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jjuan86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外在表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提高能力,能力的提高加速知识的掌握。只是经过社会实践方可转化为能力。在教学中,要模拟社会环境,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 知识 实践 能力
  
  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向前来探望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老带着这个莫大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实际上,这是一个知识与能力是否能相互转化的问题,找寻开启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这把锁钥,破解并处理好相互转化的问题,是当下教育教学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转化为能力。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加之实践它的相应条件,才能做出成绩来。例如,一个仅有初中文化水平想成为作家的人,一旦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积累,一定的文学素养,一定的人生阅历,最基本的母语表达能力,就有可能写出惊天动地的作品来。理科专业则具备大学以上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探究学科领域的更深层次,才能在科学实验的条件下,有所建树、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学习知识的能力是创新的保证。知识在运用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现实告诉人们,要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然后再去从事一项工作,是不可能的。做一项工作,往往要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具体要用到哪些知识,由实际需要来取舍。学科领军人物,也不可能是把所有的知识都储备的完整无缺。实践要求人们,学以致用,边工作,边学习;活学活用,缺少什么,就学什么;而且要精益求精,学得深,学得透。会学习,能学习,是一种能力,是成功的前提。
  二、能力是知识的外在表现
  知识丰厚就会自然表露出来。教与学,不仅仅是大海与一滴水的比例关系。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一言一行,都与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关。知识丰富的人,出口成章,鞭辟入里,认识深刻;知识匮乏的人,语言苍白,说理不深,讲解不透。因为知识丰厚的人,把前人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站在巨人的肩头之上高瞻远瞩,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实践,并有所创新、超越。知识涵养人的气质,科研、教学、著述,等等,都能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外化为一种教育教学的能力。
  知识积累的数量,不代表转化为能力的高度。从理论上讲,知识越多越好,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一味地增加知识量,与成才的可能性不一定成正比。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貌合神离,有文化,没能力;有能力,没文化等怪异现象,困扰着教育界。要么高分低能,要么眼高手低。高考状元,历经社会风雨的砥砺,大都销声匿迹。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人,凤毛麟角。博士生能把论文写到国际发表的高水平,而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科学科研成果,成为困扰其成才成功的瓶颈。脱离科研,脱离实际,为学习而学习,更是不可取,无论是对社会进步,还是对本人发展,都没有益处。
  时代造就英雄。没有三国的混乱,就没有曹操。乱世出英雄,同样适用于科技界。创造能力是在工作培养出来的,只要有任务,有学习能力,有事业心,曹操迟早会出来的。
  三、知识转化为能力对教学的启示
  按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设计具体的教学细节。知识能够提高能力,能力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能力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如何能够按照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设计课程,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每一门课程大都设置有基本概念、规律、应用等,由最简单、最基本、向高难度的内容循序渐进。有些内容学生利用已有能力完全可以自学,有些内容学生只能一知半解学会一部分,有些内容非老师讲授讲解不可。把学习方法、思路教给学生。老师会教,学生会学,形成良性教育体制。例如,学习基本概念,每一个概念都是从学科知识中抽象出来的,对学科的进一步掌握有作用,所以,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概念的演绎过程,这个概念的具体应用是什么,这个概念有几个关键点,掌握了它能说明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模拟社会实践的情景。有些能力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提高。例如,应聘答辩,实践几次与不实践,应辩能力大相径庭。对于招聘岗位,大多数应聘者的知识量是足够的,然而答辩的优劣,取决于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经验。人的能力,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是在不断地纠偏勘误中提高。要使自己的能力超越常人,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总结经验规律及教训。前车之鉴,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少走了弯路,事倍功半。小课堂,大舞台。在大学课堂上,模拟社会环境,让学生在实战中磨砺提高。哈佛大学就把社会上最新、最典型的案例引进课堂,做活教材,做活靶子;情景再现,变成学生实战的训练场,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成效尤为显著。目前,80%的案例被其他大学借鉴使用。学法律的,再现法庭审判过程;学飞行的,置身模拟飞行器中训练,身临其境,解决突发事故。
  改革学生作业机制,探寻更为科学的考试方法。应试教育是目前招生的主要途径,虽然扩大了部分名校自主招收的权力,还不能找寻出一条更好地选拔人才的路子。应试教育招收上来的学生,学习方法上存在着某些弊端,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期间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需要。长期以来,为了适应学生的现状,大学沿用应试教育的作业及考试模式。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束缚了尖子生的“冒”出。布置什么分量的作业,要考虑每个学科社会上需求什么样的人才;通过完成什么质量的作业,要训练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应用于社会实践上的能力。社会发展,需要由单一学科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轨。看似一个很简单的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才能解决。这就要求,优化作业的数量与质量,以培养综合素质为首要。考试内容的设计,也应该是由单纯知识的考核转向实践能力的考核,应设计一些动态的,能解决社会实际发生的事件、案例等能力上的考核。一切从社会需要出发,一切从培养实战能力出发。
  让学生参与院校的科研课题实践。各院校的科研课题很多,老师在承担日常课堂教学之余,还担负着众多的科研任务,科研,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外名牌大学,学生参加学校的科学研究是一种惯例,甚至导师还能拿出部分科研经费,奖励学生的有偿劳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项目,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在科研中,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高分低能,或高能低分,都是暂时的现象。教师要通过大学系统地学习,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充分认识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实现本篇论文倡导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促进知识的更新,为科教兴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无愧于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
其他文献
【正】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事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于解决轻微刑事案件、保障被害人权利、帮助犯罪人回归社会、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分析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必
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双语教学是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常见的硒的化学形式有硒酸盐,亚硒酸盐,硒蛋氨酸(Selenomethionicne,Se-Met)和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ys).机体中所有化学定量结合硒的蛋白均以半胱氨酸形式存在.
案例教学作为现代应用学科教学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方法,它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需依照一定的要求及原则选择相应的案例,提高案例的质
5月18日下午,新希望集团与六和集团战略联合重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门美清、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谢洪钧、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兼六和集团董事长刘永
期刊
目的分析复方浙贝颗粒联合不同化疗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加化疗进行治疗,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教学已成为加强艺术类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介绍2011年第十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的参赛作品“虚拟建构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