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甘油三酯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10年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0414010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甘油三酯性急性胰腺炎(HTG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9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3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病因将所有患者分为HTGP组(45例)、胆源性组(66例)及特发性组(52例),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HTGP患者进一步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8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1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6例).对不同病因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局部并发症、合并症进行比较.对各亚组HTGP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否接受了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进行比较.结果 HTGP组、胆源性组和特发性组间MAP、MSAP、SAP、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PFC)、胰腺假性囊肿(PPC)、急性坏死物积聚或包裹性坏死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循环系统衰竭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457、11.367、28.482、34.340、15.589、9.584、12.272、8.157,P均<0.05).且HTGP组的MSAP[24.44%(11/45)、5.77%(3/52)、6.06%(4/66)]、SAP[35.56%(16/45)、3.85%(2/52)、4.55%(3/66)]、APFC[37.78%(17/45)、3.85%(2/52)、3.03%(2/66)]、PPC[24.44%(11/45)、1.92%(1/52)、6.06%(4/66)]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00%(9/45)、3.85%(2/52)、3.03%(2/66)]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特发性组及胆源性组,MAP[40.00%(18/45)、90.38%(47/52)、89.39%(59/66)]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特发性组及胆源性组(P均<0.017).MAP组、MSAP组和SAP组患者住院时间、血肌酐、血糖水平及接受了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49.641、13578.432、4.916,χ2=7.727,P均<0.05).且与MAP组患者比较,SAP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4±9)d vs.(26±17)d,P<0.05],血糖水平明显升高[(5.9±2.5)mmol/L vs.(9.9±5.4)mmol/L,P<0.05],接受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的例数明显较高[11/18 vs.16/16,P<0.017];SAP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和MSAP组[(82±34)、(48±18)、(44±24)μmol/L,P均<0.05].研究中没有孕产妇死亡,但胎儿病死率达到10.43%(17/163),其中8例为HTGP孕妇.结论 在HTGP患者中SAP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胆源性及特发性急性胰腺炎,采用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快速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是HTGP治疗中安全有效的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Notch信号通路对IgA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及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及模型组,模型建立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Notch信号通路激活剂干预)、TGF-β组和DAPT组(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干预),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再分别采用DMSO(0.1%)、TGF-β抑制剂(2.5μmol/L)和DAPT(2.5 μmol/L)干预.留取大鼠肾脏组织,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肾脏IgA沉积情况,RT-PC
淀粉样变是一种蛋白质构象病,蛋白质稳态系统失衡及前体蛋白的错误折叠是淀粉样变的主要发病机制.与胞内伴侣蛋白的作用相似,胞外伴侣蛋白可以协助蛋白质折叠,清除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淀粉样变通常伴有胞外伴侣蛋白的沉积,但其在淀粉样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列举几种常见的伴侣蛋白,从其结构、功能及在淀粉样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阿莫西林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广泛应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阿莫西林相关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少尿、无尿以及急性肾衰竭等.阿莫西林相关肾损伤的主要机制包括免疫系统的激活以及晶体性肾病两个方面,其中晶体性肾病的发生与用药剂量相关.由于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大剂量阿莫西林的应用越来越多,阿莫西林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应重视阿莫西林相关肾损伤,合理确定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以更好地清除幽门螺杆菌、减少肾脏副作用.
慢性肾脏病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0.8%,其并发症大多预后不良,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健康的重大问题.因此,寻找早期识别肾脏损伤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致癌性抑制基因2蛋白(ST2)是IL-1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多种疾病的炎症、纤维化及应激等状态下,能够触发与IL-33的结合,从而引发多种病理生理学效应,而可溶性ST2则能够作为“诱饵”受体抑制这些过程.近来年发现可溶性ST2能够作为肾脏损伤及其进展的标志物.本文对可溶性ST2的生物结构特点及其在肾脏疾病早期损伤及预后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早
在成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优于肝素,但其潜在的不利影响以及在儿童危重症的CRRT中的应用数据有限.本文从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原理及优势、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验证、临床实施方案、临床监测手段、并发症等方面,对国内外儿童危重症的CRRT中进行局部枸橼酸抗凝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淀粉样变性是不溶性淀粉样蛋白沉积于器官、血管壁、组织细胞导致的进行性疾病.该病较为罕见,发病率约为0.8/10万[1],可累及心脏、肾脏、皮肤、神经、胃肠道等多个系统,其中胃肠道受累的患者约占3.26%[2].淀粉样血管病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受损后血管收缩易引起出血,因此淀粉样变病可并发潜在的威胁生命的出血,取决于淀粉样变的类型和累及器官种类[3].现报道以肾病综合征为首要表现的淀粉样变性致胃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期刊
期刊
重症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综合性二级学科,是一家医院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如何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建设强有力的重症医学科,为危重患者的诊治提供坚强的保障基础,是医院管理者考虑的重点.本文根据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收治的重症患者治疗经验,探讨综合ICU专科化发展的建立与管理问题.综合ICU专科化程度越高,患者治疗效果越好,住院时间越短.综合ICU专科化发展势在必行,因此建立健全的制度及规范化管理,能够达到促进医院整体发展、提升医疗水平、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期刊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气管内雾化脂多糖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组织纤维化及支气管杯状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prague Dawley成年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仅气管内雾化等容积等渗NaCl溶液)、ARDS组(气管内雾化脂多糖4 mg/kg)、姜黄素组(复制ARDS模型30 min前腹腔注射姜黄素50 mg/kg),每组各8只.模型复制5 d后计算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Western-bl
促排卵治疗是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应用在改善临床妊娠率的同时,亦使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卵巢扭转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增高[1].卵巢扭转又称附件扭转,是严重的妇科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急性下腹部疼痛、腹部包块及腹膜炎征象等,约占妇科急诊手术的2%~3%,其中12%~25%见于妊娠期妇女[2].与普通卵巢囊肿扭转相比,其具有混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等促排卵特有的并发症,且患者卵巢扭转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等相对特异度较低,故对该类急腹症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