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聚焦与发散”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只有走提高课堂效率这条路,才能实现“课改”要求,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语文教学如何走出效率低下的宿命,关键还是在课堂,在于课前如何设计和课上如何实施。而“聚焦”和“发散”是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巧妙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则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聚焦发散教学效率
  
  衡量一堂优质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答案有很多。但我认为,能否恰当处理好语文教学的“聚焦”与“发散”问题就是一个重要尺度。所谓“聚焦”,即将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凝缩在一二个教学点上,从而使课堂目标明确,内容精简。所谓“发散”,指教学不受点的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师的教学思路开阔,教学方法灵活,学生的思维状态活跃。
  
  一、语文教学的“聚焦”
  
  1.找准焦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语文课内容丰富,多姿多彩,如字词句段、结构层次、思想内容、语言特点、艺术风格、人物形象等,不一而足,但如果每堂课都力求面面俱到,常会导致讲课宽泛而不精深,粗糙而不细腻。学生也往往“贪多嚼不烂”,理解不透彻。假如我们把一堂课的着眼点聚焦在某篇文章的焦点问题上,教师便可集中精力,研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思路,科学地组织教学。一堂课吃透一二个问题,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
  2.把握文章特色,选准教学点。每篇文章都体现着作家的个人风格,都有其独到之处,都会在某些方面特色鲜明,这便是讲解课文应抓住的教学点。教师讲课要有所取舍,对一些普遍性的语文现象,如层次清晰、首尾照应、语言简练等可不讲或少讲,主要由学生自己体会;对那些代表文章特点,学生又可能产生疑惑的问题,要作为重点精讲。这样,可使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如品尝一道风味独特的名菜,感觉新鲜,回味无穷。如讲《最后的常春藤叶》只需理清老画家贝尔曼为什么生病住院直到去世就可以了。虽然这只是一条副线,但却表现了老画家平凡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别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欧·亨利正是借此来歌颂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的。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可选取王熙凤的形象分析作为一个教学点。王熙凤形象神采飞扬,特色鲜明,刻画手法多样,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抓住这个点,就容易把握文章特色。实践证明,围绕教学点展开讲授,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不蔓不枝,不散不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语文教学的“发散”
  
  1.教学思路的拓展。语文是包罗万象的学科,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哲学等诸多方面。依据文章内容,教师可在讲透文章内容的同时,巧妙地借题发挥,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如讲《离骚》,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投水而死,借以警醒世人;而司马迁身受宫刑却忍辱而活,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屈原就该赞颂,司马迁就应遭到鄙夷?可就这个话题让同学们展开充分的讨论,使同学们对生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增加课堂容量。如讲《长江三峡》,在领略三峡如画美景的同时,可补充一些同类型的材料,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讲《师说》可谈尊师重教的道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并非将语文课变成政治课,而是通过老师的点评,赋予文章以新的活力——接近现实,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教材所选文章,只是文学百花园中的几朵小花,是文学长河中的几滴水珠,因此,教师讲授课文时,思路也应是张扬的、扩散的,要注意彼文与此文的联系和区别。比如讲某篇文章的艺术特色,可和作者其他作品相比较,也可联系相同类型的其他作家的作品来分析。如同样写秋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把秋天描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却笼罩着孤独、伤感的氛围。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更容易看清文章的特色,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语文教材,将类型、内容相近的篇目编排在一起,就是为了方便教师对文章的比较分析。文章个性色彩的形成與作家特殊的个人经历、文化品位,与复杂的社会、时代背景紧密相联。分析任何一篇文章我们都没有理由回避这些问题,而广泛深入地研究作品背景,可帮助教师把握文章艺术特色、理解其思想感情。教师如不深入地多侧面地研究文外的世界,就很难讲深讲透,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2.教学方式的发散。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语文课经常使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谈话、讨论等),另外,语文教学还可灵活运用以直接感知为主、以欣赏活动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各类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课堂内容、学生情况等因素,语文教师可采取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兼容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许多优秀语文教师善于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而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3.学生思维视野的拓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努力方向。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听懂,语文教学应做到让学生喜欢听,让学生学会分析,主动去学,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首先,教师应有宽广的思维视野,三尺讲坛的话语如春风雨露,如华彩乐章,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讲授过程中,要巧设疑问,激发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可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解析同一语文现象。讲授文章不要每讲必透,可以留下一些疑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要让学生大胆地议,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语文教学应培养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勤学生,而不是只会背书和听讲的懒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发言,适当引导,精要点评。另外,写作课教学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作文课上,对同一个命题,倡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去除思路狭窄、套话满篇的弊病。讲评作文时,教师可重点评析立意新颖、见解不俗的佳作,努力启发学生,逐步使其形成善于思考、力争创新的写作思维。引导学生互评作文,各抒己见,交流探讨。评文过程中常会闪烁出学生新奇的思想火花,教师要让这样的火花燃烧起来,成为燎原之势。
  
  三、如何处理“聚焦”与“发散”的关系
  
  (1)“聚焦”并不排斥“发散”。教学点相对凝练并非是思路凝滞,就事论事,只谈一点不涉其余。如果将一堂语文课的焦点比作一朵艳丽的红花,这朵红花也需要众多绿叶的陪衬。教师的教学思维要在方寸之地自由驰骋,首先抓住文章特色,定准讲授核心,然后以此为圆心向四周扩散。
  (2)“发散”并非散乱无边际。天马行空,肆意张扬,中心不明,层次不清,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散”。“发散”是带线的风筝,不是雨打的浮萍,要防止一味追求“发散”,离题太远,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3)“聚焦”是“发散”的基础,“发散”需以“聚焦”为前提,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还应做更深入的探索。
  总之,语文教学既需“聚焦”又应“发散”,这样可使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可使教学思维更为开阔活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红桥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作品表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固之间复杂的矛盾斗争。本文从政治关系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文本作
<正>在&#39;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39;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日新月异发展的电气和自动化领域对工程项目和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的速度、质量、规范等提出
期刊
主要探讨了一种新颖的气体压力传感器在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上的应用,及其设计和制造要点,它满足了检测功能,可以取代传统的压力表,减少漏点,提高了开关设备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新课程标准强调:“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其本质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构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缺失课外阅读,笔者针对此现状提出了课内外结合的几种方法,将活水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职业生存和生活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国家将继续把经济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工作重点。国家的社会产业结构将向更深层变化,职业岗位变动会更加频繁,以快速适应岗位发展需求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出来。所以,高职院校在职业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开
三工位隔离开关,采用隔离接地一体化设计,由于其公用一个动触头,公用一台操动机构,因此减小了体积,并且从结构设计上实现了隔离-接地的机械联锁,节省了电气联锁设置,大大提高了操作
历年来,在春节之前美术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专业知识,有的学校甚至全天进行专业课练习。而这段时间恰好是高三文化课复习的第一轮,主要是夯实基础,讲解基本习题,使知识系统化。从美术生的群体构成看:很少一部分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是学习能力一般或很差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很差,对于课本知识遗忘的比较严重,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印象,更谈不上形成知识体系,各个模块参差不齐,又加上复习关键阶段时间被他们错过;还有这些学
【摘 要】本文从阅读教学实际出发,在探讨散文阅读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种散文研读策略,以期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文本研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经典评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学理念。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引
非金属箱体是用GRC制品墙板、顶等搭建固定在钢制底架上制成的。GRC制品主要以耐碱玻璃纤维和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为原料,采用特殊工艺和专用设备制造完成的。低碱度硫铝酸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