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与典籍翻译中文化内涵的理解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i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各朝各代的大量典籍留存至今,但其原有意义当下已很难准确把握。训诂作为准确理解古代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把握典籍的真实意义,应以人为本,以意义为准,以发展眼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典籍的准确理解和翻译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训诂 语内翻译 典籍理解
  一、训诂小议
  语内翻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即准确理解典籍的意义,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可以根据语言、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理解和当代社会意识形态,把典籍原有的意义用适合当代人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期达到借古喻今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训诂发挥了关键作用。注疏传统典籍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学者重要的工作内容,而专门研究如何注疏古代典籍的学问就是训诂。训诂主要有三种方法:“形训”、“声训”、“义训”。三种方法都是辨析古字、词,解释典籍文意的重要手段,可说是训诂学的核心。训诂可以依靠查阅专业字典、辞书,同时也可通过搜集、归纳、对比等方式,参照同时代、或相近时代的典籍中的注释,以找出相对确切的意义。训诂工具书大都是训者凭借自身所学,结合当时环境做出的个别分析,含有很大感性成份,其结论及对典籍整体意义的解释,很大程度上也带有训者自身的特点、标记。如清戴东原戴所著《孟子字义疏证》,虽然是以训诂的形式对《孟子》的注疏,但就其内容而言,更是个人哲学思想的表达。
  二、训诂与理解
  1.帮助确认古字、词、句的真正意义。语言是发展、变化的,语言中的字、词和句法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因此理解典籍需要动态的、历时的分析。训诂能够帮助分析语言、文化的变化规律,对典籍中字、词、句的含意做出比较可信的解释。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若将“甘其食,美其服”解释为:“吃得好,穿得漂亮”,则与老子“简朴而美好”的主张大相径庭。结合古代“意动”用法的知识,应理解为“以自己所吃的为香甜,以自己所穿的为漂亮”。
  2.帮助进行独立思考、判断。由于年代久远,典籍中很多字、词的意思在现在会有很大变化。训诂可以帮助我们对典籍的意义进行獨立的研究,在“信”的基础上做出判断,避免盲从。典籍意义的解释,一般会有“主流”的意见,但“主流”并不能保证“正确”。因此,在训诂基础之上的理解,只应有角度的不同,而不应有“优、劣、对、错”之分。如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理解,“朋”字的解释为:“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此处“朋”字按王力的解释,应为“classmate”或“schoolmate”,而不是“friend”,但现行《论语》英译,多以后者译“朋”字。
  3.帮助深入理解、整理典籍。训诂通过对语言、文字历时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找到其发展、变化的脉络和规律,明白一个字、词或句子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透过表面的变化,看清变化背后的理据和方式,由浅入深地理解典籍真正的意义。这一点不仅对于典籍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典籍的校勘、整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语内翻译
  语内翻译可以在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1.字义层面。把“字”放在语言背景中理解。例如“道”字:“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道”意为“治理”,也作“导”;“……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道”意为“道理、道德,或为人处世的方法”;“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集注》朱熹),“道”也可以理解为行为方式,但更多的是含有贬义的“无道”之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此“道”字可含义最少(道即无),也是含义最多(道生万物)。这些句中的“道”字的理解,都要在训诂的框架中进行。
  2.句法层面。古今句法不同,主要体现在字序及其与其他字的关系方面。例如否定句中的宾语如果是代词,则要放在动词之前,“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句中“毋”,“不”均表示否定,宾语“吾”都放在了“以”和“知”的前面,因此要理解典籍,古文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3.文化层面。训诂可用帮助扫除语言障碍,促进现代文化与古代的文化交融。例如《论语》,为记载孔子思想的典籍著作,由孔门弟子编纂成集,其中记录了孔子对周朝礼制传统,对封建贵族教育基础,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同时也记载了孔子在处理这些方面问题是的态度——“述而不作”,或“以述代作”。
  四、结语
  翻译典籍,理解为本。知其所言,才能转述其意。在训诂的帮助之下,理解典籍意义并非绝无可能,但应以人为本,以意义为准,以发展、历时的眼光,发掘典籍中蕴含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信息,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审美情趣,对典籍语内翻译的过程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在贻.训诂学[M].中华书局,2005.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11.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河南省社科项目《基于文化视角的话语意义生成与理解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YY009。
  作者简介:陈楠,(1979-),男,汉族,籍贯安阳人,现为河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实验:(1)利用调整法测量Ponzo错觉图形中两条辐合线之间距离的错觉误差、水平线长度的视错觉误差和无水平线存在时两辐合线之间距离的视错觉误差;(2)将图形颠倒后进行同样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实验1的结果与常性误用说符合得较好,同时.两辐合线之间的视觉距离在两水平线处分别发生对比效应;实验2的结果与常性误用说的推论恰好相反,也无法用对比和同化说解释.作者认为有可能存在两种看起来完全相反的常性误用效应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多模态理论进行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多模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教学改革经验。  【关键词】多模态理论视角 英语教学 改革策略 探索研究  大学英语相对于中学英语而言难度有所加大,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对学生英语听、说、写、读、写、用等方面能力的要求均有明显的提升,另外还负担着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素质与文化修养方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952年,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和赫胥黎发现了“钠离子通道”(以下简称“钠通道”).然而,两位科学家不曾想到,人们直到今天才弄明白钠通道的原子结构.65年后,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研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人们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将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中,还要实施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新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英语教学的进展。但是由于此种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较短,导致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 任务型教学 相关分析  任务型教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社会的长足进步,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也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高中英语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具有引导性的新式教学模式与网络环境相结合引入到教学中,也成为广大师生朋友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便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出发,并就教学实践模式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以期为各位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中英语 引导性写作教学模式 实践  要在网络环境下
【摘要】作为语言交流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语码转换现象如今普遍存在于各种交际环境中。本文尝试从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顺应论角度浅析语码转换现象。  【关键词】语码转换 顺应论 社会规范 语言现实 心理动机  当今社会,各语言变体之间接触十分频繁,语码转换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交际现象。与此同时,语码转换一直受到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将根据一些报纸、杂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低水平外语学习者在写作流利度的发展过程。一名以英语为外语的高二学生作为受试,完成了每周两次,每次时长为30分钟的限时作文任务(共十四周)。随后,文章从突跳、不规则变异两个方面,仔细考察了受试的写作流利度是否经历了不连续变化(即相变)。研究结果表明,受试学生的写作流利度在过程中,很可能经历了一次或者将要经历一次相变。这也表明了,受试的写作流利度发展过
本文从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中找到一些对课程教学的启示,旨在进一步搞好英语电影欣赏课程的教学。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eaching to find some enlig