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已故著名艺术家陈逸飞的遗作《理发师》,在人们的期待中终于隆重上映。这部因陈逸飞而一度成为热点话题的电影,与一个先前默默无闻的女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她就是曾黎。
曾黎,一个五官精致、笑意盈盈、体态优美的女孩,第一次站到我的面前时,我惊讶于她的美丽。尤其是那张鸭蛋型的“镜头脸”,是多少女演员羡慕的脸型!这个女孩子正在拍一部叫《模特秀》的电视剧,担任女一号,有夜戏的时候要工作到后半夜,但她的脸上却看不出疲惫的神情。而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又发现她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漂亮可爱,还有那一份自信、从容、优雅。时而她的眼中露出灵动、妩媚的神情,有着精灵一般的超凡感觉。
谈到成名作《理发师》,曾黎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与《理发师》的缘分
2004年9月,曾黎接到《理发师》副导演的电话,对方跟她说陈逸飞先生最近会来北京,有机会要见她。
《理发师》此前的一波三折尘埃落定之后,导演陈逸飞再度投入了拍摄。男主角定下了陈坤,女主角宋嘉仪的演员人选问题立刻摆上了日程。陈逸飞要找一个1.68米以上、长长窄脸的女孩。陈导是画家,所以喜欢窄脸的女孩,觉得那样到了画上才好看。他又开了模特公司,喜欢个儿高的。剧组开始了寻找,先从有名气的,再到没名气的,可找来找去也找不着。直到有一天,在看一部叫《归途如虹》的反映香港回归的片子时,陈逸飞指着屏幕上一个女军官举手敬礼的镜头叫道:“就是这个,我看她不错。”就这样,曾黎被剧组给找着了。
几天后,陈导打电话给曾黎,约时间见了面。他问了曾黎从哪里毕业的,曾黎说“中戏”。就这样谈了大概十几分钟,就是随便聊天,没有涉及到很多这部电影的内容。
几个月以后就到了年底,曾黎正在甘肃拍《神舟》,再次接到副导演的电话。她当时很惊讶,因为几乎忘记这件事情了,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副导演说,导演要来北京,要见一下曾黎。当时《神舟》剧组正在紧张拍摄中,曾黎的戏份挺重,如果请假,剧组就要在甘肃等她一个人。冬天的大西北,天气寒冷,风沙也大,《神舟》进入最后的拍摄阶段,敬业的曾黎觉得她得对剧组负责,这个时候不能请假。于是就跟副导演解释说近期不能回北京,剧组这边离不开。
半个月后,《神舟》剧组转景到北京,曾黎告诉副导演回来了。几天后,陈导从上海来北京,早上到北京,当天中午让她过去试戏。在陈导北京的家里,执行导演和陈导一起试了她的戏。当时演的是陆平在理发店给宋嘉仪理发的戏,执行导演和她对戏。试过戏后,陈导把剧本给她,让她回去多看,并希望她最好再瘦一点。第二天,副导演将合同传真过来,曾黎就签了。而后的几天,她经常琢磨,怎么这么顺利就选择了我呢?后来的拍摄中,她问陈导为什么选择她来演宋嘉仪,陈导说看过她在电视剧《归途如虹》中的表现,感觉她给人感觉非常端正、纯净,看不到一点狡猾,和上世纪30年代的宋嘉仪传统而淳朴的气质很符合。剧中的宋嘉仪和曾黎都是南方女孩,也给人感觉上有共同之处。而且,陈导强调说,她对《神舟》剧组的认真负责也给了他非常好的印象。
没得闲的春节
2005年春节前,《神舟》杀青。曾黎立即赶往上海试装、定装,之后准备回老家过年。回家前,陈导叫住她,说有家庭作业给她。她一看,细心的陈导搜集了很多上世纪30年代的资料,包括《良友》等一大厚摞杂志,《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当年的老电影,相关的年代背景资料,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周全。陈导对她说,看这些就是要让她去找那个时代女人的感觉、那种心情和喜好。
那个春节,曾黎过得很紧张。在窗外的爆竹声中,曾黎一边看资料、剧本,一边惦记着“瘦身”的约定,注意饮食多运动,一晃就过去了。过了年,《理发师》就在上海开机了,成了当年中国影坛的一件大事。
拍摄中感悟人生
《理发师》的拍摄过程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挑战。陈导以艺术家的眼光关注着各种细节,所有的服装和道具都特别讲究。曾黎在年前试装的时候,试了二十几套旗袍,实拍的时候只用了两三套。所有的耳环、戒指等首饰都货真价实,都是由陈先生提供的。戏中宋嘉仪穿的绣花鞋,是化妆师几次跑到苏州寻找、才终于找到陈导满意的布制的“千层底”……
一次,拍陈坤扮演的陆平受伤的戏,化妆师已经画好装了。导演觉得没有符合他心中的标准,拿过假血浆和化装笔,亲自上去给陈坤补化。
在拍摄中,曾黎和陈坤在戏里是有情人,在生活中则成了要好的朋友。由于曾黎第一次出演电影女主角,之前一直拍电视剧,有的时候表演时容易夸张。这时候,陈坤就会伸出友谊之手,和曾黎一起分享他拍电影的经验,帮助曾黎把握分寸。几次下来,聪明的曾黎就掌握了要领,再表演起来不再紧张,特别松弛自然了,达到了导演的要求。
在他们住的宾馆里,陈导的房间就在曾黎房间的隔壁。可是每次收工后,隔壁房间都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时间久了,曾黎忍不住问陈导这件事。陈导告诉她,每次收工后,不论多晚,他都先回上海的家画两张画,然后再回来睡觉。曾黎听了先是特别惊讶,继而对艺术家热爱艺术、追求完美的执着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有一天拍戏的时候,陈导曾对曾黎和陈坤说:“好好演,拍完电影给你们每人画一张肖像画。”他俩听了特别开心,一直等着那一天。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个愿望如今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时隔一年多,陈导积劳成疾、以致永诀人寰的憾事对曾黎仍然有着震撼。“这件事使我对人生的看法都有了影响。现在我将一些身外之物看淡了很多,觉得身心愉悦的生活最重要。”曾黎坦言。
紧接着,剧组就由吴思远导演接手继续工作。这两位导演的风格不同,吴思远比陈导的节奏要快很多,同时曾黎也能感受到他对演员的保护。当灯光道具就位慢的时候,他就会说:“大家要快一些,要保护好演员的情绪!”
在曾黎看来,《理发师》历时三个月,拍摄中印象深刻的戏有两场。一场在浙江郊外,本来要拍夜雨中宋嘉仪和陆平逃跑的。导演看天气实在很冷,就把这场戏改为雨后的场景,周围都湿着。曾黎的服装一直是贴身的旗袍,不能像演现代戏那样在戏服里面加衣服,冻得浑身发抖。
还有一次拍嘉峪关的戏,大西北的野外,风沙又硬又猛,宋嘉仪去看望在那里劳改的陆平。曾黎感觉风吹在身上一下就吹透了,风里夹带着沙土,每个人都是一头一脸的沙子,一张嘴说台词都能感到嘴里的灰土……
“这部《理发师》,因为这里面一切故事的根源都是因陆平而起的,表面看来好像是说四个人的故事。越往下追究人越少,到最后其实说的就是陆平一个人的故事。”曾黎理解了剧情,也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理发师》连锁效应
曾黎,曾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6本科班的章子怡、梅婷、袁泉、秦海潞、胡静、张彤、李敏并称中戏“八大金钗”,毕业后进入全总文工团,先后在多部影视剧中出演重要角色。
曾黎话不多,很安静,不喜欢说些或做些矫情虚伪的事情,可是却让人从她的实际行动中深深感受到她的修养和善良。她人缘很好,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喜欢她。其实本人越是无欲无求,就越容易让身边的人垂怜,她的为人和她的容貌一样干净,趋于完美。同为学友,章子怡在大学时就已经出名,如今是“国际影星”,而曾黎直到今天才被大家认识。说起自己和章子怡的不同境遇,曾黎淡然地说:“成功有偶然有必然,章子怡是一个很会规划自己人生的人,她做事情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性;可我比较稀里糊涂,不是那么主动……但我相信,成功是要靠戏来积累的,把戏拍好是最重要的。”
曾黎12岁就离开家门,独自来到中国戏曲学院学习京剧。在北京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只有寒暑假才能回一次家,每天很早就要起来练功,对一个小女孩来说十分辛苦。由于他们这批人属定向委培招生,团里安排他们的演出特别少,平时只是象征性地去单位签到、练功。日复一日,曾黎坐不住了,心里发毛,觉得在虚度年华,想考大学深造。第二年过完春节,曾黎就铆足了劲准备考“中戏”。经过一番努力,她以专业课第三名的成绩被破格录取。
与“八大金钗”中迅速走红的几位不同,曾黎蛰伏了五年,才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曾黎说,自己以前目标不是很强,没有签经纪公司,也没有经纪人,毕业后一直是一个人在做事,又不习惯炒作,客观上造成了“冷美人”的慢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曾黎幸运地遇到陈逸飞和吴思远这样的好导演;第一次与陈坤合作就成了好朋友;第一次做电影女主角就有幸踏上国际电影节的红地毯。陈逸飞导演意外去世成为她永久的痛与遗憾,陈逸飞离世前的最后一场戏是为她导的,她至今回忆起来心情都特别沉重。
经历了《理发师》的历炼,曾黎成熟了许多。此后她分别在电视剧《此情可问天》和《别问我是谁》中担任主角。前者是旧时的富家千金,当家族面临破产的时候担起重任,成为商战中的女强人。后者是一个打工妹,在都市人海中沉浮。两个不同的角色,又给曾黎带来了挑战。这个秀外慧中的女孩,终于可以一飞冲天了。
喜欢哪位明星?喜欢看到他们哪些方面的报道?
编辑短信ssad+内容
移动用户发送至85885588
联通用户发送至9488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