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文献》杂志两度推出增刊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和2014年8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和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党的文献》杂志利用在领袖人物研究方面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两度推出增刊,刊发经中央批准的重大编研项目,汇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领袖人物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其他文献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十年来,理论界、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邓小平关于改革和发展、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对外开放、国际战略、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同时,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联系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加以改进和提高。
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邓小平生平研究进一步深化,出版了不少有份量的学术著作。围绕邓小平的青少年时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央苏区和长征时期、太行根据地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主政大西南时期、十年总书记期间、1975年的整顿、邓小平与真理标准的讨论、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都有令人关注的新成果出现。在今后邓小平的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把邓小平生平研究与邓小平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二是把邓小平生平研究同对他的革命精神和品格风范的研究结合起来。
新世纪以来,国外邓小平研究中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者,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对邓小平历史贡献的研究持续展开,他们肯定邓小平作为中国和世界历史伟人的地位,认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的成就起了关键作用,强调邓小平的遗产对当代中国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学者们对邓小平的经济思想、邓小平与党的其他领导人治国方略的比较等问题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服务于其本国制定国家战略的需要,二是重视一手资料的调研和收集。这些都有助于拓展国内邓小平研究的视野,有助于邓小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1949年1月30日至2月6日,毛泽东和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就中国战况、联合政府筹备工作、中共党史、中共内外政策、中苏合作等问题,在西柏坡进行了七次会谈。会谈由米高扬向苏方报告,其中部分内容,曾在《党的文献》1995年第6期、1996年第1期和第3期刊发的《米高扬与毛泽东的秘密谈判(1949年1—2月)》中有所披露。2005年,莫斯科历史思想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历史文献司和俄罗斯联邦档案局合作编辑的《20世纪俄中关系》第5卷《苏中关系1949--1950》,公
2014年2月4日,是邓颖超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邓颖超同志,邓颖超秘书赵炜、邓颖超警卫秘书高振普、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原厂长于蓝、周恩来扮演者王铁成、周恩来侄女周秉宜、邓颖超侄孙邓友平、亲手为邓颖超缝制棉袄的工人代表杨敏、邓颖超的护士代表谢淑华等邓颖超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友代表,从不同方面,回顾和追忆了他们曾经与邓颖超接触或相处的片段,以表达对邓颖超同志的深切怀念之情。
曾任彭德怀机要参谋的吴一平回忆:我在西柏坡和北庄时就认识了毛岸英。在平常接触中,毛岸英绝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他曾向我们谈起在苏联学习和见到斯大林的一些情况,如曾参加苏联红军,并接受过斯大林赠送的一把手枪。志愿军入朝后,毛岸英成为“八一办公室”成员之一。他生活俭朴,酷爱学习。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后,毛岸英安慰一次战事失利的我38军军长梁兴初,并曾表示愿去38军工作。大约在1950年11月中旬,我方对美军战俘进行了一次审问,毛岸英担任英语翻译。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军轰炸机对志愿军总部进行轰炸,毛岸英不幸
把中国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这是毛泽东的强国梦。对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毛泽东有过多次表述,每次不尽一致,因时因势经历了一个从需要“几十年”到“很长的时间”再到“不太长时间”的变化。尽管有时毛泽东对于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过于乐观,但多数情况下态度还是十分谨慎的。可以说,毛泽东为了实现强国目标,殚精竭虑、不懈探索,领导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五年计划,制定了“两步走”发展战略,全国人民为之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良、科学技术的进步、农艺措施的改进,都要通过种子发挥作用。邓小平十分重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是根本,将发展农业放在战略重点的首要位置。农业现代化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而种子问题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邓小平对种子问题十分关注,提出了“培育优良品种”、“建立种子公司”,以及进行“种子立法”等主张。这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努力目标,值得我们深刻学习、领会。
1963年3月5日,首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最著位置刊登了毛泽东为学习雷锋题词的手迹:“向雷锋同志学习。”3月6日,《解放军报》又刊登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的题词手迹。7月8日,陈云也题了同。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倡导下,雷锋精神迅速为人熟知,学雷锋活动在全同广泛开展起来。
2014年8月20日上午,参加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150多位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研讨会期间,与会的理论界专家学者深入学习了这篇讲话,并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同志的这篇讲话,全面准确地评价了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绩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着重从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战略思维、坦荡无私这六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的革命风范和伟大精神,号召全党向邓小平同志学习,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