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已经成为推出中国当代摄影新人的最重要平台之一,它的影响力不仅来自于历届入选者对摄影的探索,同时也来自于这个平台所倡导的对摄影的理性思考。
围绕每一届摄影展展开的有关当代摄影的研讨成为新锐展先锋气质的内在支撑,“TOP20·2017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交流论坛于12月8日下午举行。论坛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TOP20·2017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嘉宾的演讲,二是艺术创作者交流会。12月9日上午,还进行了部分入围者和评委之间的内部交流。围绕本届入围的作品,以及当代摄影的现状与可能、作品意识与创造力等既宏观深远,又具体而微的问题,与会嘉宾畅所欲言。本刊特摘登与会者发言,以飨读者。
论坛嘉宾
管怀宾: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
姜 纬:评论家、策展人,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
曾 翰:摄影家、策展人、第一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
塔 可:摄影师、美国Hey Hot Shot摄影大奖获得者、第一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第二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
王久良:摄影师、导演,2009年连州国际影展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获得者、第一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郑知渊:摄影师、第一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何伊宁:摄影史学者、独立策展人
汤南南:艺术家、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
陈荣辉:澎湃新闻SixthTone视觉总监、第6届侯登科纪实奖获得者、第58届荷赛奖获得者
宋振熙:独立策展人、当代艺术调查局发起人汪润中: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李 舜: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许力静: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唐 晶: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周 仰: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论坛主持
何博(《中国摄影》杂志编辑、青年艺术创作者) 黄东黎(独立艺术家、纽约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
摄影的可能与方向
管怀宾:我演讲的标题是“未来媒体/艺术的可能”,这出于两点思考,一是作为媒体的艺术,二是作为艺术的媒体。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两个出发点,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关于艺术和媒体的思考。在我们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一年级的基础教育当中,第一门课程就是关于摄影的课。大家每个人都在使用相机,它已经成为一种很平常的日常经验,在这样的状态下如何重新探讨个人和摄影文化的关系?
摄影在跨媒体学院是最为重要的媒介基础之一,也是学生进入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我们希望借由它触碰媒介与图像的原点,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与摄影文化的关系,从而建立有关“作为摄影的艺术与作为艺术的摄影”的思考。这个问题不但关乎摄影与图像的关系,也关乎当代社会与艺术进程中摄影的作为和意义。尤其在一个图像泛滥、数码摄影人人为之,成为某种庸常的经验的现实语境下,我们应该考虑如何面对摄影的本体语言,如何从中突围,并建构新的视觉与观念再生的可能。
姜 纬:“语境”的彻底转换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来临,这是一种理论的描述,置身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这一点是很难判断的,如果这种判断与个人的选择结合起来,那就更难了。意识到一种“语境”即将终结,观众的革命或者话语的革命即将到来,这种文化先锋的敏感来自高瞻远瞩的气度、胸襟。什么时候充当传统的拥戴者,维持一种“语境”的稳定;什么时候果断地放弃陈旧的观念,破旧立新,倾心投入另一个新的“语境”?毫无疑问,这种问题不存在统一的公式。对于不甘平庸的摄影师、评论家、策展人、出版社、媒体、展览机构和活动组织者说来,这将是重大的考验。“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对此作出了有益可贵的尝试。
摄影师、艺术家所处的当下提供最称手的材料,但这不见得是优势。当下的真正优势,来自时间,来自历史和记忆。这里所谓的“当下”不是夹在过去和未来缝隙里那样一层奇薄无比的时间单位,当下是时间大河冲积而成的厚实平原,是记忆的总合,因此,摄影发明以来,今天的、年轻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依然有清清楚楚的优势,那就是你多了一百多年时间。一百多年时间揭开了不少秘密,当时的一部分猜测如今已被证实或被驳斥,当时的某个梦想化成了现实或噩梦,当时人们的信念和抉择、人们的际遇及其困惑哀伤种种,会像在时间里转动起来,让我们具体的、立体的看到它们原先被遮挡的另外面向。某种程度而言,你可能更合适这句话:“现在,我知道我该看什么拍什么了。”
曾 翰:我們作为摄影的创作者或者作为当下的人,该如何面对图象或者摄影在当下的状态。“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黑客帝国》里面著名的一句台词。“什么是真实?”
回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在虚拟的网络里面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繁华、物质丰富,你要买很多东西都可以上各种购物网站,你看到的所有人都是美图秀秀过的脸。我前两天看到一幅非常漂亮的照片,后来发现是共享单车的坟地。当我们看到这些的时候,它们来源于什么真实?我们已经不太愿意想这些事情了。我今年看到这么多摄影所呈现的新形式,大家纷纷逃避这样的问题,没有人愿意去谈。我们在朋友圈里面疯狂地转发一些让我们很愤怒的照片或者视频,我们也没有想过这些影像的背后的真实性或者如何产生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什么是残酷的真相,认识这样的真相从来没有说的这么容易。不知道是因为更年轻的创作者所生活的环境没有刺激到他们去看这些东西,还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太好了或者所接触的图像营造了一个特别美轮美奂的世界,让你忘掉了这些残酷的真相,真的要去看到这些真相的时候就真的很不容易。在当下作为一个摄影师和影像创作者,你的责任是什么?你的责任就是要去揭露到底什么是真实的。
《黑客帝国》的主角尼欧在电影里面突然就很恐惧,在那里大吼,“让我出去!”我们被网络封闭,我们真的应该出去一下。
塔 可:艺术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线性的,反而更像诗性的结构,有可能平地起高峰。当然,这种平地起高峰的机缘还是跟天时地利有关系。
我们总是认为要循序渐进地建设一个东西,慢慢地添砖加瓦,直到有一天功德圆满。但回归一下中国的历史,艺术有太多门类,比如书法、雕塑、玉器、青铜,刚刚产生了自觉意识后这段时期的作品反而是最高峰,我们后来的人只不过是仰望高峰。摄影不一定是我们这辈子建设,下辈子才会产生高峰,也许我们这代人会有不同的东西诞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展改变。我们有点父母心态,总想牺牲了自己,为后代建设一点东西。但是,有时候时不我待,天时地利人事皆能同力的时刻并不多,有了这种时势,我辈当更加努力把握才是。
抛开名利的干扰也是不太容易的。大家知道卡夫卡作為一个作家,生前并没有发表自己的作品,死后委托朋友烧毁手稿,没想到朋友把他的作品发表了。卡夫卡曾经说到自己为什么写作,他说:“我迫于内心的压力,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写下来。”这就是艺术最真诚、最直接的功用。大家讨论东方西方、个人集体,都是有意义的,但是最根本的,我觉得大家要迫于自己内心的压力做一点事情,希望大家向卡夫卡看齐。
王久良:这一届的作品有几个特点:首先就是话题和议题的多样性。20个作品涉及到十几个话题,特别有意思。其次是对表现形式和摄影本体语言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探索。第一届TOP20的作者看起来都很朴素,而这一届比较生猛。其三是,展览形式多样,与第一届TOP20相比,这一届在展览现场将照片与手工书、装置进行综合运用,不同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真的非常好。如果要说不足,我觉得是对当下生活层面的追问不足。我看了以后很兴奋,也很有启发,但就是没有痛感。“新锐”,细细的,尖尖的,应该是刺到谁的身体上都会有痛感的。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风起云涌的中国社会,但是在作品里面没有感受到对更广阔的社会的思考,没有痛感。也许是我们的摄影师还年轻,没有足够的阅历,没有关系,伴随着你们的长大,你们也一定能够逐渐体会到社会的痛感。到时,请不要忘记,用你们的摄影机来表达这种社会痛感。
郑知渊:一想到新锐,我就会想到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艺术家,上世纪加拿大著名钢琴家古尔德,他曾说:“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的时代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诉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古尔德在他最声名鹊起的时候却敢于面对孤独,选择了离开喧嚣的舞台,把大量时间精力倾注在寂静无人的录音室里。我认为这就是新锐。新锐不是上星期巴黎时装梯台秀上的新款包包,这星期我背在身上我就是新锐了,这是新潮。不是那些把照片、绘画、录像、现成品,还有一堆观念组合在一起的摄影就是新锐摄影,这也是新潮,说得好听点,那就叫新浪潮吧。我想古尔德是明白历史与现实所纠缠构筑的主体,总会在某个纬度,某种意义上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生发着的,就像他最爱弹奏的巴赫的音乐一样,无始无终。在这个前提下,很难说关于世界的主题或者审美有着绝对的新旧高下之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个体,个体的差异是我们创作作品最珍贵的特质。
我觉得摄影对于我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有将来,好像仍然是一个谜。就像中国城市建设的现状一样,不断建筑又不断拆弃,新与旧,希望与崩塌只有一墙之隔,一念之间。没有绝对的正确和永恒的真理。如果说摄影本身是一个大神秘之物,那么我想作为摄影师或者并不是神秘的理想解答者,摄影师或许只能是奔向神秘的过程者。
何谓新锐
何伊宁:我认为我们对新锐的定义其实应该是保持开放性的,它可以指向新鲜的面孔,也可以指向新的创作方式,同时也可以指向摄影实践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周围社会生活的新观点。
从摄影实践这个角度来讲,我心中的实践者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刚刚开始摄影实践的年轻人会遵循某种范式进行创作,比方说,很多奖项都有景观的作品入选,那么他们可能去模仿,沿着某个路线去找他心中的对象,从而简单地在范式上进行复制,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锻炼机会,是刚刚的开始。第二个层次,是创作者在进一步的探索过程当中,开始会对主题或者想探讨的话题进行深入地挖掘,再采用他认为比较好的范式进而创作。第三个层次,也是我心中所认为地真正的新锐,他们无论在主题,作品架构,还有内容上都是创新的,这是我心中真正地新锐应该尝试去做到的。
汪润中:新锐应该是一种思考方式或者感受方式,而不是一种风格或者潮流,它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我们不能抱着对已有的摄影看法去看这个作品,而应该让自己抛下偏见去看作品。好的艺术作品不应只是形式新,而应该能够改变我们的固有看法。
之前提到我们的作品很生猛,形式很新。我觉得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仅仅以媒介来划分艺术已经难以适用了。我们过去习惯给摄影划一个圈子,现在,跨媒体不是跨出这个圈子,而是不划这个圈子,思考一下艺术有什么新的可能性。以艺术的一种行为或者文化现象、思考来划分,也许更能触及未来艺术的核心。如果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来比较的话,拿媒介来划分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形,有很多东西形似而神不是,以思想来划分或者以行为来划分更能触及到艺术的神,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李 舜:新锐不一定是年轻的,“新”和“锐”在我看来就是创新和尖锐。我不关心是不是新锐,而是期待出现更多的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态度的艺术家。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甚至对一个自然人来说也是同样重要。在我看来,一个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必须要有三个元素:一是时代性,二是批判性,三是唯一性。 时代性:艺术家的创作一定要和当下时代发生关系,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决定这个时代的艺术形式。我的创作便是运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工具,相机、电脑、汽车、灯光去做有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作品,传统艺术不但需要传承,更需要去发展。批判性: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你这个作品的动机和出发点是什么。作品形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创作背后的出发点是什么。唯一性:你的不可替代性就是你的价值。我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时代的批判性,古人已经到达那个高度,你到不了,就算写得一模一样,那又怎么样,代古人之笔墨罢了,唯手熟尔。
艺术来自于自己的生活,艺术是一种信仰,是你的生活。如果你的作品都是以自己出发,你怎么会和西方像?从我自己的生活出发,怎么会和别人一样呢?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以复制的,只要做真实的有态度的艺术家,这些都不是问题。
作品意识、作品的力量与传播
许力静:我现在在日本上学,一个教理论的摄影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你们一定要带着历史观去进行创作。”我一开始是不理解的,摄影是一个特别私人的事情,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不需要管周围的人在做什么;但是当我看得越多,自己也拍了一些作品,然后就开始反思:当你在拍摄的过程当中不了解周围的人曾经做过什么,你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没有什么意义,你只是在模仿别人,这个作品的力量本身就已经减弱了,大家没有兴趣再去关注照片里面到底拍的是什么,被这种形式感磨灭了作品的力量。
汤南南:我的作品有很多样式,摄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自己是把生活和创作结合得比较好的。我花的最大的创作时间是绘画,绘画是沉默的艺术,我每天站在画前面有八个小时,胡思乱想八个小时,把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在长时间的沉默中消化了。一旦我出门就不可能再沉默,我面对的是一个眼花缭乱的世界,这个时候摄影就很适合我,通过摄影还可以跟公众交流。我去了印度,跟建筑工地的工人聊天,摄影是一个跟他们连接的工具。我回我的家乡,我就会做一些录像作品,因为录像作品需要很多人帮忙,需要很多设备,这个时候在我的家乡就很容易找到很多人来帮我。有一次有一个策展人去我的工作室,说我好像每时每刻都在工作,我说没有啊,还是该玩的玩,后来我想了想,是我的创作和生活结合得比较好。
唐 晶:国内摄影师是新闻摄影师比较强大,出了非常多的人才,他们是相信传统摄影的叙事性,因为叙事性带来的是真实性,如果没有这种真实性就无法理解图像。突然一下,不到十年,我们对于摄影的理解进入到当代艺术的概念,由德国的艺术家沃尔夫冈·蒂尔曼斯满天繁星式的布展手法影响了绝大多数的年轻摄影师,但是在国内还没有看到对这个作品的非常精准的解读。他的作品是在杂志上成名的,经过了精心的构思、组合,才出现了杂志上的面貌。到了后来,他搜集了一些飞机,把飞机组合成为拼贴的展览,无论最终呈现方式是什么,但是最终指向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个很重要,你要到那个语境里去看待。中国当下突然有由传统的阅读模式进入到特别当代的阅读模式,很难在短时间里面进行磨合。
以前的美术馆里的作品是供大家去欣赏的,但是当代艺术作品是开启了一种方式,通过这些作品建立起艺术家和观众的沟通桥梁,我们通过这个桥梁来讨论最终的过程和想法,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挂在墙上的东西最重要。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更因该讨论的是观看方式的重要性。
陈荣辉:我们现在要求要有一个产品经营的思维,如何把这个产品更好地经营和呈现,需要更多的考量。我2015年去欧洲拍难民,除了拍照片,还要做视频、大量文字采访、数据收集,非常多功能型的任务。后来慢慢发现国内外艺术家都在尝试媒介融合的方式进行创作,这个在我们新闻媒体里面非常普遍,这种交互型的产品可以很好地借鉴到我们的项目当中。我们在找选题的时候,一方面说用户很重要,如果没有点击量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很好地平衡价值的判断。我个人偏向于普通人不寻常的故事,希望能够传遞出一种新的声音,这个对于我摄影也是很有帮助的,去寻找一些不寻常的角度,传递出新的东西,这就是考验每个人的想法。
我们在生产照片的时候要考虑到后期传播,因为照片具有天然的传播属性。现在的新闻照片的拍摄不得不迎合了大量手机用户,照片的观看倒逼我们的照片生产。我们的确需要想办法把东西传达给受众,你一方面要拥抱这个时代,但是也要保持警惕,我会想着去寻找一个点在媒介方面产生融合。
周 仰:我个人对于特别煽情的作品会有排斥,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其实都不喜欢看。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情感强加给别人。摄影最重要的特质是它可以暗示和象征。我的作品是在拍亲人,但会选择不那么残酷的画面,与此同时,因为写了文字,文字当中会用更理性的手法去描述医学定义上的疾病以及现实当中的表现,两相对应之后就产生了更强的力量,而不是完全把自己的情绪去抛出来。每个创作者肯定有不同的选择,同时针对不同的题材,也需要创作者运用不同的方式,比如,有些题材需要你冷静观察,也有些需要创作者放开自己,进入到另外一个群体,这个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宋振熙:前一段时间我也做了一个展览,关于艺术家手稿的展览,我发现和原来的艺术家不一样,艺术家的手稿和素材基本上和生活紧密相关,这是最方便的,可以从日常生活抓取。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包括经验都是被切碎的,那么切碎之后就很难从个体的经验寻找叙事关系,只能一点点拼凑或者理清脉络,我们作为艺术家也好,作为观众也好,这是我们看摄影作品必须要接受的一个现实。
还有一个词,“创造力”,我对艺术这块的创造力慢慢有点消极,真正的创造力不在艺术这个行业,慢慢转向于科学或者其他。艺术更重要的是什么?判断力。当我们被大量信息或者图像、感知埋没的时候,我们判断一个东西的“好坏”,判断自己想要或者不想要,判断所谓的真实,这些东西是不是你想要的,你该如何判断和决定?我觉得这个比所谓的创造力更重要。
如果把摄影放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来考察,我想起一个英国的学者在90年代写的一篇文章讲到了他看当代艺术作品的感受,他说:“当我看到一个作品让我感觉不畅的时候,我觉得它成立了。”跟传统的对美学的探讨、对绘画技法的探讨是不一样的,在现在如此便利地去消费美学,一切都是美的环境下,什么东西更珍贵一点?我觉得是这种不畅的快感,这种快感跟刺痛感有点像。我们分辨不出真实和虚构的状态,是不是有一个东西把刺痛了,然后我们发现这一刻挺清醒的。每个艺术家应该有一个小的责任去干这个事情,在干这个事情的时候是不是要迂回,艺术家如何去塑造自己的作品?我觉得每个个体选择的路径不一样,只要最后想要做的事和动机是一致的,那就成立了。一旦失控了,那就是一个作品的失败。
(本文由本刊编辑根据当日发言整理而成,并经发言者确认。)
围绕每一届摄影展展开的有关当代摄影的研讨成为新锐展先锋气质的内在支撑,“TOP20·2017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交流论坛于12月8日下午举行。论坛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TOP20·2017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嘉宾的演讲,二是艺术创作者交流会。12月9日上午,还进行了部分入围者和评委之间的内部交流。围绕本届入围的作品,以及当代摄影的现状与可能、作品意识与创造力等既宏观深远,又具体而微的问题,与会嘉宾畅所欲言。本刊特摘登与会者发言,以飨读者。
论坛嘉宾
管怀宾: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
姜 纬:评论家、策展人,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
曾 翰:摄影家、策展人、第一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
塔 可:摄影师、美国Hey Hot Shot摄影大奖获得者、第一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第二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
王久良:摄影师、导演,2009年连州国际影展年度杰出艺术家金奖获得者、第一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郑知渊:摄影师、第一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何伊宁:摄影史学者、独立策展人
汤南南:艺术家、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
陈荣辉:澎湃新闻SixthTone视觉总监、第6届侯登科纪实奖获得者、第58届荷赛奖获得者
宋振熙:独立策展人、当代艺术调查局发起人汪润中: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李 舜: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许力静: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唐 晶: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周 仰:本届“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入选者
论坛主持
何博(《中国摄影》杂志编辑、青年艺术创作者) 黄东黎(独立艺术家、纽约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
摄影的可能与方向
管怀宾:我演讲的标题是“未来媒体/艺术的可能”,这出于两点思考,一是作为媒体的艺术,二是作为艺术的媒体。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两个出发点,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关于艺术和媒体的思考。在我们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一年级的基础教育当中,第一门课程就是关于摄影的课。大家每个人都在使用相机,它已经成为一种很平常的日常经验,在这样的状态下如何重新探讨个人和摄影文化的关系?
摄影在跨媒体学院是最为重要的媒介基础之一,也是学生进入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我们希望借由它触碰媒介与图像的原点,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与摄影文化的关系,从而建立有关“作为摄影的艺术与作为艺术的摄影”的思考。这个问题不但关乎摄影与图像的关系,也关乎当代社会与艺术进程中摄影的作为和意义。尤其在一个图像泛滥、数码摄影人人为之,成为某种庸常的经验的现实语境下,我们应该考虑如何面对摄影的本体语言,如何从中突围,并建构新的视觉与观念再生的可能。
姜 纬:“语境”的彻底转换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来临,这是一种理论的描述,置身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这一点是很难判断的,如果这种判断与个人的选择结合起来,那就更难了。意识到一种“语境”即将终结,观众的革命或者话语的革命即将到来,这种文化先锋的敏感来自高瞻远瞩的气度、胸襟。什么时候充当传统的拥戴者,维持一种“语境”的稳定;什么时候果断地放弃陈旧的观念,破旧立新,倾心投入另一个新的“语境”?毫无疑问,这种问题不存在统一的公式。对于不甘平庸的摄影师、评论家、策展人、出版社、媒体、展览机构和活动组织者说来,这将是重大的考验。“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对此作出了有益可贵的尝试。
摄影师、艺术家所处的当下提供最称手的材料,但这不见得是优势。当下的真正优势,来自时间,来自历史和记忆。这里所谓的“当下”不是夹在过去和未来缝隙里那样一层奇薄无比的时间单位,当下是时间大河冲积而成的厚实平原,是记忆的总合,因此,摄影发明以来,今天的、年轻的摄影师和艺术家,依然有清清楚楚的优势,那就是你多了一百多年时间。一百多年时间揭开了不少秘密,当时的一部分猜测如今已被证实或被驳斥,当时的某个梦想化成了现实或噩梦,当时人们的信念和抉择、人们的际遇及其困惑哀伤种种,会像在时间里转动起来,让我们具体的、立体的看到它们原先被遮挡的另外面向。某种程度而言,你可能更合适这句话:“现在,我知道我该看什么拍什么了。”
曾 翰:我們作为摄影的创作者或者作为当下的人,该如何面对图象或者摄影在当下的状态。“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黑客帝国》里面著名的一句台词。“什么是真实?”
回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在虚拟的网络里面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繁华、物质丰富,你要买很多东西都可以上各种购物网站,你看到的所有人都是美图秀秀过的脸。我前两天看到一幅非常漂亮的照片,后来发现是共享单车的坟地。当我们看到这些的时候,它们来源于什么真实?我们已经不太愿意想这些事情了。我今年看到这么多摄影所呈现的新形式,大家纷纷逃避这样的问题,没有人愿意去谈。我们在朋友圈里面疯狂地转发一些让我们很愤怒的照片或者视频,我们也没有想过这些影像的背后的真实性或者如何产生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什么是残酷的真相,认识这样的真相从来没有说的这么容易。不知道是因为更年轻的创作者所生活的环境没有刺激到他们去看这些东西,还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太好了或者所接触的图像营造了一个特别美轮美奂的世界,让你忘掉了这些残酷的真相,真的要去看到这些真相的时候就真的很不容易。在当下作为一个摄影师和影像创作者,你的责任是什么?你的责任就是要去揭露到底什么是真实的。
《黑客帝国》的主角尼欧在电影里面突然就很恐惧,在那里大吼,“让我出去!”我们被网络封闭,我们真的应该出去一下。
塔 可:艺术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线性的,反而更像诗性的结构,有可能平地起高峰。当然,这种平地起高峰的机缘还是跟天时地利有关系。
我们总是认为要循序渐进地建设一个东西,慢慢地添砖加瓦,直到有一天功德圆满。但回归一下中国的历史,艺术有太多门类,比如书法、雕塑、玉器、青铜,刚刚产生了自觉意识后这段时期的作品反而是最高峰,我们后来的人只不过是仰望高峰。摄影不一定是我们这辈子建设,下辈子才会产生高峰,也许我们这代人会有不同的东西诞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展改变。我们有点父母心态,总想牺牲了自己,为后代建设一点东西。但是,有时候时不我待,天时地利人事皆能同力的时刻并不多,有了这种时势,我辈当更加努力把握才是。
抛开名利的干扰也是不太容易的。大家知道卡夫卡作為一个作家,生前并没有发表自己的作品,死后委托朋友烧毁手稿,没想到朋友把他的作品发表了。卡夫卡曾经说到自己为什么写作,他说:“我迫于内心的压力,一定要把这些东西写下来。”这就是艺术最真诚、最直接的功用。大家讨论东方西方、个人集体,都是有意义的,但是最根本的,我觉得大家要迫于自己内心的压力做一点事情,希望大家向卡夫卡看齐。
王久良:这一届的作品有几个特点:首先就是话题和议题的多样性。20个作品涉及到十几个话题,特别有意思。其次是对表现形式和摄影本体语言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探索。第一届TOP20的作者看起来都很朴素,而这一届比较生猛。其三是,展览形式多样,与第一届TOP20相比,这一届在展览现场将照片与手工书、装置进行综合运用,不同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真的非常好。如果要说不足,我觉得是对当下生活层面的追问不足。我看了以后很兴奋,也很有启发,但就是没有痛感。“新锐”,细细的,尖尖的,应该是刺到谁的身体上都会有痛感的。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风起云涌的中国社会,但是在作品里面没有感受到对更广阔的社会的思考,没有痛感。也许是我们的摄影师还年轻,没有足够的阅历,没有关系,伴随着你们的长大,你们也一定能够逐渐体会到社会的痛感。到时,请不要忘记,用你们的摄影机来表达这种社会痛感。
郑知渊:一想到新锐,我就会想到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艺术家,上世纪加拿大著名钢琴家古尔德,他曾说:“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的时代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诉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古尔德在他最声名鹊起的时候却敢于面对孤独,选择了离开喧嚣的舞台,把大量时间精力倾注在寂静无人的录音室里。我认为这就是新锐。新锐不是上星期巴黎时装梯台秀上的新款包包,这星期我背在身上我就是新锐了,这是新潮。不是那些把照片、绘画、录像、现成品,还有一堆观念组合在一起的摄影就是新锐摄影,这也是新潮,说得好听点,那就叫新浪潮吧。我想古尔德是明白历史与现实所纠缠构筑的主体,总会在某个纬度,某种意义上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生发着的,就像他最爱弹奏的巴赫的音乐一样,无始无终。在这个前提下,很难说关于世界的主题或者审美有着绝对的新旧高下之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个体,个体的差异是我们创作作品最珍贵的特质。
我觉得摄影对于我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有将来,好像仍然是一个谜。就像中国城市建设的现状一样,不断建筑又不断拆弃,新与旧,希望与崩塌只有一墙之隔,一念之间。没有绝对的正确和永恒的真理。如果说摄影本身是一个大神秘之物,那么我想作为摄影师或者并不是神秘的理想解答者,摄影师或许只能是奔向神秘的过程者。
何谓新锐
何伊宁:我认为我们对新锐的定义其实应该是保持开放性的,它可以指向新鲜的面孔,也可以指向新的创作方式,同时也可以指向摄影实践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周围社会生活的新观点。
从摄影实践这个角度来讲,我心中的实践者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刚刚开始摄影实践的年轻人会遵循某种范式进行创作,比方说,很多奖项都有景观的作品入选,那么他们可能去模仿,沿着某个路线去找他心中的对象,从而简单地在范式上进行复制,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锻炼机会,是刚刚的开始。第二个层次,是创作者在进一步的探索过程当中,开始会对主题或者想探讨的话题进行深入地挖掘,再采用他认为比较好的范式进而创作。第三个层次,也是我心中所认为地真正的新锐,他们无论在主题,作品架构,还有内容上都是创新的,这是我心中真正地新锐应该尝试去做到的。
汪润中:新锐应该是一种思考方式或者感受方式,而不是一种风格或者潮流,它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我们不能抱着对已有的摄影看法去看这个作品,而应该让自己抛下偏见去看作品。好的艺术作品不应只是形式新,而应该能够改变我们的固有看法。
之前提到我们的作品很生猛,形式很新。我觉得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仅仅以媒介来划分艺术已经难以适用了。我们过去习惯给摄影划一个圈子,现在,跨媒体不是跨出这个圈子,而是不划这个圈子,思考一下艺术有什么新的可能性。以艺术的一种行为或者文化现象、思考来划分,也许更能触及未来艺术的核心。如果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来比较的话,拿媒介来划分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形,有很多东西形似而神不是,以思想来划分或者以行为来划分更能触及到艺术的神,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李 舜:新锐不一定是年轻的,“新”和“锐”在我看来就是创新和尖锐。我不关心是不是新锐,而是期待出现更多的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态度的艺术家。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独立思考能力非常重要,甚至对一个自然人来说也是同样重要。在我看来,一个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必须要有三个元素:一是时代性,二是批判性,三是唯一性。 时代性:艺术家的创作一定要和当下时代发生关系,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决定这个时代的艺术形式。我的创作便是运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工具,相机、电脑、汽车、灯光去做有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作品,传统艺术不但需要传承,更需要去发展。批判性: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你这个作品的动机和出发点是什么。作品形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创作背后的出发点是什么。唯一性:你的不可替代性就是你的价值。我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文人艺术在当下时代的批判性,古人已经到达那个高度,你到不了,就算写得一模一样,那又怎么样,代古人之笔墨罢了,唯手熟尔。
艺术来自于自己的生活,艺术是一种信仰,是你的生活。如果你的作品都是以自己出发,你怎么会和西方像?从我自己的生活出发,怎么会和别人一样呢?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以复制的,只要做真实的有态度的艺术家,这些都不是问题。
作品意识、作品的力量与传播
许力静:我现在在日本上学,一个教理论的摄影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你们一定要带着历史观去进行创作。”我一开始是不理解的,摄影是一个特别私人的事情,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不需要管周围的人在做什么;但是当我看得越多,自己也拍了一些作品,然后就开始反思:当你在拍摄的过程当中不了解周围的人曾经做过什么,你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没有什么意义,你只是在模仿别人,这个作品的力量本身就已经减弱了,大家没有兴趣再去关注照片里面到底拍的是什么,被这种形式感磨灭了作品的力量。
汤南南:我的作品有很多样式,摄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自己是把生活和创作结合得比较好的。我花的最大的创作时间是绘画,绘画是沉默的艺术,我每天站在画前面有八个小时,胡思乱想八个小时,把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在长时间的沉默中消化了。一旦我出门就不可能再沉默,我面对的是一个眼花缭乱的世界,这个时候摄影就很适合我,通过摄影还可以跟公众交流。我去了印度,跟建筑工地的工人聊天,摄影是一个跟他们连接的工具。我回我的家乡,我就会做一些录像作品,因为录像作品需要很多人帮忙,需要很多设备,这个时候在我的家乡就很容易找到很多人来帮我。有一次有一个策展人去我的工作室,说我好像每时每刻都在工作,我说没有啊,还是该玩的玩,后来我想了想,是我的创作和生活结合得比较好。
唐 晶:国内摄影师是新闻摄影师比较强大,出了非常多的人才,他们是相信传统摄影的叙事性,因为叙事性带来的是真实性,如果没有这种真实性就无法理解图像。突然一下,不到十年,我们对于摄影的理解进入到当代艺术的概念,由德国的艺术家沃尔夫冈·蒂尔曼斯满天繁星式的布展手法影响了绝大多数的年轻摄影师,但是在国内还没有看到对这个作品的非常精准的解读。他的作品是在杂志上成名的,经过了精心的构思、组合,才出现了杂志上的面貌。到了后来,他搜集了一些飞机,把飞机组合成为拼贴的展览,无论最终呈现方式是什么,但是最终指向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这个很重要,你要到那个语境里去看待。中国当下突然有由传统的阅读模式进入到特别当代的阅读模式,很难在短时间里面进行磨合。
以前的美术馆里的作品是供大家去欣赏的,但是当代艺术作品是开启了一种方式,通过这些作品建立起艺术家和观众的沟通桥梁,我们通过这个桥梁来讨论最终的过程和想法,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挂在墙上的东西最重要。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更因该讨论的是观看方式的重要性。
陈荣辉:我们现在要求要有一个产品经营的思维,如何把这个产品更好地经营和呈现,需要更多的考量。我2015年去欧洲拍难民,除了拍照片,还要做视频、大量文字采访、数据收集,非常多功能型的任务。后来慢慢发现国内外艺术家都在尝试媒介融合的方式进行创作,这个在我们新闻媒体里面非常普遍,这种交互型的产品可以很好地借鉴到我们的项目当中。我们在找选题的时候,一方面说用户很重要,如果没有点击量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很好地平衡价值的判断。我个人偏向于普通人不寻常的故事,希望能够传遞出一种新的声音,这个对于我摄影也是很有帮助的,去寻找一些不寻常的角度,传递出新的东西,这就是考验每个人的想法。
我们在生产照片的时候要考虑到后期传播,因为照片具有天然的传播属性。现在的新闻照片的拍摄不得不迎合了大量手机用户,照片的观看倒逼我们的照片生产。我们的确需要想办法把东西传达给受众,你一方面要拥抱这个时代,但是也要保持警惕,我会想着去寻找一个点在媒介方面产生融合。
周 仰:我个人对于特别煽情的作品会有排斥,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其实都不喜欢看。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情感强加给别人。摄影最重要的特质是它可以暗示和象征。我的作品是在拍亲人,但会选择不那么残酷的画面,与此同时,因为写了文字,文字当中会用更理性的手法去描述医学定义上的疾病以及现实当中的表现,两相对应之后就产生了更强的力量,而不是完全把自己的情绪去抛出来。每个创作者肯定有不同的选择,同时针对不同的题材,也需要创作者运用不同的方式,比如,有些题材需要你冷静观察,也有些需要创作者放开自己,进入到另外一个群体,这个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宋振熙:前一段时间我也做了一个展览,关于艺术家手稿的展览,我发现和原来的艺术家不一样,艺术家的手稿和素材基本上和生活紧密相关,这是最方便的,可以从日常生活抓取。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包括经验都是被切碎的,那么切碎之后就很难从个体的经验寻找叙事关系,只能一点点拼凑或者理清脉络,我们作为艺术家也好,作为观众也好,这是我们看摄影作品必须要接受的一个现实。
还有一个词,“创造力”,我对艺术这块的创造力慢慢有点消极,真正的创造力不在艺术这个行业,慢慢转向于科学或者其他。艺术更重要的是什么?判断力。当我们被大量信息或者图像、感知埋没的时候,我们判断一个东西的“好坏”,判断自己想要或者不想要,判断所谓的真实,这些东西是不是你想要的,你该如何判断和决定?我觉得这个比所谓的创造力更重要。
如果把摄影放在当代艺术的语境里来考察,我想起一个英国的学者在90年代写的一篇文章讲到了他看当代艺术作品的感受,他说:“当我看到一个作品让我感觉不畅的时候,我觉得它成立了。”跟传统的对美学的探讨、对绘画技法的探讨是不一样的,在现在如此便利地去消费美学,一切都是美的环境下,什么东西更珍贵一点?我觉得是这种不畅的快感,这种快感跟刺痛感有点像。我们分辨不出真实和虚构的状态,是不是有一个东西把刺痛了,然后我们发现这一刻挺清醒的。每个艺术家应该有一个小的责任去干这个事情,在干这个事情的时候是不是要迂回,艺术家如何去塑造自己的作品?我觉得每个个体选择的路径不一样,只要最后想要做的事和动机是一致的,那就成立了。一旦失控了,那就是一个作品的失败。
(本文由本刊编辑根据当日发言整理而成,并经发言者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