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也是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站在了新的高度,把它们运用到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12-01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也是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站在了新的高度,把它们运用到了新的领域。
唯物辩证法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样讲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曲折前进的。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等阶段组成的。事物发展过程也是这些阶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的一个过程,也是在这样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循环前进、曲折发展的。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以恢复经济、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主要的建设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的逐渐恢复,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又开始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和实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又实行了改革开放,进一步活跃了中国社会的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温饱问题的解决,建设小康社会又成了我们党建设国家的阶段性目标。现代科学发展观成为了现阶段的指导政策。
从以上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发展总是一定阶段性的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其发展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发展的现阶段总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和进步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发展的过程和发展指导思想的提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发展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寻,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何让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解放思想的胆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时俱进的品格,求真务实的精神。而这些对我们的要求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在理论层面上的进一步概括和提升,也是对我们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理论升华。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主要的现实依据是我国基本国情的现实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初级阶段的时候,我国远远落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的初级阶段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阶段,我国现在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我国是主要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都很落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现在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坚持发展第一要义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坚持以人为本是解放思想的结果。科学发展观所说的以人为本,含义是指以人民群众作为根本,要重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根本地位和根本的作用。最主要的表现是必须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发展作为提高人素质的基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要求,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以前发展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各地方政府都以追求GDP为经济发展的目标,过度地以物质为中心,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如不尊重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尊重人们的发展,等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最主要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解放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
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和谐的问题,我国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状况已经由可以为社会所承受的阶段进入到社会难以承受的阶段,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近年来大量增加,规模也逐渐扩大,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在实事求是的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过去的十年,我们之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在胡锦涛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不断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根本上缓解了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矛盾,科学地破解了关系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难点问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就。由此可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这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卫东著.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2]王伟光著.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程龙.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郑州大学,2006.
[4]张科茹.论科学发展观[D].安徽师范大学,2006.
[5]李达理.论科学发展观[D].武汉大学,2005.
[关键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12-01
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也是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站在了新的高度,把它们运用到了新的领域。
唯物辩证法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样讲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曲折前进的。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等阶段组成的。事物发展过程也是这些阶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的一个过程,也是在这样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循环前进、曲折发展的。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以恢复经济、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主要的建设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的逐渐恢复,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又开始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和实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又实行了改革开放,进一步活跃了中国社会的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温饱问题的解决,建设小康社会又成了我们党建设国家的阶段性目标。现代科学发展观成为了现阶段的指导政策。
从以上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发展总是一定阶段性的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其发展内容和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发展的现阶段总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和进步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发展的过程和发展指导思想的提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发展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寻,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何让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解放思想的胆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时俱进的品格,求真务实的精神。而这些对我们的要求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在理论层面上的进一步概括和提升,也是对我们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理论升华。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主要的现实依据是我国基本国情的现实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初级阶段的时候,我国远远落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的初级阶段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阶段,我国现在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我国是主要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多数,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都很落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现在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坚持发展第一要义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坚持以人为本是解放思想的结果。科学发展观所说的以人为本,含义是指以人民群众作为根本,要重视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根本地位和根本的作用。最主要的表现是必须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发展作为提高人素质的基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要求,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以前发展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各地方政府都以追求GDP为经济发展的目标,过度地以物质为中心,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如不尊重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尊重人们的发展,等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最主要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解放思想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
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和谐的问题,我国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状况已经由可以为社会所承受的阶段进入到社会难以承受的阶段,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近年来大量增加,规模也逐渐扩大,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在实事求是的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过去的十年,我们之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在胡锦涛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不断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根本上缓解了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矛盾,科学地破解了关系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难点问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就。由此可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这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卫东著.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2]王伟光著.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程龙.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郑州大学,2006.
[4]张科茹.论科学发展观[D].安徽师范大学,2006.
[5]李达理.论科学发展观[D].武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