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班牙有句古老的谚语:“看得见别人眼睛里的草屑,却看不见自己眼睛里的树枝。”说的是,一个人在看别人时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觉得别人什么都不行,而看待自己呢,常常是“正确”的感觉满足了自尊的需求,觉得自己是聪明的、得体的、完美的,一旦有了错误(包括缺点、缺憾、短处),或文过饰非,或强词夺理,甚或矢口否认。这种总是“自以为是”的心态折射出的似是一个人对错误的恐惧和逃避心理。
  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存在某些不足,甚或犯错,只不过有些我们能意识到,有些则是没有意识而已。无论何种情形,难免会受到嘲笑:他人的嘲笑和自我嘲笑。在他人嘲笑你之前,先来一番自我嘲笑,把矛头直指自己,笑自己的浅薄,笑自己的无能,笑自己的瑕疵,将自己的缺憾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别怕他人耻笑。如此这般,也许不至于让人产生反感排斥。
  记得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了几年的厂校教师。新生开学,总要熟悉一下姓名。因为事先没有浏览花名册,结果出了洋相:有位女生叫“眭(sui)亞芳”,我念她的姓为gui,顿时哗然。面对如此丢脸的事,我放下“师道尊严”,自嘲:“汉字太多,太难了,我作为一名教师也犯了‘不识字念半边’的错误,教训深刻呵!”从此以后,我养成了“不识字查字典”、绝不想当然的学习习惯。
  自嘲是以自责为逻辑前提的,它需要一点勇气和豁达,需要“坦荡荡”的君子胸襟。宋元丰八年(1085年),时任礼部贡院检点官的陈璀与校书郎范祖禹交谈时,竟对程伯淳(即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浑然不知,当时他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政和二年(1112年),陈璀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却毫无宽宥之意,对当年犯下的低级错误如鲠在喉,痛心地写下《责沈文》以自嘲:“时予年二十有九矣!自是以来,常以寡陋自愧!”
  倘若在自嘲时添加一些幽默的元素,也许能以机智化解尴尬的窘况,使原本沉重严肃的话题,陡然变得轻松愉快,且赋予些许哲理。苏格拉底娶了一位凶悍的太太露娜特,友人相讥,他则自嘲:“就像驯马师驾驭烈马一样,为了和所有的人和平相处,上天先让我练习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苏格拉底还劝他人不必因为他的境况而对婚姻失望:“婚还是要结的,娶到好太太终身幸福,娶到不好的太太,像我一样可以不断思考而成为哲学家。”
  作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自嘲通过巧妙的沟通,不失真却有睿智,不做作却有自信,不自卑却有雅量。且看国学大师启功的自嘲,他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了一大堆“头衔”:“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莫言在获诺奖感言中自嘲“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莫言长得不帅是事实,但绝非丑陋,他将长相的不完美夸大自嘲,旨在歌颂伟大的母爱。其实,取“莫言”的笔名也是他的一种自嘲。莫言说:“年轻时怕多言,易于开罪别人,所以取了个笔名‘莫言’。”少言多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竟然获得了诺奖的殊荣。
  摘自《新民晚报》2019年6月26日
其他文献
在某些特定行业,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是相关机构获得从业许可、升级资质的必要前提。然而媒体调查发现,一些人把职业资格证放到企业换取挂靠费,平时不干活,办资质时露个面;有的网站瞄准需求,专门提供证书租赁服务;一些考证培训的广告,则干脆把“挂证”形容为“坐地来钱”……如何解决“挂证不在岗”“一证多处挂”等问题,成为一道现实课题。  现实中,“挂证”现象在会计、建筑、环评、水利等领域都存在。一些职业
期刊
日前,一位作者在《文汇报》上以“结婚、推销、换发型都能上榜?‘热搜’谁说了算”为题,批评如今的“热搜”榜上,大量营销内容霸占着公众注意力的资源,这些无聊的噪声或者商业企图,混淆和屏蔽了人们希望获得的真实有效的新闻信息……  我们知道,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热搜”已经成为人们传播信息、关注信息、了解动态新闻的一种主要方式。“热搜”榜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聚焦生活中的重要新聞,捕捉时代的热点,感应社会的脉
期刊
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智能客服,究竟是技术不成熟,还是故意装傻充愣,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也有“您说前门楼子,他说胯骨轴子”的事。有媒体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很多互联网平台都追赶时髦使用智能客服取代人工,虽然减少了用工成本,但消费者得到的回答往往驴唇不对马嘴,智能客服越聊越乱,越扯越远。  进入智能时代,互联网企业采用智能客服显然很正常,是企业实现智能化的一种体现。然而从消费者体验来说
期刊
高层住宅楼落下的墙砖,砸中谁的概率最大?  可能是车顶,可能是路人,但百分之百会“砸”到街镇干部的脑袋上。街镇当然需要为属地安全负责。而因为墙体老化造成的坠物风险,无疑也需要即刻的维修。于是问题来了——如果一处房屋的开发商早就不知所终,维修基金“余额不足”,又未到法定大修年限,谁来出这笔数额不菲的维修款?根据人们下意识的反应,当然是街镇。于是问题又来了——既未在预算中列支,又难言法定责任,街镇拿出
期刊
有的人你越不想见就越会见到他——相信很多人有类似的懊恼。  我屏蔽过别人。也被别人屏蔽。这些动作网上操作很麻利。但现实中,就不行,江湖上走走台,单位里过日子,总有几个看你不顺的,太多的见面不如不见,有时候是你“恨不得立刻隐身”,有时候又是他“恨不得当场蒸发”,要能当场“屏蔽”多好。某次与朋友茶饮,朋友以研究“清明上河图”闻名,听了我的感言忽然若有所思,喃喃地说,有了,有了……  他眨巴着眼睛问我:
期刊
读到一篇报道,说现代职业注重情感管理,特别是新兴职业十分重视“情感劳动”,其中,微笑是必须的劳动技能。  关于劳动,传统的分法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项,“情感劳动”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美国社会学家在研究泛美航空公司空服人员情绪表达时指出,他们的工作不仅要为乘客提供便利,而且更有情感方面的要求,必须时刻应付乘客和他们自己的情绪问题,并首次为“情感劳动’下了定义:个人致力于情感的管理
期刊
有人把开会当成一种负担,一说开会就烦。也有人把开会当成一种乐趣,觉得开会就是享受。  有一次,在上海参加一个笔会。第二天外出参观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团队里,多了一个谁也不认识的人,而且是位女士,40多岁的样子。于是有人去问她:“是谁给你的会议通知?能不能拿出来看看?”她支支吾吾,找个借口就溜走了。大家纳闷,混进会场,难道就为了蹭个午饭:再领个百十元的纪念品?  一位朋友讲起,他们单位,就有一个特别喜
期刊
“风凉话”一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唐代。据《旧唐书》载:唐文宗开成二年,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的一天,文宗皇帝和幾个大臣聚集在未央宫吟诗消夏。文宗首先吟道:“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其意是说:人们都说夏天炎热痛苦,而我却喜爱夏季的漫长。柳公权应和:“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意即:有微风从南边吹来,在殿阁中能感到凉爽。各大臣也争相吟诗附和。文宗对柳公权的诗句非常赞赏,说它:“辞清意足,不可多得。” 
期刊
“将广场舞跳遍世界的努力遭诟病后,大妈改用七彩丝巾舞动世界了。”一到青海茶卡盐湖,这感觉愈发强烈。夏日的茶卡,成了露天丝巾博览会,丝巾旗帜般招展,乱花迷眼。  一方丝巾加入“大妈”行列,就像水到了沸点,便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折腾出了境界。丝的、绸的、纱的,可围脖、披肩、裹头,可防晒、塑形、挡风沙,“大妈”们对丝巾的运用之妙远不止这些。她们只要祭出丝巾,便幻化万千风情,惊艳了朋友圈。除丝巾,
期刊
世俗相,就是普通的皮囊之相,平常的精神之相。经历过人世间尘埃的侵袭、风霜的洗礼、时间的摧残、环境的逼迫、命运的挫折,呈现出世故、呆滞、麻木、疲惫的神态,庸常到极难发现亮眼的特色,且不那么令人赏心悦目。  第一次对世俗相有较深的感悟,缘于我见到仰慕已久的一位书法家。他的名字在这个城市好评如潮,作品每平尺市价过万。孰料,见面后令我大失所望:高、瘦,像个长臂猿,秃顶、螃蟹眼、塌鼻、鲢鱼嘴……闪亮的光环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