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随访一年卒中及死亡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s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随访1年的卒中及死亡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分析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中国急诊房颤注册研究(20家医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年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入选1 64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有227例(16.8%)。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基线临床特征显示:年龄和体质量显著增高,且陈旧性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和卒中的比例也显著升高,血栓栓塞风险评分更高。两组接受抗凝治疗的比例均很低(11.2%比12.8,P=0.488)。糖尿病组1年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19.5%比12.7%,10.8%比7.0%,26.4%比20.4%,均P<0.05),但卒中的发生率相当(10.1%比7.4%,P=0.14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是全因死亡(HR=1.558,95% CI 1.126~2.156)、心血管死亡(HR=1.615,95% CI 1.052~2.479)和复合终点事件(HR=1.523,95% CI 1.098~2.112)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并非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HR=1.119,95% CI 0.724~1.728)。

结论

糖尿病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非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卵泡抑素样蛋白1 (FSTL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MSCs。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IRI)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注射正常BM-MSCs细胞(IRI+MSC)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注射敲低FSTL1的BM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术中破裂的19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破裂的原因及术中处理方法。结果19例患者中动脉瘤分离前期破裂2例(10.5%),分离动脉瘤时破裂11例(57.9%),夹闭时破裂6例(31.6%)。19例中17例术后复查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显示动脉
目的通过观察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损伤的X线、CT及磁共振(MR)表现及分型,提高Lisfranc关节损伤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放射科跖跗关节骨折或Lisfranc韧带损伤的患者153例。按照Myerson骨折脱位分型法和Nunley-Vertullo轻度损伤分型法将Lisfranc关节损伤分型和统计分析。结果Myerson
目的观察天然虾青素(AST)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PDGF-BB组、PDGF-BB+AST组、AST组。采用不同因素干预细胞后,采用锥虫蓝染色检测AST和(或)PDGF-BB对VSMCs的细胞毒性;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检
目的探讨白杨素抑制卵巢癌干样细胞(人卵巢癌SKOV3细胞系球细胞)球形成作用是否涉及下调酪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2α(CK2α)蛋白表达。方法不同浓度白杨素(5.0、10.0和20.0 μmol/L)处理干细胞培养基超低黏附板悬浮培养得到的卵巢癌干样细胞。球形成法测定细胞球形成率。免疫印迹分析细胞CK2α和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44蛋白表达水平。CK2α siRNA与pcDNA3.1-CK2α
期刊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因肺癌行肺叶切除术的50例,患者按是否吸烟及慢阻肺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分为不吸烟非慢阻肺组(16例)、吸烟非慢阻肺组(16例)、吸烟慢阻肺组(18例),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三组气管、肺实质中IL-17的表达,气管、肺实质中IL-17的相对表
目的观察基底样乳腺癌(BLBC)特异性微小RNA(miRs)及其靶基因和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靶基因,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miR及其靶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荧光素酶实验示miR-205靶向调控KLF12(P=0.001 6)。QRT-PCR示,miR-205在MDA-MB-468细胞(P=0.007)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