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年轻化三维立体形态重塑的效果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dao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上睑三维立体曲线衰老的变化,观察手术恢复冠状面横S形曲线的效果,以寻找一种理想的重塑年轻态上睑的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经三维立体重建手术矫正上睑老化者48例。利用双重睑皱褶切口切除松弛冗余的皮肤,切取眶隔内侧疝出的脂肪移植填充于眶骨外上骨性轮廓清晰区域的眼轮匝肌深面,折叠并上提眶隔筋膜,同时通过眉部切口上提眉毛,制取复合组织瓣转移填充进行上睑冠状面横S曲线的重塑。

结果

48例中随访6个月以上41例,除1例因双重睑不对称术后1年行二次修复外,其余40例上睑老化形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年轻化效果非常满意33例,占80.49%;较满意6例,占14.63%;不满意1例,占2.44%。

结论

通过切除皮肤、折叠眶隔筋膜、脂肪移植、复合组织瓣转位填充的方法,可以重塑上睑内侧的凹度和外侧的饱满凸度,恢复上睑年轻的立体三维和饱满圆润的轮廓曲条,是眼部抗衰老治疗的理想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动物模型术后即刻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和抗体对纤维包膜形成的作用机制,同时观察不同浓度的TGF-β1中和抗体影响作用的差异。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TGF25组和TGF50组,每组15只。大鼠背部肩胛区皮下植入10 ml光面圆形硅胶假体。TGF25组和TGF50组植入假体后即刻假体周围分别注射250 μg/ml及500 μg/ml TGF-β1抗体0.1 ml
目的探讨CO2点阵激光治疗眶下皱纹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有眶下皱纹的女性美容就医者给予CO2点阵激光治疗1次,能量20~30 mJ,覆盖率10%~1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拍摄标准化照片,并评价皱纹改善程度:1级(无改善或加重),2级(改善1%~25%),3级(改善26%~50%),4级(改善51%~75%),5级(改善76%~100%)。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10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赫林定律矫正不对称双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采用上睑提肌腱膜前徙术矫正不对称轻度、中度上睑下垂者165例,将其分成两组:A组15例,术中不应用赫林定律,先矫正较轻侧,再矫正较重侧;B组150例,均应用赫林定律,先矫正较重侧使睑缘达到角膜边缘相切或低0.5~1.0 mm,再矫正较轻侧与对侧对称。设定术后两侧睑裂高度对称性差异小于0.5 mm为满意,随访3
目的探讨大光斑调Q 1064 nm激光联合逍遥丸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收治的黄褐斑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采用大光斑调Q 1064 nm激光联合逍遥丸加减治疗,对照1组采用大光斑调Q 1064 nm激光治疗,对照2组采用口服逍遥丸加减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治疗16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大光斑调Q 1
目的探讨面部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出现上睑脂肪肉芽肿(lipogranuloma)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因上睑症状行手术治疗患者(最终诊断为上睑脂肪肉芽肿)8例,均有面上部自体脂肪填充手术史,除外上睑脂肪或人工材料填充史。通过切开重睑成形术入路行手术治疗,并行上睑眶隔内探查,对病变组织行手术切除。结果8例患者术后重睑切口愈合良好,重睑线对称流畅。术后随访1~1
目的探讨三点式重睑成形术同期双弧线设计不对称Z字法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三点式重睑同期进行双弧线设计不对称Z字法矫正内眦赘皮者36例,均为重度内眦赘皮,其中眼睑薄的20例,轻度肿泡眼13例,中度肿泡眼3例。结果经电话或微信随访,26例满意,9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为中度肿泡眼并重度内眦赘皮者。结论对于眼睑薄的无需去皮的单睑和轻度肿泡眼同时存在重度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方法2002-2015年进行综合疗法的瘢痕疙瘩患者共523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放射治疗组)、B组(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瘢痕内注射组)和C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瘢痕内注射联合放射治疗组),评价3组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4.0%和64.9%,其中A组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A组和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腱膜瓣进行重睑生理性重建的同时矫正轻度和中度上睑下垂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利用上睑提肌腱膜制造腱膜瓣,同时解剖上睑提肌腱膜超过睑板上缘,进行上睑提肌腱膜前徙或联合米勒肌前徙,并将远端上睑提肌腱膜瓣插入眼轮匝肌中以形成更符合生理结构的重睑。结果采用生理性重建的重睑成形术并矫正上睑下垂74例(125只眼)。上睑下垂矫正良好117只眼(93.6%),矫正不足8只眼(6.4%)。对称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