血栓形成1例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7:2104-2105.
[3] 张政香,崔萍,杨玺,侯敏燕.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1,09:940-941.
[4] 高敏.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3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