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确立“儿童的科学”是科学的观念。
科学既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又指获得这种认识的过程即科学探索的过程。
儿童受其思维发展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是肤浅的。对现象的解释也常常是主观的、歪曲的。从结果来看,儿童的科学似乎是“不科学”的。但作为一种过程,儿童的科学与成人的科学却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一种探索和求知,都是对未知世界寻求解释的过程。
有位名人说过:科学的巨匠身上或多或少地能找到儿童天真和固执的影子。儿童有一双好奇的眼睛,能发现成人所不能发现的细节。打破了成人习惯于用概念化的模式看待世界,他们是通过亲身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把握很多奇妙的细节的。成人只有以儿童的眼光去看,才能欣赏“儿童的科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科学的标准应该是不断变化的。但成人往往固守着自己对科学理解的概念化的模式来要求儿童,这是对儿童天真的想象和探求的扼杀,是不科学的,违背了科学的本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科学”,允许儿童“不科学”的出现,才能发现儿童无比的潜能和逐步演进发展的轨迹。
二、必须以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素质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它包含科学适应、科学方法和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三方面。
1.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
科学知识是幼儿能直接接触、感知的科学经验或在经验基础上建构的初步概念。科学教育专家威林格说过:“儿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有关科学的经验,以及他们在各种好奇有趣的经历中所形成的日常概念,是他们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教育的素材,善于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给幼儿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科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概念。
2.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认识、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是探索科学的方法,它包括观察、分类、测量、表达、思考、解决问题等方法。
教师要把帮助幼儿学习科学方法作为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重要环节,多给他们创造机会,运用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掌握了科学方法就等于获得了打开科学宝库的金钥匙,可以随时吸取无穷的“营养”。
3.培养幼儿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是指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界的关心、爱护和热爱等情感和态度。
科学始于好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非常强。他们在不停地看、听、摸、问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产生了求知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探索的精神,让他们对有兴趣的现象、奇怪的事情,今后的发展等产生好奇心,能够预想原因和结果,主动地进行探索、实验。
自然界是个有机的整体,要使自然界充满生机,人类必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美好的大自然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培养幼儿热爱、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三个方面是科学素质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削弱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将会偏离科学素质早期培养的基本出发点。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克服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科学方法和科学的情感、态度的教育倾向,认真抓好科学教育的每一个要素,并使它们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以便充分发挥科学教育的整体功能。
三、幼儿科学教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以自然生态观点渗透幼儿科学教育。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平衡被破坏、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渗透自然生态观点,进行环境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应该让幼儿从小就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热爱自然,爱护生灵,培养他们对环境的积极情感态度和行为方法。教师在实践中切莫遗漏生态环境教育这一重要内容。
2.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观点渗透幼儿科学教育。
科学、技术与社会相结合是现代科学教育的新构思,是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和未来社会向科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科学技术与社会自身发展规律在教育中的表现。其含义是在科学教育中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体现科学技术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科学技术向社会全面渗透,它使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人类带来幸福。另一方面又为人类带来了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如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污染等。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渗透此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要培养幼儿的科幻意识。
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发现和创造,丰富的幻想是创造的翅膀。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创造。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对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孩子大胆猜想,只有培养幼儿的科幻意识,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对科学的向往。
4.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
目前教师普遍忽视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具体行为过程,于预式指导多,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孩子的行为未得到教师应有的注意,从而限制了个体在现有水平上继续发展的可能。此外科学活动广泛采用分组教学形式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对集体教学的研究。
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是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领域,蕴含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前景。我们要改变过去“听科学”“读科学”“看科学”“记科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探究式学习活动,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学科学”“做科学”,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更为学会生存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培养出跨世纪具有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